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外语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性研究

2021-01-14文兰芳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外语育人思政

文兰芳

(湖南工商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2016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19 年3 月,习近平总书记又特别提出课程改革创新在于八个“相统一”,其中“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是高校课程必须坚守的课程观[2]。鲜明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属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课程教学的本质[3]。“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核心问题,是包括外语在内各学科各课程共同的使命与任务。高校外语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段渠、一块田,其课程教学有责任也有义务,充分利用语言学科特点,挖掘外语教育教学思政资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发挥好外语课程思政渠道的独特作用。

一、外语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同向性

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是课程教学,课程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育人理念的“最后一公里”。课程不仅是不同学科专业知识的集合,更是学校文化的集中表现形式。课程是大学教育的最具体形式,学生在大学最直接受益的也是课程,课程应该用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收获真知[4]。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融合的课程教学是立德树人最重要的途径和最基本的实现形式。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与价值塑造的主要阵地是思政课程课堂。在当前社会价值观复杂多元化、敌对意识形态仍然猖獗的背景下,仅依靠思政课程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与价值塑造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高校需要发挥多学科协同育人的优势,实施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立德树人,做到课程的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外语课程需要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实现从单一的“思政课程”走向复合协同的“课程思政”。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构建“十大”育人体系,第一条即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课程思政是提升课程育人质量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新时代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任何课程,无论是关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都承载着情感教育与价值教育的责任,这正是课程思政的逻辑原点。课程思政是依托课程这一载体,在课程教学中统一知识性和价值性,以隐性教育的方式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要求和内容与专业课程设置、教材修订与开发、课程实施与教学设计、课程评价与教学管理等教育活动高度融合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5]。高校教师在学科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导激励学生将本专业本学科知识内化为个体德性、基本素质和能力,构建自己的价值观与精神世界,使个体获得认知自我、认识社会、创造未来的基本能力和方法[6]。对标新时代立德树人的目标与要求,包括外语课程在内的各专业课程都应充分挖掘课程教学各环节中隐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知识教育和价值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实现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课程思政的价值本源即聚焦于育人,始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秉承大局意识,立足探索各学科间的优化统筹,实现课堂教学育人功能的价值再造[7]。

从课程育人的目的看,外语课程与思政课程目标指向相同,即立德树人,为国育才。教育部2020 年正式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了大学英语的课程性质: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前者应该有机地融入到后者中。2018 年颁布的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指出了外语类专业学生应具有的“三观”(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和“三怀”(中国情怀、国际胸怀和人文情怀)。高校外语课程一直秉持工具性加人文性的“文化育人”教学理念,促进师生文化自信、开拓全球视野,培养家国情怀。可以说,外语课程目标从宏观上看与思政课程目标是一致的。

就目前外语课程教学现状而言,对思政教育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与实践上的缺位。调查发现,或有部分高校外语教师对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深刻认识,对西方文化与价值观真伪善恶不辨,在教学中贬中褒西,对待中西文化或厚彼薄己;或者不识外语课程教学目标中立德树人的大义,只关注语言技能提升和语言知识传授,而无价值引领与人格塑造,忘了引导学生向真、向美、向善;或有教师认为外语课程是专业课程而非思政课程,无需思政,即使外语课程思政,那也是越位错位。从外语课程的教学内容看,其侧重点往往是目标语国家的语言文化、社会历史、政治制度等,而不是中国的民族历史、传统文化、风土人情等,中华文明、中国的文化、精神及主流价值观在教学中没有涉及或涉及不多。从外语课程的学习者看,这些被称之为网络原居民的“00后”大学生,一方面,他们思维活跃、富有好奇心、接受能力强,敢于质疑、挑战和创新;另一方面,在当下东西文化碰撞、新旧时代交替背景下,对外来文化的冲击缺乏足够的辨别力,定性不足,容易走上追求功利、拜金自私、精致利己的人生歧途,其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常常被西化而忘了本我的东西。

基于上述外语课程教学现状与课程育人的目的指向,外语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既有其必要性,也有其紧迫性,外语课程与思政课程具有立德树人的同向性,外语课程教学需要思政,思政教育也不能缺少外语课程教学。

