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学术大会专访:水产谋发展 潜心向海洋 科技为引领 创新敢担当
2021-01-12
11月11日,2020中国水产学会范蠡学术大会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余位专家学者共聚盛会交流学术。围绕此次大会突出学科综合、突出问题导向、突出技术前瞻、突出产业主导四大特色,《中国水产》杂志前方记者对参会专家进行了现场采访。希望通过本次专访报道,帮助业内同行进一步把握当前渔业科技创新的最新进展,进一步深化对当前产业亟需核心技术和难点问题的认识,进一步加强渔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进一步认清未来一段时期渔业科技创新的前沿方向和重点领域,推动科技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支撑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一)水产养殖分会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 李健
40年来,5次科技浪潮引领我国海水养殖产业不断发展。目前,海水养殖产量已达到2千万吨,养殖海产品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为优质蛋白提供和食物保障供给作出重要贡献。
但我们也注意到,现有生产方式养殖生态系统结构简单、具有高产和脆弱二重性、缺乏高效调控手段,营养物质循环利用效率不高、养殖自身污染日趋严重、尾水排放超标,环境胁迫导致对虾疾病频发,这些都成为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当前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资源与环境压力加大。联合国粮农组织倡导“蓝色增长”理念,发展绿色养殖是我国由渔业大国向渔业强国转变的根本途径。建立水产养殖容量管理制度,培育环境适应能力强的养殖新品种是实现养殖业“良种良法配套、生产生态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水产养殖生产深度融合;推进多营养层次生态工程化养殖为发展生态健康养殖、转变生产方式提供技术支撑;建立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示范区,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和全产业链生产,是推动全国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湖州师范学院研究员 叶金云
在农业农村部等十部委去年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新形势下,我国已在推广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驱动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以浙江省淡水肉食性鱼类养殖为例,经过“十三五”期间的努力,加州鲈养殖配合饲料使用率已达到90%以上,此外,随着鳜鱼、乌鳢养殖驯食投喂技术的突破,配合饲料推广应用步伐正在进一步加快,前景广阔。
目前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养殖模式的推广应用面还不够广,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养殖业者的传统养殖观念和习惯较难改变,幼杂鱼养殖效果好的观念根深蒂固,致使大部分养殖户不愿意改变传统习惯和接受配合饲料养殖模式。二是缺少配套的投饲技术。科学、精准的投喂技术(尤其是驯食技术),是饲料高效利用不可或缺的环节。三是配合饲料产品质量亟待优化。相关基础营养需求研究以及使用配合饲料后的鱼类健康问题研究亟待加强,营养全面,能够完全替代幼杂鱼的高效配合饲料开发还有很大空间。四是亟待政府层面出台“鼓励使用配合饲料,限制直接投喂幼杂鱼,防止残饵污染水质”的强制性规定。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 陈松林
鱼类养殖业是我国水产养殖业的主导产业,其养殖产量占水产养殖总产量的55%左右。但是,鱼类养殖业中存在种质退化、生长减缓、抗病力下降,病害频发等问题,每年因病害造成鱼类养殖业经济损失达百亿元以上,影响了鱼类养殖业的绿色发展。建立抗病分子育种技术,培育抗病高产优质新品种成为亟待攻克的重大课题。基因组选择技术是培育鱼类抗病高产良种的有效手段,目前已成为国际上抗病育种的前沿、高效生物技术。
近10年来,黄海水产研究所团队累计建立牙鲆家系400多个,通过病原菌感染筛选到一批抗病家系和不抗病家系,构建了基因组选择的参考群体,通过对参考群体进行基因组重测序,获得了1,934,475个高质量SNP位点,建立了抗迟缓爱德华氏菌病性状基因组选择技术,并自主研制了我国鱼类首款抗病育种基因芯片,采用基因组选择技术结合家系选育培育出牙鲆抗病高产新品种“鲆优2号”牙鲆,其抗爱德华氏菌感染能力提高30%,养殖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均提高20%左右,在山东、辽宁和天津进行了产业化推广应用,表现出明显的高存活率和快速生长的优势。同时,黄海所与广西水科院又联合建立了罗非鱼抗病性状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培育出罗非鱼新品种“壮罗1号”,该新品种抗无乳链球菌感染能力提高25%,养殖成活率提高19%,生长速度提高12%,不仅在国内进行了产业化推广应用,而且还出口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由此可见,基因组选择技术成为鱼类抗病高产良种培育的加速器,在鱼类突破性新品种培育和种业发展中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 石连玉
