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二道绿隔区永定河段风景游憩型区域绿地体系构建∗

2021-01-13冯亚琦王子晴

中国城市林业 2020年6期
关键词:廊道绿地风景

冯亚琦 王子晴 石 君 姚 朋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北京 100083

2018 年6 月1 日,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17) 正式实施, 将“其他绿地” 更名为“区域绿地”, 在对相关内容进行修订的同时, 对规划深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 区域绿地作为生态空间的重要载体, 在健全城乡生态景观格局、 综合利用城乡生态与风景游憩资源、 促进城乡生态空间资源统一管理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彰显。 在此背景下, 针对可利用绿色空间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并建立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 对于明确区域绿地选址布局, 构建响应绿色发展新形势、 满足美好生活新需求的区域绿地体系显得尤为重要[1]。《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按照具体功能将区域绿地分为生态保育绿地、 区域设施防护绿地、 生产绿地和风景游憩型区域绿地共4 类[2], 其中前3 类绿地的选址受功能限制, 研究空间较小。 因此,本研究主要对象为风景游憩型区域绿地。

国内目前缺乏风景游憩型区域绿地相关的研究, 但已有学者对区域绿地体系构建展开了相关研究与实践, 如王鑫[3]提出“整体到局部的分层逼近法”, 指导城市近郊郊野公园群选址布局及优化;木皓可[1]在传统定性分析基础上, 运用3S 技术进行地理、 水文资源等方面的定量分析, 科学客观地评价绿地的优势与限制因素。 国外针对郊野公园规划与选址同样已有部分研究与实践[3]。 总体来说,国内外对于区域绿地体系构建多基于景源质量而非游憩潜力, 其综合功能未充分发挥。 因此, 本研究基于风景资源与游憩潜力评价, 构建评价体系与方法, 将可利用的绿色空间进行定性、 定量分析, 通过综合评价得出适宜建设区域作为选址考虑, 形成初步体系, 再结合生态廊道与游憩廊道构建对其进行空间格局优化, 最终形成改善城乡生态、 建设美好人居生活环境、 实现“以人为本” 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风景游憩型区域绿地体系。

1 评价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

1.1 评价体系构建方法

目前, 风景园林领域常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综合评分法、 层次分析法、 灰色聚类法等[4]。 相较而言, 层次分析法更加灵活、 简便[5], 故本研究选择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1.2 指标层次构建与指标筛选

本研究采用频度统计法、 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进行指标筛选。 首先, 将频度统计法作为指标筛选的理论基础, 查阅《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GB50298-1999)、 《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GB/T 18005-1999) 等相关国家规范标准, 参考多个学术界评价指标体系方面成果, 选取实用性强、 引用频度高的指标体系作为统计源; 在此基础上运用理论分析法, 结合风景游憩型区域绿地的内涵及功能要求进行理论分析,力求所选指标科学、 合理、 全面, 确保评价体系的有效性。

结合以上分析, 利用所选指标进行初步的评价体系构建。 选取风景资源评价和游憩潜力评价作为评价指标体系的准则层。 将自然和人文景源质量作为风景资源评价的要素层, 将人群分布、交通可达性和景观吸引度作为游憩潜力评价的要素层。 选择观赏价值、 生态状况和环境质量作为自然景源质量的评判标准, 选择文化艺术、 科学和服务价值作为人文景源质量的评判标准, 用人口密度和POI 兴趣点统计人群分布, 通过步行、公共交通及自驾可达性计算交通可达性, 通过视域和吸引力分析计算景观吸引度。 整合上述指标作为评价体系的指标层, 初步形成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指标层的评价体系。

在初步形成的评价体系基础上, 通过咨询相关学科专家, 进一步筛选并细化指标, 完善已形成的指标体系, 最终构建包括1 个目标层、 2 个准则层、5 个要素层、 13 个指标层以及33 个因子层的风景游憩型区域绿地体系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表1)。

1.3 权重计算

将风景资源和游憩潜力两大准则层及其对应的各项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 以1 ~9 标度法请专家打分, 确定各因子的相对重要性, 列出标定值矩阵, 利用软件Yaahp 进行处理, 得到各层次评价指标的权重值。 通过一致性检验, 最终确定风景资源评价与游憩潜力评价体系因子权重分配结果(表1)。

