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续奋进建成文化强国
——改革开放决策前后邓小平布局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深刻启示

2021-01-12刘水静

湖北社会科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文艺建设文化

刘水静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 年建成文化强国。这一文化建设时间表、任务书的清晰绘制,立足当代中国文化发展辉煌成就基础,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高度自信,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善作善成的文化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是一项终始相继、代代传承的宏图伟业。早在改革开放之初,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切准文化建设主题,顶层谋划部署一系列重大安排、战略举措,为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坚强思想保证,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根本指引。回顾总结改革开放决策提出前后邓小平布局文化发展的经验智慧,对我们接续奋进谱写新时代文化发展新篇章,实现建成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正本溯源:重塑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思想路线关乎事业成败。“文革”结束后,以“两个凡是”为代表的教条主义制约着党和国家的拨乱反正进程,致使各项工作在徘徊中前进。面对这一困境,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者的远见卓识,坚决反对“两个凡是”,支持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正本溯源重塑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其一,坚决批判“两个凡是”错误方针。“两个凡是”是对“文革”错误理论和实践的肯定,体现了党内一定范围内存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是对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背离。这一错误方针提出伊始,尚未复出的邓小平即表达异议,明确指出“两个凡是”“不是马克思主义,不是毛泽东思想”。[1](p48)1977 年4 月,邓小平致信华国锋、叶剑英和中共中央,针对“两个凡是”观点,强调“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1](p48)1977 年7月,党的十届三中全会恢复了邓小平职务。邓小平在全会上发表讲话,详细阐述我们该如何“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毛泽东思想。他说:“毛泽东同志……在不同的时间、条件对同样的问题讲的话,有时分寸不同,着重点不同,甚至一些提法也不同。所以我们不能够只从个别词句来理解毛泽东思想,而必须从毛泽东思想的整个体系去获得正确的理解。”[1](p53)邓小平同时结合党的作风建设,强调要“充分信任群众,实事求是,发扬民主”,号召大家打破思想禁锢,“动脑筋,想问题”,营造“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民主风气,注重将对“两个凡是”的批判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塑统一起来。[2](p46-47)

其二,支持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在邓小平的多次谈话尤其是十届三中全会讲话精神鼓舞下,理论界逐渐突破“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认真研讨真理标准问题。1977年12月,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发表《文风和认识路线》一文,论述“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1978 年5 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理论动态》与《光明日报》头版发表,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由此开启。真理标准大讨论这一思想解放运动的产生离不开邓小平的呼吁和支持。邓小平在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十二大以及全国科学大会等重要场合反复强调民主精神、民主风气,鼓励大家“敢讲话”,[1](p54)敢于围绕学术上的不同意见“展开自由的讨论”。[1](p113)真理标准大讨论因为涉及对“两个凡是”的冲击而受到相关人员的阻挠与压制。在此境况下,邓小平给予这场讨论以明确的支持。他对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政治研究室、文化部等部分负责人反复强调“不要再下禁令、设禁区了,不要再把刚刚开始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向后拉”“要鼓励破除框框”等等。[1](p150,155)在邓小平的支持和领导下,真理标准大讨论在理论界形成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滚滚洪流,冲破了“左”倾教条主义桎梏,为我们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其三,领导确立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邓小平就系统谈论过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问题。1978年9月,访朝归国的邓小平视察东北地区时明确强调:“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关键还是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政治问题,是思想问题,也是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现实问题。”[1](p165)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邓小平首先系统揭示了人们“思想不解放”“思想僵化”现象的产生原因、实际表现和根本危害;然后明确指出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邓小平铿锵有力地倡导实事求是路线,强调“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2](p141-143)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亦着重指出,只有“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我们党才能顺利地实现工作中心的转变”。[3](p11)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为思想文化领域的拨乱反正,为党和国家文化建设及各项工作的成功转型与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思想基础。

二、校拨航标:明确文化发展方向原则

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导下,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指明文化建设的“二为”方向,重申“双百”“两用”方针,提出“四个坚持”原则。系列举措为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校拨了发展航标。

