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位一体”育人模式助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
2021-01-14苏瑞莹黄旭临
苏瑞莹 黄旭临
(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在理论创新上迈出的每一步,理论武装都必须再向前跟进一步。新时代、新使命、新目标、新实践,需要新的思想理论来指导,也必将孕育出新的思想理论[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直面新时代所面临的新问题的基础之上应运而生的。而高校不仅肩负着传播阐释科学理论的责任,同时也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大力发展先进社会主义文化等重大历史使命。能否在深入学习、研究、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深入推进新思想进教材、进课堂以及进学生头脑等,无疑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责任感、使命感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深刻认识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理论武装,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和话语权的迫切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全球化也已成为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在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相互吸收、相互借鉴已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摩擦与冲突也会带来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诋毁和否定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声音,以及借由“代言人”在自媒体上以各种方式介绍西方社会的成就、生活以及价值观,并借自由、民主、人权、民族、宗教等议题大肆炒作,鼓吹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等言论,以各种方式不断涌入我国,影响着人们对指导思想的正确选择。部分人在充满欺骗、诱惑的西方“民主”“自由”等价值观面前束手无策,部分大学生在多元化价值观以及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的冲击下,出现了信念迷茫、理想淡化、价值观偏离的现象。
由此可见,伴随着中国的日益崛起,敌对势力以各种方式对我国围追堵截一浪高过一浪,从而也不可避免地给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此,通过必要的理论灌输、潜移默化的导向引领以及“求同存异”的话语整合,从而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和话语权,不仅是我们积极有效应对舆论场中非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表达的“泛自由化”的有力思想武器,同时也是我们有效应对西方文化霸权,防范没有硝烟的“颜色革命”的有效手段。
(二)提升政治修养,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
随着Internet和计算机的普及和发展,从Email、新闻网站网页到bbs,从网络论坛再到QQ、人人网、facebook、博客、播客、微博、微信、App等,网络信息传播技术为人们交流互动提供了越来越便利的条件。但与此同时,也充斥着“信息大爆炸”。在如此纷繁复杂而又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面前,我们应如何有效地教育并积极地引导青年学生在努力提高自身判断力、增强自身辨别力的前提下增强对新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培养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青年学生把爱国奋斗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等就成为高校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研究、宣传和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分析和解决当前社会中所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以及思想问题,使大学生对科学理论入脑、入心,就成为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修养,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
二、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思路举措
(一)课程育人: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合,创新育人模式
无论是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2]上,还是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抑或是在全国教育大会等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打造各门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协同效应。应该说,这不仅充分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期望、新要求和新任务,同时,也吹响了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和改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号角。基于此,切实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二者协同育人的合力效应就成为新时代创新育人模式之所需。为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是要发挥“思政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思政课建设水平。严格按照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坚持思政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在组织思政教师全面、系统、及时、深入地学习、理解和把握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基础之上,将相关文件精神保质保量、准确及时地融进各门课程,大力加强以新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通过大力推动“用学术讲政治”,推进以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的课堂系列专题教学模式;通过开设以提升青年学子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以及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重点的系列必修课程,从而顺利推进思政课程教学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通过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育以及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入脑入心、走深走心走实,确保新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师生头脑,从而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新思想的理论渊源、精神实质和发展脉络,增强对这一重要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以及情感认同。
