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成年人自杀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与探讨

2021-01-12黄婉桢郑晓艳黄瑾敏

智慧医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黄婉桢 郑晓艳 黄瑾敏

【摘要】目的 了解并探讨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及自杀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水平、降低自杀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成都市急救指挥中心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8岁至18岁因轻生拨打120的数据以及信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与绘图。结果 未成年人自杀率呈逐年增高趋势,高年级未成年人自杀率高于低年级未成年人,女性未成年人自杀率高于男性未成年人。结论 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与自杀行为受家庭、学校、社会及个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社会各界应加强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与自杀行为的重视。

【关键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轻生;自杀行为;影响因素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juvenile suicide behavior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minors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uicidal behavior, 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mental health level of minors and reducing suicidal behavior.Methods The data and information of dialing 120 due to suicide on January 1, 2016 solstice and May 31, 2021 at Chengdu Emergency Command Center of 8 to 18 years old were analyzed. SPSS 20. 0 statistical software was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plotting.Results The suicide rate of minor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the suicide rate of senior minor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junior minors, and the suicide rate of female minor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male minors.Conclusion The mental health and suicidal behavior of minors are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such as family, school, society and individual. Therefore, all walks of lif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mental health and suicidal behavior of minors.

【Key words】Minors ; Mental health ; suicide ; suicidal behavior ; Factors affecting

世界衛生组织(WHO)对自杀(Suicide)的定义为“一个人有意识的企图伤害自己的身体、以达到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自杀是一个医学问题,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道,全球估计每年有超过80万人自杀死亡,而且实际上这个数据很可能被低估[1]。我国自杀率约为22.2/10万,自杀未遂率约为自杀成功者的10倍以上[2],而其中未成年人的自杀率占比不容忽视。2013年常微微等[3]曾报道我国青少年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7.99%,高于美国的15%[4],而且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未成年人的心理处于发展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不稳定性,其基本特点是意志对行为的控制不够成熟,对心理状态和心理过程的内部控制和调节不够完善。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拥有最大的未成年群体,所以深入分析未成年人自杀的原因,寻求相应的对策进行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成都市急救指挥中心信息调度科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所有院前急救呼叫受理数据信息。

1.2方法:根据成都市急救指挥中心信息调度科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之间的院前急救病例数据中8岁至18岁未成年人因轻生行为拨打120的数据以及信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3 纳入标准:①8岁≤年龄≤18岁,②因轻生行为拨打120,医护人员到达现场进行了初步医疗处置。

1.4统计分析方法:采用 Excel 软件进行数据收集录入及整理,运用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与绘图。

2  结果

2.1  从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成都市8-18岁未成年人因轻生行为拨打120的数据逐年增加,此数据与有效派车数之间的百分占比也逐年增加。详情见表1、图1、图2。

注:有效派车数:呼救者拨打120急救电话,急救指挥中心指挥调派救护车出诊,见到伤病员并对其进行初步医疗处置的派车数。(有效派车数=总派车数—空趟数—取消派车数)。

2.2  因2021年尚未结束,这里只提取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时间段8-18岁未成年人因轻生行为拨打120的数据,与2020年同期数据进行比较。详情见表2、表3。从表2中可见8-18岁未成年人2021年1-5月自杀总数高出2020年同期113%,其中女性增长133%,男性增长85%。主要方式为服药、高处坠落伤、刀伤。表3中2021年1-5月份有效派车总数与8-18岁青少年轻生者数的构成比明显高于2020年同期比例。符合表1的增加趋势逐年上涨结论。

2.3  抽取2019年和2020年8-18岁未成年人因轻生行为拨打120的全年数据,进行年龄段构成比分析。详情见表4。从表4中可见16-18岁年龄段自杀率明显高于13-15岁年龄段,13-15岁年龄段自杀率明显高于8-12岁年龄段。

3  讨论与分析

3.1未成年人自杀原因分析

3.1.1家庭因素

3.1.1.1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教育是家长将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灌输给子女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未成年人接触的第一道教育。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心理发展和行为反应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可能是终身性的。家庭教育包括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5]。

家庭教育方式 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如冷漠型、专制型、溺爱型等都会对未成年人的心理人格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家庭教育方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自身的思想观念,包括家长的文化教育程度,心理健康情况以及个人性格特征等。国内关于家长心理健康和子女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指出,在调查对象中一半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其家长的心理也是不健康的[6]。

