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往“返自然”的自由,与野生动物快乐相处

2021-01-13张劲硕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国家动物博物馆科普策划总监

全国新书目 2020年3期
关键词:纳米比亚麋鹿鸵鸟

◎文/张劲硕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国家动物博物馆科普策划总监

[法]蒂皮·德格雷

1990年出生在非洲的纳米比亚,在非洲丛林长大,其父母是专门拍摄非洲野生动物的摄影师。她从小把大象当作哥哥,骑着鸵鸟狂奔,和狮子共眠,与猎豹嬉戏,跟着狒狒爬树,曾被誉为真实版“泰山女孩”。2013年,23岁的她重返出生地非洲纳米比亚,成为一位专门记录野生动物的电影人,与那些野生动物朋友“重续旧情”,呼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法]蒂皮·德格雷 著

[法]阿兰·德格雷 图

[法]茜尔维·罗伯特 图

袁筱一 译

接力出版社

2019.4

36.80元

小蒂皮在非洲出生和长大,她10岁时回到巴黎,将她与非洲各种野生动物的动人故事和亲身感受记录下来,还有她父母现场拍下的130多幅珍贵图片,一起组成了这本书。在小蒂皮的世界里,有很多野生动物朋友,变色龙莱昂、大象阿布、豹子、蛇、狒狒、狮子、鸵鸟……她跟它们生活在一起的时间最长。小蒂皮把她所知道的关于野生动物的故事、她对人类所作所为中一些不可理喻的事,以及野外生活教会她的事,都在书中向我们娓娓道来。

2002年夏天,我在西单图书大厦见到了一本这样的书,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它的封面上有一位可爱的小女孩,竟然骑着一只雌性鸵鸟;内文里有一个叫蒂皮的小孩子和非洲荒野上各种野生动物生活在一起的照片——骑在大象身上,被花豹拖拽着身体,与小狮子待在一起……这一幕幕让我惊呆了!我难以想象,居然有这么一个法国小女孩可以融入野生动物的世界,而且与野生动物们如此自由自在相处、关系融洽。

我对眼前的这本《我的野生动物朋友》爱不释手,立即掏钱购买。凡是看过这本书的大小朋友一定都会被蒂皮的故事深深吸引。我们是如此羡慕、惊讶于蒂皮有那样的经历;我们也如此渴望像蒂皮一样和野生动物朋友为伴,生活在它们中间。

蒂皮何许人也?她的全名是蒂皮·本雅米娜·奥康蒂·德格雷(Tippi Benjamine Okanti Degré)。父母之所以给她取名蒂皮,是对美国女演员和模特、动物权利倡导者蒂皮·海德莉(Tippi Hedren)的致敬与纪念。海德莉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名声大噪,今年已经89岁高龄的她还活跃在荧屏上,并为保护动物奔走呼告。

而我们的主人公蒂皮自己写这本书的时候才10岁,现在已经长大成年——逝者如斯夫,时间过得太快了!

蒂皮的父母在非洲南部的纳米比亚、博茨瓦纳等国工作,他们是野生动物摄影师,负责拍摄有关野生动物、自然的纪录片。现在蒂皮受父母的影响,继承了这项工作,也在从事纪录片的拍摄和制作工作。蒂皮出生于纳米比亚的首都温得和克,出生后没多久,她的父母就把她带到了野外,开始她人生中最为难忘的荒野时光。

我们常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幼小的蒂皮确实什么都不害怕,在她看来野外的一切动物都是朋友、邻居、小伙伴。在非洲南部,蒂皮结识了不少野生动物朋友,例如非洲草原象阿布、花豹、狮子、长颈鹿、鸵鸟、细尾獴、猎豹、狞猫等,还有一些冷血动物——蛇、蟒、非洲牛箱头蛙和变色龙等。

这本书之所以成功,经久不衰地畅销,恰恰在于蒂皮的故事不可复制。在我们的儿时,要想见到大中型野生动物是极难的,除非你生活在青藏高原等人迹罕至的地方。我们在城市里能够接触麻雀、喜鹊,见到黄鼠狼也许已经是万幸了。而今天的孩子,似乎更可怜,在他们的周围连蜜蜂、蚂蚁、蜻蜓、蝴蝶之类的昆虫都越来越少。如今的人类与大自然、与其他生命渐行渐远,“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该是时候了!

2002年10月,12岁的蒂皮在父母的陪同下,受著名出版家刘硕良先生的邀请,来到了位于北京南郊的南海子麋鹿苑。我有机会参与了接待活动,那也是我唯一一次见到蒂皮。著名科普专家郭耕主任把蒂皮带到麋鹿群的跟前,她不顾10月的北京略有寒意,立即脱掉了所有上衣,飞奔到麋鹿群中去。麋鹿们似乎也惊呆了,哪里来的野孩子在我们面前这么肆无忌惮?

蒂皮的举动让我感到震惊,但也在意料之中。在《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一书中,我们看到的蒂皮都是赤裸着上身,似乎文明社会的衣物都成了她的束缚。即使12岁的她已经回到了法国那么发达的社会,但蒂皮更向往的仍然是“返自然”的自由,以及与野生动物们相处的快乐。

蒂皮,更像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她的天真、活泼象征着人类的童年;她与野生动物结为朋友,正是人类早年可以做到而今天却阙如的东西;她的放荡不羁、自由奔放象征着我们内心深处的精神诉求;她融入大自然的怀抱,更是我们今天“久在樊笼里”的人类希望重新回归自然、找寻自我的一种终极追求……

《我的野生动物朋友》图文并茂,情感、信念极为丰富,耐人寻味。今天的孩子不缺知识、信息层面的博学,他们最匮乏的是博爱的情怀,或许他们早已忽略了周围其实还有很多生命存在,无论是一草一木,还是一虫一鱼。今天的孩子们不应该只想着自己,而应该时时处处在心中感念生命,关爱其他弱势生命,关注和关心大自然、生态环境。

希望这本书能够触动每一位小朋友和家长,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态环境,让她变得更加美好、和谐、文明,她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存,以及我们的后代!

猜你喜欢

纳米比亚麋鹿鸵鸟
纳米比亚着力发展农业灌溉
欧盟资助纳米比亚北部城市卡提玛建设牛肉加工厂
鸵鸟
鸵鸟为什么把头埋进沙子里?
The Return Of Wolves Has Already Made A Big Difference
纳米比亚小号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