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彬:十面灵璧造奇观
2021-01-13逸舟
逸舟
一块石头,成为收藏史上的佳话;一幅画,成为绘画史上的里程碑。《十面灵璧图》与『非非石』有何关联?为何会受到藏家如此青睐,成为二零二零年度全球最贵的中国艺术品?
2020年10月18日,北京保利十五周年庆典拍卖会古代书画夜场,随着拍卖师手中的槌最后一次落下,备受瞩目的《十面灵璧图》以4.46亿元(含佣金5.129亿元)人民币成交,成为2020年度全球最贵的中国艺术品,同时也创下中国古代艺术品新的拍卖成交纪录。
《十面灵璧图》是一幅什么画?为何会受到藏家如此青睐?这还要从一块石头说起。
“石痴”遇上“非非石”
明代书画家米万钟(1570—1628年)是北宋书法家米芾的后人,他不仅延续了米芾能书善画的基因,还承袭了其收藏石头的雅好,收藏了大量的奇石,并时常与米芾相比,自号“友石”,可谓爱石成痴。
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米万钟得到一块造型奇特的灵璧石。他把这块奇石命名为“非非石”,放在其所居湛园的古云山房中,后来专设一馆供放,每日赏玩,爱不释手。米万钟曾自述与非非石的恍然际遇:“若惊,若喜,若休,若?,若梦,若迷,又轻若醉而忽醒,寐而忽觉,不知身系何在也者。”可见其对这块石头的痴爱。
非非石是一块只有一尺八寸高的灵璧石,与放置在园林中的景观石有极大不同,适合作为摆件放在几案或者床头欣赏。古代文人把石头看作天地精华,灵璧石被视为石中上品,加上这块非非石造型与众不同,如一团燃烧的火焰,所以备受米万钟青睐。当时赏石之风盛行,但是,大一点儿的石头不能随时随地带在身边赏玩。有些人为了方便赏玩或向亲朋好友们炫示,便请画家把收藏的奇石画下来,制成石谱,以供赏鉴。米万钟想要把这块灵璧石绘成石谱,以传后世,又担心不能穷其全貌,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于是请好友吴彬为非非石“画像”。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吴彬接受了米万钟的邀请,为其绘制了一幅《十面灵璧图》。他不曾想到,410年后,这幅画会在拍卖会上惊艳亮相,引起书画界和收藏界的震动。
以画入仕吴米交
吴彬是何许人也?身为书画家、与董其昌齐名的米万钟为何对他如此信赖与推重?
吴彬是广东莆田人,平民出身,青年时立志学画,遍游江南,打下了深厚的绘画功底。他凭一支画笔行走江湖,如同一名侠客,居无定所,游历于杭州、南京、北京之间,也曾远走四川。这种游历生活使他有機会接近自然,饱览山川胜景,丰富了他的绘画主题和表达方式,进而形成独特的绘画风格。他坚持原创写实,打破了明代文人摹古之风,表现出超凡的艺术创造力,成为明末山水画和佛造像的领军人物,有“画仙”美誉。他的山水画一改南宋以来的小景模式,恢复了北宋叠嶂式山水创作模式,构图宏阔,意境高远,如《千岩万壑图》《方壶图》《明皇幸蜀图》;人物画倡导变形主义画风,人物造型奇特,极具高古气息,尤以佛像见称,如《十八罗汉图》《十六应真图》。吴彬的每一幅画作都是精心创作、独一无二的,绝不雷同,因而深受人们喜爱,士人显贵争相收藏。
万历年间(1573—1620 年),吴彬得到神宗皇帝赏识,以擅画入仕,成为一名宫廷画家,并授中书舍人,后官至工部主事。这段时间,吴彬正式进入文人圈子,结识了许多有背景的画家,并因此有机会见到一些宫中秘藏和私人收藏的古画,深入研学,技艺大进,声名鹊起。
万历三十六年,米万钟在南京六合县任县令时结识了吴彬,由于二人志趣相投,便朝夕探讨书画技艺,很快成为至交。吴彬的绘画风格对米万钟也产生了很大影响,明末收藏家姜绍书在其所著《无声诗史》中记载:“(米万钟)绘事楷模北宋以前,施为巧瞻,位置渊深,不作残山剩水观。盖与中翰吴彬朝夕探讨,故体裁相仿佛焉。”在绘制《十面灵璧图》之前,吴彬曾为米万钟所藏雨花石绘制画卷,颇能传石之神,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因而,米万钟对吴彬非常敬重和推崇,在他心目中,唯有吴彬可以把这一灵璧石的神韵表达出来。
事实证明,米万钟没有看错,吴彬为他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一幅奇绝千古的灵璧图横空出世,成为空前绝后的传世佳作,进一步奠定了吴彬在画坛的地位。
后来,米万钟回到北京,吴彬也到北京任职。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米万钟建成一座私家园林—勺园(遗址在今北京大学校内),勺园内最重要的建筑—勺海堂即由吴彬篆书题写堂名。第二年,吴彬还为其绘制了一幅《勺园祓禊图》,详细描绘了勺园的美景奇观。他以高超的组织能力使画中前后各景之间具有了空间上的连续性,如一幅写真照片。后来,米万钟也仿照吴彬画作临摹了一卷,其景致刻画、人物安排完全模仿吴作,只是笔墨上有所差别,吴彬注重写实,用笔缜密,而米万钟更侧重于文人意趣的体现。由此,也印证了米万钟绘画与吴彬“相仿佛”之实,亦可见二人交谊之深。
十面如一赏灵璧
在吴彬完成非非石“画像”之后,米万钟十分满意,亲自题跋并在每一面图上对照原石加上鉴赏说明,然后邀请董其昌等一众好友题词作跋。此卷仅画面即长九米,后接十一段跋文,加上邢侗与黄汝亨所题引首,全卷长超过了二十七米,最终成为我们今天见到的《十面灵璧图》长卷面貌。这卷鸿篇巨制,在古代赏石图中亦堪称绝品。
画石难,能把一块灵璧石画得真实且有灵气更难。吴彬是怎么做到的呢?
