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中国”背景下健康教育融入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对策

2021-01-14王景星李文博宋龙基

关键词:健康中国体育教师体育

马 昆,王景星,吴 戈,李文博,李 博,宋龙基

(河北北方学院 体育部,河北 张家口 075000)

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建设“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学校体育教学如何发挥体育的健身与教育功能,如何将健康教育高效地融入到学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行为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快速发展,是学校体育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健康教育融入学校体育教学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关注与追求健康。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正式出台[1],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提出“健康中国”战略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这都深刻体现了国家对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以及国民健康素质的高度重视。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指出,“到2035年,我国青少年体育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身体素养显著提升,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学校教育是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与重要保障,也是提高国家健康水平的有效资源。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育不仅是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与载体,也是重要的方法与手段。因为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与健康教育的三维健康观高度契合,且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终身体育、健康理念与行为习惯以及今后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都有重要的影响。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生力军,其健康状况不仅关系个人的成长,更关乎祖国未来的发展。因此,学校体育教学应紧跟时代发展,积极进行改革与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与学生健康的需要。“健康中国”战略的稳步推进与实施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扩展了空间①。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应将健康教育科学高效地融入学校体育教学的课堂中,充分发挥体育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健康教育融入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健康教育融入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体育教师缺乏健康教育知识,新知识的充实与更新不足;教材中有关健康教育的内容较少,教学资源有待开发;对健康教育的教学主要以讲授为主,缺乏对教学新方法的尝试与运用;教学评价以终结性技评考试为主,缺乏定量与定性的综合评价,对学生进步幅度及健康知识方面的考察评价不多。学生虽然对体育及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但健康意识较为淡薄;体育教师对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掌握得不够全面与系统,在实际教学中心有余而力不足;体育教学中理论教学比重偏低,涉及健康教育的内容不多,且不够深入与系统。这主要是受传统体育教学中以“运动技术、技能”教学为中心的影响,即注重体育实践而忽视体育健康理论。为数不多的理论内容大多为基础运动理论、技战术知识及规则裁判法,即使有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也被教师粗略带过,学生并没有深入学习,也体会不到健康教育知识的趣味性与实用性。此外,体育技术实践教学任务重以及课时压力大等原因导致体育教师对体育健康理论的教学有所忽视与欠缺。但师生对将健康教育融入学校体育教学中持肯定态度,认为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密切联系且融合贯通能发挥两者各自的特点与功能,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可以满足学生对健康教育的需求,这对于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健康的行为以及生活方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健康教育融入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对策

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注重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在传授体育技术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体育的教育功能,重视学生科学锻炼和健康意识的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人文、健康教育及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健康中国”的背景下,把健康教育的理念与知识合理有效地融入每一次体育教学中,认真落实到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内容、教法以及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2]。

(一)明确教学目标

要坚决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坚持推行体育课程教学五大领域目标的基础上[3],制定出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的发展目标。即要求学生在掌握一至两项体育基本运动技能的同时,也要掌握该项目练习中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方法;在形成良好体育运动习惯的同时,能制订适合本人及他人的健身运动方法;在掌握提高身体素质与体能等专业知识与方法的同时,也要有效利用体育运动改善心理健康;在进行教学比赛的同时,也要注重团队合作、遵规守纪和公平竞争,促使他们形成体育精神,充分展现个人魅力。

(二)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从“竞技化”向“健身化”转变,并趋同于“生活化”;进一步使健康教育简单化、规范化与程序化,注意健康教育知识和观念的更新。根据学生的兴趣及学校实际,增设一些中国传统体育或现代休闲体育项目,如武术、舞龙、轮滑和街舞等,让学生在进一步感受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同时释放激情与个性,放松心情,陶冶情操。

(三)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组织方法与手段要因人而异且因材施教,即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采用分层与合作教学等教学形式;教学方法除传统的课堂讲授、问答法和讨论法外,要积极结合现代网络化技术开发新的教学资源,积极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开设网络教学进行线上线下的答疑与指导,努力构建使学生技能、认知、情感和行为相结合,融合学生身心发展、体育与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全覆盖以及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新模式。

(四)健全教学评价体系

要突出体育与健康、理论与实践、过程与终结以及定性与定量的综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要体现学生的进步幅度与健康水平,注重学生理论与实践的合理运用、体育文化素养及健康意识行为的构建[4]。通过采用定量与定性的综合教学评价,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所授的健康知识与体育锻炼密切联系,满足学生心理和健康教育的需要,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行为及生活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五)加强教师教育培训

在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的指引下,体育教育工作者应积极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新观念[5],真正地把健康教育落实到体育教学的每一堂课中,为学生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为社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及业务能力,尤其是与健康教育相协调的知识结构与储备,关系到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因此,体育教师要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与探讨,学校要加强对体育教师健康教育的培训,并进一步完善相关的考核与监督管理制度。

(六)课内外教学一体化

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教学有效的延伸与补充。学校应根据地域特点、场地条件及学生兴趣等,结合健康教育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让学生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同时提高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与体验。还可以开展健康教育知识技能竞赛,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健康教育知识的了解与掌握,这既能缓解学生技术学习的疲劳,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健康教育知识的兴趣。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满足学生对心理和健康教育的需求,这对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两者有效融合且相互促进。健康教育融入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符合教育时代性、发展性和理论性的要求。作为体育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健全教学评价体系,将健康教育有效融入到每一节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当中。通过培训提高体育教师自身教学能力,并结合健康教育积极推进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在贯彻学校体育教学“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同时,积极推进“健康中国”的稳步发展。

注 释:

① 详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猜你喜欢

健康中国体育教师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我们的“体育梦”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