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教专业师生对中英双语中国故事认知及教学实况调研

2021-01-13李芷任柴丹娜王偲婉玥山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环球首映 2021年9期
关键词:汉语学习者问卷

李芷任 柴丹娜 王偲婉玥 山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 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思想。讲好中国故事,可以展现当代中国良好形象,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在汉语课堂上“讲什么中国故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是摆在对外汉语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因此特成立调研团队,面向山东省内高校对外汉语专业师生及各国汉语学习者进行深入调研,提出实操性建议。

二、研究目的

本次调研内容主要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师生群体对于中英双语中国故事的认知情况,以及目前对外汉语教师讲述中国故事的教学实况。通过问卷调查加以分析总结,向学界提供相关信息及数据,帮助其更好地进行有关“讲好中国故事”内容的深度研究。本次调研也可向处于教学阶段的教师提供上述认知和教学方面的情况,便于其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并通过课堂实验对中国故事的实际讲述情况进行改进。

三、调研内容

(一)团队成员

山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李群、王偲婉玥、柴丹娜、李瑞琪、李芷任。

(二)调研对象

山东省内高校对外汉语教师:25 人;

各国汉语学习者:52 人。

(三)调研时间

2021 年2 月20 日—2021 年3 月10 日。

(四)调研方法

(1)问卷调查法:为了解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师生群体对于中英双语中国故事的认知情况和目前对外汉语教师讲述中国故事的教学实况,调研团队借助“问卷星”平台,编制、下发了针对对外汉语教师和汉语学习者的2 类调查问卷:《中英中国故事编排策略与教学实况调查问卷》,共18 个题目(含一个开放题目);《关于中国故事的调查问卷》,共15 个题目。问卷调查于2021 年2 月20 日—2021 年3 月10 日进行,分别发放77 份问卷,第一类问卷回收25 份,第二类问卷回收52 份,有效问卷共计77 份。利用SPSS 等专业软件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2)访谈调查法:在问卷末对愿意接受后续访谈的教师联系方式进行了统计。根据问卷回答情况设计访谈问题,成员每人对接教师进行访谈,并对访谈内容分类进行整理、分析。

(3)文献调查法:根据调研内容,以“中英双语”“中国故事”“对外汉语教学”等为关键词于知网、万方等数据知识平台查阅相关文献进行阅读,利用文献中相关数据及已有研究协助设计问卷及访谈问题,并通过问卷及访谈对现有文献研究内容的缺失进行补充。

四、分析与总结

(一)汉语学习者对于中国故事的认知及对课堂讲述情况的评价

1.对于中国故事的认知情况

统计数据显示,71.43%的汉语学习者在“为什么选择学习汉语”这一问题中选择了“喜欢中国文化”,而实际上,中国故事便是中国文化呈现的一个重要载体。91.43%的汉语学习者认为十分有必要开设一门专门讲中国故事的课程,同时有60%的汉语学习者支持在综合课堂中添加中国故事的专门讲解。这说明当前在课堂中增加中国故事的需求情况较为乐观。80%的汉语学习者了解中国故事的途径来源于课堂,由此表明课堂是中国故事讲授的重要场景。

2.对课堂讲述情况的评价

通过调研得出,目前课堂中讲述中国故事存在一些问题。在“关于老师在课堂上呈现中国故事及其讲述过程有哪些不足”的数据显示中,62.07%的汉语学习者认为,有些故事道理太深奥,很难理解,44.83%的汉语学习者认为内容故事较为相似,17.24%认为老师无法明确阐述故事的内容和含义,3.45%认为老师的讲解过于枯燥单一。这说明最主要的问题集中在故事的选择。一方面,中国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使得中国故事数量繁多,内容丰富,一定会存在汉语学习者难以理解的情况。另一方面教师在故事选择时往往缺乏新意或存在重复选择的问题,使汉语学习者对中国故事的兴趣度有所降低,教师在课堂讲述中国故事时尚有进步空间。

在对“汉语学习者接触和学习中国故事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的调查中,60%的汉语学习者认为中国故事复杂,40%的汉语学习者认为文化差异大,难以理解,同时也存在着缺乏教师指导以及语言水平较低的情况。这说明在汉语学习者学习中国故事的过程中,理解中国故事难度较高是主要困难,同时,跨文化讲述中产生的差异问题也需要引起研究者的重视。

