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治理路径探讨
——以贵州铜仁移民社区为例
2021-01-12王友云
王友云
(铜仁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一、理论基础:移民迁入地生活实践的社会建构主义
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带来了居住空间的变化,而这种居住空间的变化带来了社会空间的变化,以往社会关系网络改变,农村自然纯朴的农耕生活方式向城镇化生活方式转型,移民群众面临新的社会空间重组。这就需要重建移民社区的社会信任资本,构建新型的移民社区社会生活共同体,完成从村庄共同体到城镇化移民社区的嬗变,其基本路径在于从社会建构主义途径出发,进行移民迁入地生活实践的社会建构。人在生活实践过程中是一个发挥主观认知和积极采取行为的重塑社会系统过程,是行动者与社会互动辩证的社会过程[1]。应将贫困治理的行政实践理解为行政官员与移民贫困户共同的实践行动,而不是封闭的行政官员的自我描述与自我建构[2]。在贫困治理中,“弱势群体的声音必须被整合到社会问题的解决之中。”[3]80社会建构的一个积极特征是多方参与,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安置的移民社区是一种全新的生活环境,必然面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问题。通过社会建构,让政府与移民之间互相理解,在分享与互动的基础上达成共识,从移民的公共需求出发,推进移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服务的基础上建立移民对政府的信任。各移民家庭之间、移民户之间、移民户与城市原居民之间通过社会建构培育社会资本,培育社区及城市公共空间,增强社会支持,推动社会交往,降低移民社区成员之间及移民与城市原居民之间合作的交易成本。如铜仁市在易地扶贫搬迁中以50户以下、贫困率高的自然村寨整体搬迁的方式进行跨区县城镇化集中安置,就能有效降低移民农户的心理适应成本,保留其原有的社会资本存量。在贫困治理实践中,政府行政要摆脱管理主义的思维方式,更需要一种具有回应性、有效性,让移民参与、对话、分享、沟通的公共行政,这是一种“不同于以往的解释性、批判性和定性的思考途径”[3]前言,是一种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移民搬迁及移民新社区的建设,是一项针对贫困弱势群体的事业,贫困治理的行政实践更需要突破传统的“技术——工具理性体系”,而需要通过辩证思维方式、社会建构取向、民主对话的治理进行公共行政的创新。通过走进和融入移民群体,同移民进行主体间的互动、沟通、对话获得彼此理解,实施积极的社会政策,由公共行政的理性建构走向社会建构,这应成为移民社区治理的理论基础。
二、铜仁易地扶贫搬迁实践进展及移民社区治理现状
(一)铜仁市易地扶贫搬迁的实践进展情况
铜仁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在近年来的实施中,不断总结经验,尤其在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方面取得了很多好的经验。“十三五”期间,铜仁市的易地扶贫搬迁不论在总规模还是跨区域搬迁规模,均居全省前列。全市共搬迁贫困人口6.4759万户29.3579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4万人,搬迁规模占全省搬迁总规模188万人的15.6%,位列全省第三。铜仁将本市西五县和东部松桃县深山区、石山区的贫困群众跨区县搬迁到碧江区、万山区、大龙开发区及铜仁高新区的中心城区和产业园集中安置,共享安置城镇便利可及的基本公共服务,实现脱贫致富。全市跨区县搬迁人口12.55万人,占全市搬迁总规模的42.8%,占全省跨区县搬迁总规模的53.8%,跨区县搬迁全省人数最多、规模最大,位列全省跨区县搬迁第一。①(1)①本段的数据主要来源于铜仁市水库和生态移民局,网址为http://tr.gzsskhstymj.gov.cn/。
截至2020年初,铜仁市跨区县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部完成,解决了“搬得出”问题,易地扶贫搬迁的“前半篇文章”已基本完成。“十四五”期间,应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后续扶持工作上来,即逐步从以搬迁为主向后续扶持工作转变、从解决好“怎么搬”向搬后“怎么办”转变、从“搬得出”向“稳得住、能致富、能融入”转变。应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总结后续扶持工作实践,广泛收集搬迁群众需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抓好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和基层党建“五个体系”建设,极力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使数以万计的搬迁群众能真正融入城市,享受城市文明,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快融入、生活好、有保障”的易地扶贫搬迁目标。
(二)铜仁市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治理现状
