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里顿歌剧研究
2021-01-13郭译文
郭译文
摘要:《彼得·格莱姆斯》是布里顿的第一部歌剧作品,所选择的题材原属于英国诗人乔治·克雷布的叙事诗《自治镇》后来英国剧作家蒙塔古·斯莱特对其进行改变后,被布里顿所用,创作了歌剧《彼得·格莱姆斯》。其在歌剧结构布局、声乐和器乐创作、形象塑造、思想内涵等方面,都被视为20世纪歌剧创作的模范范本。在这之后他还创作了一系列相关作品,比如《阿尔贝·埃林》《比利·巴德》《旋螺丝》《命终威尼斯》等,这些作品中所围绕的主题相同,即权力的滥用、无辜者遭受不公对待以及对社会制度与人物内心分析等。《彼得·格莱姆斯》是这些作品中的经典代表之作。所以对《彼得·格莱姆斯》展开探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布里顿和他的其它歌剧作品。
关键词:布里顿 歌剧 《彼得·格莱姆斯》
一、布里顿歌剧《彼得·格莱姆斯》概述
《彼得·格萊姆斯》作为其经典歌剧之一,为人们讲述了英国东海岸自治镇的故事,男主人公是单身渔民,他不擅长与人们沟通交流,性格内向,脾气不沉稳,每天忙碌于琐碎的工作,始终受到贫穷的困扰。他所雇佣的小学徒意外死亡,从而导致人们怀疑他虐待学徒,面对严厉的审讯与他人的语言攻击,作为寡妇的艾伦选择信任和支持他。面对这样的待遇,彼得·格姆斯认为,要不断努力,捕捞更多的鱼,赚更多的钱,才能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得到来自周围人的认可和尊重,才有能力娶艾伦,让艾伦和自己过上美满的日子。但是在改变命运的过程中,他变得更暴躁更不讲理,用粗鲁的方式对待艾伦,加上学徒坠崖死亡的打击。精神不堪重负的彼得·格莱姆斯,不知如何应对这一切。最终选择逃离现实,走向死亡。歌剧中讲述的彼得·格莱姆斯个人遭遇,也是当时社会中很多贫苦百姓遭遇的缩影。1948年布里顿在《时代》杂志中表示《彼得·格莱姆斯的主题与我内心是很相似的,这是个人和社会的矛盾冲突,社会给予的邪恶越多,个人的邪恶也随之增加。
二、《彼得·格萊姆斯》歌剧的创作历程
布里顿歌剧的研究,选取《彼得·格姆斯》为例,对于作品创作应该从三个方面研究素材的选取、脚本的创作方式、歌剧构思研究开始。希望为后期研究《彼得·格莱姆斯》提供一定的帮助。
1.素材的选取
《彼得·格姆斯》在歌剧素材的选题方面,是由于阅读周刊《听众》的文章时,有关于乔治·克雷布的文章吸引了布里顿,这时的布里顿对于乔治·克雷布并不了解,因此前期查找很多有关于乔治·克雷布的文章以及诗歌,让布里顿对于作者更加的好奇,并且在情感上产生极大的共鸣。在研究乔治克雷布的相关诗歌时,勾勒出一幅幅画面,让布里顿回忆自己在英格兰海岸的生活,激发起歌剧创作欲望,并决定立即回到英格兰,再次回到自己回忆的地方。由于当时处于战争年代漂洋过海来到英格兰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布里顿一直寻找着回英格兰的机会。在等待过程中,布里顿与皮尔斯相遇在一起并且详细研究了克雷布的相关歌剧,其发现《自治镇》为其歌剧的创作提供了灵感,因此在《彼得格莱姆斯》的创作就是把其作为人物以及情节作为原始素材。在素材的选取方面,布里顿相当谨慎,通过大量的阅读,寻找适合素材作为原始材料,这为后期优秀作品的创作提供坚实的基础。
2.脚本创作的参与