随着我国水产业的快速发展,水产品总量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水产养殖业也开始向绿色、生态、优质、健康方向发展。我们的鲤鱼育种团队适时向市场推出了适于大水面绿色生态养殖的新品种易捕鲤,并即将推出两个抗病和优质的鲤鱼新品种。一个鱼类新品种培育成功需要20年甚至30年时间,作为一个鱼类育种工作者,必须提前10年、20年甚至30年预判国家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的演化与需求,确保20年后培育出的品种适合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
改革开放之初,水产业产能有限,吃鱼难是产业面临的最大问题。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育种团队育成了松浦鲤、松浦银鲫、德国镜鲤选育系等速生高产品种,作为当年的主推品种在市场大面积推广,使我国的水产养殖产量大大提高,解决了我国吃鱼难的问题。这时候,育种的选育目标应向哪个方向发展的问题就摆在了我们面前,方向如果选择错了,20年后选出的品种与产业需求相背离,将前功尽弃。这时我们的团队,在坚持育种永恒不变的主题——生长速度的同时,坚定地选择了易捕、优质、抗逆等性状作为选育目标,经过20年~30年努力,终于于2017年育成了适于大水面不投食生态养殖的易捕鲤新品种,这时正值我国提倡大水面生态养殖理念提出,易捕鲤的诞生为生态养殖提供了一个新品种。进入“十三五”以来,在吃鱼已不难和病害日趋严重的形势下,优质抗逆品种成为我国水产养殖的新需求,恰在这时优质鲤,抗病镜鲤两个新品种已经过近20年的选育,即将在今明两年推向市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 曾令兵
水产养殖病害问题,不仅直接造成水产养殖业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已经影响到水环境安全、水产品质量安全,威胁人类健康与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水产养殖减量用药的意义就在于保护水环境、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保护人类健康,促进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水产养殖病害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比人类医学问题、陆生动物医学问题简单,甚至更为复杂。然而,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防治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明显滞后于人类医学与陆生动物医学。我们在水产动物疾病发生原因、环境对养殖动物健康的影响、营养与水产动物健康关系、疾病诊疗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亟待加强。只有在有效地预防疾病、准确地诊断疾病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科学用药精准用药,才能达到减量用药的目的。水产养殖病害问题本质上还是养殖过程的问题。我们要大力宣传水产养殖病害“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理念,在养殖全过程中加强对动物的健康管理,积极预防,减少疾病发生,达到减少用药目的。
用于水产病害防治的前沿技术很多,比如生态调控技术、免疫预防技术、疾病诊断技术、抗病育种技术、益生微生物筛选与产业化技术等等,都可以应用于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以益生微生物筛选与产业化技术为例,益生微生物在调节水质改善、宏观生态环境、促进营养吸收、改善养殖动物肠道微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能超出了我们过去的一些认知,可以显著地提高水产养殖动物的健康水平,减少疾病发生与药物使用。未来应该加强益生微生物在改善环境、促进健康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优化规模化生产工艺,制定产品工艺规范和标准,引导益生微生物技术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与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中的应用。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 么宗利
近年来由于水域环境压力,我国的淡水和近海养殖面积逐年压缩。我国盐碱水土资源丰富,盐碱水面积达6.9亿亩,在沿黄、沿海及内陆地区均有分布。但由于生态环境脆弱和复杂的水质特点,盐碱水土资源利用率仅不足2%。
2019年农业农村部会同生态环境部等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把盐碱水养殖列入重要的发展方向。发展盐碱渔业,以盐碱水养殖为核心,
以利用盐碱水土资源和修复脆弱生态环境为目标,通过“挖塘降盐、以渔降碱”的水土一体化工程,可以将白色盐碱荒地变为上可种植,下可养殖的“鱼米绿洲”。盐碱渔业产业的日趋成熟和发展,对于拓展我国渔业发展空间,修复盐碱生态环境和助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盐碱水土分布地区大多经济条件比较落后,盐碱渔业天生就有促进脱贫致富的基因。因此,盐碱渔业产业发展也将对乡村振兴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全文请扫二维码
