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旁超声和X线检测鉴别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与湿肺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的差异
2021-01-13张海军
张海军
(定西市人民医院,甘肃 定西 743000)
新生儿出生时或出生后,短期内由于肺泡功能不全,造成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最终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等临床症状,这种症状在临床上可能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亦或是新生儿湿肺,而早期发现和诊断是减少其死亡率的必要手段。然而,由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新生儿湿肺这两种疾病的临床病症相似,给及时诊断带来了一定困难[1]。近年来,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影像在诊断新生儿肺部疾病中表现出一定的优越性[2-3],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将床旁超声应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新生儿湿肺的检查中。本研究以100例呼吸异常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床旁超声和X线临床检查鉴别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湿肺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我院医学伦理研究学会批准,随机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呼吸异常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5例26周龄患儿,10例27周患儿,20例28周龄患儿,16例29周龄患儿,49例≥30周龄患儿。纳入标准:新生儿出生后24 h内出现呼吸窘迫现象,且呼吸频率大于每分钟60次,同时有胸骨上窝、肋间隙和肋下凹陷等临床特征。本研究排除明显先天畸形、心脏功能不全的新生儿。所有研究对象家属均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仪器
Mindray M9便携彩超仪,探头频率为8~12 MHz。
1.3 检测方法
患儿在安静状态下进行床旁超声检测,共分为12区,包括双侧胸骨旁线、腋前线、腋后线及双乳头连线,分为前上、前下、腋上、腋下、后上和后下等[4]。观察胸模线、A线、B线、肺泡-间质综合征、肺实变、双肺点及是否存在胸腔积液。
1.4 诊断标准
胸模线:正常情况下,胸模线具有光滑、清晰和规则的线性且回声高等特点;新生儿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时可见胸膜线异常。A线:正常情况下,A线是与胸膜线相平行的线状高回声,与胸模线等距重复;新生儿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时可见肺野内A线消失。B线:正常情况下,B线始于胸膜线且垂直于胸膜线,呈镭射样至肺野深部的线样伪象;新生儿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时可形成致密B线。肺间-质综合征:肺野内B线大于3条(包括3条),肺间质有胸腔积液。肺实变:当新生儿出现肺实变时,声阻抗降低,声波可以有效的传播,出现“肝样变”,同时伴有支气管充气征。双肺点:上下肺野之间具有明显的分界点[5-6]。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X线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湿肺的诊断结果
经X线诊断:39例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41例为新生儿湿肺,20例为肺炎。在39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X线诊断出6例为阴性;在61例非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X线诊断出7例为阳性。X线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敏感性占84.62%(33/39)、特异性占88.52%(54/61)、准确性占87.00%(87/100)。在41例新生儿湿肺患者中,X线诊断出5例为阴性;59例非新生儿湿肺中,X线诊断出7例为阳性。X线对新生儿湿肺的诊断敏感性占87.80%(36/41)、特异性占88.13%(52/59)、准确性占88.00%(88/100)。
2.2 旁床超声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湿肺的诊断结果
在39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旁床超声诊断出2例为阴性;在61例非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旁床超声诊断出2例为阳性。旁床超声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敏感性占92.31%(36/39)、特异性占96.72%(59/61)、准确性占95.00%(95/100)。在41例新生儿湿肺患儿中,旁床超声诊断出1例为阴性;在59例非新生儿湿肺中,旁床超声诊断出2例为阳性。旁床超声对新生儿湿肺的诊断敏感性占97.56%(40/41)、特异性占96.61%(57/59)、准确性占97.00%(97/100)。
3 讨论
与X线检查方法相比,肺部床旁超声具有无辐射、操作简便和诊断灵敏度高等特点,在临床检测新生儿肺部疾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由于旁床超声影像扫描时无法呈现出整个肺部结构,有部分区域扫描不到,同时其超声影像的解读受图像质量和检测时的误差影响,在临床应用中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必要建立统一的肺脏超声影像操作及解读标准,以提高辅助人员对新生儿肺部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本研究结果表明,床旁超声方法在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湿肺中较X线更准确,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