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成语和俗语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1-01-13黄学文徐春光杨立霞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植物学俗语成语

李 杰 黄学文 徐春光 杨立霞 刘 琼

(呼伦贝尔学院 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

植物学是研究植物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以及生长发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植物学》作为综合性院校农学专业、生物科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植物学》教学内容当中,由于涉及到的植物学相关概念多、专业术语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将概念混淆,理解和记忆专业概念和术语存在一定难度的现象和问题。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不少成语中蕴藏了丰富的植物学知识。[1]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使用成语引申出来的含义,却不知道成语的最初含义。在《植物学》教学实践过程中,适时恰当地运用成语,不但能够形象地解释一些植物学的生命现象和基本概念,变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变枯燥为生动,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所学内容,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

俗语,也称俗谚、俚语等,是流行于群众中的通俗习用语,通常易于为广大群众接受。汉语俗语历史悠久(最早见于先秦时期)、来源广泛,并且通常口语化,因此它具有形象、精炼、富有情趣、通俗易懂、表现力强等特点。[2]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不可分,因此植物名称在不同时期、不同类别的俗语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使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除了结合运用与植物相关的成语外,也特别注重运用与植物相关的俗语,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通过查阅《中国成语大辞典》[3]《汉语成语大词典》[4]和《俗语大词典》[2]等工具书,统计了与植物相关的成语和俗语词条,并且分析了这些成语和俗语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及解释含义。

一、在《植物学》教学中应用的成语

(一)与植物的生长习性有关的成语及其在教学中的含义解释

一枝独秀:在教学过程中用来说明“顶端优势”,即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形态学下端进行运输,导致侧芽生长素浓度过高,表现出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

节外生枝:正常情况下,植物的枝条是由茎节处的芽发育而来,但是由于营养繁殖现象的存在,在植物茎节以外的位置如根、叶等处也可以产生不定芽进而发育形成枝条。此成语在讲解“茎的特征”一节内容时引用。

本末倒置:“本”指树根,“末”指树梢,对于植物而言,根生活在地下,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树梢的有无不会太影响植物的生长,但是植物不可以无根。

一叶知秋(叶落知秋):落叶树在秋天的短时间内会变黄脱落,所以从这些植物叶片的状态就可以判断季节的变化。此成语在讲解叶的衰老与脱落一节内容时引用。

(二)与植物营养生长及营养器官有关的成语及在教学中的含义解释

雨后春笋:竹类的地下根状茎上生有不定芽,春天大雨过后,不定芽生长迅速,长出地面的嫩芽即为笋。 竹笋一昼夜时间可以生长几十厘米。此成语在讲解地下变态茎的时候运用。关于根状茎的概念和特点,很多同学不熟悉也不理解,通过对本成语的讲解和图片展示,学生就会对根状茎的概念印象深刻。

斩草除根:多年生植物具有多年生的宿根或者地下变态器官,这些器官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如果想彻底去除这些植物,不能只将地上部分去除,必须将地下根或者变态器官一并去除,否则还会继续繁殖。

独木(不)成林:榕树具有发达的气生根,气生根经过多年的次生生长,外形和粗度均和树干相似,看起来像是很多树木在成群生长,事实上只是一个个体。

笋有多大、竹有多粗:用来说明单子叶植物茎内无次生分生组织,没有增粗生长,只有初生生长。

(三)与植物繁殖及繁殖器官有关的成语及其在教学中的含义解释

无心插柳柳成荫:无意间插在土壤里的柳树枝条长出了一大片绿色。此成语在讲解“植物的繁殖方式”一节内容时运用,一方面此成语包含了自然界中营养繁殖的一种形式——扦插,另一方面此成语还说明如果对柳树枝条进行扦插繁殖,很容易成活。

春兰秋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借此成语讲解不同植物开花的季节不同。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从植物的遗传角度说明,种下某种植物的种子就会收获该种植物的果实。

华(花)而不实:花开的很好看,但是不结果实。自然界中只开花不结果的植物很多,有些是个体遗传因素,如雌雄异花当中雄花只开花不结果,有些是外界因素如过涝或者过旱,缺少肥料或者阳光导致等。另外,现代园艺技术和手段也可以令植物只开花不结实。

