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足球教学策略探析
2021-01-13钟育区
钟育区
社会发展需要综合素养高的人才,对此学校教育应将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作为重点。而核心素养属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基础,教育教学也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小学生在思想观念、事物认知方面并不成熟,小学体育作为现阶段的重点科目之一,在足球教学中巧妙地渗透核心素养,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还能够促使其养成优良品质,推动综合素养的发展。同时,体育核心素养还被称之为“体育文化水平”,指的是学生的体育素质与修养。其中,包含体育知识、技能、行为、意识、品质等内容。对此,体育教师应立足于学生实际,与学科核心素养相融合,深入探索与创新教学理念与方法,逐步增强学生足球技能,且能够培养其体育素养。
1 体育核心素养的概念
1.1 体育知识
体育知识主要包含理论、技能、安全、健身以及人文等相关内容,旨在丰富学生体育知识的基础上,锻炼其欣赏以及评价技能,以便于日后深入的解读各类体育赛事,并从中感悟体育的价值。
1.2 体育意识
体育意识指的是对体验的认识和态度,即学生在做到以上体育知识相关内容后,能够对体育活动性质进行正确评价,形成标准的价值观和终身体育意识。
1.3 体育行为
体育行为涉及科研、运动、训练、宣传以及观赏等,并且与体育存在联系的相关行为,均能够称为体育行为,其通常会受到社会背景、自然、家庭、生理、心理等的影响,所以不同行为的表现方式、特点等会存在差异。基于此,便需要小学生群体长期有目的和有计划的参与各类体育活动,并引导其形成科学、合理的运动习惯和方式。
1.4 体育技能
对于体育技能而言,包含锻炼、运动以及评价等相关基础技能。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教师需指导他们对这些技能进行熟练的掌握,确保学生能够自主进行体育锻炼,进而提高个人身体素质以及运动能力。
1.5 体育品德
体育品德属于体育运动环节中呈现出的某种心理倾向和特征,强调小学生应该自觉遵守一系列体育道德规范和运动规则,并且在运动期间严格服从裁判。此类品德的形成,需要将强烈的体育意识、丰富的体育知识、熟练与繁多的体育运动技能作为基础。
1.6 体质水平
体质表现为人的身体素质。体质好坏除了与先天因素相关之外,还与后天生活方式、成长环境等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主要表现于身体技能与形体。其中包含了健康与运动素质两点,健康素质是心理与生理素质相融合,运动素质表现出了运动能力。简而言之,体质水平是学生体育能力决定的关键性因素。
2 体育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足球教学的重要性
其一,实现教学目标。引导小学生参与足球教学训练,可加强其体魄,并立足于团体运动的方式,提高团队精神,加强班级凝聚力,进而激发学生开展足球运动的兴趣,并让学生在运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引导学生学习足球运动技能以及规则,可以加强学生学习、跑、跳跃、反应等能力。
其二,加强体育知识学习。体育知识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诸如理论知识、安全知识、运动文化、体育技能、专业知识等。将核心素养融入到体育教学过程中,可有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并立足于多方面学习体育知识,提高小学生体育素养。通过此种学习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而且还具有较强的评论能力,对体育比赛进行辩证分析,逐步强化学生自我分辨能力,真正意识到体育的价值。
其三,基于核心素养,着重培养学生行为习惯。体育行为实质上是一种有目标的行为,例如体育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足球比赛时,学生自觉遵守比赛规则和纪律,当同学受伤时,应热心帮助,正确处理伤口或者将其送去医疗室。比赛时,能够真心实意地为同学加油。这些行为体育教师不得强迫,而且在日常训练过程中引导其养成良好习惯。
3 现阶段小学体育足球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体育意识不强,缺乏参与足球运动的兴趣。尽管现阶段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和教育教学改革,但部分学校依然存在问题,表现为体育足球课形式化严重,敷衍了事。对于小学生而言,大部分是喜欢运动的,但是受学校体育意识不强的影响,认为培养学生文化知识最为关键,进而妨碍了学生的体能锻炼,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兴趣。
其次,教学方式不健全,教学体制不合理。部分小学开展足球教学的过程中,依然运用着较为传统的方法,形式单一。此种模式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学生参与热情较低,足球技能难以提高。同时,因传统教学理念的制约,小学体育教师开展足球教师时以体育技能与知识传授为主,不重视实践教学。对此,在以上问题的妨碍下,小学足球教学效果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4 基于體育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足球教学的方法策略分析
4.1 转变传统足球教学模式,调动小学生的足球兴趣
过去,足球教学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采用的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观看,之后进行模拟练习的方式,学生将基础要点掌握后展开练习,以此熟练掌握技术。这种方式,只是学生机械地掌握技术,并不能大大提升自身技能。当前,小学体育逐渐革新了传统教育理念,提倡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提高其技能。
