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文学教育面对的挑战与对策
2021-01-13刘建兰
【摘要】“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以高校文学教育为代表的传统高等教育不可避免面临各种矛盾。如网络文学挤占经典文学空间、碎片化阅读取代系统性阅读等问题已经成为高校文学教育的现实挑战。引发挑战的原因包括义务教育阶段功利化目的削弱文学基础、传统高校文学教育形式相对刻板难以激发学生兴趣等都是无法回避的诱因。因此,当“互联网+”已经成为时代主旋律,高校文学教育应当坚持立体化、多元化发展的战略方向,既要科学定位学习主体,丰富教育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又要优化考核评价方式,夯实课外阅读基础,还要延伸课堂教学时空,培养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文学教育;挑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36-008-03
【本文著錄格式】刘建兰.“互联网+”时代高校文学教育面对的挑战与对策[J].课外语文,2021,20(36):8-10.
随着“互联网+”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网络与信息技术正在成为推动传统行业实现颠覆性发展的最强驱动力。这种前所未有的变化不仅体现在机械、电子、化工等工商业领域,同样在高等教育层面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以高校文学教育为例,“互联网+”不只在技术层面对传统教育模式提出挑战,更使教育思想观念在根本性上产生了动摇。因此,“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文学教育迫切需要基于客观现实的变化加快革新,以探索更具针对性、有效性的个性化发展道路。
一、“互联网+”时代高校文学教育面对的挑战
(一)网络文学挤占经典文学空间
“互联网+”时代中,大学生已经成为互联网“原住民”的典型代表。其不仅是最早欢迎互联网技术并广泛应用的群体,也始终是互联网各类创新应用技术的尝鲜者和推广主力。时下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均是“00后”新生代中的佼佼者,不仅早已习惯了网络化生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各种网络技术发明创造的具体走向。
这种与互联网密不可分的状态决定了年轻大学生中的大多数已经形成了线上阅读的习惯,且阅读对象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经典文学,而是基于互联网生存模式下的后来者,也就是林林总总的网络文学。当学生们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沉浸于光怪陆离的网络文学世界中时,传统纸质书籍、经典书目、线下阅读便成为退居其次的选择。更有部分大学生拿起经典文学便觉味同嚼蜡,只有面对屏幕时才会津津有味、精神抖擞。显然,在“互联网+”时代中,高校文学教育正在面对网络文学挤占经典文学空间的现实冲突。
(二)碎片化阅读取代系统性阅读
当快节奏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全社会主流,身处高校的大学生也不能例外。赶着上课、考证、应聘……匆匆忙忙正在成为大学生的日常状态。以至于近几日的媒体上,“倍速观影”忽然登上热搜。这个网络热词指的是当下习惯于线上追剧的网民已不再满足于常态化的线性观影,而是利用线上视频软件自带的“倍速”功能,以正常放映速度的1.5倍、2倍等速度跳过不感兴趣或自觉拖沓的内容。有关方面的数据统计显示,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年轻网民中超过四成有“倍速观影”的爱好或习惯。
就在越来越多稍有年纪的人疑惑“现在的年轻人到底在赶什么”时,碎片化阅读已悄然成为大学生们阅读文字或图像的常态。公交车上、排队的间隙、餐厅里点餐到上菜之间的空当……几分钟的空闲时间常常是最好的阅读时间。这种貌似对时间的珍惜也决定了大学生们阅读的内容势必局限在短小的数百字、几段话以内。花费数小时、半天时间阅读一本经典名著早已成为奢侈。或者大多数年轻人已经没有足够的耐心能够静下心来完整地读一本好书。
碎片化阅读取代系统性阅读不仅是生活节奏加快后大学生们被迫的选择,而且是浮躁的内心在行为方式上的必然表现。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客观因素一定程度上诱导年轻学生过度追逐外物,而欲望得不到满足的空虚感又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加快步伐追求更多。应当说,主客观层面的双向影响既左右了当代大学生对文学学习的观念和行为,也成为高校文学教育必须面对的又一巨大挑战。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文学教育遭遇挑战的主要原因
(一)义务教育阶段功利化目的削弱文学基础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文学教育面临挑战并非是一时一刻突然的遭遇战,而是从义务教育阶段日积月累的后果。高校文学教育的系统性不能缺少足够扎实的基础,也就是在中小学阶段各种文学读物是“地基”,进入高校后的总结与提炼则是高楼大厦。没有足够牢固的地基支撑,即便设计图堪称完美,最终建成的楼宇也必是摇摇欲坠的“豆腐渣”工程。