1.易地扶贫搬迁后期移民社区治理调查:样本来源与数据特征
为了准确把握铜仁市易地扶贫搬迁后期移民社区治理基本情况,本研究通过抽样调查和问卷调查形式发放问卷,然后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达到了解铜仁市易地扶贫搬迁后期移民社区治理状况的目的。从铜仁市跨区县移民主要迁入地中选取万山区、碧江区和大龙开发区进行调研,然后在万山区选取观山雅居、汪家、河坪3个移民社区,碧江区选取响塘龙、白岩溪、打角冲、矮屯4个移民社区,大龙开发区选取德龙新区和龙江新区2个移民社区,共计9个移民社区进行调研。两人一组分为两组进入各个移民社区,采用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田野调查方法,进行问卷填写调查。调查人员进入移民社区后,在移民服务中心同工作人员联系,得到移民社区安置人员名单,按照调查样本数进行等距离抽样,确定调查对象,进户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以移民搬迁一户为单位进行,因为一户选取一个样本更有真实性和代表性,如果以移民个体为单位,就可能会导致一户移民人家选了几个样本的情况,这对样本的代表性就会产生影响。这里的户指的是在一起生活没有分家住且在移民社区只有一套房子的家庭单位,如果孩子成家结婚并由政府另外分配了一套移民社区的房子就另算一户,因为成家结婚就意味具有独立生活和判断事务的能力。本次采取等距抽样方法,对9个社区分别抽取50户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430份,有效问卷430份,回收率为95.6%,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如下表(见表1):
表1 跨区域移民社区治理调查样本基本情况表(N=430份)
2.易地扶贫搬迁后期移民社区治理调查分析
第一,对移民户居住意愿、条件、满意度以及邻里关系的调研分析。首先,通过选取一定数量的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户进行调研,调查搬迁移民户是否愿意在迁入地长期居住以及愿意长期居住的条件排序,发现长期居住意愿的统计情况。从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户长期居住意愿的统计情况得知,表示愿意长期居住的占比在48.72%,不愿意长期居住占比仅3.85%,而等等看的占比也达到了47.43%。
其次,对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户是否愿意长期居住的条件进行调研。主要设计了到迁入地以后居住条件改善、有更多就业机会、医疗条件改善、子女上学条件改善、农业收入提高、交通更加便利和其他这几个可多项选择的条件。对调研的移民户进行统计发现,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户愿意长期居住是因为居住条件改善的占比为42.31 %,希望有更多就业机会的占比39.74%,认为医疗条件改善的占比26.92%,子女上学条件改善的占比20.51%,认为交通更加便利的占比37.18%,认为农业收入提高的只占比1.28%,回答其他的为0。
再次,对已经搬到迁入地生活的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户在迁入地生活情况进行满意度调研。主要从搬迁户的住房条件、交通便利程度、供水(水费)、供电(电费)、日用品购买便利程度、就业条件、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和防盗设施等方面的满意度进行分析。具体统计情况见表2:
表2 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户移民社区满意度调查统计情况(N=430)
由表2可知,在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住房条件满意度调查中,表示满意以上的占75.64%,不满意以下的占24.36%。根据调研,不满意的原因是住房质量问题,如房屋漏水、无消防设施、用电存在安全隐患;房屋装修有偷工减料行为,如外墙立面施工不精细,室内包括门窗安装较为粗糙;屋顶板开裂、墙体开裂、基础下沉等原因,生活环境令人担忧,等等。易迁户交通条件满意度中表示满意及以上的占78.21%,不满意及以下的占21.79%。根据调研,不满意的原因是由于选址不够精准,又缺乏产业支撑,出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情况。易迁户供水(水费)条件满意度中表示满意及以上的占65.38%,不满意及以下的占34.62%。根据调研,不满意的原因是水费过多,比搬迁前多了好几倍,难以接受。易迁户供电(电费)条件满意度中表示满意及以上的占50%,不满意及以下的占50%。根据调研,不满意的原因是电费一个月要花200-400元,难以接受。易迁户日用品购买便利程度条件满意度中表示满意及以上的占41.02%,不满意及以下的占58.98%。根据调研,不满意的原因是安置区没有小卖铺之类的店铺。易迁户就业条件满意度中表示满意及以上的占71.80%,不满意及以下的占28.20%。根据调研,不满意的原因是搬迁后失去了耕地,在安置地能从事的工作都不是与原来相关的农业,而以非农业为主,移民就业需求增加。移民的自身社会参与度差,对安置地不熟悉,就业存在一定困难。并且大多数移民文化水平低、劳动力素质不高,寻找和使用就业信息的能力比较弱,导致就业渠道单一,就业信息不畅。易迁户收入水平满意度中表示满意及以上的占56.41%,不满意及以下的占43.59%。根据调研,不满意的原因是政府安排的岗位多为保安、保洁等低收入性质的临时工作,工资不高,家庭无稳定的收入来源,无法保证生计。易迁户消费水平满意度中表示满意及以上的占25.64%,不满意及以下的占74.36%。根据调研,不满意的原因是搬迁到城市以后生活成本急剧增加,“等、靠、要”等懒惰思想比较重,搬迁后面临新的生活空间,难以适应,更加害怕自己会成为城市贫困人口,成为社会底层人。易迁户防盗设施满意度中表示满意及以上的占30.77%,不满意及以下的占69.23%。根据调研,不满意的原因是易地搬迁安置区防盗监控设施没有安装到位,物业管理尚不健全,在已入住的安置小区,时有偷盗情况发生。
