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中国画教学中传统文化融入路径研究

2021-01-13周涛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52期
关键词:融入路径传统文化

周涛

[摘 要] 学习中国画需要良好的传统文化艺术积淀,如果缺乏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近年来,虽然我国高校的美术专业发展迅速,但却广泛存在着重技轻艺的现象,影响了中国画教学的发展。因此,应充分认识到中国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以现代人的视角认识和学习传统文化,表达当下生活。传统文化与当下生活相互碰撞,创新的艺术语言和教学方式就会产生。首先阐述了高校中国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积极功能和意义,然后分析了高校中国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有效措施,以期切实提高高校中国画教学的成效。

[关键词] 传统文化;中国画教学;融入路径

[作者简介] 周 涛(1991—),男,江苏徐州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2019级美术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人物画创作。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52-0129-04     [收稿日期] 2021-07-10

中国画是建立于中国传统文化根基之上的艺术,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和哲学思想从不同层面影响了中国画的理论与实践。然而,高校在中国画的教学中尚未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存在着严重的重技轻艺倾向,导致学生缺乏文化积淀与素养,同时也影响到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成效[1]。因此,我们要不断探索将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画教学中的有效途径,以便通过中国画的教学来大力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传统文化在高校中国画教学中的积极功能

(一)促进学生提升个体文化素养

中国画思想起源于儒、道、佛三大思想系统,推崇“天人合一”的自然思想[2]。此外,中国的文学、哲学及历史等文化资源都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画,中国画呈现出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因此,学习者要深入学习传统文化,并能对传统文化进行本质上的理解。在中国画中蕴含着很多的文化知识,这些知识反映了儒家、道家等哲学思想。儒家文化从社会功能方面阐释了艺术的功能,这对于中国画的发展源流产生了较大影响。道教文化让中国画实现了长足发展,道家思想是中国画的精神内核。禅宗倡导的“意境”说,让中国画实现了精神与文化的完美融合[3]。在中国水墨画的发展历程中,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也是重要的理论基石,对立与统一的和谐美感来源于古代阴阳学说,彰显中国画的审美情趣[4]。在中国画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知识,可以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进而提升其文化素养。

(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

现今高校的中国画教学中,主要采用讲解国画知识和让学生临摹的方式,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与笔墨技法的训练,教学方式比较枯燥,再加上学生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积淀,导致学生缺乏兴趣。事实上,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多种形式的内容与知识,教师在进行中国画教学中,如果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中,可以让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能让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得到提升。

二、传统文化融入高校中国画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加深对中国画艺术本质的理解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中国画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创作追求来看,绘画者在作品中使用各种技法,能够在作品中体现出独特的审美风格与情感态度,欣赏者通过欣赏绘画作品就能和创作者产生精神上的共鸣[5]。欣赏者产生共鸣的原因在于与创作者在精神文化倾向及审美风格方面有相似性。从中国画的评价标准来看,人们往往不是通过绘画技巧来评价中国画的成就,而是更加注重中国画外的一些要素,比如作品的气韵生动等。对于中国画来说,其母体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其创作还是其评价,都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

(二)有效提升中国画的教学质量

20世纪初,我国开始大力推广现代中国画的教育。在现代,中西方文化正处于激烈的碰撞交流阶段,再加上中国画艺术在发展中也面临着较大的困境,因而当时人们学习的对象和重点是西方美术。西方的美术教育理念对于中国画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二者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不同的文化根基形成了中西绘画不同的教育理念。一些学院派的绘画者技法比较娴熟,但作品却缺乏深刻的内涵和表现力,原因就在于缺乏传统文化的积淀与修养,所以无法将中国画的精神內核与特色呈现出来[6]。因此,中国画的教学要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这样才能提升中国画教学的整体质量。

三、高校中国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中国画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

受中国自古以来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影响,以及教学条件的限制,地方高校中国画教学中一般都使用以学科为本位的传统模式,教学的主体部分是传授给学生基础理论与知识,不重视对其实践技能的培养,实践教学的课时数不多。由于高校在学制时间与课程设置方面的限制,再加上实践环节的时间又相对较少,因此影响中国画教学目标的实现。高校要实现学科专业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就要在课程设置方面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自身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中国画的教学观念缺乏创新性