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包括夫妻婚姻质量,家庭结构等。夫妻婚姻质量会直接影响一个家庭的生活氛围,在一个和谐融洽充满爱与关怀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性格会更加乐观,在面对挫折与挑战时,更能从正向思考,也更愿意主动寻求帮助,不易采取极端手段解决问题。同时随着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加,离婚率的升高等,让更多的未成年人成为留守儿童,成为失去父爱或母爱的单亲小孩,从而可能产生被遗弃,被丢下的自卑感。情感的缺陷对其健全的人格以及健康成长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3.1.1.2缺乏有效的沟通

沟通机会缺乏 成年人在步入社会组建家庭后会面临来自多方面的压力,绝大多数家长均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阶段,要承担赡养老人、抚育孩子的人生职责,同时也要面对职业危机、工作压力、岗位竞争等等,所以家长往往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工作上,从而导致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时间减少,即使偶尔沟通也因为平时陪伴时间少很难深入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还有很多家长由于工作性质和工作地等原因无法将孩子带在身边,而交由家中老人抚养或让孩子住校,这使得孩子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更短,更加缺乏沟通机会,同时由于隔代和年龄、观念的差距过大,老人即使有时间陪伴也很难了解孩子的想法,从而导致未成年人在遇到问题时很难寻求到机会与家长沟通。

沟通方式不当 良好的沟通应该是建立在互相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不攻击、不说教。叶铭惠、胡颖颖等[7]在关于青少年服毒自杀的心理体验的研究中发现大部分的自杀患者表示父母平时对自己的责备较多。当未成年人想主动通过沟通来获取到帮助时,不但没有得到父母的指点,反而换来父母的责骂、批评,这无疑会打击未成年人沟通的积极性,使其与家庭成员沟通分享的念头减少,出于自我保护而不敢在父母面前表露心声,同时来自父母长期的责备可能使未成年人对自身存在的意义产生怀疑,陷入苦恼后采取极端措施来抵抗或验证自己的重要性。

缺乏有效建议 当未成年人遇到问题与家长沟通时,家长大多数时间会以敷衍的安慰来应对,而不会认真了解事件思考如何解决,或思考自己应该做什么。比如在遇到一些人际关系问题时,常会听到家长说“同学也不是故意欺负你的”,“他不跟你玩,你也不跟他玩嘛,学生主要是学习”“有问题就去找老师”等等。在面对学业方面的困惑时,家长也常常是以“不行就报辅导班”这样的方式来结束沟通,并没有给到孩子实质性的有效建议,父母沟通的“无效”存在,大大的降低了与孩子沟通的有效性。

对孩子情绪变化的忽视 家长常常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很少换位思考。当孩子有情绪方面问题时常常以“叛逆期”,“怎么这么不听话”来定义,家长常常冷处理,认为不是多大的问题,等孩子自己消化,而忽略长期的情绪问题、情感压抑很可能会造成疾病,甚至令孩子无法承受而采取极端行为。

3.1.2学校因素

3.1.2.1学校生活的压力

学习的压力 就目前的社会状况而言,学校和家长对未成年人的学习成绩非常重视,同时也开始注重孩子才艺的培养,这就导致很多未成年人从小学开始就要上各种兴趣班,辅导班,不仅要面对学校课业的压力,还要面对才艺考级,辅导班测评的压力,一旦无法取得好结果就可能面临来自父母的批评和责备。据统计数据显示,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加,高年级学生自杀率远高于低年级学生。同时有些未成年人对自己的预设目标较高,当无法达到时便会产生挫败感,可能一时冲动而采取极端行为。

人际关系的压力 学校作为未成年人成长的关键场所,是其人际关系产生的主要来源,有些未成年人在学校与同学相处不融洽,在学校受到孤立和欺负,又找不到正确的解决办法且无处寻求帮助,从而产生孤独感和无助感,长时间的负性情绪便可能在遇到困难时激变为自杀倾向。

3.1.2.2教育内容的不完善 我国大多数学校一直以来均比较重视升学率,着力于应试科目的教学,而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投入力度不够,使未成年人不能及时的发现和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内容较少,未能使未成年人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对生命产生敬畏。对未成年人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不够,导致小小挫折便可能成为其不能承受之重。

