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应用针灸联合康复治疗临床疗效

2021-01-12

关键词:失语症运动性神经功能

程 翔

(湖北省广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 随州 432700)

通过对大量临床病例的观察可以发现,脑卒中患者大多伴有运动性失语,其原因可能是脑卒中患者的脑神经会受损,语言表达相关神经受损会直接导致语言表达障碍,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1]。本研究探索了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应用针灸联合康复治疗临床疗效,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组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共70例,入组时间2019年1月-2020年1月,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男/女:21/14,54岁~74岁,平均(65.11±13.54)岁;观察组男/女:22/13,54岁~75岁,平均(65.60±13.01)岁。两组统计学比较显示P大于0.05。

1.2 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康复治疗。①指导患者进行唇角抬起、腮鼓起、噘嘴等嘴唇运动训练,每次10-15分钟,每天6次;同时指导患者尽量伸出舌头,向不同的方向移动,每次8分钟,每天8次;指导患者进行软腭抬高训练,告诉患者用力叹息,发出咔嗒等声音和爆裂声,增强患者的语言模仿能力。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方言,指定符合患者音节和音素的培训方案,鼓励患者通过镜子纠正发音和口型。②言语和动作刺激训练:观察组进行一对一模式,医生手持进食、洗涤等日常行为活动图片,然后向患者展示图片进行发音训练。③加强重复培训:医生需要引导患者进行说写训练,反复重复段落,及时纠正发音错误,必要时考虑使用录音带进行模仿练习。④社会生活障碍层面的康复:医生需要告知他们的家人和病人康复治疗的必要性,并鼓励家人照顾病人,多鼓励患者。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针灸治疗。穴位包括哑门、金津、水沟、玉液、廉泉等穴,以三棱针进行患者玉液与金津穴位的点刺,以雀啄针法刺入哑门,在舌根进行廉泉穴位的斜刺,提插捻转,在患者舌根胀痛酸麻后留针30min。每日1次,连续4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语言功能评分(失语症检查法进行评定,总分满分40分,分值越高语言功能越好)、自理能力指数BI(0-100分,越高越好)以及NIHSS评分(0-42分,分值越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高)、整体疗效。

1.4 疗效标准

显效:BADE失语证严重程度分级严重程度降低2-3级;有效:BADE失语证严重程度分级严重程度降低1级;无效:失语症无改善。100%-无效率=总有效率[2]。

1.5 统计学方法

SPSS26.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行x2统计,计量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 结 果

治疗前二组病患相关指标比较,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语言功能评分、自理能力指数BI以及NIHSS评分31.56±3.21分、85.56±7.21分、7.19±1.35分优于对照组23.55±3.01分、75.24±5.11分、10.75±2.36分,P<0.05。

3 讨 论

关于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表现的研究,研究显示,脑卒中后患者普遍存在语言表达障碍,这种情况就是运动性失语,主要特点是说话困难,表达不流畅,语量明显减少等。研究发现脑卒中患者颞叶的一些神经受损会导致语言混乱,其特点是理解语言的能力减弱,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3-4]。因此,有必要对有运动性失语的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通过对患者文化程度和方言的分析,制定个性化的语言和发音训练方案,提高患者的语言能力。

失语症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后遗症,运动性失语是失语症中最具代表性的类型之一,发病率较高。由于语言承担着人类交际的重任,运动性失语引起的语言功能障碍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康复治疗旨在通过唇舌运动训练来增强患者的发音和语言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语言能力,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而中医则将该病视作“不语”、 “舌喑”,认为脑与五脏功能失衡导致的气血阻滞、脑络阻塞是“舌失语”的主要病因。针刺哑门、金津、水沟、玉液、廉泉等穴位,可以疏通经络、醒脑,激活患者语言神经功能,重建脑血管侧支循环,促进患者受损神经功能(包括语言功能)的恢复。

综上,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对于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语言功能恢复更有利,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自理能力。

猜你喜欢

失语症运动性神经功能
失语症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语言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现当代文学不承认古体诗词与文化失语症之关系
“一个元素的面孔” 两位大家的灵魂
运动性血红蛋白降低的机理及营养防治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高压氧护理干预在脑外伤失语症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