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时代,从“两个维度”谈采编素质修炼

2021-01-13王玉岩彭州市融媒体中心

环球首映 2021年6期
关键词:彭州

王玉岩 彭州市融媒体中心

2019年10月,彭州融媒体中心按照中央推进媒体融合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积极探索,主动融合,实现电视电台、报纸杂志、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多种媒体平台“物理相加”到“化学融合”,初步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相互借力,优势互补。2020年策划系列全媒体报道实现矩阵传播,十大全媒体主题策划有力增加了宣传效力,提升了彭州美誉度,各平台总阅读浏览超过2.73亿,呈现出良好宣传态势。伴随媒体平台影响力的提升,采编人员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专业素养得到有效提升,融媒体多平台实践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从一开始的不熟悉到后来的转换自如,成长为融媒多面手,团队综合战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为融媒体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融媒人要刻苦练就“好身手”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是第一性的;宣传思想工作是人们的精神活动,是对实践的反映,是第二性的。无论理论研究、新闻报道还是文学创作、艺术创造,其全部灵感和素材都蕴含在社会实践中。因此,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宣传思想工作的基础。县级融媒体记者作为最基层、最一线的记者,要撰写出有深度、有温度的新闻稿件,就要在提高“四力”上下功夫,要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担当和情怀,在深入基层中强脚力,在洞察生活中强眼力,在勤学深思中强脑力,在抒写时代中强笔力,书写人民业绩,讲好中国故事,履行好新时代新闻工作的使命和任务。

(一)要有永远“在路上”的韧劲

“文生于情,情生于身之所历”。在路上心中才会有时代,在基层心中才会有群众,在现场心中才会有感动。新华社历史上的新闻名篇,如《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夜宿车马店》《驯水记》《沂蒙山书简》等,都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得来的。范长江行走大半个中国,写出《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穆青一生行走采访一线,写出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充满生命力和感染力的新闻作品。所以,融媒人要始终保持“在路上”的精神状态,到广阔天地中去感知时代变迁的步伐、捕捉社会进步的浪花、采集思想智慧的矿藏、汲取精神力量的养分,努力奉献出充满时代力量、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力作。2020年底彭州融媒体中心记者采访彭州桂花镇金城社区(原小石村)党总支书记岳付飞的电视专题《同在屋檐下》获得成都市第38届新闻奖一等奖。片中从小石村的文化大院“同在屋檐下”切入,讲述了主人公如何在两年时间将“共享”理念中的四个维度“资源、空间、经济、情感”落地在山区的一个小村子,带领大家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变为现实,让“命运共同体”在小石村“一个村子就是一个家”里有了生动的体现。

(二)要让“四力”成为媒体精品的推动力

回顾采编人员完成《同在屋檐下》专题节目40多天的辛勤采编工作,生动诠释了“四力”功夫是锤炼“好身手”的关键。2019年,岳付飞被评为首届天府成都最美新乡贤,被称为:强班子解遗难的“排头兵”、抓治理聚民心的“主心骨”、塑文化活乡村的“举旗手”和强产业促发展的“火车头”。作为媒体报道,如何呈现一个鲜活的人物,一个丰满的故事?当记者接到采访任务时,对这个人物充满了期待。第一次采访回来,记者就很激动,说和岳书记聊天很是过瘾,完全是头脑风暴。写完初稿,共享空间、乡贤工作室、小石晨跑队、老人智慧手环、哈佛大学著名设计师设计的文化大院……内容很丰富。文稿审核时,大家一讨论,觉得题材特别好深度还不够,切入角度需要调整,呈现“共享”的镜头还不够……于是,编审一致决定:“这个题材不能浪费,要好好打磨。”文稿和摄像记者后来又多次到小石村采访当地村民,一遍遍修改,将共享菜地、厨房、洗衣间、校车、民宿、夜校……等内容做了深入采访,还挖掘了岳付飞带头捐款6.8万,共筹集到22.8万元小石村第一笔发展资金,发动党员和志愿者自己动手整理荒山和游步道的内容。当大家觉得内容足够支撑一档好专题的时候,又听说岳付飞还组织过4次青年交流会,邀请成功商人、在校大学生、科研人员、哈佛学院建筑学博士生、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等共同对社区的发展进行分析研讨,并成立双创工作室引进外地高端人才。2017年,他邀请哈佛著名设计师根据社区特色制定出未来5年的发展规划,确定了以乡村旅游带动地方产业、建设美丽金城的发展方向。这些内容的加入让一个昔日小山村的精彩“蝶变”有了清晰的脉络和丰富的素材。主人公的初衷“一个村子因你而改变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群众的信任“这个书记能干事”等朴实而充满力量的话语给受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十几分钟的视频娓娓道来,小山村变成美丽的社区,成功创建国家级森林乡村,省、成都市级“四好”村,成都市“三美”示范村和彭州市A类示范社区。乡村振兴的点滴美好从镜头流淌,百姓的幸福感从心底升腾。

通过一次次深入山村、一遍遍文稿修改、一个个镜头呈现,乡村火热的生活与时代的变迁,带着“泥土”和“露珠”的芬芳呈现在大家面前:如今的金城社区,居民们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变化。这些变化背后就是“同在屋檐下”理念串联的生活方式、身份认同和情感联接,是“集体经济+农户+企业”的共享经济模式的成功实践,让老百姓实实在在的感受到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为四川乡村振兴事业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这档专题视频还在彭州融媒体微信、抖音、看度、视频号等多平台刊播,受到大家好评,也让融媒人真切感受到了媒体责任和使命的艰辛与光荣。

