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021-01-12杨文英
杨文英
(四川圣马可建筑装饰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现阶段,建筑行业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但其施工过程会消耗大量资源,严重影响环境。近年,人们越来越关心环境问题,建筑行业也更加注重具有环保性、节能性相关建筑技术的应用,这也使生态理念逐渐向建筑设计领域渗透。
1 设计原则
现代建筑设计已不只满足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需求,还要满足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在建筑设计时应满足以下原则。
1.1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建筑行业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如果不能合理应用,就会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因此,建筑企业应详尽研究高效利用资源,使其充分发挥作用,降低建筑施工的资源消耗,提升建筑环保性。
1.2 舒适性
舒适性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目标。为了提升建筑舒适度,需要采取一定措施,如利用相应设施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在建筑区域内提升绿色植被覆盖率等。在建筑设计中利用自然资源,可以在保证舒适度的前提下,减少能源需求。同时,在建筑设计中,还要尽可能合理融入周边环境以提升建筑的舒适度,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
1.3 和谐性
在生态建筑观中,建筑要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有的建筑设计会改变原有环境的布局,对周边环境有一定的破坏性。为了避免发生这种情况,建筑设计人员应该充分利用周边环境,将其融入到设计中,在提升建筑舒适度的基础上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4 提升资源回收利用率
建筑施工中很多资源可以回收再利用。相关人员设计时要予以充分考虑,以降低资源消耗。例如,我国是用水大国,应加强对水资源的回收利用,减少施工过程中水资源的浪费。
2 主要应用
2.1 建筑环境规划
建筑的发展需要与当时的自然环境相适应。我国建筑业的发展经历了众多阶段,但无论在哪个阶段,都与当时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联,因此,建筑必须具备一定的环境适应性。现阶段,水资源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污染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发展,其中,建筑工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很大,因此,要对建筑环境进行科学规划,使其更好融入当前的自然环境。对于建筑设计人员而言,如何进行建筑环境规划是其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进行建筑设计时,设计人员应深入了解周边自然环境,将生态环保作为建筑设计的重要理念,协调建筑周边的生态关系,有效保护周边环境。
2.2 建筑形态设计
建筑形态设计在建筑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过去,设计人员对生态环境关注的是建筑的实用性、经济性,很少考虑如何将建筑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降低了建筑的环保性,浪费大量资源。建筑形态设计对于业主的使用、居住影响非常小,大多数业主更关心建筑的实用性以及内部环境。人们对于建筑的最初印象往往是通过建筑外形建立的,如果建筑外形过于突兀,无法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就会显得格格不入。如果建筑外形能够与周边环境相得益彰,给人的感觉就会相对舒适,使建筑更具美感。设计人员要深入了解建筑与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的关系,综合考虑这些影响因素,为设计提供有效参考,减少建筑对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
2.3 资源利用方面
建筑行业资源消耗量大,如果不能有效利用,会导致资源大量浪费。因此,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对各类资源的利用,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应用。建筑行业使用的材料种类多,其中,很多材料都会释放有毒物质,所以,应该尽量选择对环境毒性小的材料,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现阶段,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生态化建筑逐渐为更多人所接受,作为设计人员,应该将建筑生态化作为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厉行节能减排,减少有毒材料的使用,提升建筑的环保性。
2.3.1 玻璃材料
玻璃材料是众多建筑使用材料之一,也是建筑设计中最多用到的材料。为了更好地实现建筑的节能环保性,需要对玻璃材料性能进行科学研究,提升玻璃材料的保温性和采光性。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进步,玻璃材料的性能得到极大提升,出现了众多具备特殊性能的玻璃材料,如热反射玻璃、吸热玻璃等,多方面提升了玻璃性能。设计人员展开设计时,可以将多种具备不同功能的玻璃进行组合,充分发挥每种玻璃特性,从而保证建筑具备良好的保温和采光效果。同时,设计人员也要注意对玻璃养护方面的设计,尤其现阶段,玻璃材料往往用在高层建筑外墙,增加了维护保养的难度。所以,要将耐腐蚀、抗污染性能作为玻璃选材的重要标准之一,减少玻璃材料的维护和清洁,对周边环境也能够起到保护作用,更能提升建筑美感。
2.3.2 太阳能的利用
相较于传统能源,太阳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其应用空间十分广泛。如果能充分利用太阳能,将会大大减少对石化能源的依赖和有害气体排放,对改善环境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此,,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照明设施和供热系统时,应将太阳能科学融入设计中,减少传统能源的应用,避免不可再生能源的浪费。
2.3.3 资源回收
设计人员要充分重视资源的回收利用,减少浪费。通过科学设计实现对建筑范围内设置的喷泉类景观等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增加建筑的环保性,避免资源过度消耗。
2.3.4 垃圾回收
目前,垃圾处理已成为世界性难题。我国作为人口大国更加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合理设置垃圾回收装置对于建筑的使用和建筑周边环境有很大影响。建筑设计时,应合理设置分类垃圾收集点,保证建筑范围内的环境,避免垃圾堆积影响周边环境。同时,也有利于相关部门进一步回收处理垃圾,以体现建筑设计的生态环保理念。
2.4 建筑技术方面
建筑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建筑的生态化,利用可再生资源,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和能源的消耗。对建筑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降低建筑的高度、复杂度,都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紧跟时代发展将新技术、新材料引入到建筑设计当中。例如,在外墙使用挤塑板等保温材料,在内墙使用复合墙体、气密性优良的窗户等,加强对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淘汰落后的建筑技术,达到建筑整体节能的效果。
3 发展趋势
3.1 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过去只是单纯起建筑的支撑作用,但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增强,建筑结构的生态化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例如,轻钢结构的墙体具备很强的灵活性,便于移动和拆除,其使用的材料可以重复利用,减少材料浪费,避免产生建筑垃圾,提升了建筑环保性和资源利用效率。
3.2 材料利用
建筑工程材料消耗巨大,因此,材料利用的生态化必然成为未来发展方向。首先,要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来提升材料的节能环保性。其次,要减少材料取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尽可能就地取材,提升材料的利用率。
3.3 建筑能源
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电力、燃气等传统能源的消耗,更好地保护环境。例如:在楼道等公共空间采用白色装饰、合理利用窗户等提升采光率;照明系统中采用节能灯具;加强公共区域的通风,减少空调的使用,减少电能消耗。通过对建筑进行合理布局,减少建筑能源消耗,实现建筑的生态化。
4 结语
建筑设计对于建筑行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将生态建筑观引入建筑设计中,科学利用环保材料和无污染能源,减少自然资源索取,降低建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将建筑与周边环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为人们提供更为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