最后,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户通过城镇化集中安置方式安置到移民新区以后邻里之间关系情况。易地扶贫搬迁移民以前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和持久的局部熟人社会,相互间的关系建立在持续形成的亲属和连带亲属关系基础上,并且依靠乡规民约而具有较强的自我约束力。城镇化集中安置到移民社区以后,各移民社区居民之间,虽能和平相处,但并不像搬迁前那种亲密的邻里往来关系,各单元房将人从实际距离上分隔,也产生了心理距离,彼此之间缺乏信任,关系淡化。在调研中发现,多数居民与邻居相互了解程度较低,只是略微了解,信任度不够。调查数据如下表3所示。
表3 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邻里之间关系程度情况统计(N=430)
第二,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户迁入以后对移民社区治理情况的评价。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户到移民社区生活以后,对移民社区的社区治理评价如何?通过设计社区治理方面的问卷进行评价,主要设计了以下十个重要问题。问题一:你们社区的便民机构服务如何?问题二:你们社区开展的志愿者服务如何?问题三:你们社区的治安如何?问题四:你们社区开展的消防方面建设(消防知识宣传、灭火器安置等)如何?问题五:你们社区对社区内的物业管理监督如何?问题六:你们社区对协助政府完成有关任务情况如何?问题七:你们社区办理公共事务的效率如何?问题八:你是否常被邀请参与当地社区治理的各项活动(如征求相关意见等)?问题九:你是否会主动参与当地社区治理的各项活动,如发现社区存在与自身相关的问题时会向社区反映意见和建议吗?问题十:你所在社区民众面临纠纷时是否能通过法律得到正确处理?在对每项关于社区治理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时,设置了5个选项,依次为A-E,对应选项为很好、好、一般、差和很差,程度依次递减,在进行数据分析时,依次转化为5对应很好,4对应好,3对应一般,2对应差,1对应很差。经过统计分析,可见对移民社区治理评价的百分比情况,集中在“一般”和“好”两项最多,这两项累积百分比大多达到了70%以上,评价结果处于中等水平,但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具体结果见表4所示:
表4 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对移民社区治理情况的评价百分比(N=430)
三、易地扶贫搬迁后期移民社区治理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移民社区多元合作共治及自治问题
在移民社区要构建多元合作共治格局,而这种多元合作共治格局的形成,则有赖于加强移民自治能力建设提升自治水平,促进移民能实现自我管理,实现移民社区自治。社区是靠地缘、“近地缘”关系建立起来的利益共同体。因此,让移民群众共享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这一伟大工程带来的成果,让移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建设家园共同体、形成记忆共同体、打造治理共同体[4],这是实现移民社区自治的高层次要求和表现。
从表3的调研数据可以看出,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邻里之间关系程度还有一定的改进空间。从邻里之间关系和谐程度的具体数据来看,邻里之间相处很和谐的占比为20%,关系一般的占比为52%,有的不好占比为28%。从移民社区邻里之间融洽和来往程度来看,邻里之间关系非常融洽的占比12.82%,融洽的占比44.87%,一般的占比42.31%。这就充分说明,在移民社区,邻里之间关系非常和谐与非常融洽的占比都较少,而关系一般的占比较高,移民社区作为移民群众的共同家园,这种家庭共同体、记忆共同体、治理共同体的格局还没有真正形成。从表4可以看出,社区协助政府办事情况在一般及以下的占比达71.9%,社区办理公共事务的效率评价在一般及以下的占比达64.7%,是否经常被邀请参加社区治理的回答中,一般及以下的占比达88.6%,是否经常主动参加社区活动一般及以下的占比达73.1%,居民纠纷是否得到妥当解决一般及以下的占比达61%。可见,移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比率、频次等都还很不够,说明移民参与社区共同体建设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热情都还不高,需要提升移民自治能力,完善移民自治,促进移民社区多元合作共治。
(二)移民社区社会治安与社会稳定风险防控存在的问题
