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身体-意象”理论的遗产保护立场差异研究*
——以上海杨树浦发电厂工业遗产为例
2021-01-13崔燕宇朱晓明CUIYanyuZHUXiaoming
崔燕宇 朱晓明 CUI Yanyu,ZHU Xiaoming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坐落在上海杨树浦区的杨树浦发电厂是世界上最早的发电厂之一,2010年正式停产后,其工业遗产的活化一直备受瞩目。在电力、建筑、规划领域相继涌现了一批相关研究成果,聚焦遗产价值、景观环境资源及开发挑战等方面。国内外多家设计单位提交了该片区的活化方案,然而一直缺乏源于普通人身体视角的学术研究。2018—2019年,研究者相继策划组织了两次针对该场地的中外研究生课程联合城市设计,进而关注到原厂职工和设计人员的感知和立场差异问题。的确,在遗产保护项目中,不同相关利益方的立场差异常常成为问题或阻力的来源。本研究以上海杨树浦发电厂为样本,采集原厂职工与设计人员在相同空间中不同的感知要素,依据身体-意象理论,思考立场差异背后的感知和认知层面的原因,并提出观点。
1 上海杨树浦发电厂概况
位于杨树浦路2800号杨树浦发电厂(图1),百年间人们不断地更新设备,以满足电力生产的要求,场地改扩建成为发展的必然环节(图2~4)。现状场地正对一片传统的里弄街区,滨江岸线达350m,东北毗邻由国棉厂改造成的国际时尚中心,占地14.2万m2,建筑面积11.23万m2,停产前约有职工640人[1]。2019年,发电厂的9座建筑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同年,杨浦滨江实现了5.5km公共空间的全线贯通,其码头区进行发掘和整饬后修建为电厂遗迹公园[2]。
基于研究者对电厂文献资料研究和实地踏勘情况,从空间分布和使用现状上看:汽机、锅炉系统建筑面积最大,时间跨度长,包括新老机组建筑群和烟囱已被列入“保护名录”;修造系统尚在使用中;曾占地最大的热化系统现已全部平整作停车之用;厂西侧的采供楼、油库、化学品库保留完好;灰、煤炭、石油系统的码头片区已改造为滨江工业遗产公园;原干煤棚被拆除后交由变电站使用。
2 身体-意象理论
身体-意象(Body Image)理论由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保罗•谢尔德(Paul Ferdinand Schilder)在其1935年的著作《身体意象与外表》(The image and appearance of the human body)中提出。其“身体-意象”的范畴包括好奇心、情感表达、模仿、认同以及其他社会层面的内容[3]。1977年,查尔斯•摩尔(Charles W.Moore)首先在耶鲁大学建筑系教学中基于“身体-意象(Body Image)”理论,强调身体感知和中心记忆,并编写了基础教材《身体,记忆与建筑》。关于身体感知,摩尔提出身体是人们最基本的三维财富,但在理解建筑形式的过程中一直未受到重视......如果在人生命中抑制身体体验,那么最危险的后果之一可能是遗忘“我们是谁,有什么能力”。关于中心记忆,摩尔将身体、建筑和城市类比,认为如同心脏之于身体,壁炉成为建筑中心,高耸钟塔成为城市标志物,这些中心地带集聚着感知和记忆[4]。因此,每个人的记忆不同,对于建筑或城市的中心会有不同的定义,即中心记忆不同。然而,今天的许多遗产保护项目,虽然注重对建筑的保护,却忽视了曾经塑造空间和景观的普通人的记忆和感知。因此项目开发后,人们无法“触及”遗产历史中的中心记忆地带。只有当一个空间为身体所体验,它才是属于人们的,这体现了记忆信息被记录、普通人的感知被回溯和体验在遗产保护中的重要性。
1 杨树浦电厂区位图(2018 年)及鸟瞰图(2005 年)
2 1913 年电厂平面图
3 1990 年电厂平面图
4 2004 年电厂平面与分区示意图
3 研究过程与发现
3.1 调研过程
研究对一位退休职工与一位中年职工进行了90min的对话,采集他们在场地中的感知信息。同时,有26位有着空间学科经历的调研人员对片区进行徒步调查后填写了感知问卷(图5)。然后,研究通过GIS软件将感知的分布现象进行了空间可视化的整理(图6)。
3.2 研究发现
(1)职工与调研人员对电厂的关注点和对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认知有很大差异(表1)。
5 调查问卷
6 感知的数据显示
表1 职工与调研人员在场地中不同的关注点
7 杨树浦发电厂生产流程示意图