二、外语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同行性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世界胸怀和人文情怀是外语课程教学的目的要求,也是外语课程与思政课程共同属性要求的契合点。高校外语课程的重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跨文化教育,所谓懂世界、知中国。通过外语学习,学生需要知晓目标语国家的社会历史与文化习俗,理解尊重不同文化的存在、提升文化差异的包容性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如此,高校外语课程教学帮助学生懂世界知中国,更要爱中国。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高校外语课程教学中不能缺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语言的社会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外语课程的思政教育基础。语言是人类历史的标志,是人类文明的活化石。萨丕尔考察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认为语言和文化这两者是一个不可分离的共同体,前者的背后是长期积淀的文化,而后者的本质是一系列的价值观念[8]。语言是人类社会最根本、最深刻的基础,它伴随着人类的一切活动。每种语言都记载了自己民族的发展历史,记录了它自己民族的生存智慧。任何一种语言,不管其语言规则、语言表达形式如何,都蕴藏着该语言族群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对世界的独特看法和不同表达,都代表着一种特殊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每一种语言都传承了其民族的文化基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价值、思想观念、生活习俗等都烙印在其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中,掌握了一种语言也就了解了该文化的价值体系。语言是意识形态的承载体,意识形态的生成、管控、传播离不开语言。语言表达的方式、表达的内容都与意识形态的呈现方式、意识形态信息的产生与理解密切相关[9]。每一种语言的使用者无一不将语言独有的意识形态特征和社会文化属性烙印于自己的语言。语言族群自身的意识形态决定了其语言的各种选择,除了语言表达的客观含义,该语言隐含的意识形态必然吻合语言使用者的价值观。语言与法律、政治一样都属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是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特色以及阶级或族群属性。学习语言要知晓语言与意识形态密切相关。

在外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天天打交道的是外国语言文化,蕴含其中的意识形态无疑会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产生影响。正因如此,外语课程教学不仅要学懂弄通所教学的外国语言,更要对其文化及其核心价值具有批判性思维,辨析其善恶是非,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学习外语不能忘记自己的身份,不能忘记自己的国度,“洋”是为“中”用,是以“中”为体。外语课程教学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课程学习中,构建中国特色课程价值观,加强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语言的多样性是外语课程跨文化涵养世界胸怀的天然条件。世界是一个大集体,世界是复杂多元的。就人类而言,世界是由不同的民族和国家组成的。全世界有70 多亿居民,2000 多个民族,以联合国而言,其成员国就有193 个,观察员国2 个。不同国家不同族群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彼此相异,不尽相同,甚或大相径庭。外语课程教学目的之一是拓展学习者视野,认识世界的差异性与多元性,增进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包容,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局势复杂多样,多极化、全球化、信息化是时代的挑战也是时代的机遇。通过外语学习,学生能了解外面的广大世界,能更好地树立世界眼光,以国际视野看待多元世界的挑战和机遇,为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自己的方略与智慧做好准备,这是世界胸怀。

除了家国情怀、世界胸怀的培养与教育,外语课程教学还应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让其具有人文情怀。外语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有密切联系,这种联系至少体现在三方面:首先,语言结构的学习对心智结构有积极的规训作用;其次,对语言的深层语义分类的学习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习者对世界的认知和认同;再者,语言所蕴含的独特人文内容能陶冶学习者的心灵[10]。不同的语言蕴藏着各自族群丰富的民族精神、独特的人文内涵与文化,外语课程教学就是师生与不同民族精神及文化对话的过程。进行这种对话,学生能学习其中的人文思想,也看到不同民族为创造一个美好未来的世界所做出的共同努力。当学生浸染在多元文化中并感受各种思想的碰撞,就会具有更广阔的人文视野,更丰富的文化视角,更包容的心态。语言的人文力量是无形的,也是无穷的、巨大的,外语课程教育在开拓学生心智能力、丰富其精神内涵,提升人文修养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发挥潜力最终达成全面发展。

由此可见,外语课程与思政课程具有同行性。无论是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外语课程教学的跨文化目的、或其人文价值取向,高校外语课程在人的培养上与思政课程都是并肩同行的。

三、外语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协同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我国教育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我国教育要回答的核心问题,在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上,高校外语课程与思政课程是完全同向同行的;在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上,高校外语课程与思政课程具有互补性协同性。

外语课程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全程、全要素、全方位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育人的效应。外语课程“守好渠、种好田”的关键在于:教学内容突出中国文化因素,教学过程加强社会主义价值引领,教材选择、教学组织与实施等创新举措,课程教学方法增强吸引力,教师坚持课程育人。课程教学是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高校外语课程教学不只是传授语言文化知识、提升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要让学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用发展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地看问题,具有独立批判精神、具有创新思维与能力,使学生成长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新时代人才。外语课程要发挥培育道德观念、树立理想信念的价值教育主渠道作用。

