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思政理念下青年学生的精神需求图景及其引导
2021-01-12操菊华
操菊华
(武汉工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430205)
精准思政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思维引领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态,是坚持精准思维、实现精准育人的教育实践活动,主动满足学生精神需求是精准思政理念的内在要求。青年学生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有着强烈且独特的精神需求。准确把握青年学生精神需求的主要特征与多重困境,精准引导其精神需求,提升其思想认识与精神境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精准思政理念与满足精神需求的内在关联
把握精准思政理念与满足精神需求的内在关联,是实施精准思政、引领学生精神发展的前提条件。
1.精准思政是坚持精准思维、实现精准育人的教育实践活动。
“从哲学角度而言,精准是一种把握事物本质规定性的思维方法,强调对象差异性,提出针对性策略,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1](p101)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精准思维。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2]在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3](p330)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问题实质上就是育人的精准化问题。只有确立精准思维,把握精准教育方法,采取精准育人措施,才能切实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问题,进而从根本上提高育人实效。
概括起来,精准思政是以精准思维为方法遵循,以“现实的学生”为对象,精准把握学生现实需求,将精当的教育内容以精巧的教学时机、精妙的体验场景,精准地传导给学生,推动解决教育供需矛盾,满足青少年日益增长的成长需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从方法原理看,精准思政是一种“精准滴灌”,是既紧扣教育目标、又回应学生成长期待的科学方法,遵循了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基本要求。从教育过程看,精准思政既关注“供给什么”,也关注“如何供给”,同时还关注“供给效果”,强调将精准理念贯穿教育的全过程。
2.精神需求是契合人的本质、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
精神需求是人们在现实的生存境遇中对自身精神发展的需要。精神需求关系人的切身利益,涉及情感需求、认知需求、价值追求等内容,是彰显人的主体性的重要维度。“现阶段,人们物质需求的满足与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是内在统一的,不能偏废任何一方。”[4](p161)
精神需求契合人的本质诉求。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存在。作为社会存在,人的生存发展客观上有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的需求,并且总是在物质需求满足的基础上对精神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需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5](p9)这里的“美好生活需要”既包含物质维度的需求也包含精神维度的需求,是两者的统一体。“‘美好生活需要’不仅注重激发人的需要的丰富性,而且重视拓展人的精神需要维度,从而真正优化人的需要结构,提升人的需要层次”。[6](p43)物质需求是生存性需求,是人的现实生活保障;精神需求是发展性需求,是满足精神生活、促进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精神需求的压抑或缺失,从根本上违背人的本质诉求,严重阻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可以说,精神需求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标识,是彰显人的本质的重要维度。
精神需求是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从实现美好生活的角度看,高品质的精神需求是人对自身生活状态的理性选择。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美好生活的基石,但并不等于“好的生活”。精神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美好生活的重要尺度。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的高层次需求愈加凸显。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其中,美好生活中的精神需求部分正日益增长,因而满足人们更高的精神需求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
3.精准思政理念要求主动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
