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辅导员在网络热点事件中的工作路径探究

2021-01-12李新宇

数字通信世界 2021年7期
关键词:热点辅导员思想

李新宇

(忻州师范学院,山西 忻州 034000)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互联网已经突破了课堂、学校和求知的传统边界,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1]。网络热点事件作为海量互联网信息当中被广大公众关注和传播的事件,在其发酵和传播的过程中不仅对“三观”尚未建立,心智尚未成熟、涉世尚浅的对大学生产生思想、心理和行为上的触动和影响,同时也对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有鉴于此,作为大学生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的辅导员,理应把握学生在网络热点事件中的特征,了解网络热点事件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探究其在网络热点事件中的工作路径,这对帮助学生成为“又红又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1 网络热点事件中大学生表现出的主要特点

1.1 从思想层面看,表现出自我性和盲从性并存

马斯洛认为:“社会上的所有人,都存在一种渴望从他人目光、言行和举止中得到认同的心理,他们渴望自尊自爱,更加渴望得到他人对自己的尊重”[2]。一方面,大学生作为一个正在成长的群体,无不渴望得到认可和关注,当下大学生主要由“00后”构成,从小优渥的生活环境为他们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提供可能,他们迫切需要实现自我,他们个性十足、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参与网络热点事件为他们表达自己,实现自我提供了机会与可能,而相对丰富的知识、新颖的观点、熟练的网络操作,则让他们在网络获得认可和受到推崇,实现自我。另一方面,此时的大学生“三观”尚未形成,加之缺少足够的知识储备、尚未成熟的心智以及社会阅历尚浅等客观现实,大学生在面对网络多元化、碎片化、隐秘化带来纷繁复杂且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时缺少客观、科学、理智的判断,在参与网络热点事件过程中思想、情绪极易受到其他声音的影响,内心产生摇摆和动摇甚至放弃自己的主张,造成被动的接受或者无意识的遵从。

1.2 从心里层面看,表现出弥散性和时效性并存

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认为:“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情景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情景的估量和评价。”[3]网络热点事件虽然在网络兴起,但追其根源,却源于社会,贴近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把网络热点事件看作情景,且极具话题性和带入性。事实上,大学生在参与网络热点事件中不可避免会对接受到的网络信息进行估量和评价,结果是大学生的估量和评价很容易受到网络弥散观点的影响。这是因为,大学生在参与网络热点事件过程中,网络拉近了学校与社会的距离,同时模糊了理想与现实的界限、让个人与社会其他群体的思想碰撞,这些都会给本质上心智尚未成熟学生带来内心深处的触动。加之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竞争激烈,大学生在热点事件中接收到其他群体生活状态、感受到社会以及未来的压力,不自觉的感受、接受、甚至认可了来自网络弥散所带来的影响,冲击自己原来的认知,导致心理起伏,情绪波动。上述这一过程需要大学生花时间去接受和适应,如果伴随着知识的积累,阅历的增以及加朋辈的关心而这种压力得以释放,那么这种影响就是短暂的。反之,在过程中并没有释放或者得到解决,这种心理上的波动则有可能升级为心理上的焦虑,甚至有可能发生质变,对学生日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1.3 从行为层面看,表现出模仿性和潜变性并存

马克思认为:“人是由思想和行动构成的”[4],思想对行动具有指导作用。在参与网络热点事件的过程中,大学生不可避免的受到网络影响,产生新思想,而这种思想又反过来指导、影响大学生的行动。一方面,网络热点事件之所以能从海量互联网中成为热点,必然具有话题性,一定是广大网民关注的、关心的、相关的话题,大学生在参与整个事件中受限于自身认知和实践的不足,很容易产生巴纳姆效应,即在参与网络中获得认同感,片面的认为网络热点事件和自己有很大重合度,主观上实现“对号入座”,从而去模仿网络热点事件中的行为。另一方面,网络热点事件可能影响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大学生在参与网络热点事件中获得认知,形成一套自认为所谓的方法论去指导实践,需要注意的是此时大学生所产生的行为已然不是网络热点事件所讨论的行为而是已经衍生到其他方面的行为。

2 网络热点事件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

据CNNIC《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9.40亿人,其中学生为最大网民群里,达到总人数23.7%”[5],大学生作为网络热点事件中最活跃、最敏感、最主要的一部分,是受影响最大的群体。大学生作为网络热点事件中最活跃、最敏感、最主要的一部分,会对网络热点事件产生的情景进行评估,然而由于其每个大学生的个性差异性和客观学生群里知识储备不足以及社会阅历尚潜等事实,产生不同评估,进而产生不同情绪,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积极或者消极影响。相对于积极影响,负面影响对大学生的影响更为深刻,也更值得我们去关注。

在大学生参与网络热点事件中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丰富的信息来源帮学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眼界得到开阔;增加了个体与社会其他群体交流机会,拉近了现实与未来的时间,引发积极的人生思考;拉近了个人与社会距离,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动向、关注社会热点,提升社会适应能力与责任感。

