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经管类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探索

2021-01-13□文/张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年12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双创竞赛

□文/张 琴

(安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安徽·安庆)

[提要]“四进入”举措联动,营造双创人才培养的好氛围,“两融合”齐头并进,夯实双创人才培养机制的实践根基,“一抓手”切实有力,驱动双创人才培养机制有效运行,A大学J学院“四进入、两融合、一抓手”的经管类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探索已初显成效,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实际问题。

我国高校培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既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要创新创业能力较强。“进入头脑”、“进入人才培养方案”、“进入课程教学大纲”、“进入教学全过程”的“四进入”举措联动,双创教育与课程教学融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的“两融合”齐头并进,把学科技能竞赛作为双创人才培养的一大抓手,近年来安徽省A大学J学院在经管类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形成“四进入、两融合、一抓手”的双创人才培养机制,已初显成效。

一、“四进入”:营造双创人才培养的好氛围

J学院通过“进入头脑”、“进入人才培养方案”、“进入课程教学大纲”、“进入教学全过程”的四举措联动,为双创人才培养营造氛围和环境条件。

其一,“进入头脑”。就是指通过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国教育大会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会议精神,认识到高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应该把育人为本价值体现的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常态化的教育工作。

其二,“进入人才培养方案”。就是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都要围绕双创人才培养这一宗旨,都设置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其三,“进入课程教学大纲”。就是将双创人才培养这条红线贯穿到各课程教学大纲中的教材选用、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程考核方式等细节方面。以该院各专业都开设的管理学和微观经济学课程为例,都选用了马工程教材,管理学有“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一课程教学目标,微观经济学也有帮助学生“形成热爱科学、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思想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课程教学目标。管理学课程中本来就有管理创新方面的教学内容,微观经济学课程中不少教学内容也与帮助学生理解当今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认识政府各项微观经济政策的理论背景、提高预见这些政策的现实影响的能力紧密相关。较传统的课堂讲授法和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有新意的教学方法综合并用,学生课堂表现成绩、平时作业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分别按规定的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各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有机结合的课程考核方式也都体现了激发学生双创潜能以培养双创人才的宗旨。

其四,“进入教学全过程”。就是指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的第一课堂、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进行教育和训练各种活动的第二课堂以及这两大课堂的融合联动都要以双创人才培养为宗旨。

二、“两融合”:夯实双创人才培养机制的实践根基

在营造双创人才培养好氛围的基础上,J学院通过“两融合”来夯实双创人才培养机制的实践根基。这里的“两融合”指两个方面的融合,一为双创教育与课程教学的融合;二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融合。

(一)双创教育与课程教学融合。J学院近几年一直努力探索如何提升双创教育与课程教学的融合度,例如以双创人才培养作为管理学教学改革的核心,紧紧围绕这一核心来实施第一、第二课堂两大课堂的融合联动,并在教学全过程中不断激发大学生双创潜能,J学院管理学课程这种“一心二联”的教学模式就较好地实现了双创教育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管理学教师从第一节课开始就通过启发式教学及时播撒创新创业的种子,使“管理也是一种创新”在学生心田生根发芽。教师们也都积极采用理解式的知识传授模式去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思想火花,即使觉得学生对教材、权威等的质疑有问题,也并不轻易排斥、贬低或否定学生们的这类质疑,而通常会去鼓励学生这种敢于质疑的精神,以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探索新知识的好习惯。

(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J学院的物流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都有相对应的全校性的大学生社团,例如物流管理专业对应的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物流协会,市场营销专业对应的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市场营销协会,财务管理专业对应的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财经协会。这些大学生社团大力开展旨在提升学生“双创”意识和能力的全校性重要活动及各类学科技能赛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创新创业自我演练平台。学生们需要利用第一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来参与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又开拓了学生眼界,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使他们对第一课堂知识的理解更深入、利用更灵活,再加上J学院举办了“安庆创业讲堂”等校企交流活动,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更深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合切实有效。

三、“一抓手”:驱动双创人才培养机制有效运行

有了双创人才培养好氛围和“两融合”夯实的双创人才培养机制的实践根基,J学院又以大学生学科技能竞赛为抓手,发挥学科技能竞赛抓手对“双创”人才培养机制的驱动作用,激发更多学生的双创意识和潜能,努力培养经管类专业双创人才。

