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
——以闽南科技学院为例
2021-01-13戴惠丽禹谢华郑丽丽刘小莉
戴惠丽,禹谢华,郑丽丽,刘小莉
(闽南科技学院,福建 泉州 362332)
1 高校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性
全球已经进入了由信息产业、新科技技术推动主导的新经济发展时期,当前的社会发展越来越体现出对复合型、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需要引发创新创业教育深层次的改革,多学科之间交叉融合和多向交流成为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打破传统的学科分类界限、营造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氛围将成为大学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和布局优化的引领和示范。学科融合不仅是学科发展及繁荣的必然趋势,也是学术研究创造重大创新性成果的方式之一,纵观近百年来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成果中,近50%的项目就是多领域合作、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取得的;我国高校和地方政府组织举办的竞赛获奖者也大都是聚焦前瞻性基础问题或者引领性科技问题,产生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对流和方法碰撞,从中找到新的突破口,顺势而为,运用多学科的思路、方法和手段去创造性地设计参赛项目,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去制作和完成参赛项目。
教育部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过程中,要求高校在保持传统学科发展基础上,以多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为追求,充实、更新、发展和完善创新的理念和模式,带动学科结构优化与调整,促进多学科资源的紧密结合,从而支撑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
剖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一是大学教育知识体系中,当前的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学科教育,以学科划分知识,注重单一学科专业教育,侧重于传统学科知识的传承,各学科之间壁垒严重、环境封闭,资源共享不足,难以为学生带来不同的学科视野和综合化的知识结构[1],且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缺乏包括相关学科专业、行业产业等各方的有效参与,不能很好地形成协同效应,培养方案不能很好地反映行业产业对当前和未来对人才的需要;二是当前高校中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主要面向自身已经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少数学生,没有实现面向全体学生培养融合创新思维,没有实现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创新思维,激活创新意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目标;三是高校教育中,课程是实施人才培养的最直接环节,虽然很多高校已以公共选修课或者必修课形式开设课程,但仅仅是作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育中的一部分,仅通过几门课程甚至是一门课程的实施对学生能力培养效果不明显[2];四是高校中的创新创业教育目前仍处于相对割裂的状态,以基于单一学科为中心的专业教育缺乏有机联系,阻碍了创新人才培养;五是实践是创新的基础,但目前高校教育与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3],大学生无法在实践研究中很好地锻炼成长,发掘创造潜能[4]。
3 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优化策略
多学科交叉融合由两门及以上的学科相互渗透并融合而形成[5],多学科互动耦合、思维路线交叉融合是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基于社会、经济、产业和技术发展的当前和未来需要,鉴于上述问题,为了达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目的,打破传统学科界域,发掘学科融合契机,建设多样化课程形态,本文以闽南科技学院为例,结合学校自身办学定位,完成对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通过大量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了“校内迭代更新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校会多向打通信息知识流,形成‘千百人’产教共同体”“校政企积极开展合作共建,多方协同育人”“借助竞赛实践平台,构建多元化的成果转化模式”“建设创业园,搭建创新创业平台”的人才培养模式,希望通过本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高校复合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6]。
3.1 校内迭代更新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准确把握当前就业创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成立创新创业学院,统管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改革等工作,优化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学科交叉贯通培养模式,着力引导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结合,整体优化选修课和必修课程,持续更新和调整课程目录,增强学科之间的互补互融性[7]。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学习需求,同时让学习最大限度地与真实世界对接,学校已开展以下工作:一是秉承“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校训,组建跨学科研究小组和教学小组,扩大交叉学科通识课程的覆盖面,精选多学科领域的精品课程和核心课程,培养学生使其具有不同的学科视野和多种学科知识背景;二是探索主辅修制度等多样化培养模式,鼓励支持学生跨界学习,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自主化学习需要,帮助学生扩大思维空间、开发创新创业思维和潜力、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激发学生持续学习动力;三是以未来需求和发展为导向,探索设置学科前沿课程、综合性课程、问题导向课程、交叉学科研讨课程,及时将最新成果或者有特色和成效的元素提炼并融入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使课程内容始终保持在“最新”的状态[8]。
