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互联网产业扶农研究
2021-01-13冀成中
□文/冀成中
(沈阳化工大学 辽宁·沈阳)
[提要] 在现在这个5G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产业已经成为商业领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对于黑龙江来说,发展互联网产业是扶农工作的重要手段,已经取得不错的发展成果。但是,由于自身经济水平、地理位置等因素,仍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和阻碍。加强对存在问题的研究,进而采取应对措施,对黑龙江发展互联网扶农有着重要意义。
一、发展互联网产业扶农的意义
2021年2月25日,在北京召开的全面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庄严的宣告了: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的胜利!近8年来,我国1亿人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我国已经取得了全面脱贫的重要成果。但是,我们要认识到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国务院指出在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的基础上推进乡村建设,是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的必然要求。
要想进行乡村建设,开展扶农工作是关键所在。在这个5G的互联网高度普及的大背景下,互联网产业已经成为了扶农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据商务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销售额达到了1.7万亿元,其中农产品销量高达3,975亿元。2020年上半年农村互联网销售额为7,668亿元。由此可见,互联网产业可以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成为农民的重要经营手段之一。同时,由于大部分农村地区商品缺乏,在农村普及互联网产业,还可以通过网购解决这一问题,刺激消费,为农民的生活提供便利。
二、黑龙江互联网产业扶农发展现状
2014年黑龙江省开始大力相应国家的号召,发展互联网产业扶贫。2016年为了建设起覆盖到贫困村的互联网服务点和基础数据库,黑龙江省制定出台了“互联网+精准扶贫”行动计划。同时,鼓励和扶持物流企业在乡镇地区建立符合电商发展需要的物流配送门店,在贫困村建立快递服务点;打造5个电商基础较好的贫困县成为线上农产品销售或线下为群众服务的示范县,100个以上“一村一品”电商专业村。2018年黑龙江省引发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方案,制定了支持有资质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修订“县域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支持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乡(镇)、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的建设改造、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培训等政策。2020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齐齐哈尔市依安县、牡丹江市西安区、绥化市望奎县成为了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
历经六年的发展,黑龙江省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互联网扶农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比如,江龙县的“篱笆小院”电商扶贫项目,实现了小菜园种植面积1,300亩,辐射附近8个乡镇,带动贫困户 1,351 户,亩均增收 3,000~5,000 元。“篱笆小院”网店客服促使贫困户年增收3万余元,参与项目的1,351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富锦市对优秀产品供应商、经销商和贫困群众进行奖励,提高贫困群众参与电商扶贫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有效带动8个贫困村参与电商扶贫,富锦市依托自建电商平台“绿谷粮都”,鼓励农户在第三方平台建网店,现已开设头林镇农副产品超市、佟老太酱菜厂2家淘宝店铺;同军谷物、绿谷粮都2家销售平台,其中同军谷物带动23户贫困户,月平均增收800元,实现创业就业。
虽然互联网扶农在黑龙江已经有不错的效果,但是与南方经济发达省份发展互联网扶农取得的效果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由于黑龙江自身的经济、地理等因素,随着黑龙江互联网产业扶贫的不断开展,同时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例如缺乏专业型人才、农民家庭缺乏积极性、缺少品牌及规模效应、基础设施不完善、扶农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这些是未来黑龙江未来发展互联网产业扶农道路上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黑龙江互联网产业扶农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专业型人才。要想在农村大力推动互联网经济,就需要当地具有一定的懂得互联网、农业和营销的专业人才储备。但是,由于农村很多家庭对教育重视程度不高,教育资源也非常有限,农民家庭希望子女可以尽早转化为劳动力来缓解家庭的压力,导致多数家庭只有一个甚至没有受过大专以上高等教育的学生,而将近一半黑龙江农村地区的家庭成员最高学历只有初中甚至以下。数据显示,黑龙江农民家庭里拥有专科、本科以上学历学生的只占59%。不仅如此,在很多经济落后的农村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毕业后往往会选择留在城市工作,不会选择回到农村工作。这导致这些地方严重缺乏专业型人才。即使有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也不能在农村建设比较好的互联网供产销体系。