二、融媒人要不断创作“好作品”

网络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直播等社交平台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对各种事物的看法,信息量巨大但是缺乏专业性和深度。作为一名主流融媒从业人员必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察常人之所不察,抢先挖掘社会的热点问题,这样才能确保新闻的时效性,同时对捕捉的新闻进行逻辑分析,从中挑选出最吸引人眼球的部分,满足大众的信息需求,展现新闻价值。这些功力的集中体现就是持续不断创作“好作品”,以融媒精品力作向大家提供更独特、更有深度、更专业的媒体作品。2020年,彭州融媒体中心各平台注重主题策划先行,注重新技术应用和创新表达,全媒体联动及时发布权威资讯、时政报道、民生关切、城市形象、生活服务、政务信息等内容,同频共振,多元表达,持续输出正能量,亮点突出,有效提升了舆论引导力和媒体影响力。

(一)“好作品”离不开好策划

围绕中心做好宣传是主流媒体的责任和使命。彭州市委全会召开后,彭州融媒体及时推出《“一把手”微访谈》系列节目,主动走进部门和乡镇,从“如何理解彭州实现发展新目标的路径?”“在落实“西控”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高质量建设“三区一地”中,如何发挥作用?”和“落实成德眉资同城化战略,推动区域协同发展,高起点建设濛阳新城中,如何作为?”三个问题切入,邀请市发改局、规建局、规资局及天彭街道、濛阳街道、丽春镇等部门镇(街道)“一把手”一起分析产业优势、解读未来发展蓝图、细化民生实事清单,使得访谈更加“接地气”、更加值得期待。“一把手·微访谈”电视新闻播出后,同步在报纸、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推出,实现全媒体矩阵传播,全方位展示我市各镇各部门对全会精神的深入理解、实施方案以及未来前景,让全会精神迅速落地,让彭州的干部群众知晓市委市府的谋篇布局,让彭州的美好前景深入人心,提升了士气,凝聚了人心,引导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

(二)好创意促进区域文旅价值提升

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给城市按下了“暂停键”,但是城市的发展却不能停下脚步。彭州融媒充分发挥“直播”优势,通过“云签约”实现彭州重大项目网上签约,同时全媒体平台多角度解读投资政策、机会清单、营商环境,助力彭州实现全年项目招商任务。《春暖花开陪你“浪”——云赏美宿》《夏日缤纷陪你“浪”——云赏美景》系列报道,则结合彭州四季游主题,以主持人VLOG形式策划10个精品民宿和10个网红打卡地的推介宣传,通过全媒体转播,在“耍友群”掀起疫情下耍彭州的热潮,更好地促进旅游的回暖和升温。

结合文旅文创生活节,彭州融媒策划推出《“彭州十三品”之谁是彭州文创ICON系列报道》,以精简表达和创意表达两种方式在抖音短视频和微信小视频传播,引入“网红推介”和“网红打卡”概念,使文创产品实现媒体多元多次表达,对提升品牌价值奠定了美誉度和影响力。全年由微信首发《龙门山民宿·心之归处系列推介》,并在融媒体各个平台推出民宿文图推介、试住抢福利、民宿主故事等内容策划,尤其是《品鉴彭州》杂志第11期“湔江赋”版块策划推出25P的“民宿深度”解读,让“美宿彭州”成为一个标志,“乐宿彭州”成一种向往。

(三)唯美解读做好城市发展的见证者

作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彭州实践也是可圈可点,为此我们在全媒体平台开设栏目“立体山水·美丽彭州”,以精美的图片、优美的文字、精彩的视频和满腔热情对彭州公园城市建设进行系列唯美解读。从群众关心的“交通道路如何改?”“公园城市如何建?”问题入手,逐渐展开“一廊三境十三美”蓝图规划,再到天府绿道、龙兴寺城市会客厅打造,以融媒体融合宣传之优势,充分解答群众疑惑,展现发展蓝图,引导广大群众关心、支持公园城市建设过程中暂时对出行带来的不便,理解期盼新的未来,受到市民的广泛好评,为公园城市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一年的媒体融合实践充分证明主流媒体只有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媒体策划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注重宣传的时度效,持续不断提供优质的媒体产品,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实现精准、有效传播,不断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从而在纷繁复杂的舆论环境中保持定力,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媒体力量。

三、结语

作为主流媒体,及时准确提供真实客观、观点鲜明的信息内容,才能引导社会舆论,赢得广大受众的信任和喜爱。好的新闻报道要靠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这就需要媒体人具备多种能力,练就过硬的采编素能。只有行千山万水,入千家万户,吃千辛万苦,媒体作品才有坚实的实践基础,才有深厚的人民情怀,才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才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也才能鼓舞人、感召人、塑造人。

猜你喜欢

彭州
牡丹绽放 曲韵彭州
——中国·彭州曲艺牡丹嘉年华
《守护》(组照)
第二届中国·彭州曲艺牡丹嘉年华活动在四川彭州成功举办
生态三项赛为什么选在彭州
高中电化学电极反应式书写方法的探究
走向世界,彭州的国际范儿
开放、自信通往美好未来之路
前言
彭州园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