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言文阅读中汲取写作智慧
2021-01-12曹娟
曹娟
经典的文言文文质兼美,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很多,作为教师有必要深入思考怎样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汲取文言文中的精粹为我所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从文言文的语言品析入手是比较有效的途径,品味其语言,学习其写法,以经典文言文的阅读来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借鉴文言文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逐步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水平和现代文写作水平。
一、通过阅读文言文,增强审美体验,激发写作兴趣
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言文阅读中获得审美体验,学习文言文优美的语言、高雅的情趣、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等,从阅读中获得心灵触动,激发写作的欲望。
如我们在学习《桃花源记》一课时,在通译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分析这篇文章的真切而朦胧的叙事美,以激发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描写美的兴趣。《桃花源记》的美,首先美在自然环境,美在桃花,美在流水,美在这里的一花一木,“落英缤纷,芳草鲜美”,是何等美好的画面。其次,它的美,美在这里的小农社会,生活安康,心情舒畅,“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安静自足的生活是一种美。第三,美在有一点神秘,“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为什么是仿仿佛佛的呢?美就美在不是很清晰,美就美在别有洞天。这里的人人情关系和谐,这里的人们生活从容自如,优美的自然环境,淳朴的人情,从容自如的心态,是那样扑朔迷离又真切生动,是真切生动与扑朔迷离的统一,是偶然亲历与不可重现的统一。这种美的境界不但有现实的价值,而且有历史的价值。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美也无处不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的这种美,可以延伸到生活中来,让孩子们去发现,去体验,去描绘。
二、通過阅读文言文,体会不同风格,拓展写作视野
文言文既是古人个人情感经历的外在体现,也是文人洞察社会观察生活的思想结晶。因此,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学生要主动发现文言文中的深刻思想,体验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文言文的不同特点,拓展写作视野,在比较中阅读,在比较中拓展,在比较中提高。
我们可以学习《小石潭记》写景叙事的“移步换景”的写法,抓住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景中传神。移步换景的方式可以将景物一层层呈现在读者的面前,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石潭,充满了探奇的情趣,逐渐为人们展开一幅美妙的图画。对景物的细致描写最精彩的是“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水中游鱼或动或静,精灵可爱;同时也通过游鱼写出了潭水的清澈,动静结合、正侧面描写,短短几句话,水的清澈鱼的可爱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我们也可以对比阅读,在比较中寻找相同文体的不同特点,体会文章的不同风格,学习不同的写作思路,开阔学生写作的视野,在学习中不断明晰个人的写作思想,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潜移默化中把借鉴的经典名篇的写法融进自己的写作中,融进自己的思想里。
三、通过阅读文言文,学习写作方法,提升写作能力
教材编写者精选的文言文都是写作的典范,我们可以跟学生一起梳理,归纳具体的写作方法,以供学生在具体的写作中借鉴。具体到写作,课本中的文言文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优秀的方法。
我们可以学习《桃花源记》的白描手法,语言通俗流畅,明白如话,叙写情事,如口说家常;描绘人物,如面对朋友。明代许学夷说,陶多用“晋宋间语。靖节耳目所濡,故不觉出诸口耳”(《诗源辨体》)。在当时一味讲究辞藻、雕琢字句、形式主义蔚然成风的氛围中,陶渊明以清新朴实的语言描绘的理想境界,可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然而这种自然的语言不是随意写来的,它是经作者仔细推敲、苦心琢磨的结果。例如,写桃源人见到武陵渔人后,作者用“乃大惊”三字,就既写出了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又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从阅读入手,通过阅读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多角度多方式指导学生阅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借鉴学习,真正将文言文“典雅优美”融入自己的思想中,体现在写作上,这样才能真正将文言文的精髓传承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