(二)很多家庭缺乏参与积极性。互联网扶农的重要前提条件是农民家庭愿意积极的参与进来,现在面临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很多的农民家庭对于互联网的认知度不高,不愿意主动参与进来。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农民家庭多数的文化水平不高,思想观念陈旧,他们认为农民应就该遵循过去的模式自己种地、卖粮,不愿意接受新的事物。其二,很多的农民家庭家中没有电脑、智能手机等互联网设备,购买这些设备对于很多的农民家庭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购买一个电脑甚至可能就是一个家庭一年的种粮收入。即使对于有这些设备的家庭的农民也不掌握电子商务知识和技能,不懂得如何在网络上建立店铺、销售产品。其三,黑龙江很多的农民家庭在过去的时间拿着固定的低保以及其他类型的生活补贴,他们安逸于过去的生活,不愿意发生改变。正因为这些原因,导致很多农民家庭对于互联网扶农的热衷度不高,不愿意参与到互联网扶农中来。
(三)缺少品牌以及规模效应。首先,在这个5G的互联网时代,使用网络店铺、网络直播销售农产品的企业众多。这些企业有足够的资本来完善商品、投入广告,从而形成品牌效应,占据市场份额。而黑龙江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不够,目前除了“小康龙江”、北大荒购物网之外,知名的扶农电商平台比较少,多数商品都没有形成具有足够影响力的品牌,导致互联网扶农取得的效果不佳。其次,黑龙江的农产品虽然有着种类繁多、质量优秀等特点,但是销售农产品个体商户偏多,且分布较散,规模太小,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比较好的聚集效应。同时,与其他比较成熟的销售农产品的电商相比,黑龙江很多农村电商销售的农产品缺少精美的包装、完整的生产线和特色的产品。这些因素使得黑龙江部分地区即使大力推进了互联网扶农,也没有取得比较好的成效。
(四)基础设施不完善。黑龙江因为自身的经济、地理等多方面因素,使得很多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是很完善。其一,黑龙江很多农村所在地区的信息化程度发展得比较晚,没有比较好的网络设施,甚至有些地方没有互联网设备,无法连接宽带或者光纤网络,以至于无法开展互联网扶农。其二,黑龙江存在自身地理位置和地貌的劣势,黑龙江山地、林地面积大,而且很多农村都在山里,修路难度大、成本高,交通不便利,无法形成比较完善的物流体系,物流运输时间长,所以在农产品运输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产品的变质、变形等问题,影响农产品的销量。
(五)扶农产业结构单一。目前,黑龙江的互联网产业扶农主要都单一的集中在农产品销售这一领域。现在黑龙江知名的互联网电商平台北大荒购物网、小康龙江等也都主要是以开展农产品销售业务为主。黑龙江有许多特色的优势,例如畜牧业、冬季旅游业、接壤俄罗斯等,这些特点都可以成为黑龙江互联网扶农的特色产业,而单一的发展互联网农业降低了互联网扶农的效果。
四、解决对策
(一)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首先,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人才引进政策,给予毕业后愿意返乡工作和愿意下乡扶农的专业型人才一定的补贴。其次,政府应该组织农村地区具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年轻人外出学习先进的技术与经验,学成之后回到贫困地区以老带新,让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掌握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最后,从长远考虑,政府应该加大农村教育成本的投入,给教育资源不足的农村地区下派更多的老师,提高教育的质量;对家庭困难的家庭给予减免学费等有力度的教育补助,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可以完成九年义务制教育,提高农村地区的整体文化水平。
(二)加强宣传引导和政策支持。要想提高农民的积极性,首先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加大互联网产业优势的宣传力度。例如,黑龙江政府可以通过大力宣传南方互联网农业发达地区的成果来提高群众对互联网农业的热情,引导农民摆脱陈旧的思想。其次,政府要增加专项资金的投入,联系统一的设备供应商,为农民争取到尽量低的价格,同时给予有意愿参与到互联网产业的农民家庭一定的购置设备的补贴,确保想参与互联网产业的农民家庭不会被购买设备的问题所困扰。
(三)建立电商产业园区,打造特色品牌。为了应对缺少品牌以及规模效应这一问题,政府应当选择农村聚集地区建立电商产业园区,并大力招商引资,吸引成熟知名的电商入驻园区。将销售同类农产品的农户聚集起来,成立具有黑龙江特色的品牌,鼓励农民进行创新,改良产品,使生产标准化,建立起完善的供产销体系,使销售的产品具有市场竞争力。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对相应品牌的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例如利用微信公众号、请公众人物带货直播、加大电视广告的投入等方法。通过产品质量和宣传打造品牌效应。
(四)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是发展互联网产业扶农的必要条件。首先,应该由黑龙江各地区政府牵头,联系三大运营商,增加农村地区互联网宽带和光纤线路的铺设范围,确保农村地区发展互联网农业不受网络条件的限制。其次,黑龙江政府应该加大在道路建设中的投入,特别是山路的修建。同时,政府应该引进更多的物流企业,建立物流园区,确保产品物流的畅通。
(五)促进扶农产业多样化。黑龙江有许多可以发展互联网扶农的特色优势。例如,黑龙江地域宽广、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畜牧业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而现在某些直播平台上,有很多农户每日进行直播销售牛羊肉,有着可观的销量。黑龙江政府可以学习成功经验,引导农民建立直播,促进互联网畜牧业的发展。同时,黑龙江还有着冬季旅游火爆的优势。黑龙江总体的旅游业已经相当成熟,政府可以将城市内部分的冰雪旅游项目转移到交通便利的农村,并通过互联网宣传、售票的形式,吸引游客的到来,提高旅游收入,同时农民可以开发农家乐、民宿等经营项目,提高农民的收入。总之,实现互联网产业的多样化可以大大促进互联网扶农的成效,提高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