移民社区的社会治安防控工作是移民社区后期社会治理的重点工作之一,移民只有安居乐业,才能真正发展。根据表2的调研数据,移民对移民社区社会治安的满意度还不够,如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对移民社区防盗设施的满意度中表示满意及以上的占比为30.77%,不满意及以下的占比为69.23%。从表4可以看出,移民搬迁户对移民社区社会治安的感受,评价为很好的仅占比为3%,评价为好的占比为47.3%,评价为一般的占比为33.6%,评价为差的占比为14.2%,评价为很差的占比为1.9%,也就是评价为一般及以下的占比达到49.7%。同时,在调研中发现,随着移民人数的激增,迁入地派出所工作量大增,负担加重,如2019年前四个月,移民安置地灯塔派出所共接警447起,比2018年同期增长42.8%,违法犯罪案件同期上升422%;派出所警力有限,出警车辆老化等问题;移民社区未成年人作案呈上升趋势。这些数据都充分说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亟须健全完善,必须把移民社区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作为移民后期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抓实抓好。经过调研梳理,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的主要矛盾和风险点集中体现在几个方面,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分类一览表表示如下(见表5):
表5 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分类一览表
(三)移民社区社会资本重构的障碍与文化心理的适应问题
1.移民在迁入地的社会关系暂时出现断裂,面临社会资本重构的障碍
跨区域移民搬迁以城镇化集中安置为主,搬迁到以工业为主的经济开发区,这就会使原有的一些社会关系断裂,面临社会资本重构难题。移民搬迁户由原来的自然村生活改为城镇化集中安置,城市化的人情淡薄、社会距离在移民社区出现,移民社区的住户互不认识,信任关系难以建立,移民贫困户的心理距离和孤独感增加。比如,据初步调研,大龙开发区德龙新区已登记造册搬迁入户的贫困人口真正入住率大概在30%左右,大部分移民安置好后逐渐去沿海打工就业,为了得到移民新区的房子,让老人带小孩住在新区。这就难免出现“留守的贫困”,移民新区也难以繁华起来,打破了原有的农村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村庄生活,到城镇集中安置后会一定程度暂时出现人缘业缘程度低,新区缺乏生机活力,融洽的社会关系难以建立,拥有社会支持功能的强社会关系网络断裂,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不足,容易出现返贫现象[5]。这亟须通过移民社区文化建设与价值引领来解决,进行社会资本重构。
2.移民群众面对城镇化生活转型,文化与心理适应还存在一定困境
易地扶贫搬迁贫困人口面对城镇化生活转型,文化与心理适应都还存在一定困境。落后地区跨区域移民搬迁由原来比较纯朴的自然村寨生活方式转型为城镇社区生活方式,从农村相对自在的生活方式向城镇化生活方式转型,移民贫困人口难免发生生活不适应问题。城镇化产生交往距离,疏离了农村生活邻里间互来互往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亲情需要重建。更为重要的是这种适应性困境来自贫困人口本身的文化和心理。其实,落后地区很多贫困人口,有一部分是因病、子女教育及自身残疾等因素致贫,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因懒致贫,他们长期生活在大山里,以基本的地理资本为满足条件,守着一亩三分地循环劳作,能基本维持生存,有时甚至不愿去改变它。并受农村亚文化的影响,他们变得不求发展,但求温饱,加上近年来国家各方面的帮扶政策及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他们生存有余但富裕不足,有一部分群众是相对于小康标准的一种相对贫困状态。这种状态会发生锁定,而一旦产生锁定,农村的治理包括贫困治理就会进入内卷化状态[6],国家投入的资源都被耗费了,不会取得应有的效果。这部分搬迁群众搬到城市以后需接纳社会文化变化带来的转型和调适张力,这种张力表现在移民群众面对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城市文化碰撞甚至分割带来的文化转型痛苦[7]。
根据调研情况的反映,对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移民迁入后生活习惯所受的影响程度统计发现,移民群众认为迁入后生活习惯与原来有很多不同,给自己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影响,认为影响程度在一般及以上的占比达到65.38%,这种影响不仅比较大,还可能有一个相对长的过程,需要慢慢调适。贫困人口搬迁到移民新区会产生很大不适应,适应不了工业文明下靠技能致富的生活方式,他们文化素质低,培训效果不明显,甚至不愿学习新的技能。这需要对移民贫困户实施人文教育,使他们从文化意义和心理层面改变观念,由小农意识、惰性思想转变到现代工业化和信息社会条件下对工业文明和城市文化的融入、认同、向往和心灵契合。构建人的现代性,完成人的现代性转型,学会工业文明和信息社会条件下的谋生本领和城镇化生活方式。