1.4 评价方法

1.4.1 获取评价因子评分

风景游憩型区域绿地体系评价分为风景资源评价和游憩潜力评价两部分, 前者以定性指标为主, 后者以定量指标为主[6]。 考虑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 本研究采用专家咨询法和综合评价法对定量指标进行评价, 并将定性指标定量化, 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的准确度。 在指标体系中, 各评价因子依据各自的评分细则及具体情况将分值分为5 个等级。 请数位专家对因子进行打分, 对各层评价因子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1.4.2 综合评价值确定

采用加权综合指数法对绿地综合评价值进行确定, 基本模型如下:

通过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抽油机悬点载荷进行了研究,依据现场实际生产数据确定出了抽油机最优悬点载荷利用率为67%,基于最优悬点载荷利用率可以进行适当的参数调整及抽油机选型,从而实现抽油机低能耗高效运行,延长收油机使用年限并现场调平衡50井次,调冲程、冲速62井次,优化设计标柱197次,年节电26.55×104kWh。

式(1) 中:E为综合评价值,Qi为第i个评价因子的权重,Pi为第i个评价因子的平均评分值,n为评价因子的数目。

表1 风景游憩型区域绿地体系构建定量评价指标体系

分别将因子层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和得分代入模型中, 所得结果为指标层综合评价值, 并将评价结果带入该公式, 重复操作最终获得准则层综合评价值, 计算公式如下:

式(2) 中:Zi为准则层综合评价值,Yi为第i个要素层评价因子的权重,Pi第i个要素层评价因子评分平均值,n为评价因子的数目。

最终得到风景游憩型区域绿地的综合评价值,公式如下:

式(3) 中:U为综合评价值,Z1为风景资源评价因子评价值,ω1为风景资源评价因子权重,Z2为游憩潜力评价因子评价值,ω2为游憩潜力评价因子权重值。

该综合评价值满分为100 分, 以20 分为1 个分段, 从低到高分别为不适宜、 低适宜、 中适宜、较适宜及不适宜建设区, 在分值达60 分及以上时, 表明该绿地适宜建设风景游憩型区域绿地。

1.5 空间格局优化方法

考虑区域背景与使用需求, 本研究通过构建廊道优化绿地体系[7], 形成绿地网络, 以达到维持自然生态系统、 保护生物多样性、 促进人与生态环境之间良性互动的目的, 最终实现城市边缘区物质与能量良性传递(图1)。 构建城市绿地体系的出发点包括遗产廊道、 生态廊道或游憩廊道等多种方式。 本研究从区域绿地本身特性出发,从城市生态网络体系构建和游憩体系健全的角度提出绿地体系构建思路, 将构建廊道划分为生态型廊道及游憩型廊道。

图1 体系构建技术路线示意图

1.5.1 生态廊道构建

1.5.2 游憩廊道构建

游憩廊道为满足游人的行为偏好及游憩需求,大多利用层次分析法, 采用定性、 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式。 在区域层面及城市层面, 游憩廊道的选线需要协调兼顾多方面的利弊, 其适宜性评价指标往往会涉及生态保护、 景观多样性、 土地利用及人口分布等多个方面[12]。

在前文选取建设适宜区域的基础上, 参考国内外各评价标准及体系, 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适宜性体系评价, 依据区域绿地特性对相应标准进行赋值, 主要是基于交通可达性、 景源丰富度、地块兼容性3 部分考虑赋值。 交通可达性直观表现游憩廊道与游人使用需求的交集程度及游憩廊道的服务能力; 景源丰富度包含自然及人文资源两类, 将历史文化类景点作为游憩廊道的潜在补足列入游憩廊道; 地块兼容性则反映相关廊道与现有土地规划条件的契合程度, 主要参考规划及现状中土地利用类型。 此外, 将影响游憩愿望的环境因素如噪音、 污染等因素纳入补足范围, 作额外因素考虑。 将由此生成的数条游憩廊道组成的体系与建设适宜区、 生态廊道体系进行叠加,并结合现状对叠加后体系进行增补、 删改, 完成风景游憩型区域绿地体系优化。

