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县吉他小镇千年小镇与一把吉他
2021-01-12赵华健
赵华健
吉他,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多年的古埃及,它的命名更是来自波斯语,是个地地道道的舶来品。
鄌郚,是山东中部潍坊昌乐县的一个小镇,无论是“鄌”还是“郚”,在字典中都只有一个解释:专用地名。三千多年前周朝初期,这里有鲁国的两个下邑:鄌和郚。
没人会想到,吉他会在数千年后,成为鄌郚的代名词。如今的鄌郚镇,每年為世界30多个国家,生产吉他100多万把,乐器配件超过500万套,电吉他的产量更超过全国总量的36%,成为地地道道的“吉他小镇”。
传真机架起招商路
齐鲁腹地“缪斯”萌芽
历史悠久的鄌郚,曾是渤海的鱼、盐运往鲁南、苏北的重要枢纽之地。但是,即便是熟悉鄌郚的人,提到鄌郚首先想到的也是西瓜和笤帚,这里是昌乐西瓜和无籽西瓜的发源地,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鄌郚一直是特供西瓜基地。这里还一度拥有30多个笤帚加工专业村。但是,这个小镇的故事却被一名“赤脚医生”改写了。
今年43岁的李华涛,从小就跟吉他打交道。2002年5月,李华涛成立东方乐器厂,那是鄌郚第5家电吉他生产企业。这时,距离李华涛的父亲李培臣创立昌乐第一家吉他厂——缪斯乐器刚好十年。
李培臣曾是鄌郚镇李家沟村的一名“赤脚医生”。197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成为昌乐县乐器厂一名销售员。当时的昌乐县乐器厂以生产小提琴和民族乐器为主,是山东省仅有的四家乐器厂之一。
1991年7月,李培臣参加了青岛交易会,得知韩国有乐器厂有意来山东投资建厂的消息后,李培臣异常兴奋,因为当时济南、青岛、烟台的三家乐器厂都已破产,山东境内就剩下昌乐的这一家。经过两个多月的考察论证,韩方得出结论:昌乐有乐器生产的基础,适合建乐器厂!当时,中韩尚未建交,双方只能通过传真交流,发传真又只能去潍坊市区,李培臣只得在潍坊和鄌郚之间来回穿梭,靠着一封封的传真,与对方持续交流。
1993年春天,应韩方的邀请,李培臣带着翻译赴韩国进行洽谈,这一去就是60天,凭着要为中国人争气的一股倔劲,硬是把这个项目引进了山东,落户鄌郚。
1993年12月,李培臣拿到了工商部门颁发的中外合资的营业执照。中韩合资成立了山东缪斯乐器有限公司,李培臣任中方代表兼副总经理。
缪斯乐器,开创了鄌郚吉他乐器生产的先河。1998年,百灵乐器厂成立,是第一家真正属于山东人自己的乐器厂。这两家企业,成为鄌郚乐器企业的“孵化器”。
工匠精神助力产业升级
鄌郚吉他征服世界
鄌郚人的生活就此发生了改变,从此,在老百姓看来神秘又高档的吉他变成了他们手里的商品。大批常年务农的村里人走进工厂,学会了吉他制造的工艺流程,有的还成了工艺师、调音师、乐手和音乐人。小镇上1万多名居民,农忙之余在乐器厂上班,每月平均能有5000元左右的收入。“做完工厂里的这批订单,就该下地给庄稼施肥了”,成了很多人的生活常态。
不同于其他乐器,一件吉他产品的完成需要80%的手工。而从一个木头板,到一个完成品,鄌郚镇的吉他工艺实施起来,就要有上百道复杂的工序。单就打磨的砂纸来说,就有60到1000种不同的粒度。木料打磨,安装琴弦,区分音品到最终调音,一遍又一遍反复调试,成就了鄌郚镇的工匠精神。
过硬的品质,成为“吉他小镇”成名的根基。李华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受父亲最大的影响就是“工匠精神”:“这是一个朝阳产业,对于长辈做的东西,我想坚持,并且往前迈一步。”
2005年,宁夏人贾佐凯来到了鄌郚,在上海芬达乐器这样的世界一线品牌工作的经验,正是当时的鄌郚所缺乏的。“2003年,上海芬达工厂的生产自动化程度已经非常高了,小镇上却基本还在手工操作。”在贾佐凯的运作下,鄌郚的第一套数控铣床投入使用。“以前,一个工人加班加点、不分昼夜做一天,只能做100个模型,现在用上设备,不加班可以做400个。”
21世纪最初的十年,成为鄌郚乐器产业的蓬勃发展期,朴实的鄌郚人,凭借精湛的手艺和诚信的作风赢得日渐广阔的市场空间,当地的乐器企业也从最初的个位数,发展到80多家,在国内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不知不觉在世界上有了响当当的名片。
2010年8月,盛夏,台湾最具人气的摇滚乐团——“信乐团”的主力吉他手孙志群辗转数千公里,来到鄌郚,来定做自己专属的吉他!
从产业之乡到文化之乡
吉他小镇重装上路
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鄌郚的电子乐器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多用于贴牌出口,缺少自创品牌。要订做吉他的孙志群最初想到的也是美国,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贴着美国知名LOGO的电吉他竟然都产自鄌郚!于是,孙志群果断更改了自己的目的地,最终他在鄌郚订做了四把吉他。
鄌郚的创业者们也日渐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贴牌生产不但鼻子被人牵着走,而且利润空间非常小。“一开始做的也是代加工,但慢慢发现,我们有条件有能力做自己的品牌,不能再给别人做嫁衣。”2003年,赵卫国进入乐器行业,创立品牌雅特,创建之初,赵卫国就决心不再“贴牌”,致力于打造自己的民族品牌。而后来到鄌郚的贾佐凯也清楚,想在国内外得到认可,就要打响品牌,所以他也在主动选择转型,注册自己的品牌,抓住主动权。
“我们不抄袭,自主地去设计,自我创新。其实无论是传统的营销方式,还是现在电商的这种模式,我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产品的市场。而且企业跟企业之间的一些合作,都能带动我们电吉他产业集群中所有企业一些品质的提升。” 镇上一家乐器工厂负责人马颖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今,鄌郚镇已有十几家专门做中高端定制产品的企业,拥有了40多个自主乐器品牌。2009年6月,鄌郚镇被授予“中国电声乐器产业基地”。
2016年,鄌郚举办“吉他小镇·魅力鄌郚”音乐节,世界各地音乐人慕名而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鄌郚、了解鄌郚。鄌郚镇经贸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打造乐器文化之乡,是未来我们努力的方向。一方面,还是要把生产做好,产品质量得到国际认可;另一方面,多举办音乐节、高端论坛,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等,提高音乐文化氛围。
在他们的规划蓝图上,未来的鄌郚不仅是“乐器产业之乡”,更会成为“乐器文化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