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疫病防治综合技术及应用
2021-01-13宋磊
宋 磊
(青冈县青冈镇人民政府,黑龙江 青冈 151600)
疫病防控是肉羊养殖期间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保障肉羊质量的基础,也是提升养殖场经济效益的关键。肉羊养殖场需要加大对肉羊疫病防治工作的重视,积极应用综合防治技术,提高疫病防治效果。
1 肉羊疫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许多养殖场在肉羊疫病防治过程中存在种源引入不合理、疫苗免疫水平低、饲养管理不到位和缺乏有效疫病防治监管控制等问题。
种源引入方面。部分养殖户不注重对种羊的检疫工作,没有进行隔离养殖观察,直接与养殖场内的肉羊共同饲养,无法及时发现病羊,很容易对养殖场内肉羊的健康造成威胁。
疫苗免疫方面。有些疫苗储备量较少,导致无法满足养殖户的实际需要。而养殖户通过其他渠道购买的疫苗则无法保证疫苗质量,这就会对免疫效果产生影响。
饲养管理方面。部分养殖户还是采用粗放式的管理方式,整体生物安全管理水平较低,缺乏完备的消毒设施,肉羊卫生情况得不到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疫病传播速率。
疫病监管体系制度建立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控制,没有建立完善的疾病防治体系,无法及时发现肉羊异常情况,疫病防控不及时,治疗工作不到位。
2 肉羊疫病防治方法
2.1 做好计划免疫和羊群保健工作
免疫预防是肉羊疫病防治中的重要内容,需要根据羊流行病特点、养殖区域环境、羊群体质和疫苗性质等制订合理的接种程序,按照一定的流程标准进行操作。要根据疫苗的抗体效度及时进行补免,根据免疫疫苗的性质提供科学的储存环境并采用正确的免疫方法,以保证免疫效果。
进行免疫预防的同时也要做好羊群保健工作。随时观察肉羊的养殖情况和肉羊每天的变化,确保出现疑似患病情况时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做好肉羊的驱虫工作,可采用药物驱虫方法,根据不同年龄的肉羊生长情况制订相应的驱虫方案。对羊群饮水和饲料质量进行定期检查,采用生物学和毒物检查方式监测饲料和饮水中的细菌和病菌。对于患病羊,若长时间治疗没有取得明显效果,则需要进行淘汰处理,防止出现大面积传播情况。
应用免疫技术,要了解相关规范标准,做到规范化操作。注射器械要经过消毒处理后才能使用。应控制好疫苗用量,接种前做好检查,保证疫苗混合均匀。
2.2 加强消毒和卫生管理
对圈舍器具的消毒和卫生管理是降低疫病发生的关键。养殖期间,许多养殖户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羊群饲养期间容易滋生病菌,不利于肉羊的健康成长。应对养殖场内部所有区域进行定期消毒处理,配备齐全的消毒设施设备,对肉羊生产区、休息区等进行全面彻底的清理,使用专门的消毒液对肉羊生产区进行重点处理,确保为肉羊提供安全、卫生的养殖环境。
羊舍内的消毒清理。对于羊舍内的粪便应及时清理干净,羊舍干燥后进行消毒药物的喷洒。对发生过疫病的羊舍必须要进行反复、彻底的消毒处理,并在消毒完成后的15 d以后才能进行羊只养殖。
设施设备的消毒清理。疫病防控过程中,要对使用的相关器械和工具设备进行定期消毒处理,至少每天一次。手术使用的器械应与其他设备分开放置,并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工作。
注重污物的处理工作。对于患病较为严重的病羊,要进行无公害处理,解剖人员也应进行全方位消毒,以防携带病菌进入养殖场中。对于圈舍内的粪便进行集中处理,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粪便、污水和废弃物的处理,是养殖场净化工作开展的重要内容。要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对废物废水进行无公害处理。可以采用多种技术手段进行分级处理,控制成本投入的同时,保证处理效果。应做好废水、废物处理,并注重对虫、鼠的灭杀,提高养殖场的绿化水平,提高羊群整体的抗病能力。
实际应用综合防治技术时,必须要选择正确的消毒方式和药物种类,氢氧化钠和生石灰是比较常用的消毒药物。需要注意的是,消毒药物的种类应定期更换,不能长时间只使用一种药物,这样容易使细菌和病毒产生耐药抗体。要做好清洁工作,定时打扫圈舍,进行污物清理,提高肉羊疫病防治效果。
2.3 加强饲养管理
结合肉羊的不同生长阶段和气候变化情况,对饲料类型和饲喂量进行科学调整,确保能够为肉羊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保证圈舍内的通风性良好,在寒冷季节做好保暖工作,在炎热季节进行防暑处理,为羊群提供安静、舒适的圈舍环境。饲养期间,要对饲喂管理进行优化与完善,通过饲料的合理搭配来进行营养补给,促进肉羊生长发育,提高肉羊自身免疫能力。应对肉羊进行严格管理,实现饲养管理制度的充分落实。母羊分娩前后,要做好身体消毒工作,要为初生羔羊提供安全、卫生的养殖环境,同时做好断奶准备工作,以防羔羊出现应激反应。
饲养管理过程中,一定要采用科学的喂养方式,这是肉羊疫病防治的基础。可根据羊只生长发育情况对饲料进行合理配置,保证饲料中的营养物质满足羊只生长需要。也可以在羊只的饮用水和食物中投放增强免疫力的药物,提高羊只抵抗力,从多方面来保障羊只的生长发育。
2.4 做好种源净化工作
养殖场可以采用自繁自养的方式来培育优良品种。要选择自身免疫抵抗能力强、品种优良的羊只作为后备羊,并根据饲养投入和羊羔成活率等指标留下强壮的羊只,淘汰生产能力差的羊只,通过多代选择的方式来增强羊群整体抵抗力。同时,做好定期的疾病检疫工作,防止疫病出现大面积传播情况。饲养期间要采用全进全出方式,做好圈舍消毒清理工作,清理完成后的3~5 d,再进行肉羊饲养。
应用综合技术时,一定要对引入羊种进行严格的检疫,禁止从疫区引种。对外来羊只,要进行隔离养殖,养殖一段时间后观察是否存在带病问题,确定羊只健康后,要注射免疫疫苗,这样才能与其他肉羊共同饲养。
3 结语
做好肉羊防疫工作是促进肉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养羊业经济优势显著,但伴有较大风险。羊疫病的流行是影响养羊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这要求养殖者及基层兽医站重视羊疫病流行的防控,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了解各项防治技术的应用要点,将各项防治技术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实现综合防治技术的合理应用及对肉羊疫病的有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