关于工业建筑的拆除,由于电力的需求和有限的空间,老建筑和机器被拆除和改造成为发展必然和日常。职工的感知更多地聚焦在机器和工作感受方面,职工坚定地认为:“工业建筑就是给机器造个顶,把设备放在里面,没有多大保护意义”,也提出:“许多建筑改造成博物馆后不会去看……一是收费,二是没有时间”。在行走的谈话中,原电厂职工不断将调研人员的关注点从建筑带向机器设备和工艺。例如,访谈中汽机组的职工在厂房外不断强调机组的领先技术和国人的自豪感:“16号机被当时有一个很有名的总工程师改成水冷了。现在的机组都是氢冷,很危险的,水冷却把热量带出来,最好了......双水冷是中国最早的,上海电机厂发明的。”但随后的问卷中可以看出,调研人员对场地的理解却较少受到职工的影响,他们深刻的感知更多来自现场的体验,包括电厂遗产空间给视觉、触觉、空间知觉带来的奇异感。
(2)停产之前,生产职工分属汽机、化水、燃料等多个系统,各系统拥有相应的工作场所,且以管廊联系(图7)。
这些分区和流程及其有形和无形的联系网络,突破了物质空间的边界,促成了人的情感的变化和身体意象的延伸。例如,当职工在为发电机或锅炉工作时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工作正与另一条肥皂生产线上的人有关:“我们有这么粗的蒸汽管道,沿线有阀门接到厂里。我们隔壁纺织十二厂、肥皂厂......肥皂厂通过能级利用把蒸汽利用得很好。”又如,职工在锅炉房顶层输煤廊道一端可以远眺码头区来往的人和船只,即使“锅炉很吵,但是可以休息休息”,使身体得到舒缓。
如今随着管廊和分区不断被拆除,生产流程变得模糊。职工口述中的这部分身体意象未能被体验,对调研人员感知影响较小。
4 分析与小结
4.1 “中心记忆”的不同感知是立场差异的主要原因
因为人的记忆、体验和知识结构不同,对建筑或城市的中心会有不同的定义,即“中心记忆”不同。对于调研人员,烟囱对感知的刺激从还未进厂就已经开始了,给人带来的视觉和方向感知。加之长期空间学科的学习培养了他们对建筑空间的敏感性,因此烟囱和厂房建筑成为了调研人员的中心记忆。这些受到专业学习影响的感知,被梅洛•庞蒂称为“客观思维1”。
然而,职工日复一日的工作活动使放置工业设备的场地变成使设备发挥意义的场所,机器积累着劳动者对温度、空间、方位等身体感知。因此,职工的中心记忆是机器而不是烟囱,并且不同部门职工的中心记忆各不相同。例如,向城市供电和热量的机组是汽机组职工的中心记忆;技术人员可能将控制操作台定义为中心;燃料部门的职工可能将码头区理解为中心记忆。细数历史档案,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意象中的中心记忆也会不同。
因此,“我们”所珍视的工业建筑遗产被职工看作“设备的空盒子”也就不难理解了。关于“中心”的不对等认知是遗产保护过程中应当引起关注、并着重思考的部分。虽然,烟囱和厂房等工业建构筑物不应仅仅被理解为流程和机器的“外壳”,正如舒尔茨(Christian Norberg-Schulz)认为建筑是意味着场所精神的形象化[5]。然而,仅关注遗产的视觉“形象化”,它在城市系统中的意义就会被忽视。建筑不是独立存在的“物”,更是其中劳动者塑造的空间。所以,理解建筑,也理解其中的人,才能将工业的场所精神形象化,让不同的人对场所产生更多的认同。
4.2 遗产空间中增加身体体验是促进集体记忆的解读、缩小认知差异的有效途径
正如梅洛•庞蒂和霍尔都提到的“手杖”案例,手杖的习惯使用使触觉世界的端点从指间后退至手杖尖端[6]。身体体验让人意识到意义的加强。霍尔曾经强调,无论多么壮观的场所,只要“请勿靠近”其意义就会折损,人们真实“占有”的感觉依赖于体验,尤其是“触觉”体验[4]。因此,缺乏体验的参与是不能改变调研人员以专业知识和视觉为主导的认知的。视觉感知是一种提示边界的感知,而听觉、触觉、嗅觉等感知帮助身体突破视觉的边界,获得质感和延伸空间感,但这些感觉和体验却经常在遗产空间的保护中被忽视。对场所曾经的创造者、经历者们身体感知和记忆的记录和体验,可以成为缩小立场差异,再现和传承遗产非物质要素的重要手段之一。
未来,杨树浦电厂将以新的形象回归到公众视野。希望通过此研究,使更多的有关人历史记忆和感知要素超越视觉,得以回溯和体验,而内容不再仅仅是厂房和烟囱。这对集体记忆的发掘、社会认同的构建是十分有益的。
致谢
感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钮心毅教授对研究中涉及的地理信息系统相关问题的悉心指导;感谢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杨树浦发电厂周国华先生、熊燕女士、孙仲明先生对电力专业相关问题的指教。
*注: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78471)资助。
注释
1 梅洛•庞蒂将基于知识和科学来认知世界的方法,称之为“客观思维”。
图片来源
图1 来自谷歌地图和文献[1];图2,3,8 来自文献[1,7];图4,5,6,7,9~10 为作者自绘或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