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社会需求深化电气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索

2021-01-13刘永志

数字通信世界 2021年2期
关键词:电气设备电气理念

刘永志

(滨州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0)

0 引言

电气行业是社会建设的重点领域,与社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从目前现状来看,当前电气行业面临着人才紧缺的问题,虽然高校电气毕业生不断输出,但人才质量存在一些问题,如:实践能力弱、缺乏创新思维等,无法为电气行业提供人才支撑,也阻碍了社会稳定发展。因此,如何结合社会需求,如何优化电气教学课堂,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关键。

1 新时代背景下电气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 提升电气人才培养质量

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高校教育不再只强调理论知识教学,而是越来越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如:专业学科技能、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等,高校人才培养强调多元化。在电气行业发展过程中,对电气人才要求不断提高,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甚至还会造成电气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因此,根据社会发展要求,积极推动电气教学改革,培养电气学生各方面能力,如:知识运用能力、实操能力和思维能力,创新电气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探索中,掌握电气专业的精髓,提高电气人才培养质量。

1.2 满足社会发展建设需求

在新时代背景下,电气行业发展趋势大好,对人才要求提高、需求量变大,这对高校电气人才培养来讲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因此,作为高校而言,以社会需求为核心,开展电气教学改革工作,是提高电气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优化电气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手段。当前高校电气毕业生虽然具备专业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操作经验,在进入电气企业后,仍需从头学习实操技能,这对电气企业发展来讲非常不利。通过改革电气教学课程,打造“理论+实践”课程,让学生一边学习理论一边积累实操经验,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创新,为电气行业培养出可造人才。

2 从社会需求角度分析电气教学现状问题

2.1 教学目标与社会需求不符

在传统教学理念下,高校电气专业教学以理论知识为主,教学评价以考试成绩为主,教学目标背离素质教育理念,也不符合社会人才培养需求。根据调查显示,当前电气教学课程中,教师侧重于知识理论讲解,如:讲解专有名词、分析电气理论概念、演示电气设备构造等,学生常常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缺乏思考和探索的空间,只能机械性的记忆知识,学习效果和质量不佳。同时,在传统电气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重视学生实操技能培养,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对电气设备操作生疏。这样的电气毕业生进入社会,缺乏核心竞争力,难以找到心仪的好工作,甚至会被社会发展淘汰,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

2.2 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轨

随着电气行业的发展,电气设备、电气技术不断更新,传统电气工艺已经处于淘汰边缘,无法支撑现代社会发展需求。根据调查显示,电气教学教材更新慢,教学内容仍然以传统工艺为主,对新工艺、新设备的涉及内容较少,导致教学内容与时代需求脱轨,电气人才培养存在滞后性。同时,目前电气教材内容侧重于理论,缺乏实践教学课程,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下,导致学生存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问题,学生思维理念跟不上时代节奏,这对学生发展来讲非常不利。此外,当前电气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氛围枯燥无趣,学生与教师缺乏互动交流,只是一味的讲解灌输知识,对学生是否理解、是否学懂关注度不足,导致学生间成绩落差大,影响了整体教学水平。

2.3 教学能力落后于社会需求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素质教育深入人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能够融会贯通的运用知识,还强调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对来讲是巨大的挑战。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部分教师虽然知道素质教育,但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侧重理论知识教学,导致素质教育形式化、表面化。同时,还有部分教师专业能力有限,对电气新知识、新工艺掌握不全面,社会实战经验不足,无法将新知识有效融入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学习不到社会所需的电气知识,实践能力、思维能力也得不到锻炼,不仅影响了电气人才培养质量,而且还阻碍了电气教学发展进程。

3 基于社会需求分析电气教学深化改革路径

3.1 创新电气教学理念,提升电气人才综合素养

根据电气行业发展规划,高校应该创新电气教学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如: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重视学生综合素养培养,输出一批应用型、素质型人才。例如,当前电气行业欠缺技术型人才,人才市场存在“供不应求”的问题,所以在电气教学中,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增设一些实践教学课堂,为学生提供实践训练平台,保障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质量。同时,在强调实践技能培养时,也不能忽视理论知识教育,因为只有掌握电气理论概念和原理,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操作,才能在实践中巩固知识理论。此外,作为学校而言,应该做好素质教育理念宣传,强调技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改变传统成绩为主的考核方式,明确电气人才培养新标准,如:操作技能考核、创新创意考核等,为电气教学工作提供科学指导。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强化教师素质教育理念,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培养质量,还能指导电气教学有序开展,提升电气人才培养质量。

3.2 更新电气教学内容,优化电气人才知识储备

教材是电气教学的基础依据,其凝聚了电气工艺、电气理论概念和原理,还有一些经典的电气教学案例,是电气教学不可或缺的元素。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培养出社会所需电气人才,必须以教材为基准,不断延伸和拓展电气知识,将新工艺、新设备原理引入课堂,丰富电气教学课堂内容,保障电气知识与时俱进。尤其是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教学资源丰富,如:参考文献、微课视频等,都可以运用到教学课堂中,补充教材内容不足的部分,也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例如,在学习电气设备内部构造时,教师可以先讲解教材重点知识,然后利用多媒体工具,搜索电气设备内部结构图片、组装视频等,并将展示一些新型电气设备构造,同步更新学生的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丰富电气教学内涵,将先进的、与时俱进的电气知识融入课堂,还能优化学生知识储备,为后期岗位实践奠定基础。

3.3 丰富电气教学模式,提高电气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技术型、创新型人才正是电气行业紧缺的人才,通过创新电气教学课堂,利用丰富有趣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实操技能、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养成爱思考、懂变通的好习惯,为电气行业培养优秀人才。例如,根据电气教学要求,构建实践活动课堂,利用校企合作平台优势,让学生深入岗位现场,学习设备操作流程,将课堂知识与岗位工作充分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锻炼学生的实操能力。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校间可以组织一些电气竞赛活动,如:知识竞赛、改装竞赛,鼓励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在活动竞赛中,加强与优秀电气人才的交流沟通,学习更多的先进理念,也能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电气人才的综合素养。此外,在日常电气教学中,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创建情景教学课堂,真实模拟电气设备设施,让学生直观了解电气设备构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优化教学课堂环境。

3.4 打造专业师资团队,奠定电气人才培养基础

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高校必须加强师资资源建设,只有确保教师专业能力、职业素养达标,才能保障教学课堂质量,才能为电气人才培养奠定基础。因此,在技术型人才培养背景下,学校与企业构建资源共享模式,学校为企业输送研究型师资,为企业电气设备研究开发提供指导,而企业可以向学校输送实操技术人才,指导电气实践教学工作。同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落实考核评价工作,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到教学态度、职业素养,综合评估教师教学水平,并将考核结果与薪资挂钩,以此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为教学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动力,也是影响企业发展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社会发展对电气人才的需求变化,总结出创新电气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和丰富教学模式等策略,实现了“理论+实践”教学,不仅优化了人才培养质量,为电气行业输出优质人才,还能提高电气教学水平,为社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猜你喜欢

电气设备电气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八方电气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PLC技术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隧道电气设备养护维修和管理探讨
电气安装工程预算探讨
建筑工程电气接地安装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水力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及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