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表达
2021-01-14陈佳琦范超一合肥演艺股份有限公司
陈佳琦 范超一 合肥演艺股份有限公司
一、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表达
毫无争论的是,舞蹈是需要展现情感的。舞蹈表演的技巧也非常重要,不过技巧也需要有情感的融入,这段舞蹈才能说是有内涵、有价值的。不然,只是肢体的舞动并不能称之为艺术。舞蹈表演这需要通过自己的舞蹈技巧,将需要表达的情感表达出来,这样才能够使舞蹈表演的情节继续推进,最终将情感和动作技巧合二为一,完美的将舞蹈表演作品展现给观众。
舞蹈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通过舞蹈演员的表演带给观众以美的感受。在表演中,不仅是动作,内在的情感表达才是真正重要的。能够让人感动的、能够引起观众共鸣的舞蹈表演,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丰富的情感的融入。所以舞蹈表演应当是在一个情感丰富的世界中展现的。如果舞蹈表演之中没有情感,就好比是没有灵魂的空壳,毫无生机。
首先接触到舞蹈本身的是舞蹈的表演者,其次才是观众。所以舞蹈表演者需要先感受到舞蹈中的情感。舞蹈中的情感先要打动舞蹈表演者,然后才能通过他们的表演继而打动观众。在舞台上,舞蹈表演者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是表达情感的需要。舞蹈中所蕴含的情感并不是个人的,而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例如民族舞蹈,由于不同民族的发展背景、风俗习惯等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表达情感的方式。这就需要表演民族舞蹈的舞蹈表演者将其中的民族气息充分的展现出来。
二、舞蹈表演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舞蹈,能够将肢体动作、表情、表演人物的性格等信息,鲜活生动的展现给观众。舞蹈演员需要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表演当中。如果没有融入一定的情感,那就仅仅是一套动作的展示,没有生命,没有感情,显得苍白无力。所以舞蹈演员需要在日常训练中注重培养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够对舞蹈所需要的情感产生敏锐地反映。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这场舞蹈表演就能够说它是优秀的表演,不然就只能说是一套动作的展示,毫无美感。
一个完整的、拥有强力感染力的舞蹈,除了细腻的动作和技巧以外,还需要表达舞蹈中的情感。将其中的或是悲伤,或是喜悦,或是愤恨,或是怨怼等的情感完美展现,使舞蹈与观众产生共鸣,将观众带入舞蹈的意境之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舞蹈的影响力由情感的表达所掌控。舞蹈演员要将自身的动作技巧与舞蹈蕴含的情绪情感充分结合并展现出来,才能通过舞蹈影响观众、牵动观众的情绪。这样的舞蹈表演才是最成功、最打动人心的。
三、在舞蹈表演中进行情感表达的方式
首先,舞蹈的主要展现方式就是肢体语言。所以运用“身体表情”与“面部表情”是至关重要的。要想完美的将情感表现出来,这两点非常重要。身段对于舞蹈表演者来说是重中之重。因为舞蹈的表演是没有任何口头的语言表达的,所以舞蹈的内涵必须由肢体语言来表现出来。如果一个舞蹈演员能够在表演的过程中充分的运用身体语言,比如生气就全身发抖、轻松惬意时就耸肩等,那么整个舞蹈的表演就成功了不少。面部表情的重要性也不亚于身体表情。舞蹈演员如果在表演过程中一直板着脸,或者一味假笑,根本达不到向观众传递情感的效果,反之,会让观众产生讨厌的情绪,降低舞蹈表演的感染力。舞蹈表演中的情感并不是死板的,且舞蹈演员绝不能将舞蹈中所蕴含的情感置之不理。舞蹈演员需要恰当的使用面部表情传递情感,比如喜形于色等。只有这样,才能为舞蹈表演添彩。
其次,表演当中的二次创作也很重要。通常情况下,舞蹈演员会按照舞蹈本身已经编排好的舞蹈作品来表演,在塑造人物与传递情感的时候容易被各种条条框框所控制,效果很难达到最佳。舞蹈演员面对这种情况,可以大胆突破束缚,在适当的条件下对舞蹈进行二次创作,在理解的基础上,融入一些自己的想法,来完成作品。由于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所以每个人对作品的理解也有不同。因此,不同的舞蹈演员能够以不同的理解来展现舞蹈作品,这样一来能够为作品带来新的想法,同时也丰富了情感的表达。“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对于舞蹈作品也是如此。每一个舞蹈演员对同一个作品的理解应该是多少有些不同的,每个演员都以自己不同的理解去展现、诠释同一个舞蹈作品,能够产生不同的效果,丰富了情感传达的可能性。
最后,呼吸也是很重要的。对于人类来说,呼吸是生存的保障。其实在舞蹈表演中,呼吸也是非常重要的。正确的呼吸方式能够帮助舞蹈演员更加好的协调控制肢体动作,从而更好的展现作品。舞蹈表演时,要实现身心统一,以呼吸去带动肢体活动。掌握一定的规律,并在日常训练中加以练习,舞蹈演员才能够在表演过程中更好的展现舞蹈的美。比方说,在舞蹈演员快速呼气的时候,重力向下,且身体处于一个比较放松的状态;当快速吸气时,中心是向上的,肌肉是紧绷的。掌握这一规律,并在日常训练中勤加练习,能够更有利于舞蹈演员掌握好动作的起伏与节奏。
在一般情况下,舞蹈作品是需要很多演员一起去合作完成的。队形整齐、动作划一,通过这样的形式来共同传达舞蹈的情感。所以,在舞蹈的表演中,每一位舞蹈演员不能只管自己,他们在尽力完成自己的动作的同时,还要注重集体,将自己放到整体的舞蹈表演之中,与集体进行合作,共同完成情感表达。这一合作的要求对舞蹈演员的素质要求很高,不仅平时训练的时候要加强这一方面的训练,而且还要注重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在训练中,与同伴通力合作,共同去诠释一个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比方说,所塑造的形象要有个性、且人物特点要鲜明、体态线条也要流畅。整个舞蹈中的身体动作协调性也有一定的要求。这些点如果舞蹈演员都能够做到,对他们强化合作意识有很大的帮助,进入到舞蹈的角色之中,并且完全以角色的身份对舞蹈作品进行表演,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下进行的舞蹈表演能够更加贴切的表达出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以及人物本身所要抒发的情感,最终达到与观众情感共鸣的目的。
舞蹈的感染力是十分重要的,而这份感染力并不是由精湛的技巧应用展现出的。舞蹈演员将作品本身的情感表现出来,能感染到所有观众,肯定是因为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情感,不论悲喜还是怨恨,都是人类情感中的一部分。例如在一些题材比较特殊的表演中,用力量与美来展示劳动,用奋起表现战争等。舞蹈表演者通过表演让观众从中感受到艺术情感,得到观众的回应,也就达到了艺术交流的目的。
四、结语
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表达,不仅是表演者对作品的诠释,更是艺术本身生命力的展现。在舞蹈的表演过程中,说是观众在看舞蹈动作,还不如说观众主要的体验其实就是一种情感的共鸣和审美的愉悦。所以舞蹈表演者需要将作品的情感充分展现出来,与观众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引起情感的共鸣。而又因为舞蹈表演并没有任何口头语言上的表达,所以舞蹈表演者要充分利用身体上其他能够表达情感的因素,去完成情感表达的使命,通过对舞蹈作品情感的表达,来赋予舞蹈作品灵魂,使得观众能真正的体会到舞蹈本身所具有的内涵,充分展现舞蹈作品自身的价值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