(二)资源养护分会场
大连海洋大学原副校长 陈勇
现代化海洋牧场是新型现代海洋渔业生产方式,是海洋里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科学、有序、规范地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可有效修复和优化海洋生态环境、养护和增殖渔业资源,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近些年,我国海洋牧场建设事业发展迅速,已建成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就有100多处,产生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今后,在国家政策的引导扶持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撑下,现代化海洋牧场将引领带动海洋渔业向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方向高质量发展,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浙江海洋学院海洋与渔业研究所副所长 周永东
海洋生物(渔业)资源是海洋渔业生产(养殖、捕捞、育种、休闲等)的物质基础。渔业资源养护是发展渔业生产的前提,是保护生产力,也是贯彻和落实中央十九届五次全会精神和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重要举措之一。渔业资源是人类重要的优质蛋白质来源,被称为国家“蓝色粮仓”,是构建我国粮食安全的蓝色屏障。在2020中国水产学会范蠡学术大会上,很多专家学者报告中阐明了水产品的安全性、药用性、生命健康保障性、与“新冠病毒”无关联性等。
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一直受到国际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并被列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FAO《2020年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报告中显示,2018年海洋捕捞产量8440万吨,涉及到数千万就业人群,但其中约1/3的渔业资源被过度利用,处于“生物可持续利用水平”的鱼类种群数量比上世纪70年代下降了近25个百分点。因此,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关系到我们的未来。
为深入谋划“十四五”渔业高效发展,将中央十九届五次全会精神落到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实处,建议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总纲)”,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切实做好海洋渔业(渔船)的供给侧改革,有效推进“渔港经济区”建设。具体来说要以渔港管理、限额捕捞和渔获物可追溯等措施促进资源总量管理;以智慧渔业,渔业信息化、智能化、机械化等科技创新促进乡(渔)村振兴;以海洋牧场建设、沿岸渔场修复振兴等促进渔业资源养护和水域生态修复;以长江禁渔、多样性保护、珍稀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等促进江海统筹下的关键物种保护;以绿色海钓技术促进休闲渔业和渔业绿色发展。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 王俊
开展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与合理利用和水域生态修复,是《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的根本要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生生物及其生态环境受到了如水域污染、水利工程、涉海工程、过度捕捞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出现了水生生物重要栖息地如产卵场、索饵场受到挤压,生态功能退化甚至丧失,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退,资源密度大幅下降,小型化、低质化严重等一系列的环境、资源问题。因此,实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与合理利用和水域生态修复,是保证水生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域生态安全的一项重要、迫切的任务。
自《纲要》颁布以来,我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与合理利用和水域生态修复受到普遍的关注,农业农村部发布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如延长伏季休渔时间、实行捕捞网具准入制度、实行海洋捕捞总量控制、实施限额捕捞试点等,同时采取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人工鱼礁建设、海藻(草)场重建等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水生生物资源的养护与合理利用和水域生态修复涉及生物、生态、资源、捕捞、工程等多专业、学科,为取得更好的实际效果,应加强水生生物资源重要栖息地修复;增殖渔业的生态容量、风险防控研究;资源量及可捕量、负责任捕捞等资源养护和生态修复的基础研究与多学科交叉研究,创建以生态安全为基础的综合性资源养护与生态修复新模式。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 秦传新