(一)学科技能竞赛是大学生双创活动的主要路径,激发大学生双创热情。学科技能竞赛是激发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手段。A校这类地方高校的本科生很少有参与老师科研项目、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等创新创业活动的机会,参加学科技能竞赛就成为他们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主要路径。J学院早有全院性的品牌赛事,如营销策划大赛、职场模拟大赛等,学生们也积极参加省级及全国性的大学生学科技能赛事。近年来,省教育厅及A校更加重视学科技能竞赛,有关管理制度也更加完善,J学院也不断加强对学科技能竞赛的宣传组织及管理力度,把组织学生参加学科技能竞赛作为大学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尝试着纳入大学生毕业实习课程来统一管理。

J学院不仅积极参加安徽省大学生金融投资创新大赛、安徽省大学生国际贸易综合技能大赛等省级大学生学科技能赛事和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互联网+大赛、“挑战杯”竞赛、“三创”电子商务挑战赛、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等全国性大学生学科技能赛事的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也在一些全国性有影响的重要赛事中取得了较好成绩。例如,2016年J学院首次组队代表学校参加创新创业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获安徽省赛特等奖、全国总决赛一等奖,2017年又获得该赛事全国总决赛特等奖,极大地鼓励了学生参加学科技能竞赛的热情,增强了他们参与“双创”活动的信心,也点燃了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学科技能竞赛等双创活动的热情。目前,J学院已连续五届在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中获总决赛奖项,2019年和2020年连获该赛事优秀组织奖。J学院在较高级别的大学生学科技能竞赛中连获佳绩,已成为A校学科技能竞赛的一个标杆。

(二)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学科技能竞赛培养大学生学习兴趣。大一、大二学生是J学院参赛的主力军,他们参赛时不少专业课还没有学。为了在竞赛中取得较好成绩,参赛学生不仅要认真完成所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各门课程的学习任务,还要利用好课余时间来积极进行探究性学习、团队学习,汲取参加学科技能竞赛必须具有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团队精神、沟通能力、情商和逆商。

学科技能竞赛的培训、练习及比赛都是在第一课堂课外时间进行的,但学生需要结合第一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第二课堂所获得的实际技能来参赛。目前,J院学生参加学科技能赛事的培训、练习及获奖,可以在PU系统上申请及换算为相应的第二课堂学分。学科技能竞赛平台和PU系统的对接,不仅使前文所说的“两融合”有了较快捷的通道,融合深度进一步提升,也实现了信息化、互联网和激励机制的有机结合,切实激发了学生双创潜能。目前,J学院“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创”已蔚然成风,学科技能竞赛培养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学科技能竞赛增强大学生双创信心,提升大学生双创能力。我们对J学院的有关调查数据表明,学生参加学科技能竞赛,无论是否获奖,对他们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提升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2017年、2021年1月我们先后在J学院学生中进行了有关调查,两次调查问卷中都有“你认为自己创新创业能力水平如何”这道题。2017年的调查回收了759份有效问卷,当时认为自己创新创业能力水平较强及以上的同学仅占6.8%,在2021年实际回收的545份有效问卷中,这一比例提高到了24.58%。也许这只是学生对自己创新创业能力的自我认知,不一定十分准确地反映他们自己实际的双创能力水平,但可以告诉我们的是,现在J学院学生创新创业的自信心较学科技能竞赛还没有大面积推广的2017年有大幅度提高。

在2021年1月的这次调查中,J学院有86.6%的同学认为学科技能竞赛对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促进作用,这说明学生对学科技能竞赛提升大学生双创能力的作用认可度高。我们对2021年1月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和建模结果也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参赛次数、是否获奖对大学生双创能力有显著影响,其他条件一定时,参赛次数多、获得过奖项的学生对自身双创能力的评价也更高。近年J学院获校“十佳青年学生”称号、获国家奖学金及国家励志奖学金、省级双优毕业生和校级双优毕业生荣誉称号的同学,绝大多数人在此前都获得过省级以上学科技能竞赛奖项,这些事实也表明积极参赛的学生确实得到了更好的成长。

当然,J学院经管类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也遇到了一些较为共性的问题,例如“双创”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创新力度不足,与双一流学校还有很大的差距,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中未将课程教学与学科竞赛紧密结合,学科技能竞赛及其他第二课堂活动缺乏必要的软件及硬件设施,保障机制不健全,学科技能竞赛这一抓手对“双创”人才培养机制的驱动作用还有提升的空间,经管类双创人才培养机制的系统性也还需要进一步加强。J学院也应不断总结与反思,积极学习其他高校双创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博采众长,扬长补短,以更好地培养经管类专业双创人才。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双创竞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我看竞赛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创新思维竞赛(3)
双新双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