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能力提升研究

2021-01-14李海霞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思政课思政院校

李海霞

(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太原 030401)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高职院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是系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学科,也是引导学生走好人生路的关键课程。要充分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的重要作用,就要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素质能力。高职院校在办学宗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就业方向等方面不能削弱思政课在育人方面的重要地位。新形势下,如何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素质能力是所有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素质能力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理想信念不坚定,政治素养不硬

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一些境外势力极力推崇和宣扬符合本国利益的价值观念,加大了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国内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各种社会思潮同时存在。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一些思政课教师难免会受到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出现理想信念不坚定、政治方向模糊、政治意识淡薄等问题,这不仅弱化了思政课在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方面的主导作用,也给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1]。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才能应对国内外的新局势,对学生政治品格的形成起到引领作用。

(二)重教学轻科研,科研能力不强

科研工作是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高职院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但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科研能力普遍不强,主要表现为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较低、科研成果缺乏延续性和系统性。教师层面的原因是,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长期课业任务繁重,科研的时间和精力无法保证;科研压力较小、对科研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科研能力较弱,没有形成系统的科研思维。学校层面的原因是,对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缺乏对科研团队的建设和科研骨干教师的培养;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科研奖励和考核制度,导致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较低,学校整体的学术氛围不浓。

(三)历史文化底蕴不足,理论功底不深

思政课是一门兼具历史性与理论性的学科,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在高职院校,一方面由于思政课教师的学历层次相比较低,缺乏深厚的理论积淀,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受到高职学生层次的影响,一些思政课教师错误地以为高职学生的知识水平低,教师不需要有高深的理论素养。这些原因使得部分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忽视了对自身理论素养的提升,没有养成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学习习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和相关学科知识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理解,对社会热点、时事新闻的分析无法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进而导致思政课的课堂教学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广度。

(四)教学能力较低,业务水平不高

教学能力主要表现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首先,部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教学理念落后。高职院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社会输送创新型高技能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思政课不仅仅是一门公共课,还需要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与学生的专业特点相联系的课程体系,这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多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缺乏紧跟时代发展的职业教育理念,忽视了教学过程中职业特色的体现。其次,部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教师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由于缺乏必要的创新素养,不会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一些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上课仍采用陈旧、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满堂灌”为主要形式,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师生的良性互动。有些院校虽采用了先进的教学手段,但还没有做到多媒体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完美结合。这些情况无疑会弱化思政课应承担的教育功能,降低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素质能力提升的必要性

(一)落实立德树人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思政课是落实这一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的教育功能,就要让广大思政课教师肩负起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实做细。当前,一些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由于自身素质能力较低,无法胜任铸魂育人的工作,进而影响到思政课课程功能的发挥。因此,只有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素质能力,才能发挥思政课的应有功能,将立德树人的任务落到实处。

(二)适应课程改革

当前,针对高职院校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进行,思政课的课程改革首当其冲。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材体系如何转化为教学体系,如何在思政课中实施教法改革以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如何转变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理念以提升教学质量,如何构建适应本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思政课课程体系,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尽快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素质能力。因此,提升素质能力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三)满足学生需求

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基本为“00”后,他们置身于网络时代,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知识面更广,思想也更为早熟。他们对照本宣科的教学形式已经厌倦,渴望思政课教师能够改变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方法,能利用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形成新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创新素养,才能让自己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更贴近学生的需求,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四)加强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是现代社会对教师专业成长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必由之路。思政课的学科特点之一就是时政性强、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快,这就为思政课教师的学习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只有终身学习,不断提升各方面的素质能力,才能胜任本职工作,适应现代社会对高职院校教师的基本需求,同时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实现自我价值。

三、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素质能力提升的路径

(一)强化政治意识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从多方面加以强化。首先,要加强相关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思政课教师一方面要把对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总书记系列讲话的学习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通过理论学习增强政治意识;另一方面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到红色基地、改革开放典型示范区、革命老区等地切身感受我国各方面的发展变化,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方面的认同和自信。其次,要强化对思政课教师政治素养的监督和管理。要完善对思政课教师政治素养考核的制度体系,把对思政课教师政治素养的相关考核纳入教师的职称评定、年度考核、评优选先、绩效奖励。在日常考核中要做到奖惩分明,对政治意识不强的教师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教育。最后,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的绝大多数思政课教师是中国共产党党员,通过加强党组织建设,发挥优秀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可以有效提升思政课教师的党性意识和政治素养[2]。

(二)重视科研素养

高职院校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科研素养,要多举措并用,主要表现在:(1)引导思政课教师转变科研观念。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要理解科研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开展科研工作不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提升办学层次的需要。要明确科研目的,端正科研态度,转变科研只为评职称需要的功利化动机。要破除科研工作太难的思想束缚,克服从事科研工作时在人力、财力、时间、平台等方面的不足,充分发挥自身教学经验与实践的优势,走出一条适合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发展道路。(2)多渠道增强思政课教师的科研能力。首先,高职院校要从校内外选聘一批高水平的学术专家组成顾问团,针对论文撰写、课题申报、专利申请等问题定期开展学术讲座和专题培训,培养思政课教师的科研思维和习惯。其次,要鼓励和组织思政课教师分批次到本科院校或科研单位进行考察、学习;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了解最新的学术热点及研究动态;通过访学形式,使思政课教师有机会与高水平本科院校进行科研合作,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最后,高职院校要加强科研队伍建设,打造人才结构合理、专业优势互补、团结协作高效的思政课科研团队,让每一位思政课教师都能在团队合作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科研能力[3]。(3)建立科研奖励和考核制度。高职院校要结合本校思政课教师的科研现状建立科学、完善、可行的科研奖励和考核制度。要下拨专项经费定期举办校内学术交流活动,对积极参加科研工作的思政课教师给予资金支持,对科研成果显著的思政课教师要给予大力表彰和奖励。此外,要针对不同职称不同年龄的教师设置一定的科研任务并进行定期考核,以促进思政课教师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并力求取得一定成果。

(三)加深思想政治理论功底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加深思想政治理论功底。首先,要静下心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脉络和内在逻辑,及时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前沿动态,并能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其次,要通过集体学习与个人自主学习相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掌握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在思想上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用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武装自己的头脑。同时,要做到深入思考、及时总结,逐步建构起完善的专业知识体系。最后,要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要对哲学、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等各学科的知识都有所涉足,并做到融会贯通。只有不断加深历史文化底蕴和提高科学人文素养,思政课的课堂教学才能达到应有的深度和广度。

(四)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要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以提升业务水平。在教学理念层面,要通过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块化教学、混合式教学等形式,构建适应本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思政课程体系。通过实地走访、考察调研、现身说法等活动,打破思政课教学的传统模式,将课堂延伸至企业、公园,乃至田间地头等场所,努力探索出具备职业教育特色的思政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层面,要重视信息技术能力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积极参加集中培训、专项辅导、技能竞赛等活动,全面提升信息技术水平和能力。要采用学习通、雨课堂等更为先进的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形式,满足“00”后大学生的学习需求。要敢于打破以讲授法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通过对任务驱动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方法的合理使用,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素质能力是落实思政课育人功能的关键环节,也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技能型人才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思政课思政院校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