长江禁捕对于恢复和保护长江流域水生生物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栖息地破坏等原因,长江流域很多物种尤其是珍稀物种资源衰退明显,很多物种已经濒临灭绝或者功能性灭绝,开展十年禁捕是当前保护长江水生生物资源的时代选择。
根据目前世界资源预测模型可以预测,通过十年禁捕,长江流域的渔业资源肯定会呈现明显恢复态势。但对部分有特定栖息地需求的物种来说,如果没有开展栖息地修复工作,其资源恢复趋势可能不会特别显著。长江十年禁捕将会成为我国渔业资源恢复、保护的一个样板,也会为其他水域开展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提供一种思路。
渔业资源修复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不仅包含特定物种栖息地修复,也包含物种增殖放流等现在所采用的资源增殖手段。渔业资源修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其修复首先是要基于生态系统平衡,不能为了一个物种的资源提升而损害到其他物种的生态地位;其次,要提高对物种栖息地修复工作的意识,栖息地是物种生息的场所,保护或者修复栖息地将会有效地提高资源恢复效率。作为专家,首先要围绕我国的资源养护战略需求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其次要能够根据自身专业提出可借鉴的渔业资源保护建议。
禁捕期间的资源环境监测尤其重要,开展长期的、可持续的禁捕期渔业资源环境调查评估,对于掌握禁捕后资源环境变动趋势与保护效果有着重要意义。个人建议应设定专门的长期性调查经费支持此项工作,同时,应通过特许捕捞等方式允许科研单位开展相关调查研究工作。
(三)综合领域分会场
河南省水产学会理事长、河南师范大学教授 聂国兴
休闲渔业是旅游业和渔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这种新业态不仅为现代渔业发展注入了活力,也丰富了旅游业的发展形式,近年来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全国休闲渔业产值已经突破1000亿元。
今年,休闲渔业的发展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在客流减少,效益萎缩的情况下,休闲渔业应该在困局中谋大局,认真梳理休闲渔业的功能,在坚守经济功能和休闲功能的同时,补足短板,认真思考休闲渔业的生态功能、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开展相应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为疫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休闲渔业活动自古有之,但作为中国现代渔业的一种产业形态,其发展时间并不长。国家在“九五”期间把鼓励休闲娱乐型渔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十二五”期间正式纳入渔业发展规划,内容日臻丰富,发展明显加快;“十三五”期间,休闲渔业在破解资源环境约束、推进渔业转型升级、促进渔民转产转业、助力脱贫攻坚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休闲渔业今后的发展,一是要紧密面向国家战略。产业内容的设置与调整应该践行“两山”理论,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助于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有助于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二是要实现内涵式发展。我国的休闲渔业虽然实现了快速发展,但产业的质量和运行水平不高,具体表现是区域发展不平衡、运营方式同质化、经营理念浅表化。今后,不同地区应因地制宜,以区域特色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产业发展赋能,实现休闲渔业业态的“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中国具有历史悠久的渔文化,它与渔业从业者的生活紧密结合,并全面渗透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大力弘扬渔文化,不仅可以增进民族的文化自信,还可以促进文化浸润渔业,滋养渔业,实现渔业的高水平发展。做好渔文化传播,首先要进行渔文化研究。鼓励专家学者深入开展文化思考,开辟“渔业+文、史、哲、政、管、法、艺术、教育”的交叉研究领域,从琳琅满目的文化元素中,提炼其蕴含的科学精神、家国情怀和法治意识。其次要进行渔文化专门人才的培养:一是有关高校可在水产类本科生的培养方案中开设渔文化课程,培养其从事渔文化研究的兴趣,同时增进水产类学子的专业认同感和行业归属感;二是在硕士和博士阶段,部分培养单位可设立渔文化研究方向,为渔文化专门人才的培养搭设平台;三是充分发挥学术团体的推广作用,中国水产学会及其专业委员会,特别是渔文化分会,应担负起渔文化研究成果交流和普及的重任,用灵活多样的方式、通过多种渠道扩大受众面;四是及时将渔文化研究成果与渔业实践相结合,例如,可将渔文化研究成果转化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集成在休闲渔业等业态中,在提升新业态附加值的同时,检验渔文化研究成果的有效性。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 姜俊
