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州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制约与推进策略

2021-01-12刘海翔姜国刚

科技资讯 2021年32期
关键词:政策支持高质量发展

刘海翔 姜国刚

摘  要:在全球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新能源,不仅具有来源广泛、存储稳定、应用前景广等特点,更被视为解决能源资源问题和环境危机的途径之一,受到我国各级政府和行业的高度关注。该文从发展现状和环境条件两个方面分析了常州氢能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常州氢能产业发展中的融资问题、生产问题、应用问题,最后从政策支持、技术突破和应用推广这3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常州氢能产业  高质量发展  政策支持  技术突破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energy shortages and increasingly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s, hydrogen energy, as a clean, efficient, safe, and sustainable new energy source, not only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wide range of sources, stable storage, and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it is also regarded as a solution. One of the approaches to energy resource issues and environmental crises has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from governments and industries at all levels in our countr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hydrogen energy industry in Changzhou from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s well as the financing,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ydrogen energy industry in Changzhou. Finally, it analyzes the three aspects of policy support, 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s and application promotion.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in various aspects.

Key Word: Changzhou hydrogen energy industry;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Policy support; 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

目前,發达国家大力推动氢能产业发展。美国、日本、韩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在国家氢能战略的指引和财政支持下,在关键技术和商业化示范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氢能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我国能源革命重要的探索方向,更是能源安全保障的重要潜在选择。在我国,一些地方政府陆续制订了较大规模的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我国已经在以如皋、上海、张家港等地为代表的长三角和以佛山、云浮等地为代表的珠三角区域形成产业化基础,并将加快推进山东和山西等地氢能产业基地的建设[1]。

1 常州氢能发展现状及发展环境

1.1 发展现状

2018年常州已经开始重新布局引导氢能行业发展,先后颁布了《2018年常州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地方财政补助实施细则》等多个政策或条例。2018至今的数据显示,常州新能源产业链的单位个数虽仅占大规模工业的1%,但潜力巨大,2021年上半年利润涨幅86.3%,光伏组件生产及配套产业链较为完整。

近年来,氢能技术已实现了一些重大突破,初步掌握了氢能基础设施以及电池产品的研发应用等技术,拥有了工业装置和电池整机能力,并完成了小规模示范运作,为氢能与电池产品大规模商品化运作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常州拥有天合光伏产业园这样的“千亿级”产业示范基地,增强了新能源发展驱动力[2]。

1.2  外部条件

江苏省是我国从事氢能行业最早、企业整合程度最高的省份,省内各市氢能行业发展相当快速,包括苏州、南通、盐城最先开始氢能源产业发展,已建立包括储氢材料生产与运输、电堆设备及核心零件、燃料电池体系、汽车整机生产以及加氢站建设经营管理等相对完善的产业链条,南通如皋已成为“氢经济示范城市”。

常州位于中国长江经济带,是长三角核心圈层城市,拥有中国最充足的经济活力、相当高的对外开放程度、最强的创新能力,以及规模化的产业集聚生态体系。为常州提供了政策引导和布局方向,同时加强了常州与其他区域之间的交流,对常州氢能产业发展起带动作用。

常州氢能源产业协会由江苏天泰特种气体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发起,并联合了东南大学常州研究院形成了氢能产业合作机构,展现出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政府需要继续牵线,促成常州氢能产业合作进一步深化。

3  常州氢能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常州氢能产业在产业总量和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一系列的新矛盾和新问题。