对此,小学足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先借助让学生对足球进行观察、了解和认识,使其对足球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之后再为其讲解相关知识。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很少接触足球,部分学生可能在电视上看过足球比赛,但缺乏对足球的深入了解。教师可利用思维引导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参与热情,“谁知道这是什么?”“足球!”“谁看到过别人踢球吗?”“我在电视上看过!”“谁想踢一踢这个足球吗?”借助教师的引导,激发了学生对足球浓厚的兴趣,师生之间互相传球的游戏也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接下来,教师有情感地枪讲述优秀运动员先进事迹及足球发展历程,促进学生使命感以及荣誉感增强。
4.2 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加强学生对竞技比赛的认识
小学体育教师开展足球教学的过程中,需秉承从浅入深的原则,并以引导学习为主,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当学生对足球形成良好兴趣之后,方可传授足球运动的基本要点。具体教学时,只是凭借教师口头讲解和示范难以起到良好的效果,对此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足球比赛视频,以便于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足球比赛规则等。
例如,可组织学生观看《平凡的足球》这部电影,引导学生认识到校园足球队的建设历程。抑或向学生展示英超比赛视频,掌握足球比赛相关要素,如比赛场地、人员、足球运动规则、比赛时间、决定比赛胜负的程序等。以这样一种形象直观的方式引导学生真正意识到足球具有竞技特征。
4.3 积极丰富校园足球文化,营造良好足球运动氛围
与其他体育运动相比之下,校园足球较为特殊,需要教师结合团体精神和各类资源,组建一定规模的体育组,以便于展现出榜样示范作用,并加强文化宣传,引导全校师生形成正确的足球运动观念,进而让校园足球文化氛围更加和谐。具体而言,指的是根据学生性格特点,以及现存体育设施条件等,组织足球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锻炼和训练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另外,定期开展各类足球活动,不断拓展足球教育的深度。
例如,每个月开展一次“足球黑板报设计”活动,抑或“足球徽章设计”活动,并通过宣传板报发布与足球相关的信息,进而形成良好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调动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兴趣。同时,还可以设置校园足球论坛和足球风采展示窗口,指导学生通过网络对足球运动心得进行分享,进而在全校掀起足球运动浪潮,确保学生形成更强的体育意识。
4.4 加强体育行为教学,提高足球教学效果
对于体育行为而言,表现为人们有针对性与目的性的开展体育活动,概念范围宽广,前文有所介绍。在体育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小学体育教师应加强对学生体育行为的教学,在足球教学中将培养小学生足球运动兴趣作为重点,适当的融入游戏内容,调动学生学习足球知识、技能的兴趣。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足球传球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将教学过程与“遛猴”游戏结合在一起。首先,将学生划分成若干个遛猴小组,每组选派一人担任“猴”的角色,其他人则围着“猴”进行传球。其次,“猴”将足球抢到之后,被抢的学生则替换“猴”的角色。采取以上方式,除了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兴趣之外,还能够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得到锻炼,进而实现高效教学。
4.5 定期举办校园足球比赛,增强学生体育品德
足球比赛属于推动足球教育良好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小学体育教师需加强对足球比赛的重视。但是,由于学生在爱好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差别,所以部分学生可能不对足球运动感兴趣,针对此类学生要想在短时间内培养兴趣较为困难,需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适时组织学生进行足球运动比赛。足球运动中竞争较为激烈,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维持这一竞争性,调动学生的斗志,为了实现目标而努力。基于此,小学体育教师可根据此特点,定期开展足球比赛,通过比赛的方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以及集体荣誉感,并通过不断努力获得成功,进而真正爱上足球。另外,足球比赛还可以发挥出实践教学的作用,检验学生课堂学习获取到的成果,并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类足球技巧,丰富经验,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识,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运用以上教学方式,可以避免出现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进而在调动学生热情的基础上,使之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逐步强化核心素养,进而真正实现足球运动价值。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新课改对小学生各方面素質提出了更好的要求,进而更加重视体育课程。为了能够顺利的将体育核心素养融入到足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教学水平,制定正确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对于足球的兴趣。并且,足球作为全球最为流行的运动之一,需从小发掘具有足球天赋的人才,再加以培养,这对我国未来足球事业的发展必定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德威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