3.2 校会多向打通信息知识流,形成“千百人”产教共同体
学校精准定位,整合资源,成立21个专业学会,突破单一学科学术问题交流的定势,引导学生发现多学科交叉融合可能隐含的创新元素,寻找可能的创新内容和方向,培养大学生跨学科学习和实践能力。专业学位不定期开展学术沙龙、研讨会等第二课堂,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降低了知识传递的壁垒,着力构建不同学科之间学术沟通与思想碰撞的环境,促使不同学科在知识、理论、方法、技术和手段等方面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和相互融合,充分发挥跨学科融合,多学科嫁接的重要支撑作用,开展“千百十”行动计划。在全校范围内组织选拔十位专业指导老师,每位指导老师带十组学生,每组由十个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围绕基础教育、社区工作、地方文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实施科技服务企业行动计划。如学校与南安市金淘镇人民政府合作筹建“乡村振兴产业学院”,联合开展乡村振兴专项计划,在深入社区和基层建设等过程中,学生可以深刻体会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等领域的实际痛点,积极开展科技攻关、社会服务、资源共享等活动,在参与过程中加快产学研融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激发创新思维,开发创业潜质,发现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途径,进而培养和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3.3 校政企积极开展合作共建,多方协同育人
闽南科技学院坐落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中国著名侨乡南安。南安作为百强县,荣获中国改革十佳县市、全国科技示范市、全国商标品牌十强县(市)等称号,地方经济发展快速,企事业单位数量众多。结合地方行业企业生产,立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学校与南安的政府机构、优质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共建校外实习实训中心或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共建“新航线创新创业班”“弘桥智谷双创班”,共同构建产教融合生态体系,支撑、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带领学生团队深入企事业单位实地调研、交流和学习,部分实践性课程和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相关教学内容在企业完成,支持企业将实际运营中的问题和技术难点作为学生“双创”课题进行研究,在此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接近真实场景,贴近生产一线,丰富岗位情景体验,加强对生产线、物流仓储等企业现场的认识,了解商业流程,了解当前行业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市场需求[9]。
3.4 借助竞赛实践平台,构建多元化的成果转化模式
学校的电子创新实验室、物联网基地一直致力于探索打造跨领域的科技创新团队,采用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灵活多样的培养形式和行之有效的培养措施,重点培养学生的“三能,三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潜力)。引导学生勇于挑战,鼓励学生知识迁移,融会贯通找到新的突破口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或者满足人类对美好生活提出的新技术新要求,以成果转化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参加竞赛的积极性,使得各类型竞赛成为鼓励支持学生实现创意设计、形成创新产品、产业化创新成果的有效载体。学校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高水平赛事等高水平赛事屡获大奖,如获第七届“华为杯”中国大学生智能设计竞赛一等奖、第十一届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总决赛一等奖等。
3.5 建设创业园,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学校美林校区的“筑梦空间”大学生创业园至2014年12月成立,先后被授予“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福建省巾帼众创空间示范基地”“泉州市青年创业基地”等荣誉称号。为了紧跟社会经济产业发展步伐,促进和完善面向全体学生、基于学科交叉融合、共同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层次改革,“筑梦空间”大学生创业园有效整合资源,助推相关学科的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建设、创新创业计划竞赛推动的重要支撑作用,帮助大学生更新就业思路,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创新精神、强化创业意识,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学校学生团队参与研发的“智能珠宝”项目,“人体坐姿矫正书桌”项目,都是学校筑梦空间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积极促进成果、人才有序有效流动结出的硕果。
4 结束语
学科融合是学科发展的趋势,遵循学科发展规律,随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向纵深迈进,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增加跨学科课程、培养大学生跨学科学习和实践能力,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满足我国未来社会和新经济发展对学科交叉型、复合应用型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为了产出丰硕多样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成果,学校应结合高校实际,积极推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产学研的综合改革,联合政产学研协同育人、共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完善专业和课程体系,形成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