3.1.3社会因素

文化传播因素 在過去的一些影视作品和现在的许多文学作品里有很多关于穿越、重生方面的作品,未成年人尤其热衷这一题材。网络作为一个开放的大环境,未成年人可以从中获得各方面的信息,暴力文学,自杀网站等等,当未成年人陷入消极负面时,这无疑是给了他们“一个指引一个鼓励”,让未成年人认为能够通过死亡来摆脱困境重头开始。

社会对心理疾病的歧视 心理健康问题在西方国家就像普通疾病一样正常,而在我国很多群众的认知里心理疾病是一种“不光彩”的疾病,当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患病时便下意识的想隐瞒、逃避,因为害怕周围异样的眼光。这也造成了大家对心理健康问题的不重视,因为讳疾忌医而导致病情恶化,最终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

3.1.4个人因素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未成年人对自我、社会、环境的认知往往过于理想化,完美化,一旦接触到现实社会,很容易产生痛苦、彷徨,从而怀疑自己的价值、排斥现实生活,产生严重的焦虑情绪,久而久之就会陷入不能自拔的心理冲突之中[8]。随着成长步入青春期,对异性的好奇发展为好感,对爱情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一旦遭受家长的反对或被对方拒绝便会感到灰心、绝望,产生自杀心理[9]。

性格因素 国内外研究发现,焦虑和个体的人格呈显著相关,即性格愈稳定外向,其焦虑水平愈低。徐明津、冯志远等[10]的一项研究发现,宜人性高、谨慎性高、外倾性高是焦虑抑郁情绪的保护因子,而情绪不稳定的个体较为容易出现焦虑的情绪状态,这一发现与国内更早的一些相关研究报道比较一致。冲动型人格与缺乏自信的未成年人通常把自杀作为解决问题的首选方法,不少曾自杀的患者获救后都谈到自己是一时冲动,想吓唬人。部分患者表示自己常被负性情绪左右,微小的刺激都会产生自杀的意念。其次,据统计女性未成年人自杀率远高于男性未成年人,这可能由于女性情感更敏感、更细腻[11],故而更易受不良情绪困扰采取极端行为。

疾病因素 导致未成年人自杀还有一部分是因为抑郁症导致的情绪起伏,使其产生自杀的意念。抑郁症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其中不乏未成年人,他们害怕抑郁症的存在会让自己被视为异类,害怕被同学嘲笑,担心被发现不愿意在有人的时候吃药,甚至否认疾病存在,拒绝就医,最终导致病情恶化。

3.2干预措施与对策

3.2.1家庭方面

家庭作为未成年人接触的第一个教育场所和最主要的生存环境,家长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最有可能尽早发现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并进行干预的人。

增加有效沟通 家长应尽量寻求机会与时间同孩子交流沟通,可以与孩子定下交流日,或者发现孩子出现情绪问题时随时沟通,交流沟通时应主动降低姿态,可以先主动分享自己遇到的困难困惑等等,引导孩子讲述自己的问题,像朋友一样彼此分享,彼此倾听,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等。

尊重未成年人 随着未成年人的成长,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家长应主动了解孩子的思想状态,尊重孩子的意见,不可一味的以父母式的权威来要求孩子,生活中要多些正性鼓励,少些居高临下的指责。

正确表达爱与关怀 既不过于溺爱孩子,亦不羞于表达爱意。适当的挫折教育能让孩子更加坚韧但亦不可过于冷漠严苛,比如当孩子无法自行解决问题时,家长应及时出面,不要让孩子在面对困难时产生无助感、绝望感。

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生活中家长应时刻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正视心理健康问题,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求助专业人士的帮助,并给予孩子支持与鼓励,陪伴孩子一起战胜疾病。

3.2.2学校方面

完善教学内容 学校作为未成年人成长的关键场所,其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发挥重要作用。学校可开设心理健康类教育课程,帮助孩子自身正确认识和处理心理问题,加强心理疾病科普,减少疾病歧视。可开设生命教育类讲座,让未成年人认识生命可贵。加强学生抗挫能力培养等等。可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向家长开设心理健康类讲座,使家长更好的了解未成年人在不同的阶段可能出现的困惑和心理问题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建立心理健康管理体制 可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调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定期评估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并向家长及时反映孩子的心理问题,同时就如何处理孩子心理问题向家长提供建议与协助。学校应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中,对抑郁症患者要加强监管,定期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测评。

