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入职青年博士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探析

2021-01-12赵占芳硕良勋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新入博士教学内容

赵占芳,硕良勋

河北地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1

近年来,围绕“双一流高校”建设和“一流特色重点大学”建设等战略目标,各高校大力引进拥有博士学位的青年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大批来自于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院所的青年博士教师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发展的生力军,是最有潜力的教师群体。他们的教学能力发展不仅直接影响本科教学质量,更是关系到学校未来的发展。但是,许多青年博士一毕业就站上讲台,在从学生向教师角色转变的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教学效果不如人意。

本文探讨了学校高质量发展对青年博士教师的高要求,分析了新入职博士教师的教学能力短板,为他们教学能力的提升给出了一套系统性、综合性的解决方案。

1 学校高质量发展对新入职的青年博士教师提出高要求

新入职青年博士在踏上工作岗位后,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和所承担的任务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要从优秀的学习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从潜心的科研攻关转变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这样的转变让这些初入职的青年博士教师有些不适应,甚至无所适从。虽然这些青年博士教师具备高学历以及洞悉学术前沿的科研技能,但是普遍缺乏基本的教学技能,离一名合格高校教师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2019年教育部推出了建设一流本科课程的“双万计划”,对课程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转变观念,理念新起来;目标导向,课程优起来;提升能力,教师强起来;改革方法,课堂活起来;科学评价,学生忙起来;强化管理,制度严起来;政策激励,教学热起来。这些课程建设的新要求同样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当前,各高校已经把建设一流专业和一流本科课程,作为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抓手。学校的发展对初入职的青年博士教师的角色转变提出了迫切要求,他们需要快速地在教师角色方面进行自我调整,不断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尽快适应高校发展对教师的高要求。

2 新入职青年博士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分析

新入职的青年博士教师通常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但是普遍缺乏教学基本素养,在角色转换的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1-2]。

2.1 过分注重科研, 教学态度不端正

当前高校教师的准入制度、教师评价制度、职称评价体系均侧重考察教师的科研能力,缺乏对教学投入的评价,多方面因素促使新入职的青年博士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学术研究上,对教学持有“得过且过,放之任之”的态度,仅仅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的低期望值。由于缺乏对教学投入的热情,其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过程的把控等没有经过必要的教学设计与反思,更谈不上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创新实践,造成教学质量低下。

2.2 对学科体系缺少整体认知,无法精准把握课程定位

新入职的青年博士教师需要完成从“学习者”到“教育者”的角色转变。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他们通常缺乏对学科体系的整体认知,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明晰,甚至不了解课程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情况。因此,无法精准把握课程定位,对课程在专业知识链条中的衔接关系不清,教学重难点不突出,无法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

2.3 严重依赖教材,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和拓展

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资源和手段。再好的教材也存在着适应性的缺陷,都不可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基于课程目标对教材的内容、结构、顺序等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并根据学科发展适当增补教学内容和课程资源。新入职的青年博士教师在初次授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严重依赖教材内容,照本宣科,缺少对教材内容的合理加工、整合和拓展,缺少学情分析,无法做到因材施教;且对教学内容平铺直叙,平淡无奇,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4 教学手段比较单一,缺乏对教学过程的有效管理

新入职青年博士教师由于对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不够娴熟,教学手段比较单一,通常以“填鸭式”教学为主,缺少教学互动,课堂气氛沉闷死板。甚至于部分教师严重依赖课件,离开课件就无法提供有效的课堂教学。另一方面,新入职的青年博士教师普遍缺乏对教学过程的有效管理,对于课前学习资源的发布、课中教学过程的把控、课后作业布置、答疑,以及过程性考核等重要环节的缺失,也导致教学效果常常不尽人意。

