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合唱训练的实践探索

2021-01-12严辉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35期
关键词:合唱训练小学生策略

严辉

摘要: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对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其中合唱教学训练又是课堂中的重要关节,其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音乐水平,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本文针对目前合唱训练的困境提出了四点训练实践策略,以期增强合唱训练效果。

关键词:小学生  合唱训练  策略

合唱训练是小学音乐课程中重要的教学内容,对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笔者从事小学音乐教学工作20余年,从一节节课中,积累了点点滴滴的经验,也有一些体会和感悟。

一、“一抓”:抓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

有效利用时间是首要保障。以前在学生合唱比赛之前,笔者总觉得训练时间不够,合唱队员的出勤率也不能保证。因为合唱队员是每个班选出来的,尽管声音条件好,有基础,但是集中时间太短,学生训练得不到位。在无数次的受挫之后,笔者产生了把合唱教学纳入正常课堂中的想法。能不能以班级为单位,组建合唱队?这种做法的优点、缺点是什么,需要转变、重组的是什么?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侧重点要如何设置?对此笔者边尝试边思考。

笔者选了两个班级作为合唱班级。之所以选两个,是因为具有可比性,以对学习效果进行分析,如果班级多就顾不过来了。做通班主任的工作后,我开始给学生们做思想工作,把班上的同学们表扬一番,鼓舞士气,激发兴趣,让每个学生都开心地上音乐课。在小学合唱中,激励措施很重要,既要有效,又要多样。课上表扬,期末颁奖,和班主任联合,及时通报家长,在群里发一些音乐课小视频鼓励学生,家长和学生同唱一首歌,等等,这都是一些好的做法。

二、“二抓”:抓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

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是成功的关键。小学生的年龄差距较大,科学合理地安排好一节课的教学过程,遵循由高到低、由简入难的规律尤为重要。每节课之前,教师一定要认真、精准地备课,每一个环节都要妥善设计,力争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合唱训练的一节课,相当于普通音乐课的两节,甚至更多。站姿、发声方法、面部表情、呼吸气息,等等,在这些方面学生都要养成好习惯。一开始学生会觉得很累,坚持不住,但是,如果坚持这样做了,成效会非常明显,学生举手投足都会显得很专业。

课堂的设计,既要重视练声、听音、视唱等基础知识,还要抓紧演唱课本上的歌曲,不仅要唱会,还要提高演唱要求,歌词会唱,歌谱也要会,演唱方法也要时刻注意。教师要努力把每一节课上成展示课、体验课、公开课那样,精致、高效、有价值。在合唱课堂上站着的时间应该会比普通音乐课久一些,有利于发声,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师生问好之前,就要扫视教室一圈,和所有的学生眼神对视一遍,无声地告诉大家:我们要开始认真唱歌啦!与此同时,教师自己要小八字站好,挺胸抬头,收腹夹臀,面带微笑,笑肌抬高。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做好表率,学生自然而然就会认真对待唱歌姿势。

练声最初用音阶。因为很多学生唱不准音阶,所以从唱音阶开始全音、半音,以及“3、7”这种闭口音的发音方法,都要反复教授,让学生细细体会,慢慢模仿着老师的口形、发声方法演唱。三度、五度模唱都是必不可少的,基础的音准概念全部要通过扎扎实实的练习掌握。之后的练声曲可以变换各种风格来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教授新歌时,要提高演唱要求,每一首曲子都要会唱乐谱,而且是站立着,像合唱表演一样认真完成。甚至一些乐谱记号,如“前倚音”“波音”“下滑音”等都要给学生解释清楚,使之理解,并准确演唱。前面的功夫做足后,代入歌词相对来说就容易多了。基本不用教,大部分学生都能自己唱出来。需要重点注意的就是一些咬字方面的问题,开口第一个字的位置,最后一个结束音,“你”“一”“木”“祝”等字要给学生做示范,并让个别学生单独唱,以便检验学唱的效果。这几个环节必不可少,并要认真对待,切不可草草了事,这样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三、“三抓”:抓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持之以恒是提高合唱水平的秘诀。小学生对演唱技巧的掌握是通过模仿教师外在特征来达到的,教师单纯讲抬高笑肌,打开口腔,深吸气至横膈膜,学生很难理解。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体验能力都很单一,对于成年人讲的一些演唱方法似懂非懂,只好靠观察老师嘴张的程度、面部的表情、吸气的动作来模仿。聪明的学生往往模仿得惟妙惟肖,但是需要经常加深印象,需要持之以恒地经常训练,否则时间久了会有遗忘,会有反复。一个暑假回来,技艺大退步,是很正常的,甚至一个国庆小长假回来,学生的声音位置都会找不准,气息也会上浮。这时,教师要能理性接受现实并耐心引导,重新唤起学生的演唱记忆,以最快速度恢復声音位置,而不是大声训斥学生。

四、“四抓”:抓检查落实学习成效

所有的教学要有检查,有个别辅导,有成绩反馈。如果两个声部在同一个教室里教学,那就要先学低声部,先把低声部的重点、难点解决,唱准,唱好,再进入高声部的学习。在全部学会后,音乐教师要利用下课休息的碎片时间,让学生们一个一个地单独演唱给老师听,站姿、气息、音准、表情都要要求到位。这也是个别辅导的大好时机。每个学生的特点、长项,音乐教师可以通过这个检查环节全部掌握,方便合唱时的位置排列:音色好的可以领唱或参加水平更高的小合唱,表情好的站在前排,音准好的可以站在收音话筒最容易捕捉到的位置。教学工作细节到位,了解清晰,合唱表演的水平才能有效提升。虽然这样做很费时,老师也很辛苦,但是成效显著。

还有一点需要补充的是,每个班都会有音准不太好的学生,或者明显低八度的、特别不合群的声音。不用着急,教师可正常进行平时的训练和教学,但要着重加强节奏训练,以及一些打击乐器的使用。如果有表演、有比赛,就可以让他们以打击乐器作为辅助。例如用三角铁来为《送别》《圣诞歌》等类型的歌曲敲出晨钟的效果,用木鱼的清脆声音来为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伴奏。

综上所述,合唱训练在促进小学音乐教学效果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生音乐素养得到提高,音乐领悟能力提升,慢慢体会到了合唱音乐的美妙。以上几点是笔者的经验总结,希望可以为提高小学生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效率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朱静怡.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科学开展合唱训练[J].黄河之声,2020(9):163.

[2]黄晓佳.童心飞扬 快乐合唱——谈小学合唱团的训练[J].中小学音乐教育,2020(12):3-5.

责任编辑:赵潇晗

猜你喜欢

合唱训练小学生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职高合唱训练中跑调问题的解决措施
浅析合唱训练的基本方法及注意问题
合唱有益于农村学生行为习惯之养成
我是小学生
论群体心理对合唱训练的影响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