昙花一现:在讲解到花的形态结构时涉及到花期的内容。昙花是典型的花期很短的植物,为了避免被太阳灼伤,通常在夜间开放,开放时间只有2-4小时左右,所以称为“昙花一现”。

(四)与植物分类有关的成语及其在教学中的含义解释

藕断丝连:植物的导管侧壁会有一定方式的增厚,增厚方式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导管类型,导管侧壁环状加厚形成环纹导管,螺旋线式加厚形成螺纹导管,依次还有网纹、梯纹和孔纹导管。而藕的导管为螺纹导管。在折断藕时,导管内壁增厚的螺旋部分脱离,成为螺旋状的细丝,直径仅为3-5微米。这些细丝很像被拉长后的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不会被拉断,一般可拉长至10厘米左右。

葵藿倾阳:藿,指豆类植物的叶子。葵花和豆类植物的叶片倾向太阳。

杨柳依依:古诗文中杨柳通用。可以理解为杨树和柳树为一个家族,同为杨柳科,杨属植物统称杨树,柳属植物统称柳树。

苍松翠柏:苍,青色。翠,青绿色。指四季常青的松柏。植物学中以此成语来讲解常绿树的概念。

空谷幽兰:山谷中优美的兰花,可以用来说明兰花的生长环境多为林下山谷等。

面若桃花:桃花颜色红中泛白,白里透红。故常用此成语比喻女子的脸庞像桃花一样娇美艳丽。此成语侧面反映出了桃花花瓣中最典型的颜色——粉红色。

铁树开花:铁树又叫苏铁,一种常绿乔木,原产自热带,不常开花,尤其在我国北方地区,铁树开花难得一见。但是在南方还是比较常见的。此成语在讲授苏铁纲之前导入新课时运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印象。

顺藤摸瓜(抱蔓摘瓜):顺着瓜藤去寻找瓜。此成语用来讲解葫芦科非常重要的特点之一——草质藤本。

五谷不分:五谷指稻、黍、稷、麦、菽。黍:指糜子,米有粘性,俗称大黄米;稷指谷子,米俗称小米,没有粘性;菽指豆类。此成语用来讲解禾本科植物的经济价值,禾本科植物中很多种类均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人们常说的“五谷”当中有四种均来自于禾本科。

二、在《植物学》教学中应用的俗语

(一)与植物营养生长及营养器官有关的俗语及在教学中的含义解释

树大分杈,人大分家:分枝是植物普遍存在的现象,尤其是木本植物,分枝现象非常明显。

采动荷花牵动藕:食用的蔬菜——藕,是荷花长在泥土里的地下变态茎。

一个萝卜一个坑:萝卜的食用部分是地下变态根——肉质直根,是由主根变态而来。植物的主根多数只有一个,所以萝卜的肉质直根只有一个。

割韭菜——割了一次又一次:居间分生组织发达,韭菜刈割之后,居间分生组织进行细胞分裂使韭菜重新长出。

老树“不怕中空”,但怕剥皮:生长了很多年的树木的木材部分(次生木质部)分化出边材和心材,心材由于侵填体的形成导管被堵塞而失去了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由边材行使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所以树木失去心材部分并不影响木质部的主要功能。树怕剥皮是因为树皮中包含非常重要的输导组织——韧皮部,韧皮部具有输导有机物的功能,当树皮被剥掉之后,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能向根部运输,根系得不到营养植物体就会死亡。

(二)与植物繁殖及繁殖器官有关的俗语及其在教学中的含义解释

好树结好桃,好葫芦开好瓢:指桃树好,结出的桃子就好;葫芦的果实外形端正,开出的瓢就端正。

樱桃好吃树难栽:旧时代流行的民间俗语,也是历史的真实写照。在没有现代科技改良品种以前,樱桃树怕冷又怕热,怕旱又怕涝。温度低温度高都不易成活。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适应性强樱桃的品种陆续出现,“樱桃好吃树难栽”的现象已经成为历史。。