2.5 缺乏教学设计,无法把控课堂

新入职青年博士教师对课堂教学期望值较低,着重关注于如何将教学内容顺利地传达给学生,而缺乏完善的教学设计,课堂把控能力较弱。主要表现在:课程进度缺乏系统的安排与把控,经常会出现课堂教学模式混乱、课程安排前松后紧;普遍缺乏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做自己的事情,对教师反馈很少;语言表达能力弱,授课逻辑不清晰,不能有效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缺少学情分析,授课内容缺乏鲜活性、生动性,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2.6 对教学法认知不足,缺少教学研究的热情

“因材施教”要求教师根据要讲授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在专业内容较为细化的高等教育教学中,不同学科的内容所适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同。新入职的青年博士教师普遍对教学法认知不足,过多采用讲授的方法实施教学,缺少教学研究的热情和动力,缺乏教学创新意识,教学氛围平淡,无法引发师生情感共鸣。对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方式认知掌握不足,缺乏对学生学习的深度启发与价值引导。

3 提升新入职青年博士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对策

提高新入职青年博士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一个关系学校发展的全局问题,需要学校和二级学院在政策、体系、平台等多方面做到统筹联动、密切配合、协调一致[3]。

3.1 建立新入职青年博士教师教学能力发展规划方案

针对每一个新入职的青年博士教师建立教学发展规划方案,既要兼顾学科特点,又要兼顾教学能力发展的阶段。不同教学能力发展阶段采用不同的培养策略,设置不同的培养内容,由不同部门承担相应的培训任务。

第一阶段通常由各省教育厅统一安排部署岗前培训,主要是关于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等理论和法规的讲解,与课堂教学实践的衔接欠缺。建议在全省范围内邀请国家级或省级教学名师进行示范教学,同时增加对教学实战的考核。

第二阶段由学校教学发展中心或教务处的相关职能部门承担。此阶段一个目标是关于师德师风的教育,另一个重要目标是让青年教师了解教学的基本流程和规范,对不同的教学方法有了解,能够进行简单的教学设计。可以通过讲座、教学名师示范课、教学现场观摩、讨论研讨等多种方式展开。

第三阶段由教师所在的二级学院承担,要根据学科特点、学科内容、教师特点量身定制具体的教学能力发展规划方案。此阶段的教学能力培养体现鲜明的学科特色,从宏观到微观,具体到教学环节的方方面面,是青年博士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最为关键的阶段。建议采用一对一的导师制,进行形式多样的集体培训和个体指导。

3.2 量身定制的教学技能培训

量身定制的教学技能培训是教学能力发展规划的重要阶段。二级学院根据自身学科的特点以及新入职青年博士教师的职业技能短板量体裁衣,为每位新入职教师定制个性化的教学技能培养计划,同时在组织体系、考核评价等方面做好制度保障。

3.2.1 教学技能培训内容

教学技能培训的内容涉及课堂教学的各种方式和不同环节,体现学科特色和专业特点。

(1)完善教学设计

完善的教学设计是上好一堂课的保证。教学设计需要明确课程目标、重难点、学生学情、教学内容、拟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流程、教学资源等。教学流程的逻辑性设计是核心,其中教学引入、教学主线、教学高潮和教学总结是教学流程设计的关键环节。教学引入必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选择社会热点、专业热点或学生密切关注的现实问题作为教学引入的切入点;教学主线应该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按照知识的发明发现、探索、应用的流程展开,将学科方法论融入其中;教学高潮的设计是难点,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巧妙的教学语言,调动学生的激情,达到师生教学互动中的情感共鸣,完成重难点的教学;课堂总结要画龙点睛、高度凝练、引人深思、拓展思维空间,使得教学活动自发地由课上延展到课下。

(2)选择教学策略

教学活动的实施一方面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思考、质疑、辨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当的教学策略可以激发思维,鼓励创新。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基于学生的基本学情,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要基于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例如,概念学习型教学、探究式教学、问题驱动式教学、互动参与式教学、研究讨论式教学等等。青年教师需要学习每一种教学策略的特点及其适用的教学内容。根据授课内容选择适当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践并进行教学反思。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领悟不同教学策略的差异和精髓。

