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傲慢”与“偏见”:娱乐至上时代下精英文化的回归与抗争
——以《十三邀》为例

2021-01-13许雨晴北京工商大学传媒与设计学院

环球首映 2021年9期
关键词:精英娱乐主持人

许雨晴 北京工商大学传媒与设计学院

随着传播媒介形式越加丰富,“人人皆有麦克风”已经真正成为现实,公众的文化生活也在这种传播环境下得到前所未有的丰富和发展。传播技术赋权成为给大众文化崛起契机的另一面,是被消解的精英群体的传播渠道优势和知识获取优势。不接地气的传播内容,高高在上的传播方式都使精英群体与公众的文化生活脱节。消费主义的崛起则使其话语权进一步被蚕食。

2016 年6 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大力推动广播电视节目自主创新工作的通知》;2017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随后大量优秀的文化节目突破重围,走入公众视野,如《见字如面》(2016)、《诗书中华》(2017)、《朗读者》(2017)、《国家宝藏》(2018)等。《十三邀》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以反消费主义的姿态,借助互联网大势平台——腾讯视频——带着明确的知识分子色彩的精英视角回归大众视野。

一、《十三邀》

《十三邀》是由单向空间和腾讯视频联合制作的一档网络深度访谈节目。节目每季会选择13 位来自各领域的知名人物作为采访嘉宾,由带有偏见视角的主持人对其进行深度访谈。

作为一档互联网访谈节目,《十三邀》以深度著称。在电视媒体和访谈节目日渐消沉的今天,它的成功引起了学界的关注。本文以“十三邀”作为关键词在知网上进行搜索,获得29 篇相关期刊文献。目前,学届对《十三邀》的研究集中于对该节目的主持采访技巧、纪录片式剪辑叙事和传播手段及营销手段进行探讨。其中对节目的主持技巧方面,主持人个人化视角受到的争议颇多。支持者认为个人化的视角推动主持人与嘉宾的交流。批评者则指出“受众的文化素质、内涵修养参差不齐,如果主持人太过于关注自身的观点表达,节目便失去了社会人文精神的传播意义”。学者们热衷于研究《十三邀》成功的节目制作经验,对于有关于《十三邀》代表的精英文化回归现象关注不足,相关讨论目前较少。有学者在场域理论的视域下对精英文化的回暖现象进行了讨论,认为“政治资本、经济资本和技术资本共同塑造了作为文化资本的网络视听节目中精英文化的‘惯习’,打造了良性互动的媒介场和媒介文化生态圈”。基于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本研究从文化维度入手,通过对视听节目的要素的分析,对精英文化在视听传播领域的回归与抗争进行讨论,尝试阐释精英文化在泛娱文化背景下如何再度影响公众的文化生活。

二、“傲慢”:精英文化的大众化回归

《十三邀》的主持人是作家出身。从1998 年开始,为多家报刊和杂志撰稿,以犀利的文风著称。其出生于20 世纪70年代。他经历了中国关键的转型时期,其个人的学习经历和工作经历带给了他在采访深度上的优势,对时代变化的敏感性和担忧也被他带进了节目中。

(一)主持人——不精致的知识分子

作为一档视听节目的符号,主持人所表征的是一类群体和与之相关的刻板印象。从个人形象设计到采访风格,《十三邀》都试图打破大众对精英群体的刻板印象。主持人不太好的皮肤、蓬松甚至偶尔凌乱的长发、衬衫、牛仔裤和拖鞋,与传统人们印象中或西装革履或妥帖长衫的精致形象是背道而驰的。并非专业主持人出身的访问者,在采访时更加具有个性化。在充分暴露自我的前提下,他与嘉宾互动,将传统访谈中主持人偏向于“倾听者”和“提问者”的形象变成“对话者”的形象。主持人以并不精致的知识分子外形,带着“偏见”的知识分子内核与不同的“社会切片”就相同的问题进行探讨,以个人的“偏见”视角带着观众走近更多的“偏见”,在打破自己对他人刻板印象的同时,也打破大众对精英群体的刻板印象。

(二)访谈风格——宏观视角与展示冲突

传统的访谈环境通常设置在固定的演播厅和偏向正式的场所,《十三邀》打破这一传统,将对话的现实语境设置为被采访者熟悉或者令其放松的环境,让观众看到相对真实的嘉宾。

同时,在访谈主题上,传统访谈聚焦于嘉宾自身,倾向于采访和展示生平经历、情感故事等相对私人化的话题;《十三邀》则跳出微观个体的视角,将嘉宾放置在更加宏大的社会背景中,采访他们对自己所处的行业和时代的观察与反思,展示其思维与观点。在访谈主题上,《十三邀》尝试从娱乐主义走向理性和人文。

在采访嘉宾的选择上,《十三邀》的嘉宾多来自于商界和演艺界。这两类群体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是资本和消费主义的生产者和表现者。主持人在与这些嘉宾的互动和交锋过程中,了解这两类对当下时代具有巨大影响力的群体,是如何看待时下出现的问题和质疑声的。如在主持人和著名电视人以及得到APP 创始人的对话中,主持人作为人文属性更加明确的一方,强调对当代的审视和反思,对时下的娱乐化等现象持批评和质疑的态度。两位嘉宾身上的跨界属性更加明显,他们有着知识分子的知识储备,也有着在娱乐时代、商业时代成功的商业经验,二者对于主持人的提问则显得更加实用主义,得到APP 创始人认为这是一个“跑反”的时代,而著名电视人则更加直白的说到大多数人只是在娱乐和生活。踞守人文主义的知识分子和商业化实用主义的知识分子之间的对话,让观点的冲突更加明显。