2 北京二道绿隔区永定河段应用研究案例

2.1 研究区域概况

20 世纪末, 为有效抑制中心城区无序向外蔓延, 北京发布《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 》, 在新城与中心城区间构建生态屏障, 即本次研究对象—— “二道绿隔” 地区。 二道绿隔地区位于北京西南市郊, 面积213.88 km2, 现有绿地现状以ENVI 识别后的卫星现状照片为基础,参考《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2016—2035 年) 》《房山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 (2017—2035年) 》 等相关规划文件, 绿色空间主要分布于永定河、 小清河沿岸及西部浅山区, 面积占比14.78%, 现有水域及规划水域共计占比15.70%,研究区域内存在大量用地位于绿色空间500 m 服务半径覆盖范围外, 与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 年) 》 中85%~95%覆盖率的要求相距甚远, 此外, 还存在部分现有绿色空间绿地率较低、 水域空间河道断流、 沙化严重等问题[13]。 因此, 提升研究区域绿色空间占比, 营造生态良好、 游憩便捷的绿色空间刻不容缓。

2.2 数据来源

研究采用地理空间数据云平台2019 年6 月少云日期遥感影像数据, 利用ENVI 5.0 软件, 结合人工目视解译进行校准。 其他基础数据包含路网、降水、 生物多样性、 空气质量、 水体质量、 POI热点等, 其中路网、 人口密度等均来源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网站, 空气质量、 降水数据来源于北京市环境保护检测中心网站, 其他数据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 脉策数据、 问卷发放等。

图2 定量评价结果(指标层)

2.3 体系构建

根据前文所述评价方法, 将现有数据依据因子层分类分别进行赋值、 计算, 利用软件Arcgis进行叠加分析, 获得分析结果(图2)。

自然景源质量方面, 观赏价值中的美景度、珍奇度等评价结果通过问卷发放等方式获取。 通过分析可知, 观赏价值较高区域依托现有公园体系分布, 包含郊野公园、 森林公园、 专类园及综合性公园, 主要分布于西北部浅山区及永定河、小清河沿岸, 其中以云岗森林公园得分最高。 生态状况方面, 得分较高区域仅占23.03%, 主要集中于研究范围东北侧及西北部浅山区, 其他较高区域基本与公园体系分布重合; 小清河西侧及西南部由于城镇密集, 开发建设强度较高, 生态状况总体较差。 如图2 所示, 自然景源质量以西北部浅山区、 永定河、 小清河沿岸整体得分较高,研究区域内西南侧、 小清河西侧等居民聚居区得分较低。

人文景源质量方面, 人文景源质量主要依据问卷评分等方法完成。 城镇因具有便捷可达的优势, 在服务价值评价中得分较高; 文化艺术价值主要集中于历史遗产、 现代人文产物及具有美学价值的村庄中, 前者主要涵盖卢沟桥片区、 浅山及房山文化遗址片区, 后者主要包括具有民俗文化价值的建筑、 公共空间等, 集中分布于城镇周边、 永定河周边及小清河西侧。

人群分布方面, 综合人口分布及POI 兴趣点分布可知, 人口集中于房山区及永定河、 小清河西侧, 主要沿城市主干道分布。 究其原因, 除受主要聚居区分布影响外, 受交通可达性影响较大。

交通可达性方面, 受城镇建设强度影响, 研究范围西侧、 东北区域及京良路周边路网密集,道路通直, 相连道路较多, 可达性较高; 公交站点在居民聚居区分布较密集, 同时沿城市主要道路也有分布, 但公共交通可达性较低。

景观吸引力方面, 吸引力较强区域主要集中于城市周边和主要道路周边, 分布范围大致与POI 范围相仿, 部分零散分布于周边公园体系内部及永定河、 小清河沿线, 前者受人群分布影响,后者受视觉吸引度[14]影响。 视域分析方面, 北半部视觉敏感度高, 主要集中于西部浅山区及东部河流周边。

综合上述指标层数据, 运用Arcgis 软件进行进一步叠加分析, 最终得到研究区域适宜性评价结果(图3)。 评价结果表明, 不适宜建设区域面积最大, 占比为32.30%; 其次为高适宜建设区,面积占比为26.27%; 再次为低适宜建设区, 占比23.17%; 最小为较适宜建设区, 占比6.58%。 高适宜、 较适宜区分布整体呈现一定聚集态势, 主要分布于河流沿岸、 西北部浅山区及房山区城镇周边, 受城市建设用地、 村镇布局及道路分割影响, 部分区域存在布局破碎的问题。