开设心理咨询渠道 学校应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热线和心理咨询网站。有研究表明未成年人夜间情绪变化比较明显[7],容易受情绪的困扰,陷入消极,因此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由专业人员24小时值班,解决未成年人的心理困惑,同时要注意保护未成年人个人隐私。条件不允许的学校也应将社会心理咨询相关机构的联系方式在学校进行宣传,让未成年需要帮助时能有处可寻。

3.2.3社会方面 社会应加强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视度,可建立社区监管机制,对有心理健康问题或疾病的未成年人建立档案,定期跟踪,并与学校、家长做好协同配合。同时对于自杀未遂的未成年人更要做好后期跟踪和干预。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疾病科普,提高社会对于心理疾病患者的接受度和包容度。设立心理咨询社会热线和网站。做好网络信息监管,杜绝不良信息,负面资讯向未成年人传播。

3.2.4个人方面 未成年人可多参加体育锻炼和培养兴趣爱好,国外研究发现,多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有利于降低抑郁情绪产生的风险,这可能是由于高频率的参加创造性活动能够激发青少年的积极情绪、提高自我效能感以及竞争意识、维持幸福感,而且可以缓解压力带来的负面情绪[12]。不要长期压抑情绪,寻找合适的发泄途径,倾诉途径。

3.2.5医疗卫生方面

医院医务人员 对于抑郁症就医患者,医院医务人员应做好病情追踪,定期了解患者目前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对于已采取极端行为,自杀未遂或有自伤行为的未成年人,医生和护士应在治疗之外,主动与患者交流,及时了解患者心理活动,用亲切的交流和关怀让未成年人感到被尊重、被理解,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正确引导患者转移心境。同时应就患者病情及心理状态与家长及时沟通,共同帮助患者积极、正确的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与压力。

急救指揮调度人员 不少未成年人在产生轻生想法或已采取行动后会拨打120呼救电话。当接到这类患者呼救时,急救指挥调度员应注意问询方法和处警技巧。首先应引导呼救者向自己倾诉,并认真倾听,给予其关心和鼓励,平复其情绪。当患者情绪平稳一些后应尝试询问地址等重要信息,若无法问出地址,可尝试询问其亲朋好友电话,姓名、年龄等其他身份信息以便获取更多线索。在沟通过程中急救调度员应尝试让其远离危险,随时注意呼救者的情绪有无起伏,尽可能与呼救者保持通话,转移其注意力,拖延时间等待救援。沟通同时示意其他调度员立即联动110,请求警官协助。必要时同心理卫生中心咨询热线进行三方通话以便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4.小结

未成年人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比其他年龄段的人群更容易受到社会变化的冲击,对压力和情绪变动缺乏相应的应对能力,容易产生自杀等极端想法和行为。自杀反映了未成年人对关怀的需求,自我调节的渴望,自我成长的迫切。自杀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生理—心理—社会现象,要想降低未成年人自杀率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帮助未成年人平稳的度过从不成熟到半成熟再到成熟的心理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Turecki G,Brent DA.Suicide and suicidal behavior[J]. Lancet,2016,387(10024):1227-1239.

[2]李凌江,陆林.精神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19.

[3]常微微,姚应水,袁慧,等.2000.2012年我国中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的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3,34(5):515-519.

[4]HESKETH T,DING QJ,JENKINS R.Suicide ideation in Chinese adolescents[J].Soc Psy Psych Epid,2002,37(5):230-235.

[5]黎建斌,彭敏仪,邱鸿钟.解决未成年人心理行为问题的新模式:家庭扶助计划[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30(1):44-46.

[6]高峰.上海市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家长心理健康荚系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牛杂志,1999,13(1):44.

[7]叶铭惠,胡颖颖,何春雷,董超群,杨晔琴,卢中秋.青少年服毒自杀患者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21,56(2):250-254.

[8]戴晓阳 .护理心理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09.

[9]賀冬梅,聂胜利.青少年服毒自杀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临床护理杂志 ,2005,4(1):42.

[10]徐明津,冯志远,黄霞妮,等.中学生人格、心理韧性与焦虑的关系研究[J].广西教育,2015(27):104—105.

[11]刘洋,张伟波,蔡军.青少年学生焦虑抑郁情绪特征与研究现状[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2):53—56.

[12]Parisi JM,Xia J,Spira AP,et a1.The association between lifestyle activities and late-life depressive symptoms[J].Act Adapt Aging,2014,38(1):1-10.

猜你喜欢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预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刑事政策研究
未成年时期阅读推广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