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生活圈人本需求的城市公园边界空间优化∗

2021-01-13金云峰陈丽花邹可人

中国城市林业 2020年6期
关键词:生活圈城市公园边界

金云峰 陈丽花,2 陶 楠 邹可人

1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海 20092

2 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江西吉安 343009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美好家园环境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更多形态多样、 类型丰富、 层次完整的城市公共空间为民众所需求。城市公园是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部分, 到公园参与各种活动已成为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1], 而城市公园的边界空间作为公园和城市空间的纽带因其文化、 社会和游憩的重要价值越来越受到关注。

1 面向生活圈的城市公园边界

参照相关标准规范, 本文所界定的城市公园是指在建设用地范围内, 涵盖综合公园、 社区公园、 开放式专类公园、 游园、 附属绿地等类型,城市公园边界的概念涉及城市公园、 相邻异质空间和边缘交接地带[2], 其功能是分隔公园的主体和相邻空间或场所[3]。 当前研究以边界本体、 边界对公园主体、 周边地块作用影响为研究对象较常见, 内容集中于对不同城市或不同类型的公园边界现状调研、 分析及优化策略, 目的是如何更好地进行规划设计从而优化文化、 生态、 商业等功能, 由于城市公园类型较多、 规模不一、 功能不同, 边界受公园主体及周边地块影响也较大,不同类型公园边界的优化策略不一致, 因此研究核心还是集中在边界设计元素的共性上[2-7]。 但边界如何发挥其衔接和协调作用, 将公园主体、周边地块以及城市空间串联起来优化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布局较少关注, 因此本文关注以下问题:城市公园边界空间有哪些, 其价值是什么? 城市公园边界有哪些层次, 通过什么策略手段来协调和衔接城市公共开放空间?

当前, 城市公园边界的设计理念从物转变到人, 在布局和内容上考虑人们对日常生活的需求[8]。 边界行为主要包括交通通行、 休闲娱乐、休息活动等日常发生, 它具有场所性、 社交性的重要功能, 可以说, 生活性是城市公园边界的主要特性之一, 在生活圈的语境下研究城市公园边界很有必要[9]。 本文关注在城市开放空间体系中公园边界的价值意义和功能, 研究从居民的行为出发, 分析生活圈人本需求本质下的城市公园边界空间优化策略, 旨在探讨城市公园边界空间在构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所发挥的衔接和协调作用[10]。

2 城市公园边界的演变发展及价值特征

2.1 城市公园边界概念

城市公园边界是城市公园与其相邻异质空间中具有一定领域而直接受到边界效应影响的边缘交接地带[2]。 边界空间规模大小可按其承载功能划分, 依照不同等级活动承载的功能[11], 其边界宽度大小也不一样: 承载大型公共活动功能的公园边界有人流停驻、 交流、 展示、 交通、 视线等功能, 这类活动需要的边界空间尺度大, 围合度较低, 产生大流量、 丰富多样的公共活动, 如中小型展览活动展示、 宣传公益活动等; 中型公共活动功能的城市公园边界是提供一般性休闲娱乐活动的场所, 如在社区公园、 开放性的专类公园中交谈、 商业活动、 娱乐休闲活动, 这类空间尺度适中, 视觉上有一定连续性, 有较好的公共空间交往活力; 小型公共社交活动功能的边界场所空间尺度一般较小, 如居住区小游园[12]的边界经常举行生活性景观活动, 如老人带小孩、 与熟人交谈, 健身活动等, 这类边界具有较好的场所性空间活力[13]。

2.2 城市公园边界演变发展

城市公园边界有连续性、 边缘性和模糊性的特点[2]。 在演变发展上, 国内外有各自的溯源过程。 英国是最早出现城市公园的国家, 布里奇曼提出的“哈哈” 隐垣, 用来限定内外空间, 防止园外的牲畜进入, 在视线上又有借景效果, 具有早期边界的功能, 即阻止外来干扰以取得自身安全。 随后, 学者霍尔、 亚历山大、 凯文·林奇等在公共空间边界效应、 边界区域、 城市意象边界的价值也有所建树[14-16]。