(二)对外汉语教师对中国故事的认知和讲述中国故事的情况

对外汉语教师是直接接触汉语学习者的群体,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对“什么是中国故事”“讲什么中国故事”“如何讲中国故事”及各种相关情况的认知和看法尤为重要。

1.中国故事课堂讲述情况

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在课堂讲述时,84%的教师采取根据课文内容,需要解释的时候进行讲解,8%的教师选择不刻意讲解,学生问到才讲,而选择专门用一节课或几节课讲(专题讲述)和与学生课下交流的时候,如有需要,用故事向其解释的教师比例各占4%。这说明在目前课堂讲述的过程中,讲中国故事时更多是根据授课内容的需要而进行选择性讲解,其讲解往往是被动的,而不是进行主动的专题讲述。

此外在讲述中国故事的频率上,56%的教师1~2 周讲一次,28%的教师极少或无规律讲解。该频率与上文的调研结果相一致,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目前中国故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讲授频率很低。中国故事虽为目前研究热点,但在课堂中处于被动地位,教师讲解体系尚未完善。

2.课堂讲述中国故事存在的问题

统计结果显示,教师对我们给出的五种问题类型选择较为平均,在教师的选择中,问题类型为“不贴合学生生活,实用性差”的占比60%,“缺乏趣味性”的占比56%,“故事内容单一”和“道理难以理解”的均占比44%,“中外语言障碍”的占比40%。

这一方面说明,对外汉语教师对自己讲述中国故事的情况有较为客观的认识,并且能够自主发现问题。另一方面也说明,当前对外汉语课堂上讲述中国故事的确存在多方面问题。例如如何选择故事内容、怎样体现故事内涵、中英双使用比例等,这一定程度上能为今后的针对性改进措施提供方向上的参考。

3.对于出版中国故事教学用书的观点

鉴于目前对外汉语课堂讲述中国故事尚存在一些问题,是否出版一本针对中国故事讲述的教学参考用书是我们亟须了解的问题。

统计结果显示,92%的教师认为“很有必要”,一定程度上说明目前对外汉语教师并没有比较完整的讲解体系,因此对“中国故事”教学参考书的需求较为迫切,一本/套教学参考用书的出版需要提上日程。

4.针对对外汉语教师讲述中国故事的建议

不同汉语水平的学习者对中国故事的接受情况不同,因此分阶段讲述中国故事很有必要。在不同阶段,应选择合适的中国故事,讲述符合“i+1”原则的内容。

(1)关于教学参考用书中涉及的中国故事内容,我们经过对文献、现有中国故事出版书籍等整理和筛选,确定出13种中国故事内容类型,要求教师选择出各语言水平阶段最应涉及的内容,最后根据数据内容选出前6 项。

根据问卷统计结果,为如下情况:

①初级参考书涉及内容的前6 项分别是:“中国利仪与习俗”“中国节日”“历史传统”“中国饮食”“中国精神”“成语故事”;

②中级参考书涉及内容的前6 项分别是:“中国精神”“中国成就”“中国利仪与习俗”“成语故事”“文学与艺术”“中国人物”;

③高级参考书涉及内容的前6 项分别是:“中国成就”“历史传说”“中国精神”“时事新闻”“文学与艺术”“中国人物”。

这说明,对外汉语教师根据课堂讲述中国故事的教学经验,对不同汉语水平的学习者易接受什么样的中国故事、什么样的中国故事适合不同水平的汉语学习者等有了一定的认识。

(2)关于讲述中国故事时的侧重,问卷中主要体现了“词汇”“语法”“内容理解”“文化内涵”“修辞手法”五项,统计结果如下:

①初级中,“内容理解”占比84%,“文化内涵”占比60%,“词汇”占比40%,“语法”占比16%,“修辞手法”占比0%。

②中级中,“文化内涵”和“内容理解”均占比80%,“词汇”占比24%,“语法”占比16%,“修辞手法”占比0%。

③高级中,“文化内涵”占比88%,“内容理解”占比64%,“修辞手法”占比52%,“语法”占比20%,“词汇”占比4%。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内容理解”虽然占比一直很高,但是从初级到高级,它的占比呈下降趋势,“文化内涵”占比呈上升趋势,“修辞手法”也由0%升至52%。这说明对于不同阶段的汉语学习者来说,对外汉语教师需要把握重点,符合教师的讲解目标及学生的学习需求。