一是指明文化建设的“二为”方向。“二为”即“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文化建设的“二为”方向是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尤其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继承和创新。毛泽东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中深刻揭示了无产阶级文化的人民性,反复强调无产阶级的文艺是“为人民的”,是“为人民服务的”。[4](p855)“文革”期间,在“政治挂帅”及“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下,“文艺为人民服务”提法被淡化。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问题的认识转入正轨。在1979年10月召开的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邓小平系统剖析了社会主义文艺的人民性,强调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发展方向。他说,“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我们的文艺,应当在描写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方面付出更大的努力,……要通过这些新人的形象,来激发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推动他们从事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创造活动”。[2](p209-210)1980年7月,《人民日报》发表《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社论,标志着我们党文化建设“二为”方向的正式提出。

二是强调文化繁荣的“双百”“两用”方针。“双百”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用”即“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双百”“两用”方针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指导方针,“文革”期间一度被束之高阁,如传统文化被当成“四旧”予以摒弃,学习国外先进文化的主张则被“四人帮”谴责为“洋奴哲学”。[1](p73,88)邓小平一贯坚持文化发展的“双百”“两用”方针。他在“文革”期间与“四人帮”的教条主义做斗争时就尖锐指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这是很完整的。可是,现在百花齐放不提了,没有了,这就是割裂。”[2](p37)“文革”结束后,邓小平更是旗帜鲜明地主张“双百”“两用”方针,以之为指导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如在复出之前,邓小平就呼吁“在理论队伍中应提倡和实行民主作风”,他说:“毛主席讲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辩证法嘛,不‘辩’怎么能‘证’呢?经过‘辩’才能‘证’。”[1](p51)在分管教育、科技工作时,邓小平对“两用”方针,尤其是“洋为中用”方针的倡导更是随处可见。他不仅主张积极学习国外的先进科技,而且主张要勇敢借鉴外来的管理文化、法律文化等“国际上一切先进的东西”。[1](p149)邓小平还提倡“一用二批三改四创”[1](p95)方法,主张我们以批判的态度改造外来文化,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文化优长创造出超越西方的新文化。“双百”“两用”方针的重新确立,体现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确立了科学指针。

三是提出文化发展“四个坚持”原则。“四个坚持”即由邓小平提出并反复强调的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在思想文化领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方针,积极开展思想解放运动,对文化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与之同时,党的这一正确方针一度遭到来自“左”和右两方面的质疑与利用。一方面,极左的教条主义者认为“三中全会以来所实行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违反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2](p166)另一方面,极右分子则借解放思想之名,成立诸如“解冻社”等非法组织,编印非法出版物,在思想文化领域传播自由化思潮,反对党的领导,反对无产阶级专政,造成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而面对自由化错误思潮的传播,一些人员甚至不敢理直气壮地批评,认为一批评就是“打棍子”,就违背了“百家争鸣”或“三不主义”方针。邓小平异常清醒地洞察到了这些问题,早在1979年3月就旗帜鲜明地提出“四个坚持”原则。他语重心长地指出:“‘四个坚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现在该讲了。”[1](p226)邓小平深刻阐述了“四个坚持”与“解放思想”的辩证统一关系。他说,“解放思想决不能够偏离四项基本原则的轨道,不能损害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2](p279)“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去‘解放思想’,实际上是把自己放到党和人民的对立面去了。”[2](p279)因此邓小平对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给予理直气壮的反击和批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邓小平针对思想文化界提出的“四个坚持”理论不断发展,并于党的十三大报告中确定为我们的立国之本,上升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总的说来,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初期针对文化繁荣发展确立的“二为”方向、“双百”“两用”方针及“四个坚持”原则相互联系、相互统一。它们作为一个整体,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明确遵循。

三、把握关键:顶层擘画文化事业宏图

改革之初,百业待兴。邓小平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高度重视文化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他说:“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p208)概略而言,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科技文化发展、教育事业振兴、文学艺术繁荣、思想道德建设等重要问题,把握关键,顶层擘画,开创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局面。