二是要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对“思政课程”的有益补充作用,发挥协同育人效应。“掷地有声,润物无声”,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应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学这一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以外,还必须充分发挥“课程思政”这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摒弃传统观念所认为的“价值引领”仅仅是“思政课”的任务和责任,其他专业课程则只负责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错误思想,从始终坚守正确政治方向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作为出发点,按照价值引领、能力达成、知识传授的总体要求,通过充分地挖掘、有效地运用各学科中所蕴含的大量丰富而实用的德育元素和承载的德育功能的基础之上,着重强调价值塑造,诸如理想信仰、人生追求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专业学习中的突出地位,以真正做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融会贯通,真正实现思政教育从专人向全员的创造性转化。
(二)实践育人:推进“三个课堂一体”,确保三个课堂实施效果
此育人模式旨在将实践育人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在总结以往实践育人成效基础上,鼓励教师和相关部门积极践行“三个课堂一体”,确保三个课堂的实施效果。
一是做实第一课堂,夯实实践基础。“第一课堂”即课堂实践育人,是指为达到以理服人、以德感人的效果,教师应在吃透理论、真懂真信的基础之上,丰富拓展课堂实践教学形式,让思政课堂“活”起来,真正把思政课上到学生心坎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是指为帮助青年学子更深入地学习领会新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以及重大意义等,可以在教学内容上设置诸如“习声回响”“习语重温”等模块,引导青年学生原原本本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而且在教学形式上还可以综合运用课堂讲授、小组研讨、“微照片”拍摄、“微故事”宣讲、“微剧场”创作、“微视频”制作等实践教学形式,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传承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从而有效地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帮助青年学生扣好走向社会的第一粒扣子。
二是做活第二课堂,提升实践能力。通过深入开展校内校外实践活动,丰富拓展实践教学形式,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践行等,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校内,根据青年学生特点,以青马班以及各系部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为载体,按“八个一”要求,即每半月至少开展一次关于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以及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读书活动;每位社团成员每月撰写一篇学习心得;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红色之旅、一次学习论坛和一次相关理论宣传普及活动;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社会调查、形成一份调研报告、汇编一本学习研究成果集等,以进一步丰富拓展校园实践教学形式。与此同时,高校还可以通过开展“红色故事我来讲”“党史上的今天”“绽放抗疫青春决胜全面小康”“口述校史,薪火相传”等为主题的大学生讲思政课展示竞赛活动。通过开展“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识竞赛、“同心战疫,有你有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竞答挑战赛活动以及通过开展以“思政课学习之星”为主题的优秀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夏令营活动等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努力做到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学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奋斗史、理论创新史、自身建设史等,不断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凝聚起万千学子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校外,在认真研读习近平新思想核心要义的基础上,以“迎接建党100周年”为主旋律,以“理论之光·国情社情调研”“铭记历史·红色足迹寻访”“聚焦时政·理论政策宣讲”等为主题,通过开展一系列蕴含不同主题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引导青年走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接受思想洗礼、学习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重温革命前辈伟大而艰辛的创业史,以更好地引导青年大学生在红色教育中传承精神,在踏实劳动中增长才智,在服务社会中滋润心灵,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民生发展,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是做优第三课堂,强化服务应用。针对青年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提升需要以及基层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以及实际需求。按照“目标精准化、工作系统化、实施项目化、传播立体化”和“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工作原则,从学生所学的专业出发,引导学生以个体或自行组队的形式开展调查研究、公益实践、教育宣讲、双创实践等不同种类不同项目,参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富有特色的“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专项实践活动,构筑服务活动品牌,更好地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三)网络育人:构建“四个育人平台”,实现四个平台联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谁赢得了互联网,谁就赢得青年”,“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3]。可以说,当前的互联网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大变量,思想政治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依然因网而生、因网而聚、因网而增,迫切需要我们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不断完善网络育人体系,牢牢把握新时代网络育人的发展脉搏与话语权,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家”“入心田”,以充分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具体而言,应从建构四个平台入手。