以质疑者的姿态进入以娱乐为主的平台中,《十三邀》如同被扔进平静湖面的石子,注定引起涟漪。主持人作为精英群体的一个符号,走进大众传媒的视野中,充分暴露自己,与不同领域的代表人物进行碰撞和交流,共同打破精英群体高高在上的刻板印象,引导公众关注精英文化。在融入大众传媒的平台和与商业主义群体进行对话的过程中,传统的精英文化完成了“走近”和“加入”两个动作,从时代的克制而冷静的旁观者,成为与时代接触和连接的共舞者,实现了精英文化在公众视野中的回归。

三、“偏见”:精英视角对时代的对抗性解读

(一)有立场的访谈

“……我对这个过分娱乐化、浅薄的时代心怀不满,希望打破大家思维中的惯性……我会带着我的偏见出发,等待这些偏见被打破或被再次印证。”

“……我对技术、速度与娱乐驱动的时代持有怀疑,……我不喜欢模糊的立场,却也怀疑过分确定的答案……我会带着我的偏见与期待再次出发。”

上述两段是《十三邀》的片头词的节选。作为节目的开头,这段独白既是主持人的自我介绍,同时也是对节目立场的公开——偏见。

主持人作为节目的显性主体,代表着节目的立场。与以客观性立身的传统的访谈节目不同,《十三邀》公开宣称以有立场、主观性的态度去进行访谈,并且毫不回避由于既有立场导致的访谈过程中出现的观点冲突与矛盾,这成了节目最大的特点。对著名女演员《潜伏》中王翠平扮演者的访谈能够极大的凸显《十三邀》的这一特点。由于主持人个人的偏见,采访过程中出现了长时间的空白。后期在剪辑时,并没有将打断的访谈空白删除,而是将导演和主持人的对话补充进节目中,让观众知晓访谈中发生了什么,主持人在采访时的想法如何。这种处理方式,一方面极大地呈现了来自以主持人为代表的精英文化对演员所代表的娱乐和大众文化之间的偏见,以及二者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这种对采访者不客观的真实呈现,使得精英文化变得饱满、有血有肉,而显得更加真实。在这种不接地气的视角下,《十三邀》带着对这个时代的批判与审视,不再局限于只问观众想知道的、想了解的问题,去迎合观众的喜好与偏向,而是更加深入地剖析问题,成功的同其他的访谈类节目区分开。

(二)现实主义的审美坚持

在以娱乐为主流的大众传播环境中,质量低、层次浅和表演性质较强的“伪沟通”比比皆是:打不完的苦情牌、说不完的热点、扒不完的个人隐私生活……在访谈类的语言节目中,这种“伪沟通”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取悦观众的窥伺心理。在这种文化审美潮流下,《十三邀》坚持现实主义的文化审美,驳斥“伪沟通”的虚假和浅薄,打破理想化的想象幻境。

秉持着现实主义的观点,《十三邀》借由“偏见”进入泛娱乐化的世界,通过访问者与被访者话语空间的对立冲突,实现深度沟通,打破“伪沟通”的套路,进而反抗泛娱乐化和商业主义。如在与历史学家的对话中,二人坦言当代的教育教导出的是搜索的机器而非思考者;又如在与著名导演的对话中,二人敢于演说政治并且在传达人文思想方面达成了共识;再如与前述著名电视人的交流中,探讨时下流行文化的“精致”与“粗鄙”,“高雅”与“低俗”,这种直白地质疑与挑衅,是精英文化所具有的抗争性最明显的表现。

带着这种对现实的反思与抗争,《十三邀》表现出一种与商业氛围和媚粉潮流下截然不同的人文审美趣味——关心人、关心时代、关心自我。而正是这种强烈的人文主义关怀和现实主义的审美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过度娱乐化。

四、结语

在主持人形象设计和节目访谈风格设计上,《十三邀》打破传统知识分子和访谈模式地窠臼,力求呈现真实和鲜活的精英群体形象以及充满活力的思想交锋,让精英群体走下“神坛”,成为时代巨轮之下的“人”,而非一种缥缈的“标志”;在节目立场和访谈内容表达上,《十三邀》抛弃客观主义的禁锢,延续真实的风格,与“伪沟通”背道而驰,坚持现实主义审美以求理性和人文主义的回归。《十三邀》呈现出的精英群体以及他们代表的文化特征,打破了大众对其的偏见,也从自己的傲慢中出走,为精英文化影响公众文化生活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一是打破客观的幻想,呈现有思想深度的主观性;二是以“人”的视角而非“市场”的视角呈现真实和冲突。

“时代”一词是《十三邀》讨论的核心。在娱乐至上的时代,许多声音被娱乐的声浪覆盖而显得沉默,公众需要听到更多的声音,了解不同的态度,精英文化的回归或将引导更多的理性思考和人文情怀。

猜你喜欢

精英娱乐主持人
主持人语
它们都是“精英”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精英2018赛季最佳阵容出炉
当英国精英私立学校不再只属于精英
昂科威28T四驱精英型
娱乐眼
娱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