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OTN的5G承载网建设策略

2021-01-13银,冯

数字通信世界 2021年2期
关键词:传输网核心网时延

张 银,冯 欣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310)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网络信息量急剧增加,这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个严峻问题,即网络信息安全。近年来,社会上时常发生网络信息诈骗、个人信息泄露、企业关键信息被盗取等问题,从而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生命安全、企业的正常经营等带来了严重威胁。基于这一背景,运营商亟需建立完善的安全预警分析体系,来对当下信息安全威胁因素进行有效应对。其中互联网、LOT、5G等新架构,均需要承载网,以此来实现大带宽、灵活性、低延时等需求[1]。由于OTN能够满足5G承载网中的大部分的需求,故而可将该架构作为5G承载技术的首要选择。

1 5G承载需求

5G带来的关键需求:(1)大带宽,在增强型移动带宽中,具有大流量需求,故而承载网需要实现大带宽;(2)灵活连接,在核心网云化中,具有业务流向的不明确性,故而承载网应运用SR隧道技术,且做到L3下沉;(3)业务多样化:由于网络带宽、时延等方面需求存在很大的区别,故而承载网应实现端到端的分片功能。

5G四大应用场景为:(1)热点高流量,主要是围绕人员密集场所,如:学校、办公区、商业区等;(2)无缝广覆盖,也就是全区域的基本覆盖;(3)低时延高可靠,涉及场景主要为自动驾驶、无人机、远程医疗等;(4)低功耗大连接,涉及场景主要为物联网、智能家居等。

在5G建设初期,并未较高的要求稳定大带宽和时延要求不高,增强型移动带宽业务和终端具有较好的成熟度高,率先作为商用模式进行应用。在5G建设中期,将较为严苛的要求时延,MEC下沉;超低时延高可靠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预计在2022年后逐步成熟。在5G建设远期:低功耗大连接开始应用,而应用关键则在于成本和功耗。

5G核心网主要是选择立足于SBA的服务化架构,在各网元定义服务方面,与4G网络相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5G业务流量的承载方式。在服务化功能设计中,将服务化接口应用到控制面各个功能模块之间,有利于用户灵活定制网络功能,并能够结合自身需求来组合网络功能;同时,核心网实现了CU分离,能够对控制面进行集中控制,达到用户面分布式部署高效转发的目的。

在5G核心网中,对于所有网元之间和附近有关网元间接口,承载方式主要是:IP专网、数据网及传输网等,其中对于5GC与无线基站/终端接口的承载,主要方式为:省内传输网、IP专网承载。具体内容如下:一是N1接口,其属于终端与控制面的接口,借助省内传输网来实现对省内段的承载,借助IP专用承载网来实现对省际段的承载;二是N2接口,其属于基站与控制面的接口,结合4G的S1-C接口进行分析,由于AMF集中化场景和NR跨省部署存在一定的关联,故而借助省内传输网来实现对省内段的承载,借助IP专用承载网来实现对省际段的承载;三是N3接口,其属于基站与用户面的接口,结合4G的S1-U接口进行分析,承载方式主要为:本地传输网;四是,N9接口,其属于用户面网元间的接口,承载方式主要是承载网。

2 5G时代组网模式分析

一方面,针对5G网络逻辑架构而言,其设计主要涉及到三个层次,具体为:一是灵活组网的无线接入云,也就是接入云支持集中、多种场景部署及灵活的组网功能,并接入了控制与承载分离、资源协调管理;二是智能开放的控制云,有利于实现网络控制功能的集中化,还有利于实现网元功能的虚拟化、软件化等;三是高效低成本的控制云,转发云可实现近基站的转发,具备剥离控制功能,还具备转发能力、业务能力[2]。

另一方面,针对5G承载网的组网架构而言,在无线接入网络中,与4G的BBU、RRU两级结构相比,5G主要是AAU、DU、CU三级结构,其中CU的主要作用在于:具备非实时的无线高层协议栈功能,可实现一些核心网业务的下沉,还能够为边缘业务的部署提供必要的支持,而DU的作用则在于:符合实时性需求,可支持物理层功能。

