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山东省水产养殖用药减量技术措施

2021-01-12刘朋

中国水产 2020年12期
关键词:苗种水产病害

文/刘朋

今年起,农业农村部持续推进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将养殖用药减量行动作为其中一项主要行动加以推进。本文总结分析了山东省水产养殖用药减量的多项技术措施,力求实现科学防控及用药减量,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水产品质量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质量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事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食品安全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坚持党政同责,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为保障渔业生产安全、水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2017年,山东省参加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组织开展的“渔药减量行动”试点工作,选取大菱鲆、乌鳢、加州鲈鱼和小龙虾作为试点品种,在降低渔药使用量、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取得良好效果。2019年,按照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要求,山东省全面深入开展了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通过技术攻关和模式集成创新,参与用药减量行动的养殖企业均完成了用药减量、养殖增效的阶段性目标,使用渔药总量同比平均减少5%以上,使用抗生素类兽药平均减少10%以上,在全省形成一批可复制、操作性强的用药减量技术模式。2020年,农业农村部部署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山东省持续促进水产养殖用药减量,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

山东省用药减量行动聚焦水产养殖绿色发展,以“生态防控、减量用药、节本增效、绿色发展”为目标,坚持综合治理、标本兼治,重点在发展生态养殖、强化病害防控、开展规范用药和加强养殖质量监控等方面下足功夫。

一、根据品种不同分别建立绿色生态养殖模式

乌鳢养殖池塘混养20%的鲢、鳙鱼,可实现充分利用养殖水体,生物净化养殖环境。严把苗种质量关,培育体质健壮的乌鳢苗种,适时放养,在养殖过程中综合利用微孔增氧、微生态制剂水质调控、生物浮床等多项技术,建立一套完整的养殖池塘多层系水质净化循环利用生态系统,可保持养殖池塘生态环境的相对稳定。大力推广配合饲料替代冰鲜幼杂鱼,降低冰鲜幼杂鱼对养殖环境造成的污染,控制病原菌和寄生虫的输入,可有效降低乌鳢发病率。

大菱鲆养殖集成应用循环水养殖、海洋生物抗菌肽应用、水质综合调控、水质在线监测等技术,严格管控投入品使用,建立工业化全封闭循环水健康养殖与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养殖系统封闭循环,实现养殖水体循环利用,不仅绿色安全,而且还降低了养殖成本。饲料添加海洋生物抗菌肽,有效改善鱼类肠道内环境,提高饲料转化率,抑制致病菌的繁殖,减少病害发生。应用微生态制剂开展养殖水质生物调控,建立适宜生物群落,可保持养殖水体生态系统功能稳定。

小龙虾养殖建立了“种草养虾”池塘生态养殖模式和“稻虾共作”生态养殖模式。“种草养虾”池塘生态养殖模式种植大量水草为小龙虾提供饵料,水草生长吸收养殖水体营养盐和有害物质,保持养殖环境稳定。同时,水草为幼虾、脱壳虾提供安全的栖息场所,利于其躲避高温。这种模式降低了配合饲料成本,优化养殖环境,减少病害发生。“稻虾共作”养殖模式为水稻与龙虾共生共长。饵料残渣及小龙虾的粪便为水稻提供充足的肥料,水稻为小龙虾提供生长庇护所和饵料。养殖期间,科学投喂、加强水质调控管理、轮捕轮放,保障小龙虾健康生长。该模式维护了稻田生态环境,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破解了粮食安全、产品质量安全、农民增收和生态修复等诸多问题,现已在山东省规模化推广与应用。

依据北方地区加州鲈鱼养殖现状,示范推广早放苗、放好苗,早出鱼、用好料、赢好价的“两早三好”养殖模式。养殖池内混养鲢、鳙鱼,搭配鲫鱼或黄颡鱼,可提升养殖水体综合利用率和饲料转化率,维持养殖环境稳定。施用微生态制剂定期改良水质、底质,降低营养盐在水体中积累,可推进养殖尾水综合治理,达标排放。推广配合饲料替代冰鲜幼杂鱼,可有效解决投喂冰鲜鱼造成的养殖水质差、病害多、营养不均衡等问题。

二、强化水产养殖病害综合防控

水产养殖病害预防控制是推进养殖用药减量工作的有力抓手,通过收看水产养殖病害测报、使用免疫增强剂、强化技术培训与指导服务、开展苗种产检疫和病原微生物耐药性普查等措施,可达到控制病害并减少养殖用药的目的。

(一)开展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强化技术培训与指导服务

强化病害监测工作,将参与减量行动的单位全部纳入水产病害精准测报点,并配备了《水生动物疾病诊断图鉴》及水质监测相关器材。相关部门应用“渔业通”手机信息平台,开展水环境指标日常监测、数据报送、病害防治技术指导等工作,构建快速、准确、高效的病害监测防控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用药减量工作扎实有效进行。