首先,他对灵璧石进行了深入观察,掌握了其结构要点,打破以往石有三面的局限,从而确立绘画方向,决定以长卷的形式呈现。他采用超写实主义手法,按原石尺寸从前正面、后正面、左正面、右正面、前左侧、前右侧、后右侧、后左侧、前观底、后观底十个不同的角度分绘十图,对非非石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描绘,可谓面面俱到,面面可观,生动再现了这块灵璧石的真实面貌。打开画卷与原石对照,每个角度纤毫毕现,几可乱真。这在还没有立体绘画概念的明末画坛是一种大胆的尝试,也与他善于观察、敢于创新的艺术性格有很大关系。
其次,在绘画技法上,吴彬借鉴唐朝孙位画火的技法,把石头活化,凸显其灵动神髓,使其具备了更丰富的属性特征。在他笔下,石头不再是凝固的、静止的,而是极具动感之势,虽然是同一块石头,但是每一个侧面都不相同,有时如火焰摇曳升腾,有时如浮云被风托举,有时如流水潺湲宛转,有时如刀剑锋芒毕露,有时如树木林立高耸……正如董其昌在题跋中所言:“灵光腾越,欲灼斗间。至于蜿蜒垂垂,当作水观。釰铓镵截,当作金观。昂藏森耸,当作木观。坡陀浑厚,当作土观。”董其昌在石中看到金、木、水、火、土五行的质感与形态,道出吴彬所画非非石不仅形态极具活力,质感上也富于流动性。吴彬善于表现山石的细腻肌理,在此卷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画面处理上,吴彬将灵璧石悬置在空白的背景中,让观者的目光全然集中于这块奇石之上,既可细察奇石的孔洞与纹理,又能宏观上感受其整体的气势。灵璧虽小,却大有乾坤。有人把奇石呈现的多面性视为“道”的化身,接近无限自然之真,其形态多变,是对奇石在时间与空间中的平行透视。当我们面对《十面灵璧图》,十个侧面会引发不同的联想:有人看到风景,有人看到动物,有人看到火焰,有人只看到岩穴……却又似是而非,真切而又朦胧,“非真、非幻、非雕、非镌,作非非想”,正是这块非非石的奇妙之处。吴彬以二维手段,完成了三维效果,恰到好处地对灵璧石进行了艺术化再现,加上米万钟的鉴赏说明,图文并茂,奇石如从画中凸显,跃然而出,给人以真实的感受,且更具艺术气息。《十面灵璧图》成功将吴彬“超写实”的绘画风格做到了“小中见大”,在形式上也是一种超越。
吴彬这幅《十面灵璧图》体现了中国文人追求的古意传承,内涵十分丰富,不仅是一件罕见的艺术珍品,还具有更广泛的社会价值。例如,从此长卷我们得以领略古人赏玩奇石的文化,可以深入探讨明代的艺术创作、收藏品位、文人交游等课题,是研究明代艺术史、物质文化史与思想文化史的绝佳切入点。这也是其能够受到万众瞩目,力拔头筹的原因之一吧。
如今,灵璧已然失传,唯有《十面灵璧图》流传了下来,经过400年岁月洗礼,依然精彩炫然。此次拍卖会之后,不知何时能够重现世间。
十面灵璧,十张面孔,变化多姿,像极了人生。我们能读懂石头,却往往读不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