然而,长期应试教育模式下,分数成为教学双方唯一关注的重点。中小学生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早已是普遍现象。即便教师不断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家长也会将课本、辅导书之外的书目视作“闲书”,认为阅读课外读物是不务正业。如此功利化的教育环境中,学生的文学基础不断被削弱,进入高校后必然无法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高校文学教育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局面也不可避免。
(二)传统高校文学教育形式相对刻板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高等教育领域中,文学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文学素养、审美情趣、艺术情怀。这是极其隐性、间接的素质养成过程,只能随着时间推移和持续不断的积淀实现潜移默化的提升。然而也正是这种只能通过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性决定了不少高校文学教育数十年难有彻底改变,无论是教材内容还是教学方式都存在以不变应万变的倾向。
然而时代在变、环境在变,年轻的大学生更在加快从思想到行为的转变。当人的快速变化遭遇缺少变化的教育时,矛盾与冲突不可避免。不少大学生眼中,传统模式下的高校文学教育就是刻板单一的代名词。一支粉笔,一本书,教师滔滔不绝,学生心不在焉。原地踏步式的教育面对求新求变的年轻学生时常常不得其门而入。缺乏兴趣引导也是“互联网+”时代高校文学教育遭遇挑战的又一主要原因。
三、“互联网+”时代高校文学教育应对挑战的主要方向
(一)立体化
发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探索立体化方向就是构建线下结合线上的立体教育模式。一方面,双向结合、全面覆盖的文学教育能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大学生投入文学教育的积极性,使学生意识到网络文学中也有值得深入学习的良品。另一方面,线上文学具有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优势,避免了传统书籍在购买或借阅等方面存在的障碍,尤其众多可供免费阅读的经典文学更省去了大学生在资金投入方面的困扰。
此外,立体化教育也有助于增进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够更加及时了解和掌握大学生面对文学教育时存在的困难、困惑,从而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避免陷入对牛弹琴的困境。
(二)多元化
多元化发展方向就是改变传统一元教育的陈旧与刻板,使文学教育更加多姿多彩、不拘一格。多元化方向表示高校文学教育应当在传统文字教学基础上融入更多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的时代元素,使文学教育更加生动、活泼、富于时代特色和青春活力。多元化方向也意味着文学教育不应局限在教师讲、学生听,而是应当实现双向互动,给予学生更多发表意见的空间,让教师在倾听之后提供更多答疑解惑的内容。多元化方向还表示高校文学教育需要改变一考定终身的旧传统,更加注重过程性和学生个体的成长与进步。
四、“互联网+”时代高校文学教育优化对策
(一)科学定位学习主体,丰富教育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互联网全面普及的新时期里,技术发展固然给传统教学模式造成巨大压力,但也是变压力为动力的好时机。高校文学教育在“互联网+”时代探索优化创新道路就应当科学定位学习主体,丰富教育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是学生在学习中的定位问题。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是当然的客体,被动听讲抑制了学生在文学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也是降低教育品质的重要因素。因此,让大学生回归学习主体地位迫在眉睫。只有充分尊重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定位,文学教育才能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才能结合时代发展与学生变化趋势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措施。
其次,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基于兴趣的学习才是有质量、有效率的学习。许多大学生热衷网络文学已是趋势。网络文学固然良莠不齐,但不可否认,其中也有不少精品值得阅读和学习。比如曾经从网络小说改编为影视剧的《甄嬛传》《琅琊榜》等一度掀起了古诗词热,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完整阅读四大名著不失为良策。为了顺应大学生碎片化阅读的潮流趋势,线上小说资源中的《莫泊桑短篇小说集》《朱自清散文集》等也是可用的选择。
教师应当本着更加宽容的心态,更加积极地帮助学生筛选网络文学中的优质资源,引导学生充分且深入地学习。同时,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将网络文学与传统经典文学进行对比教学也不失为一种创新形式。有对比才能发现差异。发现差异而究其原因则有助于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二)优化考核评价方式,夯实课外阅读基础
