APP下载

将课堂改革带进民族地区的研究及策略
——以凉山州昭觉县谷曲乡瓦洛基点校为例

2021-01-14

黑龙江科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公倍数分组民族

杨 蕾

(成都师范学院 物理与工程技术学院,成都 611130)

1 民族地区课堂教学现状

以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谷曲乡瓦洛基点校五年级学生为调研对象,研究发现,农村民族地区的学生欠缺基本知识概念,课程结构设置简单,主要是注重主科(语文、数学)的学习培养,其他课程较少,这将造成多数孩子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存在定势思维现象。

2 民族地区课堂教学问题的因素

针对民族地区的课堂现状,结合新课程改革,从环境因素、人文因素、社会因素三方面做出研究。

2.1 环境因素

我国农村少数民族地区主要处于横断山脉的交汇处,交通不便,山地众多,土壤贫瘠,这样的环境因素造成大多家庭的经济收入来源受到影响,家庭年收入较低。在整个家庭的支出比例中,子女的教育支出所占比例是最低的,不认可持续教育支出。

恶劣的地势生活环境是影响优秀教师人才来此工作的重要原因,即使有国家资金福利的保证和对偏远地区教师的优惠政策,在权衡利弊之后,绝大多数教师还是不愿选择这类学校,即使来到学校也不会待太久,造成了教师资源匮乏和教师资源更新过快。这样的环境因素是导致学生学习资源欠缺,实践运用不足的原因之一。

2.2 人文因素

农村民族地区的人口基数较大,多数人口按照家族分类聚集。受固有传统观念习俗思想和当地生产生活所需人才要求的影响,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父母对让子女读书受教育持保留意见,不是特别在乎孩子在学校学习的情况,对学校和教师的要求不高,甚至让孩子读到小学毕业就外出挣钱打工补贴家用或帮着家里做农活,减轻家庭负担。

2.3 社会因素

偏远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匀,外界对当地学校的教学能力及教学环境评价不是很高,在完成本职工作以外,未开发校本课程,不能优化学生的学习条件,但这不归于学校的责任,是各种主观、客观因素的存在而导致的。

3 民族地区课堂结构建设路径

3.1 从学生自身角度出发

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多表扬,多激励。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家校共同配合,让学生克服畏难意识。培养学生的抗干扰能力,集中注意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倡导学生多思考,勤动脑,爱提问,注重行为习惯培养。

3.2 从教师角度出发

以人为本,关心学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拥护学生利益,公平、公正、公开地对待学生。要耐心做好学生的思想情况记录,及时开导沟通,倾听他们的意见。要做好课前备课、课中讲解、课后总结,尽力丰富课堂结构模式,快乐学习、游戏学习、实验学习。要结合通俗易懂的方式方法开展课堂教学,发挥地方民族特色优势,避免让学生“死读书”。

3.3 从学校设备设施角度出发

当地教育局应健全学校设施设备,秉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待各学校的请求。要完善学校相关政策体系制度,教师、学生、家长要自觉遵守维护学校制度,以相关规章制度为绳索,约束管理教育教学工作。可结合当地民族特色合理开展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音乐、体育、美术等相关课程,本着人文教育的理念观点为师生营造艺术气息。

结合昭觉县谷曲乡瓦洛基点校教师资源少,课程种类简单,课堂形式单一,学生基础不齐的实际情况,可采取“一班一课分组不分家”的教学形式,力争在课堂学习氛围中把每个学生都涵盖进来,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班一课分组不分家”教学是指在对一个班级教授一堂课的时候可根据学生基础知识认知能力和行为爱好特点的不同阶段进行分组教学,采用同一堂课不同授课形式的模式让不同阶段的学生收获相同的知识。

4 民族地区课堂结构的案例分析

根据“一班一课分组不分家”的教学形式为五年级一班的学生讲授了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程,其电子教案如下所示:

《最小公倍数》

1.教学内容:数学教科书86-88页。

2.教学重点:掌握找一组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基本方式方法。

3.教学难点:明确一组数最小公倍数的算法。

4.教学目标:

(1)理解公倍数的意义,掌握找公倍数的方法。

(2)在不同情境中找出公倍数。

(3)在分组环境中增强学生思维能力,锻炼探索发现精神。

5.课前引导:

(1)请分组用合理的方法列举出五个下列各组数的公因数。

①4和6 ②8和12 ③3和9和27

(2)什么是分数单位?小组内举例说明并指出该分数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组内谈论找出下列各组数的最小公因数。

①24和36 ②48和12 ③72和42和36

6.教学过程

(1)请各组内的同学互相任意写两个50以内的数字并找出它们公有的倍数和最小的公有的倍数

示例:6和8

6的倍数:6 12 18 24 30 36 42 48 54……

8的倍数:8 16 24 32 40 48 56 64 72……

6和8公有的倍数:24 48……

6和8最小的公有的倍数:12

利用教师前期的引导,各组同学积极讨论,互帮互助,共同带动学习。教师要巡视课堂,同学们有疑问可在组内进行讨论或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最终汇总报告给教师,提升同学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结合课本知识和各组的相关讨论举证,小组派代表说明公倍数及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3)小组同学于讲台展示讨论出来的寻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4)各组出10道相关本节课知识点的练习题,然后组与组之间交换解答,回答错误者由出题组在教师允许的范围内对每题制订相应的“惩罚”,比如体育锻炼、音乐表演、技能展示,在学习中加入娱乐项目。一个知识点学习下来虽然相对会投入较多的时间,但却能把其他科目涉及,不仅解决了教师稀缺的问题,更能让同学们在娱乐中学习。

(5)各组同学分别总结本堂课相关的知识点并公布本组的家庭作业内容交于教师报备,把自主权交给同学们。

7.教师教学总结

以孩子们为主题对象,把主动权、决定权、参与权交给孩子们,但是有相应要求,要在教师管控内进行活动和学习,每个同学每天必须回答或提出一个学习问题。这样的学习模式将使民族地区的孩子们有所收获,不仅增强了孩子们积极性、创新性、能动性,更让教师利用孩子们表现出来的各种特性开发出更具特色的创新性课程。

5 结语

“一班一课分组不分家”的教学形式需要教师前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本班的孩子们,不断观察小组成员,以达到最好的互帮互助效果。在前期要做好正确引导,让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创造。在安全可行的范围内,应合理利用身边事物来达到学习目的,教师应给予学生相应的支持和指导。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能够激发民族地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创造能力,还可将多学科结合起来,打造“一课多科”的局面,这不仅解决了教师资源匮乏和学校课程单一的问题,还能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做到快乐学习,简单学习。要极力推进民族地区课堂模式多样化,改进课堂形式,提倡创造性教学法,推进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

猜你喜欢

公倍数分组民族
我们的民族
小小数迷泽西之小房间里的大世界(下)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公倍数
浅谈快速求最小公倍数法
分组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