消极影响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思想价值观受到冲击。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6]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明天,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必须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然而,大学生作为网络热点事件的参与者,往往受困于客观现实和主观认知。一方面,网络热点事件多为话题性事件出现在大学生面前,其话题往往与社会存在交融和共振,参与度极高,大学生在交流、转发、关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网络多元化、碎片化、隐秘性等网络特征影响,从而在不知不觉的、被动情况下接收来自网络的不良之风,冲击原有思想价值观进而影响其正确“三观”的形成。另一方面,此时的大学生受限于自身学识尚潜,人生阅历不足,“三观”尚未确立,对一些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弱,抑或是把事情停留在表面,对一些表面看似为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实则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背道而驰的观点所影响,从而影响其正确“三观”的形成。

其次,冲击心理健康。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提出了人格发展三层次,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且相辅相成的。通常情况下大大学生长期处在这三大系统处于一种相对和谐的状态,通过正常的学习生活状态来压制内心的本我,在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同时,通过学习实现人的崇高理想与目的。但是在网络热点事件中,由于缺乏了社会约束,网络的虚拟性和相对自由性就相当于给本我提供了一个平台,在网络热点事件发酵、传播的过程中偏激想法冒头、言论失去约束、行为也更加放纵,大学生会被这些言行所影响,接受他们错误的示范。除此之外,大学生在参与网络热点事件中也不由的让自己的“本我”发展,长此以往会严重冲击其自身的心理健康,不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

最后,导致行为失范。网络热点事件虽然在网络兴起、发酵,但却来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网络热点事件所呈现出的事件往往与学生的过往经历、现实生活、未来期望高度贴合,大学生可以在网络热点事件中找到自我,抑或者实现他所期望的那个未来的自我。大学生在现实中无法发表的言论、难以践行的行动、不能扮演的角色在网络中却得以实现,大学生在网络中可以暂时忘掉自己学生身份,去说自己想说的话,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塑造自己想要的任何身份,可以是“网络公知”、“海归学霸”、职场精英、大侠等一切角色,然而网络最终要回到现实,在回归的过程中如果大学生无法完成角色的完全转换,线上行为找不到代偿机制而转为线下行为,那么,在这种频繁的虚幻与现实中的转化中大学生就会迷失自我,做一些与大学生身份不符的事情,造型行为自身行为失范。

3 辅导员在网络热点事件中的工作应对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我们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7]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政工作的排头兵,最了解学生和学生最信任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应时刻谨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努力做好学生的思想传播人,意见话权人、行动践行人,努力帮助学生降低、摆脱网络热点事件对其产生的消极影响,把学生培养成又红又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而言做好以下几点:

(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做学生思想的传播人。马克思曾说:“不受思想指导推崇的行动,只不过是行尸走肉”如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如何帮助学生用正确的思想去指引行动?又如何能让学生对辅导员的工作“亲其道,信其言”?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心理学家弗洛姆在其著作《爱的艺术》中写道:“人生除了生物学机能的实现之外,不外乎两件事,爱与工作”,这就启示我们,作为辅导员的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要把爱学生与爱工作有机融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工作原则不动摇,用真心去关注学生、用真心去爱学生,用真心去向学生“传道”。

(2)占领舆论阵地,做学生意见的话权人。在学生参与网络热点事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接收到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获取信息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辅导员个人话语权的削弱,进而影响了辅导员开展日常工作。辅导员作为高校日常工作的排头兵、作为日常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如果丢掉话语权就相当于丢掉阵地,由此可见,辅导员要占领舆论阵地,做能发声、敢发声、会发声的学生意见的领袖,在学生群体中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作为辅导员要敢发声。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长期处在思想意识斗阵的前沿,政治性是辅导员特有的属性,其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把学生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网络热点事件中,不同的思想观念、不同文化观点、不同价值判断都会影响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因此,辅导员理应把握学生生活每一细节,时刻警惕大学生在“每日必网”中想歪、跑偏,工作中要及时发现苗头、果断干预、敢于发声,既保障学生又红又专有保障学生健康充实成长。其次,作为辅导员要多维度提升自己能发声能力。俗话说:“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拥有一桶水”,可见,教师要发声,必须不断提升自己。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人,本质上就是人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辅导员面对的群体是大学生,他们思维活跃,观点新颖这就启示辅导员的提升应该是全面的发展,从多维度提升自己,在不断充实自身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育人知识、育人能力,保证自己在大学生面前能发生。最后,作为辅导员要会发声。

(3)坚持践行育人,做学生的全职保障人。美国学者艾利森认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制定方案仅占10%,而其余90%取决于行动”。就现实而言,不胜枚举的案例已然说明激发学生感悟、对学生产生深刻触动、和影响的往往是辅导员的孜孜不倦的践行而非单纯的滔滔不绝。辅导员要坚持践行育人,做好行为表率很重要。当学生受到网络热点事件影响时,思想感到困惑、内心感到纠结、行为徘徊不定时,辅导员除了晓之以理更重要的是辅导员要勇于用践行做表率,勇于用自己的行动去亮剑,勇于用自己的行动去诠释真理,给学生最深刻的感悟,帮助他们。

猜你喜欢

热点辅导员思想
热点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热点
结合热点做演讲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