种牡丹者得花,种蒺藜者得刺:牡丹是传统的名花,花朵甚是好看;蒺藜的显著特点是果实具锐刺。

(三)与植物物候期有关的俗语及其在教学中的含义解释

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砍柴烧:茵陈是菊科常见药用植物,三月份的茵陈,可以作为美食食用,也可以晒干泡茶,作为花草茶饮用来调理身体,还可以作为野菜食用。到四月份,就变成“蒿”了,也就是所谓的“四月蒿”,四月蒿,相对于三月茵陈,其作用变小。三月(植株在嫩苗的时候,不同地区季节不同,并非固定在三月)被称为“茵陈”,四月被称为“白蒿”,到了五月、六月,药用价值极速下降,只能当柴火烧。

桃三杏四梨五年,枣子当年见现钱:桃树一般要三年才能结果,而杏树要四年才能挂果,梨树至少要五年才会结果,而枣树就快了,当年就能结果。

五月榴花似火红:石榴在五月份开花,花朵为鲜艳的红色。

八月的梨枣,九月的楂,十月的板栗笑哈哈:梨和枣的果实通常八月份成熟,山楂九月成熟,板栗十月成熟。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柳树发芽很早,黄河中下游地区五九六九的时候柳树就开始发芽。

(四)与植物分类有关的俗语及其在教学中的含义解释

麦收短秆,豆打长秸:秆,麦秆儿;秸,豆秸。指矮秆品种的小麦抗倒伏且产量高,而长秸品种的豆子结豆荚多且产量高。出自张亮《漫谈农谚》。一二百年以前,就有“麦收短秆,豆打长秸”的农谚,直到近些年才受到育种工作的普遍重视。

豇豆一行,绿豆一行:豇豆和绿豆同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种子可以食用,但是二者的生长习性不同,豇豆为藤本植物,绿豆直立生长。如果将二者混种一起的话,看起来会非常乱。而各自成行种植看起来就会很有条理。

金花配银花,西葫芦配南瓜:此俗语可以用来讲解葫芦科植物的时候用到,西葫芦和南瓜同属于葫芦科植物,有很多共同的特点。

摸到韭菜就当葱,爬不上杨树爬柳树:此俗语可以用来说明韭菜和葱同为百合科植物,都具有辛辣味;杨树和柳树来自于同一个家族——杨柳科。

懒汉种荞麦,懒妇种绿豆:出自明王象晋《群芳谱·谷谱》:“荞麦地若耕二遍,只耘一遍亦可。谤云:‘懒汉种荞麦,懒妇种绿豆。’又云:‘种绿豆,地宜瘦不宜肥。’言瘠薄地亦可种也。”农业角度讲,荞麦和绿豆对于田间管理要求不高。

黄芩无假,阿魏无真:黄芩和阿魏都是中药材,黄芩很常见,没有人拿来造假。阿魏是稀有药材,过去靠从西亚进口,见过真阿魏的人很少。阿魏呈胶质,用动物皮和树胶可以做出与真阿魏颜色、比重、形态完全一样的假阿魏,所以说“黄芩无假,阿魏无真”。

玫瑰花可爱,刺太扎手:玫瑰是蔷薇科蔷薇属常见开花灌木花朵香气浓郁,颜色娇嫩。茎干上具有明显的皮刺。

百年松树,五月芭蕉——粗枝大叶:木本植物的树干会一年年的增粗;草本植物在生长旺季的时候叶片发育良好。

刺槐做的棒槌——扎手:刺槐为豆科高达的木本植物,复叶基部的托叶刺非常明显。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此俗语出自先秦荀子《劝学》,蓬草长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也能长的直,自然挺立住。用来比喻和说明环境的重要性。

枣芽发,种棉花(芝麻):农业谚语。指枣树发芽,正是种棉花的时候。

七宿麦子八宿谷,豆子急了当宿出:从发芽时间来说,小麦七天发芽,谷子三天就发芽,豆类出芽很快,一晚上可能就发芽。

小结

在《植物学》教学中适时地、恰当地运用成语和俗语,并解释其在植物学中所代表的涵义,不但可以化繁为简、变枯燥为生动,成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植物学俗语成语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与人名有关的英语俗语
客家俗语巧诵读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植物学课程翻转课堂构建
山矾属植物传统利用价值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基于问题式教学策略的植物学课程翻转课堂构建
数字俗语
拼成语
猜成语
海峡两岸植物学名词对照稿大陆专家讨论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