其一,力推科技文化发展。邓小平高度重视的“科学”“科学技术”,不单单指自然科学,也包括人文与社会科学。1977年8月邓小平策划、主持召开了一场持续多天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明确指出“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2](p48)邓小平还时常指出“理科要抓,文科也不要丢掉”“自然科学固然重要,……社会科学也很重要”。[1](p87)改革开放前后,邓小平对科技文化发展的着力推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度评价科技工作在国家发展中的关键地位。邓小平打破以往条框,明确肯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p37)并把科学研究比作“先行官”,[1](p48)强调“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2](p40)二是为科技工作者正名。1978年3月,在邓小平的组织、推动下,我国科学史上规模空前的盛会——全国科学大会在京召开。邓小平在开幕式上明确指出“中国的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5](p107)恢复正当名誉和合法身份的科技工作者,以高涨的热情和充足的干劲,积极投身科技文化现代化事业洪流,为推动我国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三是注重科技文化工作的制度建设。邓小平强调,科技进步、生产发展,“关键在建立制度”。[1](p91)他所关注到的相关制度包括考核制度、分配制度、奖惩制度、稿费制度、晋升制度、岗位责任制以及党委会领导、业务部负责、后勤部服务的“三套马车”制等等。此外,为推动科技文化发展,邓小平还力主成立国家科委,统筹全国力量规划科技发展大计,注重大中小学科学文化教育工作,着力培养科技人才队伍等等。邓小平改革开放初期对科技文化发展所作的战略规划取得了巨大成效。短短几年内,“连山沟里的农民都知道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p533)全国人民掀起了向科学进军的浪潮,中国大地的科技文化发展日新月异。

其二,促进教育事业振兴。邓小平一向重视教育事业。“文革”期间,面对教育战线遭受的冲击和破坏,他发人深省地指出:“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2](p34)“文革”结束后,分管教育工作的邓小平更是反复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不厌其烦地强调“根本大计是要从教育着手”。[1](p56)为促进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实现教育事业的振兴,邓小平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策划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教育发展作顶层设计。邓小平针对教育工作涉及的领导问题及学校、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后勤等各项问题均有详细论述。如针对领导问题,邓小平指出“教育部要思想解放,争取主动”“要健全教育部的机构”,并针对“具体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给出有效的“具体政策、具体措施”。[2](p68-71)针对教师问题,邓小平强调“教育的中心问题是师资”[1](p242)“重点学校首先要解决教员问题”。[1](p56)他要求恢复教师的地位和名誉,明确肯定“教育工作是脑力劳动”,教师是社会主义“劳动者”,提倡“整个社会都应该尊重教师”。[2](p50,109)除给予精神的激励之外,邓小平还主张改善教师的物质待遇,“切切实实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包括家属问题、住房问题、职称问题等。[2](p56)针对学生培养问题,邓小平主张废除高中毕业生劳动两年后才能读大学的做法,要求高等院校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生;并废除以往采取的群众推荐做法,恢复高考制度。关于教学问题,邓小平在内容上强调加强外语教学,强调重点学校以基础理论教学为主,重视大中小学教育的连贯性;[1](p57)在形式上主张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扩大中外教育交流;在氛围上注重学风建设,要求学校、老师积极带头扭转学校风气,培养学生爱劳动、守纪律、求进步的好风气、好习惯,推动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等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改革开放前后邓小平领导推动教育战线上的拨乱反正,策划部署了一系列重大方针、重大举措,为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的振兴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其三,注重文学艺术繁荣。在带领党和人民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征程中,邓小平高度重视文学艺术的价值和作用,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改革开放初期的邓小平从多重角度强调文艺的作用。一方面指出文艺是精神文明的重要构成,是现代化事业的重要领域,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是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应有之举。如邓小平指出:“随着生产的发展,精神方面的需要就增大了”,[1](p157)“对于满足人民精神生活多方面的需要,……文艺工作都负有其他部门所不能代替的重要责任。”[2](p209)另一方面强调文艺是社会发展的精神保障,社会主义文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在此意义上,邓小平称文艺工作者为“灵魂工程师”。[5](p40)为促进文学艺术的繁荣健康发展,邓小平从如下方面作了探索和规划。首先,强调文艺的人民性和意识形态性,确立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二为”方向。其次,重新确立文艺创作的“双百”方针,“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2](p210)再次,强调文艺的理性批评原则,鼓励文艺工作者“进行充分的说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5](p47)反对错误文艺思潮,避免西方资产阶级消极文化腐蚀人们心灵、败坏社会风气。此外,邓小平还鼓励文艺工作者以开阔的眼界和开放的胸襟,积极学习“古今中外艺术技巧中一切好的东西”,在综合创新中发展出“具有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的完美的艺术形式”[2](p212)等等。在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积极推动下,广大文艺工作者心情舒畅、文思跃动,迸发出高涨的创作热情,文艺界随之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形成文艺繁荣、文化奔流的生动局面,极大丰富了人民的精神世界,有力促进了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

