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碱地上红柳情
——记『齐鲁最美职工』、山东林科院盐碱地造林试验站副站长杨庆山

2021-01-13吴文峰

山东绿化 2020年6期
关键词:柽柳试验站盐碱

吴文峰

2020年9月22日,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总工会等主办的“齐鲁最美职工”发布仪式在山东电视台隆重举行。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寿光盐碱地造林试验站副站长杨庆山登台领奖。其授奖词为:“创新求实,坚守盐滩添翠色;矢志不渝,献身柽柳建奇功。”

就在一个月前,他刚刚荣获了“第十届山东省优秀乡镇林业技术人员”称号。作为最基层的林业职工,他也是第九届优秀得主。杨庆山用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同事们一起,在荒凉的盐碱地上不懈奋斗,培育出“鲁柽1 号”等中国柽柳新品种,也让自己变成了一棵茁壮的红柳,顶天立地。

扎根盐碱地

2000年7月10日清早,19 岁的杨庆山走出山东省林业学校大门。从泰安到济南,再转乘长途汽车到寿光。在寿光汽车站坐上开往卧铺乡的最后一班车,到“试验站”路口下来时,天已黄昏。是闻讯而来的同事们,推着自行车帮忙驮行李,他则紧随其后向西步行近一公里,来到密林深处的一处院落。

“我站1955年开建,这里占地2000 余亩。别看只有七八个人,又身处穷乡僻壤,但使命光荣,肩负着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选育优良树种的重任,欢迎杨同学等来我站安家落户!”时任站长刘德玺简单的欢迎词,合着一碗咸味十足的凉白开,让杨庆山终生难忘。

一个老同事掏出身份证,递过来,“这是咱们站的确切地址,写信就用这个吧,方便!”杨庆山接过一看“寿光市卧甲路羊口段1 号”心头一惊:“卧甲,我家?羊口,养家糊口?真会命名!”第二天一早,他跑到大门口一看,门旁挂着“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寿光盐碱地造林试验站”的牌子。站内站外、或高或矮,全是树。他想找个小卖部买袋红糖,走出好远都没看到村庄。倒是越走脚下的土地越硬,甚至泛起白花花的盐碱。心想,怪不得把这里定为1 号,真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从此,杨庆山以站为家,一心一意干事业,无怨无悔献青春。

2005年,24 岁的杨庆山当了新郎,新娘是晚他一届的师妹李晓霞,洞房就安在试验站院内两间红砖红瓦的平房里。当时,他无师自通,学会了开拖拉机。白天在小树林里喷药、耘地,挥汗如雨;夜晚在白炽灯下看书学习,钻研学问。夫唱妇随,其乐融融。

此时,山东省林科所早已改成了林科院,东营分院业已成立,部分业务由寿光向北,扩大到黄河三角洲更广阔的地域。杨庆山作为“招商引智”而来的技术人员,不久便融入到东营市植树造林生态建设工作中去,经常两地穿梭。

为了提高专业水平,杨庆山2008年考入青岛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进行函授学习。这一年,他的儿子杨睿在东营出生。这一年,他和他的同事们开始对环渤海地区柽柳展开详细调研。在时任东营市人大杨志良副主任的帮助和带领下,两年跑了10 万公里车程,寻找柽柳良种。

柽柳,可以说是一种看似卑微却十分高贵的植物。说卑微,是因为它多生长在盐碱荒地里,一丛丛、一片片,春生冬消,常被人砍去当柴烧。说高贵,是从字形字意说的:落叶灌木,老枝红色,叶像鳞片,花淡红色,有时一年开花三次。全树耐碱抗旱,适于造防沙林,亦称“三春柳”“红柳”。“柽叶细如丝,婀娜可爱,天之将雨,柽先起气以应之,故一名雨师,而字从圣。”这是《尔雅翼》中的解释。据说,这种植物过去只有皇家园林才可栽植。1998年秋天,杨庆山考入林校不久,第一次在课堂上听老师讲“柽柳”,说它是盐碱地指示植物,发“cheng”音,就一下子记住了。通过不断学习得知,柽柳学名观音柳,红柳,红荆条等是其别名,作为最能适应干旱沙漠和滨海盐土生存、防风固沙、改造盐碱地、绿化环境的优良树种之一,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尤其是作为管花肉苁蓉的寄主,其潜在价值巨大。来到试验站不久,院里聘请一位退休的老专家来协助开展柽柳调查,杨庆山有幸参与并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种野生植物,就喜欢的不得了。为它的其貌不扬却十分顽强、条件艰苦却默默坚守所折服。2003年,试验站移栽了一大片被当地人称为“红荆条”的野生柽柳,大都是杨庆山带领大家在环渤海地区精选的。随后,为了开展杂交育种,又把采集范围扩大到了我国西北地区。