高校外语课程教学内容的思政资源要充分挖掘,要开发外语教材的思政基因。外语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恰当处理好外语课程中大量关于西方语言文化的教学内容和材料。目前高校使用的外语教材大多以西方文化背景为主,所选原文、原著或报刊等内容不可避免带有较浓的意识形态成分。学习外语是要习得真实的、地道的目标语,但要过滤掉其意识形态的东西。在教学相关内容时,教师要帮助学生认知中西文化意识形态的差异,学会客观、冷静、独立地分析教学材料所体现的作者意图,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和批判性思考能力。二是加强中国文化的外语表达,讲好中国故事。外语教材资源及教学内容需要有“中国表达”,高校外语课程教学不仅教学西方语言文化知识,也要教学中国文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与文化、中国发展现状与对外政策等内容,应该进入高校外语课程教学中。新中国发展史上有重大意义的报告、讲话,如十九大报告、两会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文本、国家领导人出访各国发表的各类演讲和文章等素材,都可以、也应该成为高校外语课程的教学内容。这些都是“中国故事”,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内容。弘扬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是高校外语课程教学目的和价值取向的重要部分。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响应与参与,让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走进去,也是我国外语学习者的责任和义务。三是加强跨文化教学内容,通过中外对比,增进学生对母语文化的认知认同,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作战要知已知彼,语言文化学习也要知彼知己,知己能更好地知彼,知彼也能更好地知己。中外文化教学资源的精心选择、教学材料的合理使用不仅将语言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更能使学生全面公正、客观理性地了解世界与中国。对比是一面明镜,能照清彼此。通过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的对比学习,帮助学生认知世界的差异性与多元性,能理解并包容多元文化,更加热爱祖国文化,坚定其政治信念,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联系起来,在他们外语专业水平得到提升的同时,其思想政治素养得到提高。

发挥高校外语课程的思政协同作用,还需要在教学策略、方式方法上大胆改革,让外语课程的价值引导做到如盐入水润物细无声。外语课程教学中听说读写的语言活动都关涉师生间信息的传递、思想的交流和情感的表达,师生对不同文本的共同解读也集语言学习、文化认知和价值塑造于一体。外语课堂里最常见的语言技能训练和交际互动就能成为师生之间探讨做人做事、辨别是非、追求真善美的教育情境,道德训练、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能够有机融合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当下,部分高校教师对思政教育的根本问题与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或认识有偏差,对学生个体生命的生存与发展关注不够,就具体情境展开的思政教育针对性不强,思政教学远离现实生活,形式化空洞化现象严重,成效差。因为缺乏吸引力,不少学生比较抵触各种道德说教与思政教育,于此一来,更难谈上触及心灵的道德体验,进而开启他们的道德与思想自觉。就学生而言,学习道德与思政知识固然重要,但是从个体实际出发,加强情感体验、开启道德与思想自觉更符合个体发展的需求,也更易被接受。教育不是工业,学生也不是工厂生产出来的标准件;教育是需要阳光雨露土壤的农业,学生有了阳光雨露就会自我成长。教育是有温度的,尊重学生成长、对话式平等自然的教育方式是学生接受度最高、体验感最强的。外语课程思政“润物无声”要从关心关怀关爱学生入手,发展学生优势发挥学生潜能,关注学生的个体成长。此外,外语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不能是“两张皮”,不能“你唱你的、我演我的”,两者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外语教师要充分利用中外新闻热点、时政要闻、科技前沿、青春校园、文学经典、文化视野、特殊事件等教学资源。它们既是语言学习的素材,也可以当成外语课程思政的案例素材,既有知识性与思想性的统一,也有严肃性与趣味性的统一,能够让外语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发挥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协同作用最关键的还在于教师。“教师是教育教学核心中的核心,是充分发挥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践者和推动者”[10]。作为一名教师,思想认识站位要高,这是外语课程思政的首要要求。教育是为国家、民族和每个人未来发展做准备的事业,教师承担着为国家建设民族复兴培养栋梁之才的神圣使命。外语教师要认识使命的光荣、责任的重大,做有格局、有情怀、有担当的教育事业人,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立德树人。外语教师只有具备了鲜明的“思政意识”才有可能在语言教学中提高思政能力。教师的胸怀品行、思想学识、言行举止等对学生个体的影响会直达其心灵,一个人学习与发展的动力往往来自成长过程中给与其关爱的重要他人,“四有”好教师会对学生的成长起着积极向上的影响。作为“课程思政”生成的关键因素,教师要灵活运用自身这一“身教”样本,做学生价值引路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要成为学生做人的镜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敬仰,以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把真善美的种子不断播撒到学生心中。“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1],“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外语教师有自己的学科专业优势,相当比例的高校外语教师有海外留学、访学经历,他们视野开阔,通晓异国社会文化,有文化比较与语言方面的优势。他们的所见、所闻、所历本身就是非常好的语言与思政教学材料,用外语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也是他们的强项。“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外语教师能够发挥好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积极作用。

结语

课程教育以服务国家民族利益为上。高校外语课程教学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于一体,推进思政教育,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立德树人”重要讲话精神的要求,也是落实外语课程目标的要求。高校外语课程发挥价值教育主渠道的作用,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具有自己的学科优势。外语课程能够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我国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猜你喜欢

外语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