布里顿之所以参与到脚本创作中,与他的舞台戏天赋不无关系,当然也和他歌剧领域首次尝试的失败经历存在一定联系。他和奥登共同创作轻歌剧《保罗·班扬》的时候,在脚本的设计中,与对方发生分歧,并且最终创作出来的轻歌剧并未得美国观众认可。皮尔斯为此表示:“在这次失败的经历之后,布里顿开始关注脚本的创作,与作家进行密切的沟通,坚持将自己的想法以正確的方式在脚本中呈现出来。虽然他和斯莱特的合作中,也出现了各种争端,但是在后期校本创作中布里顿一直坚持这样的方式,即参与到脚本创作中。”《彼得格莱姆斯》之后的所有歌剧创作,校本写作中布里顿都提出了各种观点,参与整个创作流程,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到脚本中,确保了音乐戏的表现力。
布里顿文学创作有着极强的洞悉能力,他对各种戏剧作品进行阅读和对比之后,认为克雷布所创作的诗歌中,包含了大量戏剧性的成分,所以选择克雷布的作品,将其视为歌剧素材,布里顿经过不断的构思和改进,确定了歌剧作品的初步构想。皮尔斯于BBC专门围绕《彼得·格姆斯》的创作进行演讲,演讲主题为“一部戏剧的诞生”,其中提到“在伦敦时代,《彼得·格萊姆斯》这一故事已经成型,在这个时候需要有一个脚本作家进行描绘”。布里顿对待歌剧素材及脚本创作中,他也参与其中,提出各种修改意见,与作家进行沟通,将自己的想法融入到脚本中,甚至在脚本创作中,布里顿成为主导者。
3.歌剧构思
乔治·克雷布作为诗歌的创作者,并不认为导致整个悲剧的根源在于“小镇”,在诗歌创作中,也不希望将主题定位于对社会的批判。对此乔治·克雷布专门发出这样的声明:我不希望有些人看到诗歌题目后,认为这首诗是对政治、社会的批判。正是因为乔治·克雷布有这样的观点,布里顿才对歌剧校本进行了大量调整。布里顿进行修改之后,对歌剧的主题进行了更改,从社会层面分析了悲剧产生的原因,强化了戏剧的政治色彩。对歌剧脚本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格莱姆斯和小镇人之间是处处对立的状态,存在大量的矛盾,这些矛盾是一对多的矛盾,很难调解。表面上合乎道德规范的小镇,随着矛盾一步步地激化,使主人公走向死亡。歌剧末尾的地方,作者以巧妙的方式,写出对于格萊姆斯的死亡,小镇人以“局外人”的身份,所呈现出的漠视,仿佛格萊姆斯的死亡与自己丝毫没有关系,冷漠与前期的“围捕”的激烈形成鲜明对比,极具讽刺性。戏剧校本中,更直观而深入的揭示了主人公走向死亡的原因。歌剧构思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歌剧的基本框架。在戏剧中,包含三幕,第一幕展现了小镇人和主人公的矛盾,第二幕展现了矛盾形成的过程,第三幕展现了主人公的悲惨结局。歌剧中的“教堂场景”总共有三场戏,布里顿设置了三首间奏曲,形成拱形结构,在音乐创作方面,布里顿也关注了这点,进行了专门的了创作,与戏剧结构相呼应。
三、间奏曲对人物性格的刻画
在人物性格刻画中,《彼得·格莱姆斯》中的间奏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暴风雨”与“帕萨卡利亚”这两首管弦乐中,在人物性格刻画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暴风雨”对人物性格的刻画
布里顿指出,彼得·格莱姆斯与自己的一生中,大海是不可割舍的因素,大海对彼得·格萊姆斯和自己性格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处于暴风雨中的大海,形成了可怕的恶劣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每个人的生存都很困难,对于彼得·格莱姆斯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在这样的环境中,形成了他执拗、骄、不主动适应环境等的性格。