文学素养的养成和提升是渐进式发展过程,对其考核与评价也不能仅仅通过一张试卷全面展示。因此,优化考核评价方式,关注过程才是新时期高校文学教育应有的策略。
比如读书笔记、阅读报告等的成长性。判断学生文学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其有无成长,即便只有毫厘间的变化也说明了学生在努力。肯定这种努力不仅是激励措施,也且是通过增强学生自信激发文学学习的兴趣。基于兴趣的学习常常是能够实现加速度的学习。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之下,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也将指日可待。
此外,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夯实课外阅读基础都是不可或缺的重点。欧美不少国家从小學起就要求学生每日课后阅读不少于十页,且随着年龄和年级增长而持续递增。这些阅读量的积累不仅是数字的变化,而是培养学生的习惯。一旦形成牢不可破的习惯,则文学基础就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巩固。这也是“互联网+”时代高校文学教育应对挑战应有的策略之一。
(三)延伸课堂教学时空,培养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
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典型优势之一就是突破传统模式下的时空限制,使工作、学习或生活得到不受限的延伸。而这种延伸的效果则常常体现在特定专业素质的提升。
高校文学教育同样可以凭借技术延伸课堂教学时空,培养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
比如微课。文学教育的微课固然可以是教材规定内容的主题化、形象化,但也可以作为拓展文学内涵的手段。例如《百家讲坛》中就有不少涉及四大名著、中外名著、经史子集的名家讲座,不仅生动有趣,而且富于历史的厚重与文学的深刻。将这些内容摘录或选编制作为微课供学生自主选择,一方面是对学生视野和眼界的拓展,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阅读和终身学习的有益尝试。
五、结语
“互联网+”时代,高校文学教育不仅面临着技术飞跃带来的形式和手段的挑战,更受到教育理念、意识等深层次问题带来的考问。因此,高校文学教育应对这类挑战不能仅仅着眼于改进教学技巧,而且需要从教育根本上找原因。只有充分认识到高校文学教育传统模式的局限,以及时代发展、社会变迁使新生代大学生对文学艺术的需求产生变化,高校文学教育才能找准影响教育实效性的成因、找对应对冲突和挑战的方法。一方面,高校文学教育需要尽快接受一个现实,那就是互联网已全面渗透当代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学生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也要求文学教育必须主动顺应环境而不能强求回到过去。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要看到技术发展后相对积极、有利的作用,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化高校文学教育形式、手段、内容,使技术成为推动创新的正能量。只有立足于客观现实条件,同时在教育实践中扬长避短、趋利避害,高校文学教育才能在“互联网+”的宏观背景下主动创新求变,才能在继承优秀传统基础上实现时代化发展、个性化提升,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从而更加游刃有余地应对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实现压力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静.情境教学法在高校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应用与途径研究[J].科教导刊(下),2019(4).
[2] 王俊芹. 高校文学教育信息化结合应用性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27).
[3] 万光明,刘燕.师范类专业口语能力、素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以普通话口语与训练课程为例[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9(2).
[4] 罗妮.文化自信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实现路径研究——以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为例[J].决策探索(下),2019(4).
[5] 林琼.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程教学现状及思考——以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为例[J].智库时代,2019(22).
作者简介:刘建兰,女 ,1963年生,江西丰城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