充分发挥山东省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专家资源,建立“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的病防技术培训与服务模式。根据养殖品种,建立省级和县级渔病防“线上”专家队伍,开展线上病害诊治及技术服务,建立起病情信息和防控措施双向第一时间报送的反馈机制。做到“发现一起、解决一起”,第一时间组织专家团队赴发病现场开展技术指导,切实解决渔民病害防治难题。养殖关键期,结合水产健康养殖科技下乡活动及水产养殖规范用药科普下乡等活动,不定期组织专家开展技术服务活动。技术推广人员深入养殖一线,以集中培训、田间课堂、巡回指导等多种形式开展养殖病害防控与质量安全技术指导服务,指导养殖户规范使用渔药,科学防控养殖病害。按照“专家带大户、大户带小户、农户帮农户”的技术推广思路,对养殖户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帮助渔户诊断病害,解答养殖户的疑难问题。

(二)科学使用免疫增强剂

现有研究结果表明,免疫增强剂能有效降低水产动物的患病几率,促进机体生长。根据水产动物的生物习性及代谢特点,可选用合适的微生态改良剂、植物源免疫增强剂和海洋生物抗菌肽,拌料喂食,改良养殖对象体内微生物群落组成,提高饲料转化率,增强机体免疫力,同时抑制致病菌的繁殖,减少养殖动物病害的发生。

(三)开展病原微生物耐药性普查

参与减量用药行动企业开展了病原微生物耐药普查工作。养殖期内定期采集病鱼,分离病原菌,纯化、测序鉴定确定致病菌种属,开展8种水产允许使用的抗生素类渔药耐药性测试,根据试验结果结合流行病学诊断,提出区域性用药指导建议,真正做到科学防控、精准施药,从根源破解抗生素滥用乱用难题,减少药物使用。例如烟台市开展大菱鲆病原微生物耐药性普查,采集病鱼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以实验结果指导企业科学规范用药,从根本上杜绝了滥用药情况发生。聊城市开展加州鲈鱼病原微生物耐药性普查,筛选加州鲈鱼致病菌敏感性药物,作为区域性常见和新发细菌性病害的首选备用药物。以药敏试验结果指导疾病防控生产实践,对加州鲈突发病害进行药敏筛查,可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效果明显,每年为企业节约药物费用数万元。

(四)严格开展苗种产地检疫

水产苗种产地检疫是保障广大养殖生产者能使用到健康优质水产苗种、保障水产养殖业和种业健康稳定发展、促进渔民增收的有效举措。山东省强化产地检疫工作组织引导,健全渔业官方兽医队伍,强化相关法律、技能等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升了检疫执法业务能力。水产苗种产地检疫主管机构努力做到“四个必检”,对重点水产苗种生产单位实现检疫全面覆盖。以提供健康优质的苗种作为养殖起点,从源头防控疫病传播、减少和消除滥用药,保障水产养殖生物安全,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三、持续开展规范用药科普下乡活动

山东省以“渔业科技入户、服务产业发展”为宗旨,连续多年组织开展“水产养殖规范用药科普下乡活动”。按照服务对象分类,成立技术小组,深入基层、入户到塘。突出服务时效,抓住渔业生产关键环节、关键时节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工作。立足解决实际问题,广泛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政策法规、渔药规范使用、养殖新技术和新模式推广等宣传普及活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规范用药及健康养殖技术培训500余期,培训3万余人次,编印发放技术资料20余万份,极大地提升了水产养殖者质量安全意识和科学用药水平,促进水产健康养殖技术水平和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实现“绿色防控、精准用药、减量增效”,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养殖全程质量监控管理

在养殖企业建立水产品质量控制体系,配备专职的质量管理员,把质量控制延伸到生产的每个阶段,把每个环节的责任落实到人。严格掌控投入品使用,规范饲料和渔药投入,确保使用的配合饲料、渔药等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并按规定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休药期使用。不断加强养殖规范化建设,从技术层面上保障用药减量工作顺利开展。养殖过程中全程建立苗种档案,记录苗种投放相关信息,做到苗种来源有档可查。建立养殖档案,加强水产健康养殖技术指导,建立病害防治档案,严密监控养殖病害发生情况,及时记录相关信息。建立水产品抽检档案,积极配合省、市各级的抽检工作,记录相关信息。

2020年是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开局之年,山东省将充分发挥推广体系优势和山东省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等专家队伍作用,加强产学研协作,做好用药减量工作技术指导、模式提炼、集成与示范,增强水产养殖从业者的健康养殖意识和消费者的认可度,达到加快转变水产养殖方式、持续改善养殖生态环境、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全力推进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的主要工作目标。

猜你喜欢

苗种水产病害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当代水产 腾氏水产商务网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关于溧阳市青虾“太湖2号”苗种扩繁体系生产情况的公示
杂交翘嘴鲂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关键技术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加油!水产人!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春季苗种放养与管理“五六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