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盏红灯放光华

2021-01-13李晓栋

检察风云 2021年21期
关键词:红灯记沪剧杨浦

李晓栋

《红灯记》剧照

在杨浦,有一部享誉全国,被毛泽东称为“团小志气大”“小剧团搞出的好戏”——由杨浦爱华沪剧团在1963年演出的沪剧《红灯记》,因这部由杨浦地方剧团编演的沪剧,而有了红遍全国的现代京剧《红灯记》。

沪剧,前身为本地滩簧,别名申曲,起源于黄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如川沙、南汇的“东乡调”和青浦、松江的“西乡调”。最初的沪剧,只有“一把胡琴、一副鼓板,两位演员”,表演形式简单,唱词通俗易懂,善于反映上海乡民的生活状态和喜怒哀乐。沪剧在19世纪 80年代进入上海租界,由乡间小调逐步吸收了西方话剧、歌剧和其他传统戏曲的特色,迅速成为戏曲新星,成功创造了一种中西融合的多场话剧式的都市沪剧,如《碧落黄泉》《大雷雨》《石榴裙下》《啼笑姻缘》《孤岛血泪》等经典剧目,红极一时。

从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沪剧发展达到了巅峰。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沪剧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编排了革命题材现代剧《芦荡火种》《星星之火》,获得了观众的好评。1962年,杨浦区爱华沪剧团的两位业余编剧——年轻演员凌大可和夏剑青偶然在杂志上看到了由著名电影编剧沈默君撰写的电影剧本《自有后来人》,写的是抗战期间的一座东北小镇上,有一家人祖孙三代为了给东北抗日联军送“密电码”,演绎了一场生离死别的感人故事。故事中的三代人不是真正的一家人,然而革命斗争却把他们紧紧地连在一起,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共产党员李玉和、李奶奶牺牲了,“革命接班人”李铁梅终于把“密电码”送给了东北抗日联军。这个故事,引起了凌大可和夏剑青的创作冲动,决定将它改成沪剧。

据戏剧理论家沈鸿鑫回忆,这两位业余编剧的想法,获得了剧团团长、著名沪剧演员凌爱珍的支持,经爱华沪剧团艺委会讨论,决定由凌大可和夏剑青着手改编。据沪剧专家褚伯承研究,当时剧团正在金山县(今金山区)农村演出,天气很冷,凌大可和夏剑青每天要演两场戏,只能利用空余时间,见缝插针进行创作。 经过两个月时间,《自有后来人》改编的沪剧剧本完成初稿,不久投入排练。爱华沪剧团邀请了著名电影导演应云卫担任艺术指导,应云卫将剧本改名为《红灯记》,寓意剧本的主题——李玉和、李奶奶和“革命接班人”李铁梅将手中的革命红灯代代相传。

1963年春节,沪剧《红灯记》在上海的红都剧场正式公演。三位沪剧表演艺术家——袁滨忠、韩玉敏和凌爱珍分别扮演李玉和、李铁梅和李奶奶。他们在剧中的表演都十分精彩。袁滨忠在华丽圆润的嗓音中增添了刚强和壮烈的亮色,显得刚柔相济,声情并茂,“刑场”一幕中《壮志凌云》的演唱脍炙人口,成为沪剧著名唱段,至今传唱不息。韩玉敏《灯映红心心更红》的唱段充分发挥了她的演唱特色,唱出了对亲人的深切回忆,对敌人的满腔仇恨和实现长辈遗志的坚定决心。凌爱珍扮演的李奶奶沉着冷静,细腻老到。

除表演和唱腔外,沪剧《红灯记》还邀请了青年导演王育、刘如曾、崔可迪、金长烈、朱士场、陈绍周和应玉兰等一批著名专家分别担任作曲、舞美设计、灯光设计、服装设计和化妆造型。音乐唱腔既富有时代气息又发挥沪剧唱腔的流派特色;舞美設计简练朴实,灯光照明重在营造气氛,人物造型突出性格身份,都取得很好的效果。

1964年8月,沪剧《红灯记》被中国京剧院改编为现代京剧,成为京剧史上的著名剧目,红遍中国。1964年11月6日,爱华沪剧团派出沪剧《红灯记》的主创人员去北京观摩京剧《红灯记》的演出。在观看演出休息时,他们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毛主席称赞说:“你们小剧团能搞出这么个戏是不容易的。”

这台由原杨浦爱华沪剧团创作的沪剧《红灯记》,在沪剧发展史和中国戏曲现代戏演出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一盏红灯放光华,好戏活在观众心。

猜你喜欢

红灯记沪剧杨浦
初中艺术教育沪剧非遗传承的实践探索
京剧《红灯记》
百年杨浦大变YOUNG
红灯记(根据现代京剧样板戏改编)
京剧中的思政:样板戏《红灯记》之重逢
原创大型沪剧《担当》演出成功
浅谈《红灯记》成败得失
滑板不是年轻人的专利
杨浦科创:“担投贷”融合的园区金融
上海杨浦侦破系列诈骗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