中国水产业正处于朝阳期,大有希望,对国家粮食安全、人民膳食结构改善和健康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为健康中国行动作出了巨大贡献。水产养殖是现今能量转换率最高的优质动物蛋白生产方式。水产养殖中,苗种可以做到投喂1斤左右饲料长2斤鱼,成鱼可以做到投喂0.8斤~1斤饲料养1斤鱼,这是其它动物养殖生产方式做不到的。并且中国有50%的水产品生产过程不需要使用人工饲料。
中国每年有近6500万吨的养殖水产品,相当于每200斤粮食相匹配的水产品就有20.12斤。水产品对于一个14亿人口大国的贡献是巨大的,水产品提供了中国人膳食1/3的优质动物蛋白。随着中国人口结构变化,老龄化已成大趋势,水产品因其易消化、有利于健康长寿而备受欢迎。研究发现,鱼类的优质蛋白在所有动物肉类中最易消化吸收,牛肉在人的胃中5个小时方能被消化,而鱼肉仅需2小时~3小时;鱼肉中83%~90%的蛋白可被人体吸收,而禽肉制品仅为75%。鱼肉蛋白含量高,富含氨基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常吃水产品能有效降低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此外,鱼类、甲壳类、贝类等水产品含有的必需氨基酸较为均衡,符合人类基本需求,其富含的多不饱和脂肪酸(EPA、DHA)具有促进智力发育及其他保健作用。
浙江海洋大学教授邓尚贵
随着健康中国建设的不断深入,国民营养与健康水平的提升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力发展营养食品产业既是健康中国的客观需求,也是改善国民营养健康状况的必要基础。海洋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着海洋生物活性肽,可为人类提供大量营养均衡、易消化吸收的优质蛋白质;另外,海洋生物体内还富含含有EPA和DH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高品质鱼油。2019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89415亿元,比上年增长6.2%,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9.0%。2018年我国海洋功能性食品产值约61.1亿元,同比2017年的55.1亿元增长了10.89%,市场态势整体强劲。
随着近年来海洋活性物质研究的蓬勃发展和研究技术的不断提升,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高技术含量、高品质并且具有活性物质的海洋营养健康产品。目前,我国研制开发出的营养健康海洋食品(如牡蛎肽等)的功能主要集中在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血脂、美容等8个方面。
总体上来看,我国海洋营养健康食品行业发展时间较短,海洋功能性食品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不足0.1%。国务院出台的《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指出:要着力发展营养食品、营养强化食品、双蛋白食物等新型营养健康食品。营养食品产业作为健康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将享受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红利,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在2020年将进入以营养健康为主要目标的发展新阶段,伴随着我国人民膳食结构的改变,我国的海洋营养健康食品产业也将迎来高速发展。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教授 沈建忠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休闲渔业将受到持续影响,但亦可有所作为。举例而言,可通过自媒体宣传推广休闲渔业,介绍休闲渔业发展理念、模式和典型,让更多人了解休闲渔业产业,以吸引更多单位和个人从事休闲渔业行业,提升休闲渔业发展水平,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休闲需求。
此外,在长江禁捕退捕形势下,休闲渔业也可顺势而为。休闲渔业作为体育和娱乐相结合的休闲活动之一,无法被取代,其发展前景广阔,理应加强,不能弱化。除在养殖水体开展休闲渔业外,有序开放天然公共水域休闲渔业也势在必行。我国可参考发达国家管理方式,研究、规划实施方案,制定相关管理法规,在开放水域、开放期、钓捕种类、规格和数量上作好科学合理的规定,同时在渔业资源和环境保护上提出相应对策和制定相应措施。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常耀光
水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技术日新月异。目前,技术前沿主要分布在生物加工、营养健康加工、新型物理加工、机械化智能化加工、船上加工、冷链保藏与运输等方面。这些技术不断拓展着水产加工制品的种类,提升着水产加工制品的品质,持续推动了水产加工产业的迭代升级。水产品的生物加工以高效、清洁、连续、低碳的方式,将水产原料转为功能食品、发酵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保鲜剂、食品酶制剂甚至药物等,显著提高了水产资源利用效率与产品价值。在“科技创新工作要面向经济主战场”的科学指引下,相信未来必将形成更加高效的“产、学、研”结合机制与模式,使水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的前沿技术能够进一步推广,并实现技术攻关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