精准把握学生的精神需求是实施精准思政的前提条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供给”与“需求”是辩证依存的互生关系,有效的供给必定离不开对对象需求的精准把握。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下的青年群体,随着生存境遇的时代变迁,其思想状况与行为方式总是显示出群体特征与个体特点。从“90后”到“00后”,不同群体之间必然怀着不同的“青春之问”,成长的烦恼也大相径庭。对学生的固化认知难以描绘出鲜活、多维、立体的学生画像。因此,立足现实对象,精准把握青年成长特征大数据,科学研判其精神需求,是实施精准思政的首要前提。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掌握学生行为轨迹大数据,进而为学生精准画像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契合是精准思政的核心所在。根据供给侧理论,有供给而无需求,导致供给的浪费;有需求而无供给,则需求无法满足。供给与需求关系的失衡,直接导致资源浪费和低效供给。只有当供给与需求高度契合,方能构建和谐的供需关系。基于这一分析框架,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做到应需而供,为“拔节孕穗期”学生输送高质量的、充足的精神养分,实现供需之间的总体平衡与良性互动。还要强调两点,一是在供需关系上,“应需而供”不是任由学生的需求左右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而是把“应需而供”与“以供导需”相结合,既主动回应学生精神诉求,又积极引导学生理性索需;二是在供需数量上,供需平衡不是追求两者的总量相当,而是更注重供需的结构性平衡,突出教育供给对学生多样化、层次化、复杂化精神需求的充分满足。
二、当代青年学生精神需求的主要特征
精神需求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呈现不同的特质。当代青年学生的精神需求图景呈现出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情感需求的强烈性。
情感需求是指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对亲情、友情、爱情、认同感、归属感等方面的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有助于人们获得精神寄托、情感慰藉和情感支撑。情感需求实际上是社交需求的一种体现,人们都是通过人与人的交往互动获得情感满足。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生活的方式多样、节奏加快,个人发展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这对青年学生的心态、认知等都会产生巨大影响,于是他们的“青春之问”“人生之惑”都更加渴望精神指引与情绪疏导。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下,部分青年学生存在着恐慌焦虑、孤独茫然的消极情绪,他们无处倾诉、缺乏交流,尤其是在面临成长挫折、人生重要选择或社会重大事件时,他们的无助感愈加强烈,更需要鼓励、支持与抚慰。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排解这些负面情绪,满足其情感诉求,就可能引发青年学生怀疑、空虚、恐惧、抑郁等心理应激反应,进而转化为巨大的精神压力。
2.求知需求的多维性。
求知需求是指青年学生以个人成长成才为目的,对知识、文化、价值等相关内容所产生的学习需求。在信息社会,青年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不再局限于固有的观点和认知,更加倾向于“存异”和“个性彰显”。然而,专业知识的掌握、学业成绩的优劣并不等同于认识的广博与精深,很多时代命题都是在突然之间抛掷于我们面前,引发一轮又一轮更为深入的反思。比如,在疫情防控时期,如何认识人类与灾难、人类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人类共同命运等重大宏观命题,如何回答生命安全、公共卫生、法治建设、社会治理、心理调适等微观命题,这些之前看起来与青年学生精神需求似乎关联不大的命题,如今却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面对海量信息,青年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不足以快速理清所有命题的头绪和脉络,因此他们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对病毒的恐惧、对健康的忧虑、对舆论的茫然、对生态的担忧等思绪,使青年学生学习相关知识、传播社会讯息、关注时事动态的主动性空前增强。他们迫切希望掌握疫情防控的方法、保持乐观心态的心理、辨别真假信息的科学方法以及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以更好应对当下的生存困境。
3.对重大人生问题探求的茫然性。
人们对人生意义、生命价值、命运走向等重大人生问题的探索与追问始终根植于内心深处,处于精神需求的高级层次,这些探求关乎精神世界的格局与境界。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急剧转型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全民焦虑”,人们普遍承受着较大的身心压力。生活中的一些负面事件极易导致人们茫然无措、悲观失望。对于青年学生而言,除了受到复杂社会环境的影响,还要应对繁重的学习任务,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以及众多的人生选择,自身压力和外界压力空前叠加。一方面,他们难以定位未来的人生方向;另一方面,通过有限的人生经历,他们也窥探到了生命的脆弱、人生的短暂和命运的无常。当“人生的意义何在”“生命的价值如何体现”“理想信念的追求还有必要吗”等一系列精神追问摆在他们面前时,此时如果没有足够坚定的信念支撑,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这样的追问就可能笼罩着片面的、悲观的、消极的、虚无的色彩,原本的理想信念无形中就会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挑战。他们可能会从生命的层面反观现实生活,看到人类的渺小,感到理想受挫,从而选择自我逃避、自我否定、得过且过,走进所谓的“佛系”生活;也可能会从现实生活的层面反观生命,觉得生命脆弱、人生无常、死亡如影随形,完美的生活计划在灾难面前不堪一击,从而丧失努力的目标和奋斗的激情,盲目得出“人生无意义”的结论。
