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建设

2021-01-12朱磊童纯清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35期
关键词:工程施工信息化建筑

◎朱磊 童纯清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了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的施工水平在不断提高,同时建筑规模也越来越大,进而也增加了施工管理的工作量。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管理工作效率较低,信息沟通上不够及时,很难满足工程管理上的需求。因此必须提高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水平,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的研究。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建设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促进施工项目更好地开展。

引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建设及实施,使用信息设备和技术手段,替代传统的人工模式来进行信息处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资料的积累及分析,实现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有效控制,对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建设的特点

1.涉及面较广。就项目管理方面而言,既能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设计的要求以及质量验收的标准,同时还能将工程的成本造价、施工工期以及施工效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质量及安全隐患的存在。项目的管理工作,所涉及的领域较多,管理体系较为复杂,设有材料管理,现场管理以及安全管理等多个部门,各个部门之间协同开展工作,保障项目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建设,可以对各项影响因素进行充分地考虑,满足各项管理工作的要求。此外,由于不同的建筑工程的设计要求,施工形式以及面临的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了工程管理工作的内容以及管理要求上也就不同,所以,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应结合施工的具体情况,建设具有针对性的信息化管理模式,选择合理的组织结构,进而满足工程项目的管理需求。

2.工作量大。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施工单位为了能够实现对施工资源进行循环利用,有效控制成本,降低资源的消耗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的管理目的,应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多项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的策略,进而加大了信息化管理的工作量及施工项目的建设难度。

3.制约性较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在管理的过程中,有着诸多的制约条件。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项施工活动,且工程的施工质量还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同时还需将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筑工程中这些强制性地要求,为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明确的参照标准,以便及时地发现并解决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降低环境及人为的因素对施工质量、施工安全及施工效率所造成的影响,这就需要将工程实际施工情况与信息化管理建设相结合,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进而充分地发挥信息化管理的应用效能。

二、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建设方式

1.前期的准备。工程在前期的准备阶段,企业及管理部门应采集工程的相关信息,全面地了解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施工现场情况、施工条件以及施工的工艺流程等,分析当前的管理系统,找出其优点与缺点。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内容主要是:分析施工方案及设计图纸,掌握工程的施工流程,并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制定的方案具有良好的可行性,更符合施工的需求。充分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数据采集能力及分析能力,可以辅助甚至替代人工采集相关工程信息,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进行精确的预估,可以编制针对性的施工进度管理计划。

2.信息化管理的层次进行明确的划分。传统项目的管理中,都存在一定的交叉管理以及管理的盲区。建筑工程项目的预期建设目标很难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范围不够明确,管理组织结构较为臃肿,针对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企业应对管理层的级别进行明确的划分,不同的管理层,管理的方向以及权限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建筑工程中,企业主要有三层管理结构:底层为施工管理层,主要对施工现场的情况以及施工进度进行检查和记录,并将相关的数据信息上传至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可以为各项管理计划的制定及调整提供有力地支持。同时,如果在施工中存在违章施工的行为,或者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与管理计划和工程设计的要求不相符时,可以进行及时的上报,并针对性地采取相关的解决措施。中层结构为项目部管理层,主要负责将实际的施工进度,通过采取有效地管理措施,将其控制在进度管理的范围内。此外,还应结合底层反馈的相关信息,对施工质量进行评估及管理。顶层结构为工程项目的承包方和发包方。信息化管理系统会实时的显示各项管理信息及分析的结果。同时,项目工程在建设时,施工环境处于动态的变化状态,将会持续不断产生新的变量因素,进而影响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此时,承包方与发包方,应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对施工方案及施工进度进行优化调整。例如在数据架构上,基于BIM的工程项目管理平台在数据架构上一方面需要完成BIM模型数据的导入、管理、展示、操作,还需要充分考虑工程数据的安全、稳定、冗余、存储效率、完整性,并且考虑未来发展的可扩展性,因此本平台数据架构设计采取分库设计思路,提高性能。核心数据架构分库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核心数据架构分库设计

3.工程管理信息的编码进行分类处理。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工程的规模越大,实时数据就越多,这也是项目管理工作中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同时,管理人员很难在短时间内对这些施工信息进行有效处理,导致管理滞后。因此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在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加设信息编码分类处理功能,系统会根据信息的类型,自动地对施工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将信息导入相应的数据库。管理人员在数据库的检索系统中输入数据的关键词或者特定代码,系统呈现相关的数据信息和具有较高关联的同类信息,这一功能可以替代人工进行数据分析及分类处理工作,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信息化管理的工作量,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

4.应用架构。应用架构包括应用系统、系统功能、系统接口、相关应用的服务等,主要用于从业务层面将需求层层分解为系统的功能,通过信息化应用的支持,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管理,对项目的施工进度、安全、质量、变更等管理,统筹实现设计、施工、监理等各单位多方参与统一协同工作,实现项目状态及时上报、项目资料完整上传存储、项目数据精确记录跟踪,可基于BIM模型的工程进度模拟与进度进行跟踪检查,项目关键节点消息的主动推送提醒。基于BIM的工程项目管理平台通过13个业务管理子平台实现了对项目工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了工程各单位信息共享、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管理、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安全生产、资源管理、信息综合展示。

5.建立项目管理信息化处理系统。信息化管理系统内包括了很多步骤,不止需要对管理方式开展设立,还需要对各类工作的信息步骤展开设立,除此以外,对信息化管理体系在创建时,一定要重视建造公司和各类信息的交融。信息化管理一定要建立自沟通与结合之上,使信息化管理可以有序运转。若是依靠着电脑网络体系,想要对信息管理是很不实际的。需要创建一个信息化管理体系,对工程项目的各类要求整体实施信息化管理要求,使其处置时可以有着一定的规定化以及规模化。

图2 施工项目管理模式结构

6.利用互联网+,实现建筑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在现阶段,我国4G通信技术已经实现了全面的推广,5G移动技术也在试运行当中,该技术运行能够有效地改变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管理方式。设计人员经过利用无线通信的技术,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整合至工程施工设计图纸中,按照现场技术负责人的反馈情况,及时地处理施工方案变更情况,提升工程施工全面掌握的程度与对工程施工方案及工程施工整体预算执行的影响,保证工程施工结算与预算的一致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的不断完善,更有利于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实施。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中,对资料信息可以实现共享,还可以互访信息,信息传递零障碍,避免出现错误的决策,营造项目参与的良好氛围,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建筑施工单位应对项目信息进行合理地控制及管理,保障建筑工程施工信息化的顺利进行,使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充分地发挥作用。但由于信息技术还不完善,缺少系统资源,因此,应不断健全管理系统,使信息化技术能更好地推动管理工作的进行,有效地提高管理的水平及管理的效率。

猜你喜欢

工程施工信息化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月“睹”教育信息化
采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月“睹”教育信息化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建筑的“芯”
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论高层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工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