一是加强慕课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传统的思政课教学中,其教学手段主要是集中在教师的课堂讲解以及教师的板书、幻灯片的放映,在师生实时共享、情感交互等问题上仍然没有实现突破。在教学空间上思政课要实现网络化、国际化,必须要有与之相匹配的科学技术。而具备了在线课程建设、网络教学互动、学生自主学习、无纸化考试以及教学管理评估等多项功能的“慕课”教学平台无疑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它通过充分利用“教学辅助App混合教学平台”“无纸化考试系统(大数据分析评价)”“平台型实训基地”等实践实训场所,全面支撑思政课教学改革。而学生只需通过电脑、手机等互联网终端访问即可随时随地参与“慕课”学习,加入课程讨论组和微信平台,既继承了传统大学课堂教学的优势,又突破了网络教学的局限。
授课教师可以通过超星学习通、钉钉、腾讯课堂、微信等网络平台,在课前通过精心设计和完善线上学习内容,进行慕课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中心设计与开发。内容除了充分展示“全、精、新、活”四大特点的精品视频案例之外,还包括与主干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介绍、评述,如教案、时事热点跟踪、精品思政课件、思政讲座直播、图书音像和备课资源库、自建校本优质思政资源库以及产学研合作,共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库以及测试、作业和讨论等。学生在上课之前根据个人情况通过分段式观看教学视频、阶段性小测验、即时网上辅导反馈、网上提交和批改作业、网上社区讨论、虚拟实验室等基本教学环节活动,实现从教师到学生单向传播的学习模式,到双向互动的以学生为主体、以移动学习为中心的学习模式转变。而在课堂上,老师将时间用于提高整体教学效果,或提供学生所需的个性化教学,从而将课堂转变为学习和答疑解惑的场所,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这个学习和教学过程将最终使所有学生受益——“没有人掉队,也没有人停滞不前”,从而让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入眼、入耳、入脑、入心,以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增强思政课的时代感、吸引力和感召力。
二是优化理论宣传信息平台。思政课教师充分依托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集体备课平台、学习强国App等时政热点新闻学习平台,在对广大青年学生的政治觉悟、文化素养、精神品质以及心理需求等方面进行认真研究的基础之上,多创设推出既能够体现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同时又能够体现青年学生价值观养成的客观规律,符合广大青年学生心理特征的网络产品及带有特色的专栏,如理论导读、时政速递、实播中国、传播中国、引经据典、红色记忆、红色故事、红色家书、读书频道等特色栏目等,从而为青年群体提供一个积极健康向上且丰富多彩的网络信息资源平台,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导向作用。
三是积极搭建对话交流信息平台。通过开发网上思想调查,主题征集和效果评估“三个系统”,建立聊天室,在线论坛,青年博客等,鼓励青年学生在聊天室里畅谈主题,在论坛上释疑解惑,在博客上发表见解。通过创设青年互动QQ群、微信群等,紧密联系、团结青年,让群里的青年在小组中分享好想法,解决小困难,并讨论热门话题、汇报思想动态。同时,还积极引导年轻人根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个人成长经历,发表博客文章,撰写博客日志等,使领导层和有关部门,特别是党团组织,可以对年轻人的价值认知和价值取向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加有效地帮助年轻人厘清价值困惑,端正价值追求和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四是积极开辟典型宣传信息平台。通过在思政课程内部网站上设立青春风采、劳模标兵、新时代楷模、新时代的奋斗者、百年巨匠、身边的感动等栏目,并借助网络专题报道、收视指南、论坛讨论、在线访谈、视频点播(栏目)、播客等互联网形式大力宣传典型,让广大青年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榜样人物的本色个性以及自己身边、周围可敬、可亲,又是可信、可学的平民化、大众化的先进典型人物的风采,从而使青年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榜样、行有标杆,切实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文化育人:注重“四个结合”增强育人实效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达到以文化滋养心灵,以文化涵育德行,以文化引领时尚的“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而要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效能,就应注重“四个结合”。
一是与师德师风建设结合,培育“德技双馨”的教师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家庭、家教以及家风建设等有许多重要论述,并强调,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而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一所学校就是一个大家庭,而教师的个人品德和道德风尚其实就是一个学校大家庭的“家风”。从某种意义上说,一支思想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对学生的身教作用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远远大于言传。基于此,教师除了以“四有”“四个引路人”以及“四个相统一”为标准将自己努力塑造成为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且具有高尚的道德水准的好教师之外,还应谨记在授业解惑时莫忘“传道”,从而使自己努力成为文化的引领者、传承者,以进一步增强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与担当。