当时,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把灌木丛生的柽柳,培育成小乔木,使其更具观赏性,为环渤海盐碱地培育出具有极大生态效益与广阔发展前途的绿化树,并广泛种植。喊出的口号是:“汗水化盐碱,绿色满家园。”

痴心育红柳

2009年10月27日下午,28 岁的杨庆山走出西安火车站,急匆匆赶往城南的慈恩寺,那里是唐僧西天取经回来校经讲经的地方。远远地望见大雁塔巍峨屹立,他加快了脚步。与别的游客不同,购票时杨庆山就打听到了“柽柳”所在,得到大体方位后,他风风火火地向目的地奔去。

杨庆山就是一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这次去新疆,他偶然听说大雁塔下有棵长得像古松一样的柽柳,还得知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过有关柽柳的诗句:“彩翠色如柏,鳞皴皮似松,为同松柏类,得列佳树中。”心中一亮,因此特地利用转车机会,从西安下车,专门拜望。

默念着我来了,当远远地看到霜降已至其他树木落叶缤纷、此时却翠绿依旧的高大柽柳树时,杨庆山心跳加速,竟有一种张开双臂想拥抱一下的冲动。“谁说柽柳属小型灌木?谁说它只能生长在盐碱荒原?”近处一看,树干太粗且已劈开,根本不好搂抱。手扶黝黑的树身,嗅着树叶的清香,看新枝蓬发向上,杨庆山信心倍增。进入树身的空洞处,请人为他拍了一张照片留念,并在根部地面旁生的树枝上剪下几根枝条,小心翼翼地揣进衣服兜里。当晚,便踏上了返回山东的火车。后来,照片洗出来,只见他蹲在呈“V”字形生长的柽柳怀抱里,一脸沉着,两眼炯炯。他要彻底向盐碱地改良利用这一世界性难题发起挑战。那几根树枝,经过他精心培育,早已成为十几棵柽柳树。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杨庆山和他的同事们多次深入新疆、内蒙古、宁夏、河北、天津等地的沙漠荒原、盐碱滩涂进行柽柳标本采集。光新疆,就去了不下10 次,内蒙古西北的阿拉善、巴彦淖尔盟,宁夏的石嘴山等地,不下20 次。河北的黄骅等地,更是不计其数。每次每地,都有难忘的故事发生;每次回来,肤色与思想一起加深。

2018年9月,杨庆山跟随时任山东省林业厅科技处长岳炳勋、副院长刘德玺研究员去新疆考察。在穿越浩瀚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时,他看到远处有一丛绿色摇曳,似乎还有红色相伴。靠近一看,果然是柽柳,出乎意料的是柽柳后面的沙丘上,插着两行红底黄字的木牌,上写“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每个字足有两米见方。杨庆山轻轻剪下一段树枝用塑料薄膜缠绕结实,快速放到特制的标本箱里,又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木牌旁,端详了很久。他知道,这些牌子由在此勘探的石油地质队员所立。毫无疑问,他们是在为跋涉的人生也是为孤独的柽柳打气鼓劲。殊不知,这看似平常的两句话,也是杨庆山十几年扎根盐碱荒滩孜孜以求、不断进步的真实写照。这一年,山东省林业厅成立了创新团队,杨庆山作为“困难立地生态修复”团队的岗位专家,名列其中,首席专家是他的领导兼导师刘德玺副院长。这一年,他获得了“山东省林业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到济南参加了颁奖大会。

2019年,杨庆山代表团队参加全国十佳耐盐碱苗木评选,其中所培育的“鲁柽1 号”中国柽柳,荣获全国十佳盐碱苗木金奖。与其他耐盐碱树种一起,在全国14 个省市自治区推广,累计已推广近百万亩。

奋斗成“最美”

杨庆山非常喜欢这样一句刻在泰山石上的话:“做盐碱地的红柳,一红红一片!”并拍成照片,插到了自己的课件《柽柳良种选育及标准化栽培》的末页,当做座右铭与同行们共勉。

大家知道,东营市作为黄河三角洲上一座新型的城市,因地下富存石油而建,而此前地面十分荒凉。“一棵树”的地名,就是当年胜利油田初建时,指挥部驻扎的地标。

杨庆山了解到,东营为了绿化城市,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时常从他处运来沃土,置换出盐碱土,进行树木栽培。但随着国家对耕地保护力度的加大,毁田移土造林的事终会禁止。培育适合盐碱地生长的优良树种,就是保护耕地的理念,也成了他的理想。近几年,杨庆山和他的团队积极参与东营市生态林场、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山东卫视新闻联播及当地电视台曾多次报道过。

