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速公路航空救援探讨

2021-01-14李占辰朱玉瑾

山东交通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事故现场直升机救援

李占辰,杜 冰,朱玉瑾

(1.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1;2.山东高速华通航空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100)

引言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和车流量的持续增长,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越来越频繁。高速公路具有车流量大、车速快、封闭性强等特性,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如果事故现场无法及时清理,后续车辆持续驶入难以分流和疏散,会造成高速公路严重堵塞甚至导致交通中断。道路严重堵塞,救援车辆和人员无法迅速进入事故现场,导致交通事故重伤员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导致伤情加重,甚至死亡。

据统计,我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中当场死亡的占20.8%,未当场死亡但在救护人员到达之前死亡的占27.2%,抢救无效死亡的占52%,相当比例交通事故伤员因贻误救治时机而死亡[1]。在分析高速公路应急救援面临问题、高速公路航空救援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结合高速公路救援应用场景,探索高速公路航空救援任务实施流程和保障措施,突破高速公路航空救援制约因素,实现高速公路航空救援常态化,提升高速公路服务水平和运营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速公路航空救援必要性

2020 年7 月2 日,公安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健全完善道路交通事故警医联动救援救治长效机制的通知》,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部署要求,努力提高道路交通事故伤员救援救治效率,探索完善“空地一体化”救援救治模式,鼓励高速公路、偏远地区使用直升飞机救治急重伤员,群死群伤事故优先选用直升机救援。

救援直升机能够在事故发生后的黄金抢救时间内,克服地理空间限制和交通阻塞等困难,第一时间将医护人员和专业设备直接运送至事故现场救治伤员,还可突破距离限制,将事故中危重伤员运送至救治能力更强的医院抢救。英国的一项研究测算,1 架救护飞机的运营成本是地面救护车成本的8 倍,但其相应服务范围是后者的17 倍[2]。

2020 年6 月13 日G15 沈海高速温岭大溪段发生槽罐车爆炸事故,造成多人伤亡,当地调派2 架直升机参与救援,将重伤员由温岭本地转运至杭州浙大二院进行救治[3]。

直升机救援将成为高速公路救援中极为重要的空中通道,建立高速公路直升机救援体系是破解高速公路重特大事故救援难题的关键所在。

2 高速公路航空救援可行性分析

2.1 飞行作业环境可行

高速公路上空及沿线的飞行作业区环境对直升机自身安全影响不大。与一般公路相比,高速公路两旁居民集聚区不多,超高建筑物或其它障碍物少,良好的净空环境能够较好地保障现有技术条件下执行救援任务的飞行作业安全。

2.2 事故现场起降可行

高速公路事故现场后方往往造成拥堵,但事故现场前方无车辆通行,可作为救援直升机起降场地使用。以轻型双发直升机为例,即使事故现场不具备起降条件,救援程序可参照海上救援程序。救援直升机到达事故地点上空并保持空中悬停后,由绞车手放下救生员或救生担架[4],对伤患进行现场救治或移送运往医院和其他安全点,具备实施救援任务的可行性。

2.3 飞行配套设施可行

通过升级改造,高速公路管理处、服务区、收费站办公区等可具备直升机起降条件,实现油料补给、飞机起降、救援指挥、应急物资储备配送、人员疏散、支援保障等功能,使高速公路现用设施成为航空救援服务有效支撑节点和硬件保障。

2.4 空中救援能力可行

救援直升机上通常安装配备有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等整套医疗设备,它相当于一个空中ICU,可在直升机上对伤病员开展有效救治,最大程度挽救伤病员的生命。可以在机上对伤病员进行救治,或通过救援直升机将医护人员和专业设备运送至事故现场。

3 高速公路航空救援实施流程分析

3.1 接警评估阶段

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应急指挥部门根据现场事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调派救援直升机。如需调派直升机,立即通知航空救援指挥中心启动直升机高速公路救援响应程序,并告知事故位置坐标、人员伤亡情况、现场环境和现场人员联系方式等。