我国城市公园边界的演变体现公园发展的时空观和思维观。 它历经园林的实体围墙1.0 形式—柔性围介2.0 形式—隐退围护3.0 形式的时空观,以及思维上的封闭内向—兼收并蓄思想—多元价值整合转变。 边界的时空观和思维观不仅表现城市公园的发展观, 还是公园中人们活动方式、 行为方式、 生活方式的演绎, 更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体系活力发展的一个体现。

2.3 城市公园边界价值

价值的理解有利于城市公园边界的特征思辨及利用。 城市公园边界空间价值有4 种, 即行为价值、 社会价值、 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 行为价值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时起着“媒介” 关系的效应, 人的行为有聚集性和流动性, 它为边界带来动态的特征, 但是反过来, 行为也受到边界无形的力量改变或者控制[17]。 社会价值是指边界处日常发生活动所引发社会效应产生的价值, 它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常见的有日常生活性、 角色转换性和公共私密性[17]。 文化价值的产生受到边界行为效应及社会效应的影响, 即受到主体空间和周边环境的双重影响, 文化价值主要体现为两方面: 一方面是受主体文化的辐射影响产生的模式,另一方面是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产生新的文化,这里的文化特殊且活力较好[17]。 生态价值是由边界处各种能量交换、 产生、 循环的过程所构成的,具有降温、 防噪、 吸热、 遮荫等生态功能[18]。

3 城市公园边界空间特征

3.1 城市公园边界设计要素

根据公园边界围合程度, 将公园边界分为全开放式边界, 全封闭式边界和半封闭半开放式边界[17]。 不同边界要素的规划设计处理手法不一样, 所起作用和价值意义也有差别, 明确设计要素及价值意义将有助于边界层次的构建。 常见的公园边界设计要素有围墙、 地形、 植物、 建筑、水体、 街道等(表1)。

表1 城市公园边界要素类型

3.2 城市公园边界层次构建

公园边界是城市公园的组成部分, 它可以发挥其衔接和协调的作用, 解决公园空间与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相关性问题。 边界层次构建的总体思路是从生活圈的“城市—区域—社区” 多层级特征出发, 将公园边界设计要素设置在对应的层级上构建边界层次, 最终形成高效可达、 层次化的公共开放空间布局。

层次构建的具体途径: 首先, 将居民的日常行为置入边界空间中, 在公园周边形成积极界面,提升公园品质, 创造活力宜人的公园空间。 其次,在布局上将街道、 广场、 道路、 建筑、 地形、 植物等边界要素与周边地块、 城市系统复合开发(图1)[18], 共同承担渗透、 过渡、 连接和交换的功能。 第三, 充分发挥公园边界绿道、 步道等线性元素的串联作用[19], 将城市的主要空间节点串联成大众日常公共活动网络, 最终形成城市公园边界的3 个层次, 即边界自身的空间—边界与周边的空间—串联的边界空间, 依次对应城市公园边界层、 边界面、 边界域空间模式[17], 三者共同激活边界空间的日常活力, 连接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体系, 满足居民公共活动需求(表2)。

图1 城市公园边界空间构建示意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 改绘

表2 城市公园边界的3 个层次

3.3 城市公园边界空间类型

构建边界空间层次目的是明晰边界在公园空间和城市空间的定位和作用,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边界空间的类型。 简单来说, 就是分析人们在边界处所发生的行为而构成的景观空间。

具体思路: 首先, 从理解生活圈行为特征概念本质出发, 此处行为的界定为“日常行为” 或与日常行为相关的活动。 根据学者杨·盖尔对行为活动的分类, 将日常行为定义为居民每天或者经常发生的必要性活动, 如上班、 学习、 购物、运动、 休闲等[16], 聚焦在居民日常“衣食住行”的实在空间, 它容纳各种日常生活发生或进行的场所总和[20]。 其次, 分析形成边界空间的原因及元素。 依照居民在边界处的行为活动, 将城市公园边界空间分成主体, 行为和空间3 个元素(图2), 其中, 主体是使用者, 包括不同层次的人群; 空间是承载功能的载体; 行为是客体, 指人群发生日常活动。 三元素相互作用, 形成不同边界空间, 它是城市公园的一种“生活圈”, 刻画公园边界与居民的互动关系, 同时具有组织顺畅交通流线, 满足休闲需求, 提高周边土地经济效益, 创造宜人的交往场所功能。 最后, 将边界空间“主体—行为—空间” 三元素耦合, 结合边界要素和层次, 考虑居民的生活方式及空间使用[21],将公园边界空间分为休闲活动空间、 商业活动空间、 生态协调空间、 防护隔离空间[2](表3)。