现今,在中国画教学过程中,很多高校使用的教学模式依然是传统的“知识导向”模式,教师在讲解内容时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课堂上会经常出现教师与学生不能有效沟通的情况。教师在课堂中一般比较注重讲解各种理论知识,重视绘画技术与知识的有效连接,容易忽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实践经验的培养。教师尚未完成对学生专业兴趣的有效调动。很多高校在中国画的教导上“重技轻艺”,过于看重技艺的训练,却忽视了诠释国画蕴含的韵味。引导学生对中国画精神的理解和表达,对中国画意蕴的深刻领悟,以及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有利于更好地进行现代中国画的创作。近些年国家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大力提倡弘扬传统文化。而我们的学生即使学习了国画,有的也流于表面,这就导致国画艺术得不到实质创新和发展。我们要以现代人的视角认识传统,运用创新方法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资源,做到古为今用。同时,应该加强国画相关的各专业课程之间的关联,进行跨学科学习交流,完善专业知识结构。我们要扩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创新的形式和艺术语言的产生,促进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与共鸣。

(三)缺乏明确的教学思路

近年来,我国艺术专业的发展速度较快,很多地方高校美术专业开始大力扩招。但是,部分艺术类专业的考试对于文化课要求不高。和其他的艺术专业相比,学习中国画更加需要积累中国传统的艺术文化,还要具备诗词歌赋的文化底蕴,如果缺乏这些文化底蕴,在中国画的学习中,学生的接受效果就会打折扣[7]。我们通过分析相关的数据发现,很多院校在开展中国画的教学中,缺乏清晰的教学思路,进而影响到了其教学效果。我国拥有璀璨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审美风格及技法流派。高校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的和教学的整体连贯性,从而形成完整的体系,包括对传统经典作品的研习和临摹,对传统绘画语言的掌握和转换,运用融合传统绘画的语言对创作进行表达。因此,高校在中国画教学中要大量融入传统文化的内容,让学生的艺术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四)缺乏对国画本质的深刻认识

国画是中华传承的艺术,是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深刻理解,对中国画缺少独特的审美感受及个体情感。国画本身就是文化的延续,国画学生不仅要学习绘画技巧,更要体会绘画中包含的文化内涵。但是现阶段很多高校的绘画课程比较简单,传统文化占比较低,导致学生的作品形神分离,缺乏艺术神韵。另外,很多高校绘画专业的学生通过艺考进入绘画专业,为了考取高分不断地学习西方的绘画技巧,忽视了国画中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语言形式。中西绘画的观察方式和认识方法有所不同,学习途径也不尽相同,对学生的创作表达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学生应该认识东西方绘画的风格异同和背后认识世界的方式不同,从而理解中西语言方式不同的原因。认识绘画的本体语言及文化内涵。正如何家英先生说的“衡中西以相融”,中西绘画贵在“融合”[8]。因此,对中西文化的深刻认识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中国画,我们要从笔墨书法入手,体会国画的精髓和内涵,尽可能提高国画水平。

四、高校中国画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有效

措施

(一)对教学理念进行改进

在我们的现代绘画艺术发展中,尽管对西方艺术教育体系的借鉴推动了我国绘画艺术的发展,但是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巨大差异,要纠正以往生搬照抄的固有观念。在不同的阶段,我国的中国画教学都有特定的模式,尤其是近代以来,出现了很多美术教育家,诸如徐悲鸿、潘天寿、林风眠、刘海粟等,他们在培养中国画人才方面都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建议,其实践效果也比较突出[9]。人类精神的创造物不仅有审美视觉性,也有文化或政治的视觉性,以及其他视觉性[ 10 ]。艺术创作不仅具有自身的创作规律,而且有其视觉维度。因此,我们当代的中国画教学,要改进自身的教学理念,深入认识艺术规律和本质,建设和中国画艺术本质规律相符的新教学模式。

此外,我们还要改变重技轻艺的思想观念。现今,社会中出现了很多功利思想和实用观念,这些思想也影响了高校中国画的教学,使其出现了重技轻艺的倾向。我们知道,中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仅注重技法,更有独特的传统文化积淀。重技轻艺属于本末倒置,只有扭转这个观念,才能促进中国画教学的开展。