3.2 飞行评估和准备阶段

航空救援指挥中心接到救援指令和相关信息后,航务人员根据救援位置坐标规划飞行航线、研判航线沿途天气情况,并与事故现场人员再次确认现场起降条件。如符合飞行标准,立刻制定飞行计划向军民航管制单位报备。如天气不符合飞行标准,回复应急指挥部门转用其他救援方式,直升机待命等天气好转后进行支援。如事故现场不满足起降条件,与应急指挥部门沟通,在事故现场附件选择起降点,通过地面空中接力方式进行救援。

制定飞行计划的同时,机组人员进行直升机飞行前检查,做好起飞准备。应急指挥部门与医院、急救中心联系,协调调派医生和护士参与救援,同时通知医院做好接收病人准备。如果遇到二次接驳的情况,提前与当地急救部门做好沟通,调派救护车前往指定地点做好接驳准备。

3.3 救援实施阶段

救援直升机起飞后,机组人员保持与航空救援指挥中心的沟通,实现空中飞行情况和事故现场情况信息及时通报。航空救援指挥中心通知事故现场人员清理起降场地,使用锥形桶、警戒带等将起降场进行警戒隔离,在救援直升机起降过程中维持现场秩序,避免无关人员围观,确保起降安全。并在直升机靠近起降点时,挥舞红旗、信号棒、鲜艳衣物等对直升机进行提醒引导。

直升机到达事故现场上空后,机组空中观察确认符合起降要求后方可降落。如不符合,通知航空救援指挥中心就近选择新的起降点。

直升机降落后,机上医护人员使用机载医疗设备对现场伤员进行伤情判断和救治,将重伤人员转移上直升机送往后方医院救治。如严重伤员较多,可调派直升机增援,并安排救护车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收费站等合适位置与救援直升机进行无缝接驳,实现多名伤员的快速转运。

4 高速公路航空救援制约因素

4.1 救援直升机部署投资大

航空救援的最大优势是响应速度快,可迅速到达救援现场。国际医疗统计表明,如果重伤患者在30 min 内得到有效救治,死亡率会下降60%[5]。为实现30 min 内达到事故现场,这就要求救援直升机飞行距离应小于100 km(按照直升机巡航速度200 km/h 计算),即救援直升机任务半径应小于100 km。以山东省为例,按照80 km 飞行任务半径布局,需13 架救援直升机才能实现省内全覆盖。

4.2 高速公路救援任务飞行难度大

高速公路事故的突发性决定了航空救援任务多为陌生地点飞行,低空目视飞行航图信息不完善,增加了航空救援飞行难度。丘陵峡谷等复杂地形环境下等低空气流、飞行航路上高压线缆等也对飞行安全带来较大影响。故执行航空救援任务,需经验丰富的机组人员和完善严谨的后勤支持[6]。机组可针对任务辖区范围内事故多发路段提前进行空中航路勘查,或者通过对辖区内高速公路定期巡查搜集飞行信息,熟悉高速公路飞行情况。

4.3 航空医疗资源短缺

救援直升机是航空救援中的高效率运输工具,伤病员救治要依托后方医疗机构和专业医护。但国内航空医疗资源较为短缺,大部分医疗机构不具备直升机起降条件,参与航空救援的医护人员虽然都具有丰富的临床急救经验,但大多未接受过专业直升机机上医疗相关培训,无法达到理想的救援效果。航空医疗资源的培育需要卫健部门、应急部门、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等多方的共同努力。

5 结语

国有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企业是突破高速公路航空救援制约因素的最佳人选。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企业稳定的现金流,可保障对航空救援体系的资金投入。依托企业高速公路管理系统,搭建高速公路航空救援管理平台,与路网监控系统、应急管理系统互联互通,建立高速公路突发事件联动机制,提高救援响应速度。对所管理的高速公路服务区、收费站等进行航空救援升级改造,使其成为高速公路航空救援重要的支撑节点。建立高速公路低空目视飞行数据库,为高速公路航空救援提供系统支持。国有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企业应主动担当作为,为实现我国高速公路航空救援常态化,提升高速公路服务水平和运营保障能力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事故现场直升机救援
直升机?
土耳其T-129攻击直升机
紧急救援
滑轮
3D打印大救援
靠脸吃饭
幽默大联盟
救援行动
直升机取票
紧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