布里顿在对自然环境的刻画方面,包括阳光明媚的大海和处于暴风雨中的大海来间接的阐述主人公内心一方面有着善良慈悲,一方面也有发怒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歌剧开始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彼得格莱姆斯第一个孩子去世,且彼得·格姆斯和自治镇居民形成了深刻的矛盾,在这样艰难的环境里,彼得·格萊姆斯也主动寻找问题解决的方式,但是自治镇的所有居民和律师斯瓦罗都处处针对他,丝毫不允许他为自己辩解,善良的寡妇艾伦安慰他,支持他,让他从阴霾的生活中走出来,让他告别暴风雨的环境,迎来打算重新开始,但是之前的矛盾并未从他心中消失,尤其是与巴斯特罗争吵发生争吵后,彼得·格姆斯内心的压抑积累到了顶端,一丁点的火星便可以将其点燃,这时候彼得·格萊姆斯的内心充满绝望。
谱例1布里顿在第一单管、低音单簣管、中提琴和大提琴四个声部中,将“暴风雨”场面演绎得淋漓尽致,两小节之后,就第一单管和低音单管之间设置了第二单管,且通过颤音的方式展开,声音给听众带去一种恐慌的感觉,弦乐组设置了小提琴声部,以八分音符坚强展开,给观众带去紧凑、步步逼近的感觉,辅之于四支圆号,前两支发出急促的伴音,后两支发出长音,刻画暴风雨中大海阴森的感,加上定音鼓发出的低音,仿佛大海的怒吼。音乐所描绘的暴风雨中的大海,与彼得·格莱姆斯内心境况是相同的。主人公被自治镇的人们排斥,被人误会后除了艾伦没有人愿意听他的解释。主人公被人恶意中伤,内心充满绝望、无助、愤怒,布里顿通过音乐,展现出暴风雨中的大海,是对彼得·格莱姆斯内心的写照,以暴风雨来刻画人物内心的性格。
2.帕萨卡利亚”间奏曲对人物性格的刻画
人物性格和心理变化的刻画上,“帕萨卡利亚”间奏曲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在第四“帕萨卡利亚”间奏曲中,布里顿刻画人物性格的时候,着重于两点,第一点是刻画小学徒的性格,第二点是描绘小学徒、自治镇的居民、艾伦与主人公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揭示主人公内心的世界。在重复的声部中,意味着主人公的悲剧人生已经成为定局,在这样的声调中,也刻画了主人公扭曲的性格,比如低音提琴和大提琴拨弦方式,刻画了主人公不擅长与他人交流、孤品而怪异的性格,声音并无节拍规律,尤其是在彼得·格萊姆斯殴打艾伦之后,便出现了节拍不规则的间奏曲,将彼得·格萊姆斯内心担心周围人攻击的惶恐不安、无助、迷茫等的心境刻画出来。“帕萨卡利亚”间奏曲在格莱姆斯性格刻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彼得·格姆斯》歌刷的立意标准
1.揭示社会的腐败
《彼得格莱姆斯》格局的立意标准之一,便是揭示社会的腐败,二战之后百废待兴,生活在底层的民众痛苦不堪,彼得·格萊姆斯便是痛苦人物中的缩影。四首“大海”间奏曲描绘了在不同时刻,不同背景下大海的形象,这与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相对应,狰狞的大海与社会中自私自利、狡诈贪婪、毫无人性的群体对应,布里顿创作的“黎明”间奏曲、“月光”间奏曲、“暴风雨”间奏曲均将社会中人性的扭曲刻画出来。就算是在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早晨,整个氛围也是很糟糕的。(谱例2)