二是与专业建设发展结合,培育富有“工匠精神”的专业文化。当前社会,大力深化教学内涵建设,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已成为现实之所需。而为了使“工匠精神”在校园中扎根下来,涵养校园文化,学校应在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恪守“文化润校,以文化人”理念的基础之上,通过探索开展“寻找身边的工匠精神”“百工进校园”“寻访优秀创业校友”“工匠中国大讲堂”系列专题讲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以及以“大国工匠”为主题通过开展走廊文化建设、“树工匠精神,展青春风采”辩论赛演讲赛等系列活动、“小创意、大生活”创意大赛活动等,使工匠精神渗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融入每位学生的心田,塑造学生的责任意识,以进一步夯实德育实效。此外,还应通过扶持专业社团建设,组建“双创”团队、众创空间、创客实训室等,以具体“双创”项目为载体,有效地整合专业教师、学生以及工艺大师和技能大师,共同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开发以及项目孵化、应用推广等活动,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三是与地方思想文化资源结合,培育充满地域特色的课堂文化。思政课教学应在深入调查了解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基础之上,通过广泛地挖掘和充分地利用各地所具有的蕴含着深厚历史沉淀的优秀地方传统文化、区域发展的好故事等地方思想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深刻地感受资源背后的民族精神、气节、品质和人格,既符合“生活教育”理念,也符合现代德育实践观;既能让学生在符合其心理特点和兴趣的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感染中走向心灵的高端,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也能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更“接地气”,从而产生同频共振的效应,引导广大学生形成思想共鸣,进而激发起学生热爱家乡、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和家国情怀。
四是与师生实践活动结合,培育蕴含“家国情怀”的实践文化。家国天下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信仰,家国一体、家国同构则是传统伦理的典型特色。无论是“国破则家亡,国兴则家昌”的朴素见识,还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价值追求;无论是“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的人文理想,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无论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诚执着,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迈誓言等,可以说,这都是中华文化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根植于几千年来民族文化血脉的家国情怀早已沉淀为中华儿女的内在品格,并内化为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的不竭动力。基于此,适时地将诸如仁义礼智信等文化精髓中所涵养的家国情怀有效地融入各类主题学习实践活动以及顶岗实习等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体验活动中“入心”“入脑”,从而真正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的。
(五)协同育人: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切实推进新思想“三进”工作在校园落地生根
一是高校应落实主体责任,把思政课建设作为高校大力加强党的建设以及意识形态工作的标志性工程摆上重要议程。一方面,高校党委要切实担负起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领导责任、主体责任以及政治责任。党委书记不仅要讲形势与政策第一课,校长要讲授开学第一课之外,同时还应进一步健全校领导讲思政课以及定期听课、评课制度等。另一方面,要着力构建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由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和学院共同参与的“三进”育人工作机制,以进一步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
二是落实“六要”要求,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且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一方面,在信仰的坚守方面,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自觉地做到“学马、信马、用马”。不仅对马克思主义,同时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等相关专业知识要熟知,理论功底要扎实,能够运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表达方式,准确地向青年学生传播真理,将课堂上抽象、深奥的教材文本与学生所直面的真正的“生活世界”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进一步增强青年学生的理论认知。另一方面,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同时还应不断地加强自身的课堂管控能力。在教学体系的设计上,要突出重点、难点问题,要关注大学生所关注的热点话题,运用课堂教授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让整个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在话语体系的运用上,要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将教材中对于学生而言较为枯燥且晦涩的学术话语转换成通俗易懂且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话语,以避免盲目地、教条地将学术论著、理论前沿和课题的学术成果“满堂灌”给学生。而教师要提高话语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不仅应当积极适应大数据时代,运用健康有益、贴近学生实际且富有生活气息的“接地气”的网络话语,来增强思政课话语的活力,还应当通过身临其境的实地参观,包括深入考察参观国内革命红色老区、经济发达地区以及欠发达地区等,在实践中收集课堂教学素材,来提高教学话语力量。
总之,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教材、课堂和教师三个环节密切相联,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容小视。作为一名长期承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任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继续秉承改革创新的教育理念,采用真正融入学生心田的形式,通过将我们党丰富的理论资源和鲜活的实践案例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学生,以更好地引导青年大学生在准确地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廓清思想和认识上的种种迷雾,以进一步强化学生时代引领力的培养,从而使大学生努力成为“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时代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