(二)对国画的课程设置进行创新

从课程结构方面来看,中国画专业的课程结构基本分为三部分:基础性、理论性及应用实践性课程。在课程设置方面,需要将多种学科知识有机融合。通过开设基础性的课程,让学生学习并掌握专业的基础知识;开设实践性课程,让学生获得一定的应用实践体验与感受。在这个过程中,高校要将文化课程和专业课程相融合,多开设一些文化类课程,比如“国学经典赏析”“传统绘画美学赏析”等,让学生增加文化积淀,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各种艺术形式,以拓宽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而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三)对教学手段进行完善

现今,网络技术发展迅速,高校在中国画专业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入翻转教学的理念,将传统的课程教学内容前置,对中国画专业的教学内容实现翻转。以互联网为媒介,让学生利用网络教学视频进行预习,找到学习重点。教师在课前可以在网络平台上传课程讲义,使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同学之间互相展示及点评,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而培养其创新精神[ 11 ]。通过网络教学可以让作业设计的实用性和任务性增强,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查询自己所需的资料,利用小组分工协作及时获取信息,这样就能让学习任务保质保量地完成。

(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对于高校来说,“教师是学校的灵魂”[ 12 ]。高校的中国画专业要通过“引、炼、聘”结合的策略,根据本专业各分项的实践要求,多引进一些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对院校的师资队伍结构进行有效改善。教师要不断进行学术创作与学术考察,不断积累自身的实践经验,注意收集和教育教学相符的案例,并对其进行整合,将其运用到教学中来。通过这些实践性的措施,可以让教师的素质得到不断提高,进而確保实践教学有效开展。

五、结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力发展,高校的中国画教学也出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中国画教学的有效发展。对此,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并将其有效融入中国画的教学中,进而提高教学成效,并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现今,社会上出现了“国学热”和“丝路热”的现象,国家也在大力提倡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座丰富的宝藏,尚待深入挖掘和进一步认识。中国画教学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养料,才能实现中国画的更好发展。我们要不断探索传统文化和中国画教学有机融合的创新方式,进而让中国画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田静.浅谈传统文化在高校中国画教学中的融入路径

[J].流行色,2019(6):181-182.

[2]章偉文.中国传统价值观及其当代转换[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8:7.

[3]李建峰.高校中国画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实践[J].艺术评鉴,2018(24):138-139+163.

[4]张国庆.二十四诗品·诗歌美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220.

[5]叶春荣.传统文化浸润下中国画教学的思考[J].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2017(8):80-81.

[6]邓伟明.高校中国画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思考与实践[J].艺术教育,2017(21):111-112.

[7]马志方,王国朋.论地方文化引入高校中国画人物画教学的有效途径——以安阳为例[J].鸭绿江,2020(18):

104-105.

[8]张晓凌.寻找中西相融的大传统 张晓凌——何家英对话[J].中国书画,2005,31(7):80-89.

[9]曹芳.民族地区高校中国画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和田师范专科学校为例[J].大众文艺,2017(11):226.

[10]尹吉男.什么是图像史的知识生成研究?——为《知识生成的图像史》所写的绪论[J].美术研究,2021(5):

19-26.

[11]段斐斐.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画教育中的缺失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18):23-25.

[12]肖念,郭兆龙.民办高等院校规范化办学:问题与对策[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4,16(5):27-30.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Path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Chinese Painting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OU Tao

(Graduate School, Chinese National Academy of Arts, 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 If you want to learn Chinese painting, you must have a good accumul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t and culture. If you lack such cultural deposits as poems and songs, the teaching effect will be greatly reduced. In recent years, the fine arts major in Chin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developed rapidly, but there is such a phenomenon as emphasizing technology and ignoring art, which further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ainting teaching. Therefore, we should be conscious of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painting. We should understand and lear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people and express the present life. We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tradition and the feeling of the current life. When tradition and current life collide, innovative artistic language and teaching methods will come into being.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ositive func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paint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paint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effective measure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Chinese painting.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Chinese painting teaching; integration approaches

猜你喜欢

融入路径传统文化
职业素养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的路径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
关于五大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高职电气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模式全过程路径的探索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