在歌剧中,大海是社会的象征,布里顿创作的“四首大海间奏曲”,呈现出不同时间段,不同情况下大海的面貌,将大海的冷漠、可怖等展现在人们眼前,揭示当时社会的凶险狡诈。尤其是“暴风雨”间奏曲,狂风怒吼的大海叫嚣着,掀起巨大风浪,人在大海面前像是蝼蚁一般,只能接受大海的摆布,各种反抗都无效。对于现实中,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百姓对于社会带来的剥削、摧残等也是无力改变,这种压迫侵蚀着百姓的身心和思想。《彼得·格姆斯》揭示社会的腐败,是这部歌剧的重要立意标准。
2.唤醒社会意识
唤醒社会意识,凸显人道主义精神,是《彼得·格萊姆斯》歌剧的另一个立意标准。布里顿属于思想先进的艺术家弗兰克·布里奇和奥登的言论对其产生了深远影响。弗蘭克布里奇作为其教师,不仅进行和声、配器等技术的教育,还为布里顿灌输先进的思想观念,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平主义思想传递给学生,这对布里顿思想价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彼得·格莱姆斯》作品中,主人公格莱姆斯是被压迫者,是需要关心和保护的弱者。布里顿通过这样的作品,让社会能够关注这些受压迫和剥削的群体,建设有人情味的社会,能够真正关注生活在底层的人们,让整个社会充满人道主义。
暴风雨”主题之后,布里顿嵌入了一段由切分节奏和三连音为主的音调即次间奏曲中的第三主题,以铜管组和弦乐组的高音区为主,和之前的主题出现明显反差,让听众感到是轻松愉悦,这样的风格以側面的手法来证明主人公内心的温柔和对未来的满怀希望,是一个有自己梦想,有感情的人物。第主题之后,便是“梦想主题”。(谱例3)
梦想主题变形重复了3次共43小节,十六分音符加跳音刻画了在充满挫折环境下主人公依然坚持心中所想,争取幸福生活的勇气,主人公对于以后的生活是有着美好预期的,这都在证明主人公彼得·格萊姆斯是浪漫主义者,在没经历重重磨难,在人生刚开始的时,他是个善良而自信的青年。《彼得·格萊姆斯》歌剧以唤社会意识、凸显人道主义精神为立意标准,希望社会能够给予每个人应有的人文关怀。
结语
20世纪的英国音乐界中,本杰明·布里顿因其优秀的作品脱颖而出,所创作的作品比较广泛,对歌剧、室内乐、合唱、交响乐、声乐曲等都有所涉猎,创作的歌剧作品总共有16部之多。布里顿虽然对欧洲传统的创作技法非常熟悉,且对其进行了采用,但是《彼得·格姆斯》创作采用是针对性的手法,他放弃了落后的展开性传统创作手法,坚持再现原则。比如《彼得·格萊姆斯》拱形结构的设计中,便坚持了再现原则。一方面赋予歌剧再现特征,另一方面还凸显了戏剧目的。布里顿得到了人们的高度赞誉,被视誉为“20世纪的莫扎特”,非常熟悉传与当代音乐创作模式,对其进行灵活应用,加上他对音乐的天赋,在不断创作和探索中,形成了个人的音乐风格,是20世纪英国音乐复兴的带路人。
参考文献
[1]肖桂彬.新调性与传统调性思维的交汇——度结构和弦在《彼得·格莱姆斯》中的运用[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9(2)
[2]欧南.20世纪歌剧巡礼——布里顿《彼得·格菜姆斯》[J].歌剧,2014(10)
[3]廖夏林.《彼得·格萊姆斯》中女声四重唱浅析[J].大舞台,2012(10)
[4]引安宁.先锋派?还是传统主义?——歌剧《彼得·格菜姆斯》四首间奏曲的音乐分析[J].人民音乐,2012(8)
[5]朱厚鹏.论《彼得·格萊姆斯》中间奏曲与戏剧立意之关系[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2,31(1)
[6]袁勤.论歌剧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以布里顿的歌剧《彼得·格莱姆斯》为例[J].音乐创作,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