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背景下建筑企业信息化转型升级之路
2021-01-12杨骁
杨 骁
(中国电建集团铁路建设有限公司,北京 100070)
建筑企业信息化转型升级,应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建筑企业的日常各项管理进行有机的结合,始终秉承信息化发展理念,既要注重企业现有管理模式的改进,又要在信息化方面加大对其的投入,尤其是需要在信息化管理制度上不断完善,才能在促进建筑企业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达到降本增效的效果,促进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1 建筑企业信息化转型升级基本思路
1.1 以管理问题为导向
建筑企业信息化转型升级的根本前提就是以优化建筑企业管理问题为目的,将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优势发挥出来,提高建筑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避免传统的模式中因为业务和项目在实施中监控不足而导致的问题,提升建筑企业在管理方面的透明性,在规避资金风险的同时,使得自身在资金利用率与市场竞争力方面得到不断提升,在优化企业管理模式的同时促进多方的无缝沟通和衔接。这主要得益于信息化转型升级能有效的降低信息沟通壁垒,使得各方的沟通更加顺畅,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1.2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十四五”背景下,建筑行业所面临的竞争势必更加激烈,在应对挑战和抓住机遇的过程中,应始终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致力于企业管理模式的完善,从传统的被动模式向主动模式转型,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尤其是要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改变以往被动管理的状态,以主动服务的姿态,致力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注重信息资源的共享与整合,对现有的管理系统进行不断完善,使得企业在日常生产运行中形成的诸多信息能通过信息化管理而实现高效整合,不仅能提升建筑企业管理实效性,而且还能优化建筑企业的发展环境,在提升竞争力的同时促进建筑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1.3 以提升职工素质为核心
职工是建筑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实施信息化管理,需要以提升其素质为核心,才能更好地为建筑企业的发展提供服务。因此在进行日常的企业信息化管理中,应紧密结合建筑项目管理的需要,将职工的素质水平提升作为核心,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建筑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的需要,并从制度上不断完善,为职工的素质水平提升提供多元化的渠道,从而在建筑项目信息化管理中发挥优势,使得沟通更加顺畅的同时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2 建筑企业信息化转型升级之路探究
2.1 构建大数据平台,加强大数据的应用
当前已经步入大数据时代,为更好地适应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需要,实现建筑企业的顺利转型和升级,应切实注重企业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利用大数据平台,对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各方面的数据信息实施集成化管理,并通过深挖数据信息,从中找到企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和趋势,为企业管理中各项决策的制定提供更加详实的依据。而在此基础上,为确保所制定的决策得到有效落实,还要发挥大数据平台的优势,对企业战略目标实施中产生的各种碎片化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将不同的业务板块的实施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对形成的有关产值数据实施纵横向对比,尤其是建筑企业同时开展的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较大,为了更好地满足项目精细化管理的需要,切实降低项目管理水平,还要结合产生的各种数据分析就建筑工程项目实施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管理,从而使得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发展和提升。但是在应用大数据技术辅助企业管理时,对管理人员的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建筑企业在大数据管理方面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才能更好地促进智能化分析成效的提升,并在分析中结合实际运行场景和数据产品以及模型与数据资产等实施对其的专业管理,进而在建筑企业信息化转型升级中提升其智能化程度。例如对建筑企业的运营项目进行大数据分析时,为了找到潜力客户和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需要通过大数据分析及时地对各种风险进行预判,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通过提升企业的大数据应用水平助力企业信息化管理。
2.2 完善管理模式,实施动态管理
“十四五”背景下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需要从传统的被动管理模式向动态管理模式转变,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使得企业的管理模式朝着扁平化和网络化的转变,尤其是从传统的管理理念向服务理念转变,对客户开展集成化和专业化的信息化管理,通过优化企业现有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使得企业的内部外资源传输更加畅通,信息资源共享更加高效,不同部门沟通更加顺畅,通过信息化管理来推动建筑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比如,企业为了更好地实施物流管理,应采用基于CPFR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使得企业与上下游之间的物流管控更加顺畅,在降低企业库存成本的同时确保工程项目建设所需的材料、设备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而动态管理的实施,需要结合建筑企业所在的行业特点,即风险大、收益低、资金回笼慢等方面的特点,为应对市场的竞争和内外部的风险与挑战,则需要高度重视工程项目的合同、进度、安全等方面的管理,通过引入信息化系统,使得企业的各项管理更加顺畅,比如利用基于数据库技术的决策分析系统,可以对企业在项目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预判和应对,对企业在合同管理中的任务分解和实际进度掌握更加全面和及时,在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科学的措施促进进度目标的实现。尤其是针对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应发挥信息技术在计算方面的优势,对企业未来的预期收益和支出进行明确,对预算执行中的问题进行提前预控,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最优化。此外,在协同工作中,也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比如通过数据信息的共享,能更好地对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和管理,并且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在线沟通,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又能有效地监测建筑企业各项目的运行情况,并针对性地提供决策的支持。
2.3 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优化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在现代建筑企业的不断发展中,只有始终将人才作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发展中的挑战。因此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助力人力资源管理,从而通过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实现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建筑企业在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切实注重以下工作的开展:
第一,以信息化的管理理念指导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转变管理人员的智能,从传统的管理人员向多元化的管理人员转变,为职工的发展、晋升和意见建议的提交等,提供信息化的交流平台,既要加强对企业职工的信息化素养的提升,又要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引进,借助信息化的手段,使得企业与职工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各项绩效管理工作更加透明,绩效考核结果更加公正,增强职工对企业的信任度、忠诚度,强化企业对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二,以信息化的管理体系促进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优化,这就需要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结合现有管理体系的不足,尤其是针对职能错位的问题要及时地发展,使得各自的职能安排更加科学,这就需要紧密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以及企业自身的经营目标和企业职工的优势,切实注重职能分工的优化和完善。而这就需要通过对企业职工往年的从业经历、在本企业的从业表现等,采取一定的维度,对企业职工进行画像分析,这其中就会涉及到聚类分析的知识,聚类分析是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建立画像模型之后,对企业职工的优势进行明确,结合实际项目的需要,针对性的进行优化设计,不仅使得人尽其才,而且还能增强职工工作的主动积极性。而在此基础上,还要结合企业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切实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人力资源的储备,比如结合企业在未来十年的发展规划对人才的需求,做好人才需求的设定,最后根据企业人才的招聘实际与需求进行对比,择优进行人才的招聘、培训、激励、考核,引导其始终朝着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和方向而不断发展。
第三,针对企业职工的档案管理,应朝着办公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但是目前在很多企业中还处于初步阶段,主要是将其电子化,而对职工档案的数据化处理还需要我们重视,尤其是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处于初级阶段,尤其是为满足企业大数据的分析,需要对档案实施信息化的处理,并通过建立企业的人力资源云库,实现企业人力资源储备不断完善,在满足企业发展的同时使得企业的办公智能化水平得到提升。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竞争就是技术的竞争,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主要取决于高效的管理,而高效管理离不开人才的支持,所以需要建筑企业切实注重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在信息化的人才管理方面加大投入,才能更好地实现信息化管理在建筑企业管理中的优势不断地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