(3)裁剪教学内容

教材的编写一般会考虑完整性和系统性,所以内容较为全面。教师对于教材内容的选择,如果是面面俱到,琐碎细致,必然导致顾此失彼,重难点不突出。教师应对教材内容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大胆取舍,精心剪裁。还要充分参考同类型的其他教材,在案例选择和作业设计方面做到取长补短。专业课程教材的内容通常滞后于实际专业发展现状,对最新技术、最新成果和专业发展趋势要及时补充到课堂教学中。将网络资源、国际会议、核心期刊等信息作为补充资源发布给学生。青年博士教师通常会承担一些科研项目,将科研项目渗透到教学内容中,既具有典型性,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专业研究中的难点、热点分享给学生,鼓励学生自发自主地进行科学研究的探索实践。

(4)板书设计和PPT设计

板书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功,也是新入职青年博士教师的普遍短板。运用和设计好板书,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意义重大。板书设计要有周密性,合理安排书写的内容、书写的时机、位置和顺序等,绝不能随心所欲。板书的内容要高度概括,结构严谨、语言精练、条理清晰,学生通过板书可以掌握教师授课的思维过程,明晰课程的重难点。使用PPT演示文稿是当前主流的授课方式。但新入职青年博士教师的PPT课件普遍存在以下问题:文字内容过多,页面单调无重点;排版毫无章法,缺少文字信息层次的划分;背景图片过亮或过暗,遮挡文字信息;缺乏动画效果,无法动态展开流程信息;不会借助PPT使用视频和音频展示丰富的授课材料。

(5)教学互动与课堂把控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求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强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杜绝满堂灌。新入职青年博士教师,由于对教学互动的时机、方法、节奏把握不力,学生贪图热闹而流于形式,进而拖慢教学进度,未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学互动要以高质量的问题为依托。所提的问题要有价值,要有针对性和典型性,能够开启学生的思维,有利于思维的创新,必须是经过认真思考与反复的探讨才能解决的问题;问题一方面要利于教材精髓的挖掘,另一方面要有利于学生疑难问题的解决;问题要有一定的梯度,问题串要环环相扣、由易到难。教学互动的形式要多样化。可以采用学生演示、学生汇报、分组讨论、学生互评等多种形式展开。新入职青年教师可以先采用较为简单的互动方式,随着课堂把控能力的增强,采用较为复杂的互动模式。核心是要通过师生互教互学,促进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6)翻转课堂与混合式教学

在线开放课程已成为教育部推动教育创新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当前已有众多的国家级和省级在线精品课程在网络发布。尤其是国家级精品课,作为国家级示范性课程,通常具有一流教师队伍、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科学性的教学内容。如何充分利用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提升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新入职的青年博士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依托在线精品课程资源展开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实践是当前教学改革发展的主要方向。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非常高,新入职青年博士教师在使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以通过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的观摩,了解混合式教学的方法和流程,并尝试进行教学实践。

3.2.2 教学技能培训的组织形式

教学技能培训的组织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集体培训,另一种是一对一辅导。集体培训的内容包括上述技能培训的所有内容。集体培训的方式包括实地观摩、研讨、讲座、集体观看国家级微课比赛获奖视频、国家级教学名师视频公开课等多种方式,做到培训必有讨论、总结和反思。

集体培训有两种形式至关重要。其一,是观摩公开课和示范课。特别是由教学名师主讲的视频公开课或教学示范课,他们的教学不仅具有独特的专业品性,而且具有高度的哲学思想和艺术品味。通过全方位观摩、研讨对比、揣摩差异,逐步领悟高水平教学的精妙和独特之处,通过反思、实践、逐步内化,最终累积融合为自己的教学理念。其二,是研讨。可以是对观摩课的研讨,每位教师阐述自己的认识与理解,讨论其优点、精髓、如何改进、如何内化并应用。还可以针对新入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挑战性问题进行研讨。