图3 建设适宜性评价图

研究选取适宜性评价中高适宜、 较适宜地块作为风景游憩型区域绿地建设的优选区域, 以不侵占永久性基本农田为前提, 将部分一般性耕地及全部荒地进行转置。 对比原有用地分区可知,新增绿地全部由荒地、 一般农田地、 城镇建设用地及生态环境安全用地等用地转置, 其中荒地、一般农田地及生态环境安全用地腾退难度不大。同时, 为保证绿地整体性, 改建了部分可腾退的城镇建设用地, 腾退的建设用地占总建设用地的17.58%。 通过目视解译对比卫星图片可知, 现有被归入可增加绿地范围内的建设用地内部功能主要包含园林材料基地、 果蔬采摘园、 马术俱乐部、真人CS 俱乐部、 越野俱乐部等, 涵盖了腾退建设用地的73.78%, 腾退难度较低。 依据土地属性及空间业态对建设用地进行相对取舍后, 重合占比降至4.61%, 剩余部分建设用地内虽包含永久建筑, 但以批发市场、 驾校、 物流仓库等建筑为主,拆改难度同样较低。 对比研究区域现状发现, 适宜性分析后, 绿色空间占比由14.78% 增至44.16%, 其中, 现有绿地仅占26.56%, 新增绿地则高达73.44%。 在此基础上, 通过生态廊道及游憩廊道识别进行风景游憩型区域绿地体系的构建。

图4 廊道体系构建

图5 风景游憩型区域绿地体系

生态廊道识别方面, 选取现有蓝绿空间作为生物源, 选取建设优选区域、 结合现有蓝色空间作为生态节点。 依据北京市区情况, 综合城市尺度、 人口密度等多方因素, 本研究认为生态廊道宽度取值在30~100 m[15]时, 能够满足包含草本、鸟类等大多数常见生物需求。 通过前文生态状况、环境质量分析, 结合焦点物种迁移途径及场地特征[16]进行生态廊道选线, 最终完成生态廊道识别(图4)。

游憩廊道识别方面, 选取前文中交通可达性、景源丰富度、 地块兼容性3 大属性为评价指标,将环境噪声等因素纳入考虑, 通过层次分析法进行加权叠加, 完成游憩廊道识别(图4)。

将风景游憩型区域绿地建设的优选区域、 生态廊道识别与游憩廊道识别进行叠加, 结合现状用地情况对叠加结果进行修正, 完成风景游憩型区域绿地体系构建(图5)。 风景游憩型绿地主要集中于西北部浅山区、 西南部及永定河、 小清河沿线, 面积占研究区域的42.72%。 西南区域相对完整, 东侧由于建设用地割裂, 整体呈现带状分布于河岸两侧。 风景游憩型绿地与水域空间、 生态保育类区域绿地及区域设施防护类绿地共同构成未来的绿地空间体系, 占研究区域总用地面积的60.32%。

3 结语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 构建风景游憩型区域绿地体系是实现城乡统筹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有效手段, 对于保护城乡生态环境、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从风景客体和游憩主体两方面入手, 利用层次分析法评价建设适宜区域, 在此基础上, 选择高适宜及较适宜建设区作选址考虑, 通过生态廊道及游憩廊道构建优化体系完成风景游憩型区域绿地体系的构建。 本研究基于北京二道绿隔地区区域绿地体系构建, 利用相关实践应用分析证明该构建方法的可行性, 对国内同类项目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借鉴及参考。 同时, 由于各城市在城市尺度、 人口分布、 自然资源等多个方面均存在差异性, 研究体系内部分指标不具有普适性, 实际应用时应依据不同地域客观条件选取适宜指标进行评估。

猜你喜欢

廊道绿地风景
天山廊道与唐朝治理西域研究
浅谈林地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鹰潭市绿色廊道景观格局探究
大美黄河生态廊道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眺望心中最美的风景
不可错过的绝美风景
走进绿地
长城廊道能使陕西旅游更丰富多彩吗
随手一画就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