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效能增强干预联合多维宣教对哮喘患儿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1-14汤令群卢小芹

全科护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哮喘效能患儿

汤令群,卢小芹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及气道上皮细胞等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此类炎症会导致气道出现高反应性和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2],引起反复性发作的气促、喘息、咳嗽及胸闷等临床症状[3],尤其是在夜间或清晨发作频繁。哮喘作为呼吸系统的慢性疾病,具有易复发、难治愈且病程长的特点[4],一直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安全。有关研究显示,哮喘患儿的病情控制与其自我护理能力密切相关[5]。长期的积极治疗和有效的健康指导,能够使患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和缓解,使得急性发作次数和入院次数明显减少,提升疾病预后和生活质量。因此,如何有效提升哮喘患儿的自我护理能力、疾病认知能力及治疗配合依从性尤为重要[6]。本研究旨在探讨自我效能增强干预联合多维宣教对哮喘患儿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进一步提升哮喘患儿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提供新方法和借鉴依据,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患儿24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4例。观察组中男76例,女48例;年龄4~12(8.23±3.67)岁;病程1~4(2.62±1.06)年。对照组患儿中男75例,女49例;年龄5~12(8.31±3.59)岁;病程2~5(2.83±1.12)年。两组患儿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哮喘疾病诊断标准且经我院确诊;年龄4~12岁;意识清晰能够正常交流;无精神类疾病史;患儿及家属自愿参与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急性发作且需紧急抢救者;参与过类似健康教育研究者;合并有心、肝、肾等原发性疾病者;不具备正常交流和认知能力者。

1.3 干预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①遵医嘱给予补液、叩背及吸痰处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②为患儿讲解哮喘疾病相关知识,包括病因、症状、预防措施及注意事项等;③合理安排膳食计划,确保患儿的营养摄入,避免食用高脂食物及过敏性食物;④指导患儿正确用药,并告知遵医用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⑤及时评估患儿心理情绪,积极疏导和鼓励患儿,稳定患儿情绪保持愉悦心情。观察组实施自我效能增强干预联合多维宣教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1.3.1 自我效能增强干预

1.3.1.1 直接经验 通过康复锻炼获取直接经验增强自我效能。①缩唇呼吸法:指导患儿用鼻子缓慢吸气直至无法吸入为止,然后缩唇做吹口哨状,保持缩唇姿势缓慢将气体呼出,保持每次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2~3倍,每天2次或3次,每次10~15 min。②腹式呼吸法:指导患儿吸气时缓慢将腹部鼓起,呼气时缓慢将腹部下陷逐渐缩腹,保持每次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2~3倍,每天2次或3次,每次10~15 min。③痰液管理:指导患儿使用多功能呼吸康复排痰阀进行排痰训练,根据患儿耐受程度适当调节多功能呼吸康复排痰阀阻力旋钮,训练频率保持为每组40~50次,每日2~3组;嘱患儿多饮水,保证口、喉部的湿润,必要时可给予患儿雾化吸入稀释痰液。

1.3.1.2 间接经验 每月组织患儿参加为期2 h的集体培训讲座,每期由集中授课、示范实践及交流讨论3部分组成。可与患儿共同讨论和分析康复计划的制订;发放哮喘健康知识宣传手册,以视频播放、口头讲解及图文推送等方式系统讲解哮喘疾病相关知识和自我护理技巧;邀请哮喘治愈效果较好或已康复的患儿进行现身说法,分享成功经验及自我护理技能,鼓励患儿之间加强交流与联系,以提升自我护理能力。

1.3.1.3 语言劝说 ①加强护患沟通:患儿住院期间可进行每周1次的床边教育和指导,每次不低于15 min。注意观察患儿日常生活中的不健康行为,并及时进行纠正和劝告,对其保持良好生活作息给予肯定和表扬,并发放小礼品以示鼓励。根据患儿情况制订符合其个体化和差异化的康复计划,并引导患儿主动参与其中,进行自我监督和管理,提升患儿自我护理主动性和积极性。②电话随访指导:对于出院患儿应将电话随访指导贯穿始终直至其康复为止。定期询问患儿病情稳定情况、心理情绪及自我护理计划实施情况,及时为患儿解答疑虑,鼓励患儿多进行呼吸康复锻炼,每次干预时间不低于20 min。

1.3.1.4 社会支持和情绪调节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患儿倾诉自身内心情感及需求,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满足其需求;同时鼓励家属积极参与哮喘护理工作和教育工作,增加家属对患儿的关注度和关爱程度。建议家庭内部多组织亲友聚会,及时征询患儿意见,提升患儿自身价值感;指导患儿进行自我放松训练,如听音乐、钓鱼、画画等,转移对疾病的过度关注,缓解紧张情绪。

1.3.2 多维宣教

1.3.2.1 个体化宣教 根据患儿年龄、性格、临床症状、饮食特点、心理需求及化疗方案给予患儿相应的个体化需求宣教服务;将疾病相关的各类知识点制成宣传手册,发放给患儿供其查阅;为患儿建立个人病历档案,并记录其健康知识掌握水平,以备随时进行强化宣教干预。

