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领域的应用

2021-01-13郭呈澄

家园·建筑与设计 2021年15期
关键词:土地规划管理土地利用

郭呈澄

摘要:本文强调了土地规划管理领域中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在此基础上,以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为切入点,阐述了土地规划管理领域中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旨在推动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升级,保证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充分利用。

关键词:土地规划管理;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土地利用

引言:

土建工程的展开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更好条件,而这些工程项目的科学展开需要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支持,规避土地资源使用矛盾的同时,提升土地资源的使用率。为了提升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效率效果,在其中应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是必然选择,相应技术也值得重点探究。

一、土地规划管理领域中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分析

第一,保持数据获取的多样性、及时性与真实性。在土地规划管理工作中,需要大量的数据信息支持,确保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对待规划管理区域的土地信息及其变化情况进行实时性掌握。而依托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就能够满足上述需求,为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展开提供大量的、多种类型的、高准确性的、实时性的土地数据。第二,促进土地资源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与实现。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可以确定土地的区域位置、布局情况、价值成分等等,并在此基础上实施规划,保证了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效率效果。

二、土地规划管理领域中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探究

(一)遥感技术的应用

在土地规划管理工作中,遥感技术的应用主要实现了对地理信息的测量、分析以及判定,速度更快、工作范围也相对较大,所以在当前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依托遥感技术,相关工作人员不需要直接与待测目标相接触即可展开测量以及实时监控,因此安全性更高。在遥感技术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关键内容在于设置传感器。在测绘工作中,地面物体反射、辐射的电磁波信息被传感器接收,并以影像数据等形式保存、传递至地面接收站中;地面接收站在获取到来自传感器发出的信息后,立即展开对遥感信息的处理与判读,同时实施野外实地验证,综合形成遥感影像,为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展开提供支持[1]。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无人机遥感技术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得到广泛应用。实践中,主要在无人机上加设航空摄像机,并结合自动导航技术以及低空遥感技术的使用,即可实现1000米内的低空遥感测量。相比于传统的遥感技术应用效果来看,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中能够发挥出更明显的优势。在无人机遥感技术的支持下,外业测绘持续近1小时便能够获取高清影像480张,累计航摄面积可达6平方公里;后期内业处理24小时后,即可生成大数据量高分辨率的正射影像。航测结果表明,利用无人机开展遥感航拍,能轻便灵活、高时效、低成本、高分辨率地获取空间遥感信息,作业模式和精度以及航拍效果对于土地规划管理均具有明显的优势,能较大程度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大比例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质量,为后续规划编制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由计算机系统提供支持,可以完成对地表空间内所有地理分布数据信息的采集、分析、存储、描述与显示,在当前的土地规划管理中得到了深入应用。

在土地规划管理工作中,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承担着以下几项任务:第一,对当前土地的使用权、所有权实施划分。提取遥感数据融入土地数据地图中,并借助全球定位系统,即可精准完成目标定位及勘界。随后,可以展开对土地资源的高精度划分管理。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能够实现对地理信息数据的整合、分析、处理、统计等,结合土地调查权属,达到对土地資源落实信息化管理的效果,促进土地规划管理事业的升级。第二,对土地资源实施全方位的勘察。通过在土地规划管理中引入地理信息系统,原有的户外勘察工作可以不再展开,同时还能够进行对土地规划区域内的地理信息变动情况的实时性观测,为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的高效性与协调性提供参考。实践中,依托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够促使规划区域内土地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应用,并汇总人文、环境、经济等多方面视角实现土地资源的调整,实现对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综合性考量。第三,对土地资源实施完善、全面、合理的规划设计[2]。地理信息系统支持相关工作人员使用计算机系统进行土地数据的分析、统计、整理工作,以此形成土地利用规划趋势,完成对土地资源的适宜性评价,帮助相关工作人员做出合理的土地规划决策,并编制出相对应的土地规划设计。第四,对土地资源实施动态化监测。地理信息系统配合地理信息共享数据的应用,能够促使相关工作人员实时了解地理信息的变化情况,第一时间对区域内土地资源违规使用的问题并进行处理。

(三)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在土地规划管理工作中,全球定位系统承担着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精准空间信息的任务,实践中,依托全球定位系统,能够实现高精度土地信息的输出;由于其中应用了高可靠性的载波相位分叉技术,所以可以对待测目标落实准确定位;在信息测量与定位技术的支持下,绘制土地环境、输出位置精准的地理信息成为现实。综合来看,全球定位系统为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展开提供了更好支持。

对于全球定位系统而言,其需要多个携带稳定原子钟的全球定位系统专用卫星的支持。对于这些卫星上包含的原子钟来说,相互之间同步且与地面时钟同步,一旦出现偏差即会在地表上得以纠正。现阶段,我国的北斗系统逐步投入民用,为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展开提供了更优质的技术支持,在获取定位信息的过程中,可以不再依赖于美国开发的全球定位系统(GPS),进一步保证了信息的安全性。

总结:

综上所述,在土地规划管理领域中,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拥有极高的应用优势。通过在土地规划管理工作中应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保证了土地数据获取的多样性、及时性与真实性,提升了土地资源的使用率,实现了对土地资源价值的最大程度的利用,推动了土地规划管理工作效率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人安.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领域的应用探析[J].世界有色金属,2020(10):297-298.

[2]姜思雨,曹慧.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领域的应用[J].智能城市,2020,6(07):117-118.

猜你喜欢

土地规划管理土地利用
共享社会经济路径在土地利用、能源与碳排放研究的应用
土地规划管理中测绘技术的应用探讨
小议当前土地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如何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加强土地规划与管理
测绘新技术在土地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
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探讨
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探究
西咸新区国土资源“一张图”平台建设初探
北京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景颇族土地利用方式及其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