图2 城市公园边界空间三元素

表3 公园边界空间类型

4 城市公园边界空间优化策略

结合公园边界空间层次及空间类型, 从公园本体、 区域、 城市3 个层次提出城市公园边界的空间优化策略, 即构建渗透的边界、 溶解的边界和串联的边界。 通过公园边界层、 面、 域3 个层次渗透到公园内部, 与周边用地融合、 与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相连, 园城融合共同优化城市空间资源分配, 打破邻里隔离, 梳理城市肌理。

1) 渗透的边界空间——打造高品质有活力的边界层空间。 渗透的边界空间需寻求与城市公园本体的关联。 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能量泵,在为周边提供绿化基底的基础上, 将公园绿化渗入到周边边界, 也将公园内的休闲活动扩散到边界中使边界环境和氛围更加公园化, 营造宜居的休闲空间[22]。 渗透的边界需与园内渗透, 增加居民的安全性和利用率, 提高公园的活力, 在设计上做到精细化, 秉承共享边界、 生活优先的理念合理配置园林要素, 营造一个在人们心理和行动上均认可的边界。

2) 溶解的边界空间——形成多融合多类型的边界面。 溶解的城市公园边界空间是寻求如何凝聚公园绿地与城市相邻用地, 并承载城市生活的功能, 让公园与周边地块更好地融合。 园城相融的途径就是利用边界作为不同土地利用之间的纽带。 城市公园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仅是单纯的公园, 更应是城市和公众的一部分,与城市相通, 并具备商业性和便利性, 激发公园的活力, 当前多类型融合的边界面成为城市提升活力服务的场所, 如上海市十五分钟生活圈导则提出, 沿界面中至少有50%建筑具有零售、 餐饮或区划规定的服务功能[23]

3) 串联的边界空间——构建高效可达层次化的边界域。 串联的边界空间要寻求与城市各类绿色空间的关联。 从城市尺度看, 边界是城市公园景观风貌的骨架, 公园边界通过城市绿道绿廊[24]、 慢行步道、 林荫路等自然、 人工线性边界元素延伸辐射串联起城市各类公园、 广场、 步行街区、 城市道路设施等要素, 统筹城市各种形态、尺度和类型的绿色空间, 形成全天候的以城市公园为中心的、 内外相通、 多层次、 多元化、 高效可达的绿地系统[25-26]。

5 结语

公园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本文从公园边界衔接协调的功能出发, 关注公园本体、 区域、城市中这些功能是如何发挥的, 利用它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具体思路是在城市生活圈语境下,挖掘城市公园边界演变价值和空间要素, 构建城市公园边界的边界层、 边界面和边界域3 个层次,并从“主体—行为—空间” 出发探讨边界空间类型; 在此基础上, 从公园本体、 区域和城市3 个层次分析城市公园边界的空间优化策略, 即构建渗透的边界、 溶解的边界和串联的边界, 为民众需求打造形态多样、 类型丰富、 层次完整的城市公共空间。 当然, 本文主要是在理解生活圈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空间优化策略, 但生活圈本身是复杂而综合的, 所探讨的公园边界构建层次在操作层面的问题也是将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生活圈城市公园边界
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区生活圈划分研究
以人为本的社区生活圈模式探析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守住你的边界
拓展阅读的边界
刘玮玉艺术作品
我将打扫城市公园
探索太阳系的边界
基于GIS的生活圈居住区规划与优化研究
——以哈尔滨市道外区为例
广州周边:价格洼地!“一小时”生活圈 7字头置业广州后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