1.3.2.2 集体式宣教 可采取多媒体教学、讲座等形式进行集体式宣教。宣教前可对每例患儿的基本情况、基本特点及对授课知识的需求进行评估和了解,宣教过程中可增加图片展示、现场演示及问答活动等形式,增加授课的趣味性,提升患儿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可将患儿进行3~5人小范围分组,让他们充分相互讨论和交流,增加彼此知识掌握程度。

1.3.2.3 纠错式宣教 对患儿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进行评估和了解,告知患儿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对疾病的预后和转归有较大影响,让其充分认识到不良生活及饮食习惯的危害性。指导患儿养成良好饮食、运动及生活习惯,并督促其完成各项护理计划。

1.3.2.4 网络宣教 通过引入哮喘管家应用程序(APP)对患儿的用药情况进行追踪管理,帮助患儿安装并完成注册,完善个人信息及绑定用户,指导患儿家属正确获取药物使用方法、记录用药情况及追踪用药情况。建立患儿家属微信群或QQ群,定期进行知识推送,包括知识链接、视频及图片等,上传吸入用药的方法,提高患儿及家属的用药准确率。

1.4 观察指标 ①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7](ESCA)对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比较,该量表包括自我护理技巧、自我护理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及自我概念4个维度,共计43个条目,采取0~4分5级评分制,总分为172分,得分越高则表明自我护理能力水平越高。②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8](GSES)对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感进行评分比较,该量表共计1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取1~4分4级评分制,总分为10~40分,得分越高则表明自我效能感越强。③采用哮喘生活质量评分量表[9](AQLQ)对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比较,该量表包括活动受限、哮喘症状、心理状况、自我健康及刺激原反应5个维度,共计35个条目,采取1~5分5级评分制,总分为35~175分,得分越高则表明生活质量水平越高。

2 结果

表1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ESCA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2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GSES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3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AQLQ评分比较 单位:分

3 讨论

哮喘作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症状若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气道处于长期持续性的炎症发作状态,会导致组织结构增生和重构,增加患儿的死亡概率[10]。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成年人哮喘发病率为1.2%~25.6%,儿童哮喘发病率为3.35%~29%,全世界每年约有25万例病人死于哮喘病[11]。哮喘是一种对患儿自身、家庭和社会都具有影响的慢性疾病,哮喘管理是一个长期过程,其包含了“病情评估—治疗—再评估—自我管理”的流程[12],哮喘管理中的炎症指标和功能性指标能最直接客观地反映疾病管理水平[13]。以往临床治疗哮喘多以药物治疗为主,以常规护理为辅,虽短期内可有效改善病症,但远期效果和控制率仍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哮喘管理现状仍处于较低水平。有关研究表明,常规护理干预可能过于注重疾病本身的护理,仅可满足患儿最基本的护理需求,但患儿出院后易受自我护理能力低下、依从性及认知水平低等方面的影响,导致哮喘反复发作,使得疾病远期管理效果不佳[14]。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身执行某一特定行为时能力大小的主观判断,即对自己实现某一特定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念或信心,属于心理学范畴[15]。有关研究显示,慢性疾病患儿的自我效能感极易受到自身情绪、认知情况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影响疾病的转归和预后[16]。自我效能增强干预是通过制订行动计划、设定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方式来增加病人的直接经验[17];通过接触和学习同类事物及人的方法增加病人的间接经验;通过学习环境和语言劝导培养病人的情绪管理和调节生理状态。有关研究显示,自我效能干预能够促进患儿的自我管理行为,使患儿能够进行积极的自我护理和主动管理[18]。多维宣教模式是通过多样化的健康宣教手段进行综合教育的方式[19],避免了传统教育内容单一的弊端,便于患儿掌握疾病相关知识,能有效提升患儿的自我效能感和改善疾病不确定感所带来的负性情绪[20]。多维宣教的个体化宣教和纠错式宣教能够使患儿对疾病的病因、治疗方案、预防措施、用药指导及自我护理技巧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和了解;集体宣教和网络宣教是通过多人共同参与和讨论的方式提高患儿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升患儿对疾病治疗的正确认知和心态,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配合度及疾病自我护理能力[21]。

本研究将自我效能增强干预联合多维宣教应用于哮喘患儿的疾病管理中,通过实施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包括直接经验、间接经验、语言劝说、社会支持和情绪调节,使得哮喘患儿能够全面正确地掌握疾病治疗的过程、目的,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及自我效能感;通过实施多维宣教干预,包括个体化宣教、集体宣教、纠错式宣教及网络宣教,使得患儿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治疗,提高患儿疾病认知水平和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患儿更好地配合疾病治疗和管理。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ES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的G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的AQL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此结果表明,自我效能增强干预联合多维宣教模式干预能够明显提高哮喘患儿的自我护理能力和自我效能感,并形成有效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改善患儿的躯体、心理及社会功能等,达到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22]。

综上所述,自我效能增强干预联合多维宣教在哮喘患儿的疾病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增强患儿对疾病的认知和掌握能力,提高患儿的自我护理能力及自我效能感,提高其疾病管理的主观能动性,明显改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哮喘效能患儿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唇腭裂患儿家长围手术期的心理需求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初中阅读教学互动效能的提升策略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