三、当代青年学生精神需求面临的现实困境
当代青年学生的精神需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现实困境。交往方式的不平衡、网络舆情的复杂以及生命认知的不足,都给他们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精神困扰。对现实困境进行解析,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精准把脉、对症施策。
1.不平衡的交往方式加剧了精神孤独感。
互联网、人工智能、5G 等信息技术带来交往方式的深刻变革。当前网络成为人们获取外界信息最为主要的渠道,零距离的线上交流分享成为交往方式的新常态。但这种交往方式同时也容易带来“宅”的生活状态,即物理空间上疏离封闭的状态,由此而引发青年学生“心理孤岛效应”。从理论上讲,数字多媒体时代理应不再存在距离问题,人们的声音图像随时随地都可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即时送达。网络交流作为一种便捷的交流方式,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绝大部分的沟通需要,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但同时,线上交往方式无法取代面对面、可触摸的“身体在场”的交往方式。一个在社交平台获赞无数的人,在线下生活中可能依然会感到精神孤独和心理空虚。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涯的“键对键”交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们的真实参与感,不能完全替代真切的、有温度的、可感知的“面对面”交往沟通。青年学生在面对爱情与友情、竞争与合作、学业与就业等人生课题时,他们更希望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获得精神鼓励和前进动力。
2.复杂化的网络舆情加剧了价值选择的困惑感。
“随着媒体融合进程的不断推进,网络越来越成为舆论的发酵地与反应场。疫情防控背景下,网络舆论呈现出舆论格局扁平化、舆论内容嘈杂化、舆论形态碎片化、舆论效能叠加化与舆论生态复杂化等重要特点。”[7](p18)围绕社会热点事件,网络引发了强烈的舆论风暴,其触动之深、强度之大、影响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众声喧哗的网络舆论生态,加剧了青年学生价值选择的困难性及精神世界的困惑感。B 站刷屏视频《后浪》曾引发社会争议,显示出不同价值观的较量和不同利益群体的角力。青年学生处在人生的关键期,其价值观发展尚未完全成熟,还需要进一步的打底塑形。当各种不同的声音充斥耳目,青年学生普遍显示出对寻求真相的焦灼感、对分析判断的无力感、对价值取舍的困惑感,内心充斥着强烈的不确定性。“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带给大学生异质化的价值体验,却也容易将其推向价值观错乱、迷失的境地。”[8](p83)
3.浅表化的生命认知加剧了精神世界的迷茫感。
生命认知是对生命本质与人生意义的综合性认识。深刻理解生命的本质,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科学评价人生的价值,是形成正确生命认知的基本要义。而青年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关注点主要聚焦于专业知识的获取与职业生涯的规划,往往忽视了对生活、生存、生命的探索,忽视了生命认知对精神成长的重要意义,其生命认知总体处于浅表化、碎片化的状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青年学生正值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他们身强体壮、富有朝气,无论从年龄上看、还是从精神状态上看,他们似乎还无须急于探索生命价值、人生意义、生死尊严等重大宏远的人生问题;另一方面是因为传统教育总体上还是以“实用”为导向,围绕青年学生的“前途”和“实际利益”展开,具有较强的功利性。而生命教育是一种长期的、渐进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它在短期内很难看到成效,也没有什么确切的、固定的考核标准。在主客观因素的作用下,青年学生群体虽然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生存技能,但却忽视了对“生与死”等人生基本问题的探索,错失了理解生命意义与人生价值的难得时机,以至于在面对社会重大突发事件时不知所措,自乱阵脚,甚至陷入痛苦的泥淖而无法自拔。
四、精准思政理念下青年学生精神需求困境的破解之道
