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

2021-01-12姚小青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1年47期
关键词:读诗古典诗意

姚小青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诗教的传统,通过诗歌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在初中阶段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是古典诗歌教学的重点。语文教师要巧妙地运用教学技巧,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学习的兴趣,深化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和体悟,培养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这也是初中古典诗歌的教学难点。以下是根据本人的一些教学实践,提出的几点初中古典诗歌教学的看法。

一、充分认识、重视诗歌教学的重要性,这是做好诗歌鉴赏教学的基礎和前提

认识是行动的保障,只有充分认识到诗歌鉴赏对于中学语文教学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所起的作用,我们才会大胆去进行诗歌鉴赏教学的探索和改革。诗歌鉴赏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及想象力。如读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我们的头脑中便会浮现出一幅画面,就好像看到了袅袅青烟,好像看到了气势磅礴、从天而降的瀑布。诗歌鉴赏教学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如果多背诵诗歌,多对诗歌进行鉴赏评析,那么学生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诗歌鉴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道德素养,对学生性格的培养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读诗百遍,诗意自见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此道用于读诗也是一样,读诗百遍,诗意自见。有一些诗歌只要一读,诗意立见分晓,如赵翼的《论诗》:“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诗意明白晓畅,语调铿锵有力,诵读之后,诗人的慷慨陈词让人如临其境;有些诗歌则是一定要多读才能深感其义,如李白的《将进酒》《行路难》等作品,篇幅不短,辞藻奇丽,气势磅礴,若不多读,难以融进作品,体味诗意,若能多读,必有所获。

三、驰骋想象,再造画面

“借景抒情”“即景生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

都是古典诗歌创作最常用的手法。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全词仅五句28个字,凝练的语言中包含丰富的意蕴,如何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呢?此时,可以结合多媒体的手段,在忧伤音乐的配合下,在动情的描画中,让学生闭上眼睛,在脑海中勾画出一幅萧瑟凄凉的“游子思归”图,必能激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

四、体会诗歌灵活的表达技巧

我们通常所说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三个方面。任何一种文学作品的创作,它的表达技巧应该是多样化的、综合性的。如《诗经·豳风·七月》中的“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铺陈叙述了奴隶主残酷剥削、压迫奴隶的事实。如果说诗歌的语言体现了作家的语言素养的话,那么技巧就体现了作家谋篇布局的匠心独具。

总之,在中国古典诗歌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知人论世,养成诵读习惯,通过意境再现,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从而逐步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努力让课堂充满生机,让古典诗歌焕发青春活力。只要具备足够的信心,努力去积累、去感悟、去引导,诗歌鉴赏教学就一定会开展得更加成功。

猜你喜欢

读诗古典诗意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虫子的诗意奇旅
永恒
冬日浪漫
古典名画神配文,第一幅就笑了,哈哈
读诗的窗口
看花的人回过头来读诗
轻古典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