3.1  高成本高能耗

全产业链成本高是制约商业化运行的重要原因,由于当前整个产业链成熟度比较低,产业规模较小,因此无论是制氢成本还是储氫成本等仍然居高不下[3]。

氢气的生产过程往往伴随着大量的碳排放,为了实现绿色低碳的目标,各地发展氢能项目时,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通过电解水制取氢气,在生产过程中没有碳排放。电解水制氢最重要的成本在于电费,用电的成本决定了氢气的成本。目前,光伏电站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央企、国企和大型民企,这些企业有足够的实力和资源建设氢能项目。但由于前期投资建设消耗过大,目前通过光伏制氢的成本要远高于化学制氢,常州还处于项目推动阶段。从储氢环节看,虽然各种储氢方式如加压压缩储氢、液化储氢、有机化合物储氢等技术均取得较大进步,但储氢密度、安全性和储氢成本之间的平衡关系尚未解决,离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还有距离。从运输成本看,折旧费、维护保养费、人员工资及运输油耗等都构成较大支出[4-5]。

3.2  技术瓶颈

常州在氢能的基础研究方面有持续投入,但起步较晚,积累较少。氢能应用的很多重要零部件大多依赖进口,重要构件组装制造工艺技术也亟须改善,如膜电极、双极板、真空压器、氢循环泵等制造技术与高端技术存在很大差异。同时,氢气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均有泄漏和爆炸的潜在危险,因此安全性是其大规模商业化推广使用前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这也将是氢能被广泛使用的前提和条件。

3.3  缺乏可持续发展模式

氢能作为一种新能源被大规模使用,但是同时,氢能的使用还未列入现有的能源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中。所以氢的生产、储运和使用只能按照危险化学品管理,不利于氢能按能源属性进行安全管理或监管。

目前,常州的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尚不明确,在发展初期还没有订立明确的规范标准。而且,氢能产业发展迅速,出现了很多新的应用领域,新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法规有待设立和更新。同时,在商业化应用方面仍未能普及,影响了常州氢能产业可持续发展。

4  常州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

4.1  政策支持

4.1.1  明确产业定位

结合《“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长三角氢走廊建设发展规划》,科学制订并研发氢能产业的发展规划,系统地构建氢能的各个环节体系,明确具体发展的路线,尽早制定常州地区氢能使用安全规范,为氢能产业链发展和氢能产品商业化打造安全环境,统筹布局协调发展。

4.1.2  加强金融支持

常州光伏产业和氢能产业均以重资产的方式运作,这对企业的融资能力和现金流的管理水准提出较高要求,这就需要常州市政府对这些企业进行相应的扶持。另一方面,在氢能应用中,一些加氢站、充电站的建设也需要政府的财政扶持。

4.1.3  打造示范工程,强化行业认知

积极推广氢能应用试点示范区,如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工程可以推广氢能燃料公交车、物流车、环卫车等;氢能与传统行业结合示范工程可以对应化工、钢铁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氢能城区应用示范工程可以建设布局绿色氢能生态系统,提供居民用电、取暖等。

4.2  技术突破

技术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低成本制氢、储氢、运氢技术需要整合学校、政府、企业三部门的资源。技术突破需借助常州对长三角地区的装备制造能力辐射。建议由政府牵头带动,来联合高校,产业两大部门建立起科研联盟,进一步提升人才引进水平,以科研成果实际应用为导向,着眼于储氢运氢技术。

政府需进一步为氢能相关专业人才提供专项补贴,改善待遇,鼓励外地大学来常建立研究院,借助制造产业基础优势,以在本土建立常州研究院的方式引进人才,并和其他社会部门增进沟通交流。以氢能产业链的技术薄弱环节为重点,深度推进政产学研模式。一方面要加大财政资金对研发活动的投入支持力度,另一方面着眼于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

4.3  氢能产业应用落地

4.3.1  交通领域先导,延伸“低碳工业”

政府宜优先打造氢燃料电池自行车示范区,引导本土产业生产氢能汽车燃料电池。例如:永安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氢能自行车正式入驻未来智谷。常州氢能企业“安泰创明研究院”发挥自身技术优势,重点发展氢燃料电池自行车等低压固态储氢类产品,在常州打造了可复制、可效仿的成功模范。