面对青年学生的精神需求困境,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确立精准思政理念,精准回应青年学生的精神之问,精准引领其精神发展。具体而言,需做到以下几点:创新交往方式,推动构建精神共同体;发挥“导航”功能,提高青年学生价值判断力;加强生命教育,倡导积极进取的人生观。通过这些有力举措,积极回应、主动满足青年学生在“拔节孕穗期”的精神需求,促进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引导青年学生奋发有为,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创新交往方式,推动构建精神共同体。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9](p135)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属性,其身份源自集体。作为相对感性的群体,青年学生在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渴望得到精神呼应与情感共鸣。虽然线上沟通并不能完全替代“面对面”交流,但是可以充分创新线上沟通方式,着力弥补不平衡交往方式的不足,推动构建青年学生精神共同体。
一是以媒体融合促进交往方式的多样化。媒体融合是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内在要求。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国家战略下,要积极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打造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推动线上交流与线下交往深度交融的交往模式。依托传统媒体进行人际交往,仍是青年学生人际交往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而线上交往的新形态打造了“天涯若比邻”的交往方式,满足了人们无接触、零距离、即时性的精神交往需求,其作用不可替代。因此,以媒体融合促进交往方式的多样化,既满足青年学生触屏交往的现实诉求,又有效消除其精神孤独感,促进青年学生精神状态的健康发展。
二是以“共情”氛围增强交往方式的“在场感”。共情是指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对他人的情感情绪形成同感、同理心。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而言,只有真正走入青年学生的精神世界,真切感受他们的精神需要和现实苦恼,才能在交流中真正达到思想的良性互动、情感的深度信任,使他们敞开心扉、吐露心声。社会公共事件作为突发的客观刺激因素,以鲜活的事实冲击着青年学生的思想认知和情感情绪,也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共同的情境土壤,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拥有的共同经历和集体记忆,有“共同在场”的现实基础。在这样的共同语境下,教育者可以通过线上交流、电话沟通、书信往来等多种方式,与青年学生交流心得、分享故事,以强烈的“在场感”让青年学生认识到,他们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从而消除其精神孤独感,推动构建师生精神共同体。
三是以朋辈心理辅导提升交往方式的“共鸣度”。朋辈心理辅导是受过一定心理学训练的同学为他人提供心理帮扶的活动,是同龄人互相开展的心理互助活动。同辈的优势在于年龄相当、彼此熟悉、关系友好、值得信赖、无拘无束,同时还具有相近或相似的文化背景及价值观,更加便于无障碍沟通。同辈之间的关心和交流也更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提供相应帮助。无论是身处的环境、面临的困境,还是萌生的情绪、产生的感动,同辈之间形成的情感语境都更为相似、更易产生共鸣。学校可充分利用朋辈心理辅导的组织优势,为青年学生提供更有亲近感、更具“共鸣度”的精神交往方式。
2.发挥“导航”功能,提高青年学生价值判断力。
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舆论形势,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主流声音破解舆论偏见,以权威发布驳斥虚假信息,以理性分析解读争议事件,加强对青年学生价值发展的“导航”功能,引导青年学生提高价值判断与选择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一是以主流声音破解舆论偏见。舆论偏见在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给大众认知带来误导。学校要着重培养青年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敢于审视事实的智慧与勇气,引导青年学生改变对媒体的过度依赖,避免在碎片化的信息漩涡中丧失独立思考与理性判断的能力。与此同时,学校也要通过各类主流媒体平台积极发声,主动引导青年学生打破“心理隔离”,摈弃舆论表达中的偏见和情绪化。另外,学校还要引领青年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以实际作为弘扬时代主旋律,彰显青年学生的使命担当。
二是以权威发布驳斥虚假信息。网络舆论形势复杂多变,虚假信息夹杂其中,以各种幌子大肆蔓延,严重影响正常的舆论生态,给青年学生带来诸多精神困扰。究其原因,权威消息发布滞后是虚假消息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学校要借助主流媒体平台主动、及时发布最新资讯,发出权威声音,坚持信息公开与舆论引导并重,做到“先声夺人”“快人一步”,消除因权威消息滞后而导致的虚假舆论、错误言论;而对那些已然出现的各类虚假消息,更是要正面回应、有力驳斥,形成对虚假舆论的震慑力。从长远角度来看,还要从权威渠道、专业领域培养青年学生“不信谣”的能力,提升青年学生“不传谣”的素质,增强青年学生对网络谣言的免疫力。
三是以理性分析解读争议事件。网络聚焦的事件除了谣言与真相之争,还有不同的观念之争。需要谨慎对待不同的思想观念,以理性分析寻找最大公约数,汇聚舆论正能量。对思想政治教育而言,越是敏感的问题就越不应该避而不谈、秘而不宣,而是要敢于“掰开”“捏碎”,对热点社会问题做理性分析与深度评论,做到既回应舆论关切,疏导公众情绪,又能跳出狭窄的视域,从国家整体层面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引导青年学生在对事实的冷静思考中明辨是非、认清对错,教育他们不做“情绪巨婴”,不做“网络喷子”。