四、易地扶贫搬迁后期移民社区治理体系构建的具体路径
(一)易地扶贫搬迁后期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合作共治的实现路径
首先,多元治理主体共联,构筑移民社区治理保障。一是优化治理结构。按照构筑“大邻里”党建领导服务体系的要求,形成移民社区有移民特色的“一核三轴四联多心”治理格局,即移民社区党委一个核心,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工作站、社区服务中心三个管理服务主体,社区社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驻辖区企事业单位四类多元共建堡垒,志愿者服务中心、邻里互助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法律援助中心、文卫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多个活动中心,探索推行纵向建、横向联的区域化移民社区联动治理机制,打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传统社区治理模式。二是明晰功能定位。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工作站、社区服务中心三个管理服务主体按照“小社区、大服务”的职能定位,突出“共建共驻、资源整合、数据共享、邻里守望”的工作要求,支持和鼓励辖区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工作。促进移民社区居民在社区治理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组织开展移民社区法律援助、康体休闲、文化娱乐等服务,初步形成“组织引领、功能完善、邻里融合”的治理体系[8]。
其次,多元平台共建,搭建移民社区治理平台。一是搭建便民服务平台。建立移民社区综合服务大厅,将移民社区党务、社会救助、低保办理等相关服务事项进行集中办理,由街道办事处派驻专职工作人员为移民社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将“多中心”的运行管理服务纳入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为各类群体提供一站式、个性化、专业性社会服务,打造全方位、全天候、零距离的政务服务机制。二是搭建移民信息办公平台。利用手机App应用和电脑网页版等便民服务软件和信息平台,推行无纸化办公、移动终端化审核;在移民社区创设书画室、心理咨询室、绿色阅览室、四点半课堂、数字自助图书室、大众阅览室、绿色网吧等。利用社区电子屏、手机客户端、微信微博等,实现各类信息的循环碰撞、智能推送和共享应用,实现“数据多跑腿、移民少走路”的目标。
再次,多元组织共商,激活移民社区治理活力。一是民主决策聚共识。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采取每月例会、季度汇报会、半年测评会、年终述职会等多种方式,对涉及社区党建、居民利益、公益事业、社区治安等重大事项共同商议,用最快的速度解决老百姓身边的大事、急事、难事。引导社区各方力量对社区重大事务进行科学评判、民主决策,逐步形成民主提事、民主议事和民主决事的良好氛围,基层自治功能得到有效激活。二是创新思路解难事。建立领导联系社区制度,定期研究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按照辖区居民分别建议、多元主体分类提议、综合党委共同商议、各多元主体分别建议的程序,采取党建工作联做、公益事业联办、项目建设联推、服务难题联解、精神文明联创、社区治安联防“六联动”破解社区治理中的难题。
(二)移民社区自治体系建设路径
移民社区自治体系的建设,应通过创新移民社区治理机制和构建社区协商机制实现。应完善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以居民自治为基础、民主协商为主要特征的社区治理机制,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实行“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完善社区居民会议、居民代表会议制度,夯实居民自治基础,实现移民群众自治管理。建立社区协商机制,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原则,探索民情恳谈会、社区论坛、社区听证会、社区评议会等协商形式,开展灵活多样的协商活动,逐步实现移民社区协商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应在移民社区积极发展自治组织。社区党委应按照“政府支持、社会运作、多元互动、合作共赢”的运作模式,积极引导和孵化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团队,重点为社会组织提供组织培育、人才培养、项目发展、标准建设、保障服务、资源对接等综合服务,简化登记流程,建立激励机制,大力培育发展能有效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社会组织。应充分吸纳辖区单位、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活动,激发各层面、各行业群众的参与热情,培育志愿精神,提升群众对移民社区工作的知晓度和参与度。