4.3.2  建设加氢站网络

当今,世界上加氢站最多的地区是日本,其加氢站网络的形成离不开日本政府前期强力的政策扶持与资金补贴。因此,常州政府需进一步出台政策,补贴本土加氢站的设立。其次,政府机关需做好各企业生产部门的管理,促进设备应用标准的统一。再结合常州交通网络优势,借鉴日本布局加氢站网络的成功经验,做好加氢站站点布局指导。政府宜从加氢站示范点开始实验,由点到线,后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由线到面,完成加氢站网络建设整个过程的顺利覆盖[6]。

4.3.3 加强精准招商引资,探索新能源商业化

长三角地区目前在上,储氢和运氢的环节较为薄弱。常州本身具有交通运输便捷优势,政府应抓住产业短板,借助本土交通和制造产业优势,从而加强精准招商引资。常州国家高新区成功引进安泰创明新能源材料项目,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长三角地区在氢能产业链上的短板,起到了新能源商业化的示范作用。

4.3.4   紧抓高端市场,避免低端过热

产业链中游布局逐渐完善后,政府需合理引导市场,减少恶性竞争,促进新能源商业化长远发展。目前各个地区都在争先抢占氢能产业市场,而常州要紧扣储氢运氢这一薄弱环节,抢占高端市场。政府机关一方面,要坚持长远战略规划,牵线搭桥优秀企业,联合产学方发展技术。另一方面,需关注本地氢能市场,引导本土企业有序竞争,对企业适度差异补贴,扩大相对优势。企业自身需要树立高端市场的目标,做好企业发展规划,优化自身管理,积累并保持技术优势,从而抓住高端市场的机遇[7]。

4.3.5  安全保障

常州既需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也应考量本地实际。若要设立常州氢能产业统一安全的行业标准制度,政府要完善行业法规条例。企业需致力于安全技术攻关。两部门共同打造氢能测试综合服务平台,积累本土应用经验,提高氢能技术的安全可控性。

4.3.6  拓宽海外市场

常州宜借助长三角地理区位的优势,利用本土机电制造能力,尝试和日韩等国家开展实质性合作,以产业链完整性与庞大的市场优势换取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政府需出台补贴政策与完善相关制度,鼓励本地企业和海外氢能企业合作,促进人才交流,汲取技术溢出,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国际国内双循环。常州本土企业宜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发挥“一带一路”平台优势,因地制宜,选择具有产氢成本优势的国家,实现常州氢能企业“走出去”。

5  结语

发展氢能产业对区域经济绿色发展及缓解能源短缺都有着相当大的益处。氢能这种清洁高效的可再生能源,从长远来看,可以在高碳排放的工业和电力领域替代煤炭、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特别是在交通领域,氢能在替代燃料与零排放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应该借鉴国内外氢能产业发展的经验,在立足于常州发展的优势之上,使常州的氢能产业发展更加趋于国际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孙玉玲,胡智慧,秦阿宁,等.全球氢能产业发展战略与技术布局分析[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20,42(4):455-465.

[2] 刘凡,朱宏康.氢能创新性研究及其国际产业发展战略[J].中國材料进展, 2021,40(8):639-644.

[3] 卢琛钰,孙浩天,田泽普.中国氢能产业发展的机遇、挑战及对策建议[J].新经济导刊, 2021(3):26-30.

[4] 刘群,张红林,官思发,等.发展氢能产业的调研与思考[J].高科技与产业化, 2020(10):59-63.

[5] 陈宇,张小玉,张荣沛.中国氢能产业链现状及前景展望[J].新型工业化, 2021,11(4):176-180,182.

[6] 吴桂良.我国氢能产业链难题待解[J].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21(3):16-22.

[7] 唐旭东.珠三角氢能产业发展及制约因素分析[J].石油石化绿色低碳,2021,6(1):54-60.

猜你喜欢

政策支持高质量发展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环保企业发展中政策支持问题研究
国内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政策支持研究
新能源公交车辆发展的政策支持及使用管理
煤炭污染治理需要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和政策支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