3.加强生命教育,倡导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石。生命教育既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也是确保青年学生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的迫切要求。它涵盖生存、生活、生命,关乎成长、发展、价值,是根本意义上的“全人教育”。青年学生的生命教育要以引导整合其内部精神力量为旨归,推动他们构建更加丰盈的精神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一是紧扣青年学生“拔节孕穗期”的独特需求,强化生命韧性教育。从教育对象看,青年学生正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他们对生命的本质、价值及意义,都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但同时又存在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等特点,在逆境挫折中容易产生脆弱无助的精神状态,甚至出现自我否定、自我放弃的极端情绪。思想政治教育亟待加强青年学生的生命韧性教育,引导他们理性看待得与失、生与死的矛盾,正确认识自我与他人的依存关系,冷静衡量个体生命安全与国家整体安全的分量。鼓励青年学生在面对生活的挫折和压力时,既不随波逐流、自暴自弃,又不牢骚满腹、一蹶不振,而是懂得迂回奋进、迎难而上,在大风大浪中主动锻炼自己,在坎坷中主动磨砺自己,使宝贵的生命在不断的磨砺中愈加彰显韧性。在此基础上,还要唤起青年学生对生活的热情以及对崇高理念的执着追求,引导他们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用勤学笃行的姿态,捕捉更多的机遇,让生命获得更大意义和蓬勃力量。
二是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教育资源。从教育资源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生命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养料。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生命”不单单指肉体生命或自然生命的存活及过程,如何活得有意义、有价值、有质量,如何最大限度地延展心灵的广度与宽度,才是生命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中国的古圣先贤们也正是在这样的理念引导下付诸生命实践的。屈原在《离骚》中吟唱出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崇高理想;李商隐在《无题》中赞叹仁人志士“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苏东坡用“一蓑烟雨任平生”展示了生命面对坎坷时应当表现出的积极、乐观和豁达……由此可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其精神内核反复强调——一个生命的伟大与否,不在于寿命的长短,不在于地位的高低,不在于财富的多寡,而在于他为时代和人类所做出的贡献,即他的社会价值。今天我们更应当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大力发掘出有关生命教育的思想资源,并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对生命的精神滋养功能,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志向、努力进取,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出无限的人生价值。
三是形成生命教育常态化机制。从教育过程看,生命教育应成为学校教育教学体系中的必要组成部分。首先,要将生命教育融入思政课程。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开展生命教育的主阵地。通过专题讲授与全线贯穿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生命教育,阐释人的本质理论,阐述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揭示人生价值的评价方法等,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同时结合青年学生的现实关切与社会热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在现实情境体验中加深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感知,将生命意义与奉献祖国、服务人民紧密联系起来。其次,要将生命教育融入课程思政。要充分挖掘各门课程中的生命教育资源,帮助青年学生从更多维度认识生命,把握生命发展的内在规律与客观要求,感受生命的力量与精神的作用,从整体的人的角度提升认知,提高精神境界。最后,要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常态化机制。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都要从现实、鲜活的人出发,合力培育珍爱生命、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青年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