3 5G承载技术的具体应用

3.1 前传承载策略

一是光纤直联策略,即所有无线设备AAU与DU之间均采用光纤直联,且具有应用起来较为简便的特点,然而这一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即会用到大量的光纤资源。在刚开始建设5G网络时,一个5G基站3个Cell,需采用6根光纤,也就是单纤单向,或是采用3根光纤也就是单纤双向;针对3G/4G/5G共址站而言,光纤应累加3G/4G基站中的尾纤。在5G网络成熟期,往往会使用到更多的光纤资源。相关调查研究显示:相较于4G时代的光纤用量,5G时代的光纤用量高出了16倍。

二是无源WDM策略,即将彩光模块安装到无线设备AAU与DU上,借助1对光纤来有效连接起多个AAU和DU,通过这一方式,即可减少光纤用量,然后却存在一些不足,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波长通道数,不利于波道规划和管理,运维难度较大,很难明确故障发生原因和位置[3]。

三是有源OTN策略,即将城域OTN/WDM设备设置到AAU和DU机房,多个前传信号应借助WDM共享光纤资源,且借助OTN开销来有效开展相关管理和保护工作。该策略的优势在于:组网比较灵活,有利于星型、链型及环型组网的实现,还能够实现大带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单通道速率,一般可到达10G、25G、50G、100G、200G。同时,该策略有利于CPRI、兼容4G和5G多制式前传,可为多种OAM机制的实现提供必要的支持,有利于ns级别同步精度的实现,有利于用户协同调度多业务,如:移动宽带、固网宽带等。此外,该策略有利于光层保护、电层保护的实现,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然而建设成本较高,针对这一问题,在未来发展中可引入非相干超频技术或是可插拔光模块,从而对成本过高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四是光源集中无源DWDM策略,即无需在AAU、RRU侧插入的光模块中设置光源,而将光源设置到CO集中,将不带调制的直流光信号传送至所有无源模块节点,针对无源模块而言,可对CO的连续光波进行接收,然后将其调制成信号光,随后即可返回到CO节点进行业务上行。该策略的主要优势在于:减少光纤资源的使用,有利于提高性能,降低成本。然而该方案也存在一个问题,即需要降低时延,能够满足5G前传时延100us的规范。

五是,超低时延OTN,主要涉及到以下两点:在5G前传场景、FIFO缓存中,需要进一步优化FIFO缓存的深度与资源调度;注重对OTN成帧结构与映射封装的进一步优化,选择更大的支路时隙。

在上述五个策略中,对于拥有丰富光纤资源的区域,可首选光纤直联技术来进行5G承载网建设;而拥有相对较少光纤资源的区域,可结合自身具体情况选择其他四个建设策略。

3.2 中传/回传承载策略

在5G中传和回传中,两者对承载网需求是相同的,故而可选择同一种承载策略。OTN在5G承载技术的应用,可呈现出以下优势:相对较少的光纤资源使用;灵活的组网方案;电信级运维管理;比较全面的保护机制等。

基于OTN的5G中传和回传承载策略主要为:一是分组增强型OTN+IPRAN组网策略,也就是在传网路中引入分组增强性OTN策略,为能够保障带宽需求,可对ODUk穿通模式加以有效应用,而对于网络切片和物理隔离的实现,可是通过将FlexE技术引入到回传网络之中;二是端到端的分组增强性OTN策略,通过为IP层报文处理和转发提供必要的支持,促使SR、BGP、OSPF/IS-IS等基本路具有一定的转发功能,且确保OAM协议的实现;同时,OTN节点之间结合业务需求,借助相关通道来满足业务需求,以此来确保5G业务具备低时延和大带宽的优势。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5G通信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相关人员需要更加深入地探索和研究5G承载网的建设。而通过OTN引入到5G承载网建设,能够较好地满足5G对承载网绝大多数的需求,包括:大带宽、低时延等,较高的网络速度,成本的节约等,从而有效促进我国通信行业的良好发展。

猜你喜欢

传输网核心网时延
5G核心网关键技术布局及应用
5G承载网部署满足uRLLC业务时延要求的研究
浅谈服务化的5G核心网切片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
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动车组TCMS时延特性研究
铁路传输网与数据通信网以太网接口MTU参数研究
通信传输网中的监控技术应用
浅谈5G带给传输网的挑战
基于GCC-nearest时延估计的室内声源定位
华为发布核心网自动驾驶网络白皮书
SDH数字微波技术在广播电视微波传输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