其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绘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蓝图时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建设问题。他深刻阐述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辩证统一关系,阐述了健康向上的道德风气对推动社会进步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没有好的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即使现代化建设起来了也不好,富起来了也不好”“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1](p346,559)同时,面对伴随着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向钱看”“自由化”等消极问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紧迫性更加凸显。在此背景下,邓小平明确指出:“搞现代化要增加精神文明的内容”,[1](p346)“没有这种精神文明,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2](p367)那么,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任务是什么呢?邓小平将之概括为“四有”教育,即教育人们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教育中,邓小平尤其注重理想信念教育。他反复强调:“现在中国提出‘四有’,……其中我们最强调的,是有理想。根据我长期从事政治和军事活动的经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1](p595)在邓小平的积极推动下,我们党围绕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目标,在全社会大力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宣传教育普及工作,对提升全体国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经验启示:开创文化强国建设新篇

改革开放初期党的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有力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坚实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往开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篇章,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二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三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四要坚持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致力发展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的文化,因此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要求思想文化领域工作者“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旗帜”,[5](p40)以教育和引导人民,增强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信念,从而使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2](p211)邓小平在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同时,还特别注重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强调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他说:“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必须发展。……这样才是真正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5](p213,191)邓小平关于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论述,具有非常深刻的启示意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与重要任务,就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增强全体国人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在根本上就是增强全体国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自信。

第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坚持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地位,是邓小平的一贯主张。邓小平关于加强党对文化建设领导地位的论述非常丰富,其中至少有三点尤为重要。其一,加强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发展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初期,思想文化领域曾滋生一股反对党的领导、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错误思潮。邓小平对之洞若观火,明确强调“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核心就是反对党的领导,而没有党的领导也就不会有社会主义制度”。[2](p391)其二,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本身也离不开党的领导。一如邓小平深刻指出的:“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2](p266)其三,把加强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与改善党的领导、提升党的领导能力统一起来。围绕这一重要问题,邓小平阐述了整顿党的作风,加强党的纪律,改革党的领导制度,改善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方法、领导艺术等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的有效掌握,提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6](p153)强调推动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内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7](p48)等科学论断。习近平相关重要论述与邓小平改革开放初期关于加强党对文化建设领导地位的主张根本一致,是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必须牢牢遵守的重要原则。

第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反复倡导文化、文艺的人民属性,将为人民服务确立为新时期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其一,邓小平强调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满足人民精神生活需要,教育人民。他说:“不论是对于满足人民精神生活多方面的需要,对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文艺工作都负有其他部门所不能代替的重要责任。”[2](p209)其二,邓小平认为文化创作的重要内容是讴歌人民。他要求文艺工作者“充分表现我们人民的优秀品质,赞美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在同各种敌人和各种困难的斗争中所取得的伟大胜利”。[2](p209)其三,邓小平指出文化发展的根本之路是向人民学习。他认为,文化工作者在教育人民之前,必须先向人民学习,接受人民的教育,“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2](p212)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实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习近平着重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造导向。他说:“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8](p314-315)习近平的这一深刻论述,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应当遵循的又一重要原则。

第四,坚持中外文明交流互鉴。邓小平一贯坚持文化领域的对外开放政策,呼吁人们积极学习国外文化优长。他在多种场合批评“闭关自守”“固步自封”的“愚蠢”心态,[5](p44)明确强调“对外文化交流也要长期发展”。[5](p43)他同时指出,学习西方的目的,决不是在世界文化大潮中随波逐流,而是要在根本上超越西方,使社会主义“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5](p373)因此邓小平旗帜鲜明地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互鉴中坚持自身的独立意识、批判意识,强调“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5](p44)2014年3月,习近平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围绕文明交流互鉴主题发表演讲,明确提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价值在于丰富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提在于尊重各文明间的平等地位,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动力在于文明间的包容和尊重。习近平关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论述与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的相关主张一脉相沿,为我们在全面对外开放背景下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确立了基本遵循。

猜你喜欢

文艺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1942,文艺之春
年味里的“虎文化”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文艺范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