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锤炼群众工作能力

2021-01-12沈小平

党员干部之友 2021年1期
关键词:年轻干部干部群众

□ 沈小平

韩 潇/ 图

群众工作的本质是密切党群关系。对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来说,密切联系群众不但要有感情更要有路径,做好群众工作不但要有想法更要有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要求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提高“七种能力”,其中在强调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时指出: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强调要心中有群众,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注意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法开展工作。这些重要论述,彰显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决心,提醒我们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都不能丢。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不断增强新时代的群众工作能力。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善于做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政治优势,也是执政的重要基础。能否不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决定了我们能否在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中,始终保持和扩大这一优势,决定了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新时代,我们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群众工作的对象、内容、领域、环境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怎样加强党的群众工作,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切实维护好绝大多数群众的利益,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愿不愿和人民群众心心相印、息息相关,能不能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融为一体,不仅是态度和感情问题,更是政治立场问题。一位领导同志曾感慨,为什么交通发达了,通信先进了,有的人与群众的距离却远了、沟通却少了,说到底是对群众的感情淡漠了。我们面对的是广大群众,宗旨意识强不强,其中重要一条就是对群众有没有感情,对群众的事有没有用心,心到没到是不一样的,群众是能看出来的。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只有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切身体验基层工作的实际,体会百姓生活的喜忧,了解他们盼在何处、难在何处,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和贴心人。

民生无小事,民生连着民心。对老百姓来说,他们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还是急事、难事。如果这些“小事”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影响他们的思想情绪,影响他们的生产生活。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心中有群众,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认真落实党中央各项惠民政策,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办,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落实党中央关于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要求,带领群众艰苦奋斗、勤劳致富,在收入、就业、教育、社保、医药卫生、住房等方面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当前,尤其要密切关注困难群体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抓实做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每项工作,切实保障基本民生。

想做还要会做、善做。年轻干部社会阅历浅,实践经验不足,和那些从基层一线与群众“摸爬滚打”起来的老同志相比,群众工作能力比较欠缺。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重心下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基层一线学习群众工作技巧和方法,学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手段与群众进行沟通和交流,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探索和遵循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与规律,注意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法开展工作,把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依法办事与亲民爱民结合起来,把宣传发动与示范引导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群众思想觉悟,让他们心热起来、行动起来。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群众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与者、建设者,也是检验者、“阅卷者”。立足新时代,只要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深深扎根人民,不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更加有力地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不断凝聚党心民心,就能凝聚起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强大力量。

猜你喜欢

年轻干部干部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年轻干部面对“三重门”
年轻干部要过“一道坎”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年轻干部要做到“五个过硬”
参加座谈会的新任职年轻干部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干部任免