5.未来对外汉语教师的能力培养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师生是“中国故事”的直接与间接讲述者,因此对未来对外汉语教师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讲好中国故事中非常重要,与上文“文化内涵”在讲述中国时较为侧重的结果一致。且对外汉语教师需要对中国故事进行大量储备,并培养对中英两种语言的处理能力和故事讲述能力。

6.中国故事讲述过程中的语言地位

中国故事需要讲给世界,英语是当今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对外汉语教师在讲述过程中也应对中英两种语言选择与表述有一定了解。

统计结果显示,88%的教师选择了“汉语为主,英语为辅助的解释作用”,12%的教师选择了“中英语言同等重要,一个故事要用两种语言呈现”,没有教师选择“只用汉语或英语即可”。这说明使用中英两种语言讲述中国故事是对外汉语教师比较认可的观点,而且更多的还是主张汉语为主,重视强调中国故事中汉语的本体地位。

7.中国故事的倾向问题

“中国故事”自提出以来,已经扩展到了世界范围,因此要想讲好中国故事,让更多的人愿意听、想要听,那么中国故事的展现与讲述过程中应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88%的教师选择了“是”,12%的教师选择了“否”。这说明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中国视角来讲述中国故事的情况较为普遍,这给了我们较大的启示,讲述中国故事需要拓宽视角,将眼光放于人类命运共同体。

五、建议与思考

1.培养对外汉语教师故事讲述能力,增加中国故事讲授频率

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首先要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专业素养,增强其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考虑如何将复杂深奥的中国故事转化成浅显易懂的道理,提高汉语学习者的兴趣。数据显示80%的汉语学习者偏向于通过教师结合图片、视频等内容讲授,65.71%的汉语学习者选择教师单纯语言讲授,22.86%的学生希望通过学生展示来学习中国故事,这说明对外汉语教师要多了解汉语学习者想要的听取方式,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是汉语学习者接受中国故事最主要的场景,因此教师应该提升自己在课堂上的讲述能力,同时适当增加中国故事讲授频率。

2.出版针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中国故事教学参考用书

统计数据显示92%的教师认为出版一套讲述中国故事的教学参考用书是十分必要的,经过在当当网等各大网站的查阅,可以发现目前讲授中国故事的书籍受众大多是中国学生,有双语版本的中国故事书籍,但是往往只是为讲故事而讲故事,且没有难易程度划分,难以符合各个水平汉语学习者的需求,故事内涵区分度较小。因此,出版针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中国故事书是十分有必要的。

数据显示,在我们所列出的13 种中国故事种类中,汉语学习者对中国节日的兴趣度最高,占比62.86%。历史传说、成语故事、中国人物占比均为54.29%,占比最低的为中国精神,仅为28.57%。因此,在编写中国故事书时可酌情增加中国节日、历史传说、成语故事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应参考对外汉语教师对初、中、高级参考书的内容建议,最终出版一本优质的中国故事教学参考用书。

3.教学用书版块设置需具有趣味性,形式多样

上文中提到过目前市面上的中国故事书往往存在为讲故事而讲故事的情况,内容区分度不大,并不能吸引汉语学习者的兴趣。因此在中国故事书的版块设置上,就应当有所创新。如探究多样的分类方式、语言更加活泼轻松、添加适当的活用练习、增加相关视频等,使版块设置更加丰富。

同时满足汉语学习者“随时学”的需求,在书中增加二维码,创设与书籍同步的公众号等,使汉语学习者可以“随扫随看”,不受限制。

4.以客观视角讲述中国故事

目前国际背景下,世界上有许多防止“文化入侵”的声音,许多海外孔子学院的关闭就是现如今对外汉语教学困境的真实写照。这要求我们在选择以及讲述中国故事视角时应客观真实,向汉语学习者展现真实的中国,不要刻意对其进行美化,避免强行输出,立足中国实情,有什么讲什么,发挥中国故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最佳效用。

六、结语

综上所述,讲好中国故事是一个时代课题,讲什么、如何讲,是摆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师生面前的重要任务。本篇调研报告已将“汉语学习者对于中国故事的认知及对课堂讲述情况的评价”“对外汉语教师对中国故事的认知和讲述中国故事的情况”以及部分建议与思考展示出来。希望引起学界的重视,并针对本文所调查的汉语学习者和对外汉语教师的情况,深入挖掘讲好中国故事的方法,对中国故事内容如何选择等问题做出进一步探索。

猜你喜欢

汉语学习者问卷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