(三)移民社区社会治安与社会稳定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路径
应成立专门的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移民信访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强化责任并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同时建立信访维稳动态管理机制,为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社会稳定风险信访维稳提供组织和机制保障。应结合移民维稳实际情况,建立移民冲突应急处理机制,移民搬迁涉及人口多而杂,发生摩擦冲突事件在所难免,应进一步完善排查化解方案和信访维稳应急预案。大力推进移民社区综合治理中心实体化建设,整合各类资源设置群众接待窗口、监控研判室、纠纷调处室、心理解忧室、法律服务室、扫黑除恶办公室等场所,真正实现社区的群防群治、综合治理。应在移民社区成立治保会,在开放式小区建立搬迁群众义务巡逻队,在封闭式小区组建专业保安队伍,成立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委员会,进行移民社区群防群治工作。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和社区突发事件,创新移民社区治安管理模式,积极拓展和创新“以房管人”“家庭联防”“邻里守望”治安承包责任制的移民社区治安管理模式,构建大综治、大民生、大服务的移民社区综合治理新体系。
同时,应在移民安置社区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构建移民社区社会稳定风险防控的系列机制,完善社会防控体系建设,主要建立矛盾纠纷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分流调处机制、检查考核机制等移民社区的防控机制。创新社区治安的工作方法,加强社会矛盾风险隐患分析研判,做好防范社会风险和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畅通信访和诉求渠道,积极为移民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心理咨询、劳动就业等服务,重点从源头防范化解矛盾纠纷。
(四)移民社区文化建设与价值引领策略
首先,要加大移民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建设好移民社区文化阵地和平台,让移民群众文化提升建设有场所、有内容、有人员,建设比较系统性的移民由偏远山区的农民转型为城市市民的文化提升工程。主要应建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体活动室、文化馆、图书室等公共文化服务基地,建好移民社区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充分利用群众会、群众大舞台等。要整合移民社区资源,集中打造一批文化服务平台,如理论宣讲平台、感恩教育平台、文化服务平台、科普服务平台、娱乐健身平台等。尤其要创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等机构和平台的运行模式,进行内容、管理、运行机制等各方面的创新,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为对搬迁移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提升文化素质的重要基地。
其次,要创新移民社区文化传播的内容。要进行移民群众爱国、爱党、感恩、励志等教育,在移民社区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引导搬迁群众破除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厚葬薄养、互相攀比、封建迷信、酗酒赌博等陈规陋习,形成崇尚科学、文明、节俭、诚信的良好风尚。推动搬迁群众实现生产和生活转型,尤其是转变思想观念,由小农经济思想转型为具有现代化市场经济观念和竞争意识的城市市民,树立创新、创业观念,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坚决杜绝“等、要、靠、懒”等消极思想,积极融入建设新时代的洪流中去。要通过各种方式不断促进搬迁群众的交往和交流,增加感情,增强群众之间的彼此认同感和在移民社区的归属感,富集信任资本,累积社会资本,破除交流障碍,使移民社区真正成为搬迁群众环境美丽、生活美好的新家园。
再次,培育移民社区稳定的文化队伍,建设文明社区。文化重在建设,而一支好的稳定的文化队伍是进行文化传承和教育的重要人力保障。应在移民社区指定专门的文化工作人员负责和指导社区文化建设,进行业务指导、活动组织和人员培训等,应帮助每个移民社区成立一支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文化志愿服务队伍要在移民社区积极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如创作一批反映新时代变化、移民搬迁主题的小品、相声、快板、诗歌等文艺作品,开展摄影展,播放励志电影、廉政电影等;设置廉政文化墙,宣扬优良家风;组建演出团队和文艺社团,在重要节庆举行文艺联欢活动;进行广场文化建设,形成移民群众健康而又丰富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