研究柽柳并推广十几年,杨庆山把自己也变成了“红柳”,成了柽柳专家。2017年,参加了《环渤海柽柳栽培技术规程》制定,首次提出柽柳在种子生产、育苗、造林、抚育、经营等方面的主要技术指标、方法和要求。这对规范环渤海地区柽柳栽培及造林、提高造林质量、加快盐碱地区林业生态建设意义重大,同时对其他地区的柽柳栽培及造林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据了解,杨庆山参加工作以来,常年坚守在试验生产一线,先后主持和参与山东省重点研发项目、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12 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行业标准、山东省地方标准11 项,荣获多项省部级奖励。目前通过审定并且发证的植物新品种有17 项,山东省林木良种7 项。在盐碱地区重点推广的“鲁柽1 号”柽柳、“盐柳”、“渤海柳2 号”3个柽柳品种。

在垦利区胜坨镇东营弘力祥安园艺公司院内,路边数排两年生高杆柽柳,足有7 米高。大棚内,高高低低的柽柳树苗,通体翠绿,修长茁壮。公司经理孙吉锋说:“我们这里是死碱厂,过去芦苇都不长。这几年发展柽柳新品种,得到了省林科院杨庆山等专家的大力支持,可以说每一棵树都有他们的心血。”“这片的母种在新疆,那一片的母种在内蒙古,还有几棵来自国外,是我们院长到出国交流时带回来的。”杨庆山则对着苗圃如数家珍。

在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东营分院,几个水泥池子里,分布着高矮不等的柽柳。杨庆山说,这里正在进行植物抗盐行筛选试,为的是适应不同环境的生长。他的同事则说,水质适合不适合用来浇地浇树,杨站长用嘴一尝便知晓。据了解,去年和前年,受台风“温比亚”和“利奇马”影响,这里和寿光盐碱地造林试验站遭遇严重涝灾,杨庆山不顾个人安危,在齐腰的洪水中,带领同事们顶风冒雨,堵水排涝,保住所有试验苗木没受损失。而他自家的地下室,因长时间积水,造成家具、衣物等泡烂泡坏。对此,他只能请求在当年林业不景气时,自谋职业的妻子的理解和谅解。

在潍坊《国家“南红北柳”生态工程海滨示范林项目》区,3000 亩柽柳林已初具规模。70 余万株“鲁柽1 号”亭亭玉立,而林下种植的肉苁蓉、蒲公英等药食两用植物2000 余亩,已获得成功,成为渤海湾南岸一道独特风景。柽霖科技有限公司的郑爱民告诉记者:杨庆山站长太敬业了,2016年9月,一起去新疆库尔勒采集柽柳标本,在达坂城风区附近,看到河道里有几棵柳树,他立马喊停车,拿起剪刀就往外冲。当时风太大,吹得汽车门子都打不开,他让司机调转一下车头,从另一车门下去,独自跑去剪回来几段柳枝。他对事业热爱和付出天地可鉴,我们都记在心里。包括我们种植的肉苁蓉,开始试种的种子和技术,都是在刘德玺研究员带领下动手完成的试验。

日前,记者一行走进“寿光市卧甲路羊口段1号”,只见院内院外树木葱茏。杨庆山拿出钥匙,打开当年的洞房,里面的床铺还在,部分家具还在,只是墙上白花花的盐碱,已经洇得很高。他顺手抹了几下,却怎么也抹不去,就像他留在这里的一切。7年前,杨庆山担任了试验站副站长,身份证住址一栏也早就改成了“济南市文化东路42号”,但他很少回去。那里作为省林业厅、林科院的办公地点,对他而言,只是个纸上的“家乡”。他觉得,既然学了林业,就要当成事业,不离不弃。干盐碱地造林研究,离不开东营!

2020年9月23日上午,杨庆山带着获奖证书、领着妻儿,走进了济南市文化东路42号。头天晚上,读小学的杨睿应邀上台给他颁发“奖状”。只见手绘的奖状上写着:“亲爱的爸爸:你是我生命中的大树,为我遮风挡雨,更是我人生旅途中的一盏明灯,在我迷路时照亮我的行程,献给我最棒的老爸!”孩子当场念出来,感动得杨庆山泪目。

在省林科院,面对同事们的祝贺,杨庆山憨憨一笑,道:“获得‘齐鲁最美职工’,成绩是我们林科院大家庭的,也是困难立地生态修复团队的,我只是个代表。没有最美,只要更美,为祖国生态文明建设增砖添瓦,把祖国的盐碱地打扮的更美,是我终生的心愿。”

猜你喜欢

柽柳试验站盐碱
南充综合试验站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
南充综合试验站人工饲料研究进展
盐碱荒滩的“底色之变”
盐碱地区南美白对虾、青虾混养技术
外源H2S供体NaHS浸种对盐碱胁迫下裸燕麦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柽柳不同种(品种)在秦皇岛地区的引种适生性分析
陕北生态桑综合试验站赴山西调研
中国柽柳专利格局分析
浙江大学农业试验站简介
NaCl胁迫下3种柽柳属植物生长、盐离子分布和SOS1基因相对表达量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