集体培训还包括让新入职青年博士教师参与到课程组的教研活动中,参与集体备课、听课、组织过程性考核、课下答疑、题库建设等。学习课程大纲以及专业规范,参与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修订、专业教材选取、精品课建设等教研活动,从宏观上把握本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了解专业的发展方向,清楚每门专业课程在专业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能够在教学活动中自觉做好课程之间的衔接教学。

一对一的导师辅导,可以使得新入职青年博士教师在教学实践的各个细微环节跟导师密切互动、学习并提高。导师通过现场听课,针对其在教学中所反映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其改善教学方式方法,改善教学组织形式,促进教学能力的快速提升。在与导师密切沟通过程中,新入职教师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学习并领悟导师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并通过实践逐步内化为自身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3.2.3 教学技能培训的考核方式

教学技能培训的考核方式不能采用简单的一刀切方式,应以不同形式、分阶段多方位进行全面考核。

导师考核制要求导师建立所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发展档案。记录每一次听课的时间、地点、授课内容、授课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提出的改进意见、如何监督落实、落实效果如何。每一学期,导师对所指导的青年博士教师实地全程听课次数不少于4次。学期末,导师给出本学期指导情况汇总报告,重点说明在本学期新入职教师重点改进和发展的教学能力,所采取的措施和改进效果。

集体培训的考核制采用分阶段开展微课竞赛的方式,每学期的学期中和学期末各举办一次,至少持续两个学期。微课竞赛包括两部分,一是5分钟的说课,阐述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二是25分钟的现场授课,要求完整的教学过程。竞赛过程全程录像,每个教师展示完毕,专家评委立刻给出评价建议。专家评委由本专业教学名师、校督导组专家、部分高年级学生组成。

微课竞赛的全程录像形成新入职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电子教学档案。不仅能保障教学过程和教学行为记录的准确性,而且便于教师和导师反复观看、分析自己在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处理,对比专家的评价建议,审视自己的教学活动。对自己的教学决策和教学手段进行反思,及时修正在教学行为上的偏差,有效地促进教学能力的提升。还可以帮助青年教师梳理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行为,提炼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逐步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

3.3 构建学校—学院多级联动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学校和学院多级联动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可以全面保障教学质量的提升。从宏观到微观,可以构建从学校、学院、课程组三级联动的质量监控体系,从多侧面对青年博士教师成长进行有效的监督。

学校的质量监控从宏观层面进行,除督导专家听课督导外,还要了解并掌握各学院督导工作,对各学院出现的重点问题跟踪调查,分析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提出整改建议,并从宏观层面协调部署;二级学院从学科建设角度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从专业定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建设方向、实验室建设以及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进行考核与监控,是专业化的督导和质量监控,是学科建设深层次改革发展的动力;课程组从课程的角度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教学是否达到预期课程目标,是否完成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是否做好了与后续课程的衔接。课程组是最微观层面的质量监控,是课程建设发展的直接推动力,也是青年博士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直接推动力。

3.4 完善职称评聘制度

职称评聘制度对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4-5]。现行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重科研、轻教学,论文、课题和奖项是职称评审的关键因素,教学因素仅仅是参考条件。职称评聘的杠杆导向决定了教师精力的投入,这也是造成新入职青年博士教师不重视教学能力发展的主要原因。建议职称评审工作至少增加教学质量考核这一项,将教学质量达标设为职称评聘的必要条件,以推动新入职青年博士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全面发展。

4 结束语

师资队伍建设是一流本科专业和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前提和保障,而新入职青年博士教师更是学科建设和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后备力量。高校应该建立全方位的新入职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体系、评价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发展追求卓越教学的教学文化,促进新入职青年博士教师教学能力的高质量发展,推动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新入博士教学内容
新入职护士工作价值观、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与心理弹性研究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制冷博士来帮忙
小组合作学习联合翻转课堂在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新入园幼儿适应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神奇博士感冒了
结对名师 搭建平台 形成机制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博士蚊
润博士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