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裤瑶的新生活

2021-01-12马华斌邓琪芳

广西电业 2020年9期
关键词:瑶寨瑶族服饰

●马华斌 邓琪芳

8月18日,雨后的广西南丹县里湖瑶族乡,空气格外清新,太阳照在“千家瑶寨·万户瑶乡”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上,300多栋“小洋楼”鳞次栉比。山间云雾缭绕,楼房高低错落,宛如一幅“瑶乡仙境”,美不胜收。

南丹县被誉为“世界白裤瑶乡”。过去,白裤瑶群众普遍居住在自然环境恶劣的大石山区,处于极度贫困状态。脱贫攻坚战打响后,该县在里湖瑶族乡建设总投资为13.7亿元的“千家瑶寨·万户瑶乡”易地扶贫搬迁点,安置着1.35万白裤瑶族群众。

南方电网广西新电力集团南丹供电公司员工为了确保易地扶贫安置点的用电,为了让白裤瑶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奔忙在易地扶贫安置点上。

传承人的生意经

今年只有25岁的黎秋亿,已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服饰的传承人之一,自己开了2个“扶贫车间”,带领55户白裤瑶族妇女,织布、刺绣,手工制作白裤瑶服饰,脱贫致富。

里湖瑶族乡“千家瑶寨·万户瑶乡”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小洋楼”鳞次栉比 马华斌/摄

走进黎秋亿的瑶族服饰产品展示中心,各种各样的瑶族展品琳琅满目,简直就是一个白裤瑶文化的小小博物馆。从白裤瑶的农耕文化,到日常生活用品,从白裤瑶的节日盛装,到旅游文创产品,不一而足。

黎秋亿说,她出生在偏僻山区的白裤瑶寨子里,母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服饰传承人,从小耳濡目染,很小的时候她就跟着妈妈织布,还学会刺绣等手艺,没想到,现在还能帮助白裤瑶的姐妹们就业脱贫。

说起瑶族服饰制作,话头挑开,黎秋亿滔滔不绝。服饰上瑶王图案的历史,米字纹的由来,蚕丝线的运用,鸡仔花的融入,粘膏的妙用,材料的遴选,染色的工艺……白裤瑶女子精于纺织,至今还保留着一套完整的手工制作技术,制作一整套白裤瑶衣裙,需要30多道工序。白裤瑶服饰的绚烂之美,包含着时间的积淀和白裤瑶女子们的心灵手巧。

这边她正说着,那边一墙之隔的门店,就开始忙碌起来了。好几个白裤瑶女子正在选购制作瑶族服饰的原材料。

原来,瑶族服饰产品展示中心旁边,就是她的门店,经营瑶族服饰制作的各种原材料,每天来这里采购的瑶族妇女络绎不绝。

不仅有门店,黎秋亿还开了网店。通过电商平台,足不出户,就能把手工产品卖出去。

向孩子们讲解安全用电知识

“以前在旧寨子里,灯光昏暗,想都不敢想。”黎秋亿说,“如今搬出来,用电不愁了,新居亮堂堂,姐妹们都利用晚上加班织布、刺绣,还能增加收入……”

通过服饰制作技艺,一年能给黎秋亿的手工作坊带来40多万元的利润,还带动了瑶族妇女增收。

搬迁户的新生活

看见供电部门工作人员上门服务,黎光明一家子感到格外亲切。

黎光明是个憨厚的白裤瑶汉子,说起现在的新生活,还是他妻子黎秀珍抢过了话头:“从大山里搬出来以后,我们就买了电磁炉、电饭煲,还有饮水机,今年刚刚添了一台新的电冰箱……”

让黎秀珍高兴不已的还不止这些。

以前外出务工的黎秀珍,在里湖安置点安家后,如今夫妻俩都在附近的建筑工地上干活,有相对固定的收入。两个女儿也在王尚小学上学,享受国家的免补政策。工作的地方离家近了,收入多了,开支少了,而且也有更多的时间,做起了白裤瑶传统的手工服饰。从去年到现在,她给自己和家人手工缝制了7套崭新的白裤瑶族盛装。

说起这些,黎秀珍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趁着晴好天气,黎秀珍张罗着在自己家楼顶晾晒新的瑶族盛装。这时笔者才发现,在这里,家家户户的楼顶上,都飘扬着五星红旗。

在南丹县里湖瑶族乡“千家瑶寨·万户瑶乡”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供电人员正在进行电网改造升级 马华斌/摄

上午9点,她的两个女儿准时打开电视,通过网络电视上网课。一旁的黎秀珍看在眼里,喜在心上。“现在虽然放假在家,但是她们还能在电视上听课,学习更多的东西……”

黎秀珍说,搬到安置点之后,她们这里很少停电,孩子们学习都很正常,也很用功。说着说着,她从电冰箱取出冷冻饮料,送到孩子们手上。

等孩子们上完网课,南丹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就跟她们讲解安全用电知识,仔细检查室内的线路,教授日常节约用电的小窍门,告诉她们家用电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不见炊烟起,但闻饭菜香。晌午时分,黎秀珍用电饭煲煮饭,用电磁炉炒菜,一家人其乐融融。

瑶族乡长的心里话

“供电部门不仅让我们白裤瑶群众用上电,更是让大家安心地用好电。”见到南丹县里湖瑶族乡乡长陆朝金,他第一句话就是这么说的,“感谢南方电网的大力支持和付出……”

土生土长、性格直率的白裤瑶乡长,陆朝金话里话外,都离不开“感谢”两个字。

陆朝金说,按照全县整县脱贫的计划,他们要把1227户的白裤瑶群众搬入新的安置点,时间紧、任务重,一开始最担心的,就是用电问题。供电部门及时跟进,日夜加班,在群众入住前,全部安装好供电线路和设备。群众入住后,供电部门工作人员一家一户上门,做好供电服务工作。

说起全县3个安置点电力设施安装项目,陆朝金至今还历历在目。他说,安置点建设初期,供电公司成立多支党员突击队,攻坚克难,提前18天就完成了全县3个安置点电力设施安装项目。

广西新电力投资集团成立以来,为加快推进南丹县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和易地扶贫搬迁的配套电网建设,2019年在南丹县投资2.22亿元,目前已经有438个配网项目建设投产,2020年新增投资2.52亿元。

如今的里湖“千家瑶寨·万户瑶乡”正抓紧建设星级酒店、实景舞台民族文化、民族体育等设施,力争将把里湖安置区与歌娅思谷打造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了让易地扶贫搬迁的白裤瑶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供电部门每天都在跟进,做到建设到哪里,供电保障就到哪里。

“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央企的担当。”陆朝金说。

猜你喜欢

瑶寨瑶族服饰
关注 艺坛
瑶族织锦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梦萦南岗千年瑶寨
动物“闯”入服饰界
东南亚瑶族研究回顾
瑶族舞曲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凤凰瑶寨之竹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